古歌
- 認同、想象與記憶
——布依族古歌的民族想象和敘事認同
活中,通過布依族古歌的傳唱和傳承來完成本民族的歷史建構。因為布依族遠古時期沒有文字,所以人們常常在勞作和各種儀式上唱古歌,以此加強其歷史的回憶。因此,布依族人民的歷史建構、歷史記憶、人生經(jīng)驗和意義都存在于布依族的古歌之中。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提出:“民族是一種想象的政治共同體?!雹僭诓家雷迕褡逑胂蟮慕嬤^程中,布依族古歌以其獨特的形式奠定了布依族人民的意識基礎。布依族的古歌在其傳承的過程中將布依族不同時空的人聯(lián)結起來,其中所蘊含的深層敘事內(nèi)涵成為布依族人民在
名作欣賞 2023年11期2023-09-28
- 史詩記憶的片斷
文化的民間資源如古歌、歌謠、神話傳說等運用到小說世界的構建中?!陡袼_爾王》引入了說唱藝術的敘述方式及其神話故事;《塵埃落定》運用了歌謠,就像人類學家戈爾斯坦書寫同一歷史時期的著作《喇嘛王國的覆滅》那樣運用歌謠以詩證史;在《機村史詩》中,則是古歌的反復回蕩。對此,阿來有著自覺的意識:“我自己得出的感受就是一方面不拒絕世界上最新文學思潮的洗禮,另一方面卻深深地潛入民間,把藏族民間依然生動、依然流傳不已的口傳文學的因素融入小說世界的構建與營造中。在我的故鄉(xiāng),人們
揚子江評論 2023年3期2023-06-30
- 廣西仫佬族古歌活態(tài)傳承研究*
學院)一、仫佬族古歌概況及現(xiàn)狀(一)仫佬族古歌的概述仫佬族古歌于元代末期明代初期就已初步形成。它是使用仫佬族語、土拐話和壯話進行演唱的一種雙聲部聲樂演唱形式。句式上主要采用七言、十一言及長短句式。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是我國最主要的仫佬族聚居地及仫佬族古歌的傳唱區(qū)域。仫佬族古歌是仫佬族人民世世代代流傳演唱的民歌的總稱,同時又是仫佬族民間文學的杰出代表。仫佬族流傳性較強的古歌大約有千首。主要是人們在趕圩日和節(jié)假日聚集走坡時進行的對歌。一般分為6類歌,分別是:“
智庫時代 2022年16期2023-01-08
- 非遺視角下廣西仫佬族古歌文化品牌與保護性旅游開發(fā)研究*
學院)一、仫佬族古歌文化品牌打造與保護性文化旅游開發(fā)的意義(一)國家政策的積極落實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提出堅定文化自信,倡導中華傳統(tǒng)文化品牌的打造和傳統(tǒng)技藝的挽救。結合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加快旅游供給側結構改革”中的內(nèi)容,廣西作為少數(shù)民族最多的聚集區(qū),在各方面更是積極響應號召,充分結合自身優(yōu)勢,做好民族團結、文化自信、民族品牌打造及文化旅游開發(fā)等相關工作。仫佬族古歌不僅是國家級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更是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一部分,對其進行有效
品牌研究 2022年8期2022-11-23
- 傣族傳統(tǒng)民間音樂中的美學思想分析
。本文分別從傣族古歌、傣族原始文化信仰音樂和傣族敘事長歌三個方面對傣族傳統(tǒng)民間音樂中蘊含的美學思想及哲學思想逐一展開敘述。關鍵詞:傣族民間音樂? 古歌? 敘事長歌? 美學思想中圖分類號:J6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2)09-0081-03 傣族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和審美傳統(tǒng)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自石器時代開始,傣族人就關注美的形成,并對其不斷創(chuàng)造。在傣族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歷代祖先們在這片土地上創(chuàng)造了非常多的民族財富,如民族民間歌
藝術評鑒 2022年9期2022-06-20
- 苗族古歌對外譯介效果研究*
50025)苗族古歌又稱“苗族史詩”“古史歌”,是“苗族古代社會的編年史和苗族先民的百科全書”[1]56,也是“中國流傳下來的唯一非宗教典籍的創(chuàng)世史詩”[2],展現(xiàn)了“古代苗族人民生活的瑰麗畫卷”[3]1。其內(nèi)容從宇宙誕生、人類起源、開天辟地,到戰(zhàn)爭遷徙、風俗習慣、神話傳說、喪葬火把等,無所不包,成為苗族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具有史學、民族學、哲學、人類學等多方面價值。苗族古歌廣泛流傳于黔東南、湘西、川南等苗族聚居地。由貴州黃平縣、臺江縣以及湖南省花垣縣申報
民族翻譯 2022年1期2022-04-13
- 彝族古歌數(shù)字化傳承與開發(fā)利用研究
51600)彝族古歌歷經(jīng)滄桑,傳承久遠,是彝族先民勤勞智慧的產(chǎn)物,更是數(shù)千年彝族燦爛文明的象征。彝族古歌伴隨彝族先民遷徙發(fā)展,在每一片彝族先民棲居的大地上,至今都還在傳唱著彝族歷史文明,承載著彝族風俗文化,弘揚著新的時代精神。彝族古歌內(nèi)容涉及廣泛,傳唱彝族的起源、歌頌人間真情、描繪人生“旅途”,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是研究彝族傳統(tǒng)文化、宗教信仰、哲學思想等歷史文化的重要資料,對其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和開發(fā)利用,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一、彝族古歌概況(一)彝族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學報 2022年2期2022-02-27
- 淺談苗族古歌
——以小花苗為例
亦不同。二、苗族古歌苗族古歌浩瀚如煙、包羅萬象,在經(jīng)歷種種苦難后依舊蓬勃發(fā)展,它貫穿于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無論是民事糾紛解決、親朋聚會,還是教育子女、敘述家譜,都離不開古歌。苗族古歌在2006 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它不僅是苗族歷史文化的百科全書,更是古代苗族人民生活的瑰麗畫卷。在苗族藝術中,古歌擁有不可磨滅的藝術價值及意義。最初的苗族由于受戰(zhàn)亂影響,為了躲避追殺,抹掉了自己的本族文字,古歌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只能進行口頭傳授,故有“有字傳書本
戲劇之家 2021年2期2021-12-22
- 口述史視域下彝族古歌保護與傳承研究
和傳承工作。彝族古歌作為彝族先民記錄歷史的重要載體,傳承至今仍然發(fā)揮著強大的歷史記錄作用與藝術魅力,為文化傳承發(fā)展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但是彝族古歌的生存現(xiàn)狀不容樂觀,除了文本記錄以外,口述史記錄也是重要的傳承方法??谑鍪芬蚱潴w驗性和親歷感,有著其他歷史記錄方式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但是這種方法也存在過于主觀,難以采信的問題。對口述史進行研究,讓傳承者堅持“吹盡黃沙始到金”的原則與操守,以一定的規(guī)范和流程展開口述史傳承,推動彝族古歌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與發(fā)揚光大。一、口
內(nèi)蒙古財經(jīng)大學學報 2021年3期2021-12-05
- 幼兒表演游戲融合苗族古歌素材的創(chuàng)新探析
文化。[2]苗族古歌是一部苗族古代發(fā)展史,內(nèi)容豐富,保存較好,不僅體現(xiàn)了苗族先民的智慧,還蘊涵著教育功能。[3]將苗族古歌融入幼兒園表演游戲,是對民族地區(qū)幼兒園活動資源的豐富補充,促進當?shù)貎和娜姘l(fā)展,也是在弘揚當?shù)孛褡逄厣幕R?、苗?span id="syggg00" class="hl">古歌及其教育價值1.苗族古歌概述苗族歷史悠遠。過去,苗族人民長期生活在封閉的深山之中,采用口耳相傳的方式使其智慧代代相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苗族古歌,又譯“苗族史詩”,民間也稱其為“古歌”。流傳于苗語黔東方言區(qū),以五言
現(xiàn)代交際 2021年19期2021-11-23
- 審美人類學視野下布依族古歌的美學探究
天 楊 媛布依族古歌是華夏民族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承載著布依族人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古歌在內(nèi)容、語言、音樂及表演形式上極具布依族特色,具有文學價值、教育價值和美學價值。但目前布依族古歌研究多集中在其反映的生存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等方面,缺乏對美學價值的探討,難以將古歌的內(nèi)在神韻展現(xiàn)出來,不能全面反映布依族的文化特色。因此,運用審美人類學的方法,通過田野調(diào)查,結合布依族人民的生活習慣、視覺偏好和審美標準,深入挖掘布依族古歌的美學價值就顯得尤為重要,更是立足民族
名家名作 2021年4期2021-11-12
- 布努瑤人, 唱活了密洛陀
老的《瑤族密洛陀古歌》流傳在瑤鄉(xiāng)云下山間。每當布西用布努瑤的宗教語言唱起古歌時,布努瑤子孫遙遠的記憶被喚醒,想起始祖母密洛陀開天辟地、造人創(chuàng)物、治理河山、降妖除魔、續(xù)壽去病,似乎看見了祖先族姓分開、傳宗接代、克服苦難、遷徙安居……布努瑤“母親的教誨”“《瑤族密洛陀古歌》,記載著布努瑤始祖母密洛陀的故事,用宗教語言來傳唱的版本是最完整的。宗教語言不同于日常語言,它只能在做法事的時候說。生老病死,人們都會請布西來做法事,唱《瑤族密洛陀古歌》,跟密洛陀和祖先神靈
中國-東盟博覽(旅游版) 2021年8期2021-09-09
- 民族文化的可視化展示:苗族古歌古辭碑林園
有促進作用。苗族古歌作為苗族中部方言區(qū)的口傳經(jīng)典,集苗族歷史、倫理、民俗、服飾、建筑等特色文化為一體,于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是苗族獻給全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凱里開懷的苗族古歌碑林旨在將流傳于黔東南地區(qū)的苗族古歌鐫刻在石碑上,以一種直觀可視的物化形式展示苗族傳統(tǒng)文化,讓更多苗族群眾參與到了解、傳承和保護本民族文化的行列中。凱里開懷“苗族古歌古辭碑林園”是由黔東南州苗學會、凱里市苗學會、開懷街道苗學分會和開懷村全體村民共同倡導
凱里學院學報 2021年2期2021-05-29
- 淺析黔西北一帶彝族古歌的傳承與保護
)一、黔西北彝族古歌彝族是一個以詩表意、以歌傳情的古老民族,彝族古歌是彝族先民留下的民間藝術瑰寶,它包羅萬象,涉及彝族的起源,天文歷法,祭祀,以及婚喪嫁娶,是彝族先民的生活百科全書,是了解和研究彝族文化的活化石。彝族古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起源可追溯到彝族“洪水泛濫”傳說的時期。彝族古歌大多采用清唱形式進行,有獨唱、雙人對唱、多人合唱等形式。彝族古歌的演唱內(nèi)容上大量運用了比、擬、興的修辭手法,多采用五言為主,三四七九言極少,且使用古彝語吟唱。二、黔西北彝
大眾文藝 2021年4期2021-03-30
- 黔西南布依族古歌分類及價值研究
族師范學院布依族古歌長久以來皆使用布依語言唱述,依靠口耳相傳或記述于文的形式在布依族各地流傳。黔西南布依族古歌內(nèi)容豐富,歌詞韻律優(yōu)美,歌聲悠揚婉轉,其具有民俗、社會、宗教、文學等多方面價值,是進一步認識和挖掘布依族文化的重要依據(jù)。古歌是布依族民間文化的重要載體,延續(xù)著布依族文化的根脈。長期以來布依族雖無代表本民族語言的文字,卻有完整的語音系統(tǒng)、語法和豐富的詞匯,布依族人民以唱述和講述等方式將其對大自然天地形成的想象,為贊美神的偉大、歌頌英雄的壯舉,為再現(xiàn)風
文化產(chǎn)業(yè) 2021年16期2021-03-08
- 文化自信視域下布依族古歌的審美價值研究
化遺產(chǎn)。但布依族古歌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只有少數(shù)的文化傳承人和專家學者堅持保護布依族古歌。目前,有關布依族古歌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且大多從自然觀、生命觀、社會觀、經(jīng)濟觀等視角對其進行考察。其實,布依族古歌審美價值的挖掘不容忽視,有助于揭示布依族的文化優(yōu)勢,更有利于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氣。二、布依族古歌的基本特征布依族集中在中國的西南部,主要聚居在云南、貴州、四川等省,俗稱“水稻民族”。布依族起源于“百越人”,有過“布籠”“籠人”“夷族”等稱呼。1953年才
文化產(chǎn)業(yè) 2021年12期2021-03-08
- 侗族古歌創(chuàng)作觀念研究
學界僅研究了一些古歌作品所呈現(xiàn)的宗教信仰、集體記憶、社會價值等,而對侗族古歌的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律、創(chuàng)作觀念相對涉及較少。侗族古歌[4]特別是一些古歌的歌頭、序歌、尾聲歌等集中體現(xiàn)了侗族人民的創(chuàng)作觀念,侗族古歌在藝術本體、編創(chuàng)傳承、文本構成等方面的理念是侗族人創(chuàng)作觀念的呈現(xiàn),又是這些觀念的運用。一、詩緣史論:古歌的發(fā)生學觀念詩歌本質(zhì)是中國古代文論較早探討的問題之一,一直存在“詩言志”與“詩緣情”兩種主要觀點。就創(chuàng)作觀念的呈現(xiàn)而言,侗族古歌涉及到古歌的藝術本質(zhì)問題即
貴州民族研究 2021年1期2021-02-27
- 花溪米花古歌保護項目調(diào)研報告
工作,對花溪米花古歌項目的保護、傳承、發(fā)展情況進行實地調(diào)研,全面分析總結了當前花溪區(qū)米花古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發(fā)展狀況,現(xiàn)將調(diào)研情況報告如下:二、花溪區(qū)區(qū)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基本情況。近年來,區(qū)委區(qū)政府高度重視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和傳承工作,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fā)展”的科學保護思想,立足區(qū)情實際,加強保護和傳承,不斷推進花溪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截止目前花溪共有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55項,其中國家級2項(花溪苗繡、布依族紙染繡花制作技藝),省級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0期2021-02-18
- 哈尼古歌保護傳承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199)一 哈尼古歌的社會功能在新中國成立前,哈尼族沒有本民族傳統(tǒng)文字。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為哈尼族創(chuàng)造了哈尼文,但普及程度并不高。因此,哈尼古歌作為哈尼族文化世代口耳相傳的重要載體,在民族文化的傳承、日常生活等方面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一)認知教育功能在人類社會早期,對自然、生命等了解甚少,認知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較弱。關于生存所需知識的學習和認知,主要是通過世代口耳相傳的方式。對哈尼族來說,哈尼古歌是口耳相傳的重要內(nèi)容。哈尼古歌內(nèi)容大致包含生命起源、
紅河學院學報 2021年1期2021-01-15
- 聽歌者
有多深?聽聽那些古歌師唱的就知道了。每一次族人的聚會,古歌師總能把那些喜宴歌、細話歌、引路歌以及儀式歌不重復地唱個一天一夜。他唱天地起始,唱物種來源,唱兩情相悅,唱人生離合,唱得口渴了就端起酒碗,和聽歌者碰一次,喝一口,然后又唱。直唱到月光皎皎,晨光初露。唱得多了,谷物和花朵、家畜和野獸都會跑出來,紅楓樹下對歌的朵婭和朵海就出現(xiàn)在眼前,聽歌者就感覺到不一樣的人性或天堂,古歌里的人和物就變成聽歌者本子里的文字,散發(fā)淡淡的墨香。當古歌師唱到“今年喲,父母辛勤勞
紅豆 2021年12期2021-01-05
- 貴州省望謨縣布依族古歌傳承與發(fā)展
6011)布依族古歌是望謨縣的傳統(tǒng)山歌,屬于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獨具當?shù)靥厣?,但是語言不夠通俗易懂,隨著流行音樂的出現(xiàn),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傳統(tǒng)的山歌受到了沖擊,所以要想布依族古歌更好的發(fā)展,需要專業(yè)相關的人員進行傳承與創(chuàng)新。一、布依族古歌的生存背景布依族人民在無網(wǎng)絡時代,消息閉塞的時候,通過演唱的方式能夠互相的交流心得,也是一種休閑娛樂的一種方式。在每個特定的場合,布依族人們通過日常生活的點滴觸發(fā)靈感,寫出一些獨具特色的歌曲,并在節(jié)日濃厚的氛圍下進行演唱,讓彼
魅力中國 2020年28期2020-12-08
- 少數(shù)民族民間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構思
——以納西族儀式古歌為例
常態(tài),納西族儀式古歌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內(nèi)容改變、形式改變、意義改變、人員改變、文化場域發(fā)生變化等等都成為了納西儀式古歌當下的一種存在形式。其作為納西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樣一個社會文化結構不斷變化的時空中,對其進行傳承保護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研究納西族儀式古歌的傳承與保護,通過分析當下生存現(xiàn)狀及社會整體因素,提出相應的實踐措施,這對納西族的文化傳承保護在某些方面有重要的價值意義。一、納西族儀式古歌的現(xiàn)狀分析納西族儀式古歌是依存于納西族儀式文化的,目前納西
黃河之聲 2020年5期2020-12-07
- 雷山苗族古歌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分析*
世代相傳的“苗族古歌”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一筆寶貴財富。而當代的年輕人會唱苗族古歌的寥寥無幾,更不理解苗族古歌的內(nèi)涵,苗族古歌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迫在眉睫。如今被列為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苗族古歌經(jīng)歷了時代的變遷,在受到現(xiàn)代其他各民族文化及市場沖擊的情況下,正面臨著失傳的境地。本文則是通過調(diào)查整理發(fā)現(xiàn),民族文化認同感的缺失是導致目前情況的主要原因,并且根據(jù)苗族古歌不同種類的特點,研究一系列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苗族古歌的具體方法并提出建議,以此來保護苗族這一古老的傳統(tǒng)文化并使其
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0年6期2020-01-19
- 侗族遷徙古歌中的空間意象研究
004)侗族遷徙古歌主要包括了《祖公之歌》《祖公上河破姓開親》《祖公進寨歌》和《祖公落寨歌》等一系列古歌,此外還有不少相關的異文變體。侗族遷徙古歌是關于侗族先民遷徙、定居、婚姻和改革等本民族重大歷史事件的古歌,它以祖先的遷徙為主要線索,涉及侗族古代社會的諸多方面,堪稱侗族的史詩。由此,侗族遷徙古歌往往被看作侗族的一組事件序列、一種歷史,但卻忽略了其中的空間元素。龍迪勇曾經(jīng)說過:“任何一個事件都既是時間維度的存在,又是空間維度的存在。如果僅強調(diào)前者而忽略了后
民族藝林 2019年4期2019-12-30
- 淺談苗族創(chuàng)世古歌
文化,其中,苗族古歌對人類萬物的產(chǎn)生給出了看法,對苗族先輩的遷徙生活進行了述說。而苗族的創(chuàng)世古歌以其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jié)傳頌了一代又一代,譜寫了一曲又一曲華美的樂章。【關鍵詞】苗族;創(chuàng)世古歌天地如何誕生?我們是誰?從哪里來?我們到哪里去等等?這些人類最基本的問題。苗族古歌,不但為我們提出來這個樸素的問題,還給出了對萬物誕生與人類起源的完整解答。在苗族的生產(chǎn)生活中,古歌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數(shù)量繁多,豐富精彩。中部創(chuàng)世古歌,講述天地萬物起源,最具代表性、最為豐富,
商情 2019年7期2019-03-29
- 從王宏印對“信達雅”的現(xiàn)代詮釋看《易經(jīng)》古歌英譯
——以第十四卦“大有”為例
文字,主要是商周古歌片段、隱含古史記錄和哲理性的價值判斷文字,即文史哲三類文字[3]4。因此,《易經(jīng)》的語際翻譯可謂是典籍外譯中最為復雜的翻譯現(xiàn)象?!兑捉?jīng)》卦爻辭中不同性質(zhì)的文字要求不同的翻譯策略,其中古歌翻譯要求較高的藝術性。鑒于尚未有從“信達雅”現(xiàn)代詮釋角度針對《易經(jīng)》英譯進行研究的成果見諸報道,本文擬依據(jù)王宏印基于表現(xiàn)類文本對嚴復“信達雅”譯論的現(xiàn)代詮釋討論《易經(jīng)》古歌的英譯問題,而歷史和哲理文字的英譯則待另文專論。本文選取的例證是《易經(jīng)》第十四卦“
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年6期2019-02-24
- 烏江,一條習慣于蜿蜒的古道(兩章)
光芒。纖繩,抑或古歌在烏江上,力拉纖繩的身影無比清晰。嗨喲,嗨喲,這是行行復行行的古歌,它陷入了大山的骨髓與胸腔。苦難如歌般鏗鏘,古舊得如野性十足的豪飲,它的樂聲欸乃一聲滑過山群。河床的漲落,歲月的枯榮,在歷史的縫隙里暗渡陳倉。蠻荒與悲愴壓不住烏江上的號子,號子的吼聲比沙場上的戰(zhàn)鼓更響。不會銹蝕的古歌,在每一節(jié)纖繩的光滑里嘹亮。嗨喲,嗨喲,多么簡單的悲壯,也能拯救一條江的生動。纖繩是多么堅忍的星火,它將臂膊鑄煉的輝煌漫延至今。暗鍍一層霜吧,霜是一粒優(yōu)美的音
星星·散文詩 2018年24期2018-12-29
- 苗族古歌的曲譜探析
畢志濤摘要:苗族古歌和“古歌文化”是指以口傳心記為傳承手段,以全體民族為傳承載體,以盤問對唱為媒介的集苗族世界觀、社會觀、宗教觀、倫理觀、價值觀、法制觀、審美觀和編年史為一體的大百科全書。由此可見苗族古歌不僅是一種文學形式,更是一種音樂形式,也是一種傳播方式。古歌的本體是音樂,所以從音樂學的角度與視野對苗族古歌進行闡釋與分析,不僅可以豐富苗族古歌研究文獻庫的內(nèi)容,而且也是苗族古歌傳承的一種新嘗試,也是民族音樂學的學科定義的要求。關鍵詞:苗族古歌 曲譜研究中
藝術評鑒 2018年13期2018-11-14
- 卜隆古歌
王迅樂業(yè)壯族卜隆古歌是產(chǎn)生于廣西西北部部分壯族聚居地的一種敘事民歌載體,主要流行于樂業(yè)縣新化鎮(zhèn)磨里村、甘田鎮(zhèn)、同樂鎮(zhèn)以及鄰近的凌云縣加尤鄉(xiāng)、玉洪鄉(xiāng),天峨縣的更新鄉(xiāng)、六排鄉(xiāng)和鳳山縣的更沙鄉(xiāng)、金牙鄉(xiāng)等壯族村寨。其特點是以山歌的形式敘述大自然的形成、人類的存在、生活生產(chǎn)勞作過程、談婚論嫁、倫理道德和思想觀念等。卜隆古歌有“歡摟”和“歡對”之分,“歡摟”主要出現(xiàn)在人們辦喜事的場合。“歡對”主要是青年男女對歌的一種形式。有快歌和慢歌兩種演唱形式,快歌如熱鍋炒黃豆,激
三月三 2018年1期2018-08-22
- 卜隆古歌
王迅樂業(yè)壯族卜隆古歌是產(chǎn)生于廣西西北部部分壯族聚居地的一種敘事民歌載體,主要流行于樂業(yè)縣新化鎮(zhèn)磨里村、甘田鎮(zhèn)、同樂鎮(zhèn)以及鄰近的凌云縣加尤鄉(xiāng)、玉洪鄉(xiāng),天峨縣的更新鄉(xiāng)、六排鄉(xiāng)和鳳山縣的更沙鄉(xiāng)、金牙鄉(xiāng)等壯族村寨。其特點是以山歌的形式敘述大自然的形成、人類的存在、生活生產(chǎn)勞作過程、談婚論嫁、倫理道德和思想觀念等。卜隆古歌有“歡摟”和“歡對”之分,“歡摟”主要出現(xiàn)在人們辦喜事的場合?!皻g對”主要是青年男女對歌的一種形式。有快歌和慢歌兩種演唱形式,快歌如熱鍋炒黃豆,激
三月三 2018年1期2018-08-22
- 布依族古歌整理與研究簡述
文傳學院)布依族古歌就是布依族民間產(chǎn)生的一種韻文體古史歌或史詩。布依族古歌語言生動樸實,想象力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千百年來在布依族人民中廣為傳唱。民國時期布依族古歌始受到關注,并有意著手搜集整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布依族古歌的搜集、整理、出版、研究成果豐富。文章對布依族古歌近百年的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成果做綜合論述,意在理清思路,展望未來。■布依族古歌的搜集與搶救貴州省民族眾多,民族民間文藝蘊藏豐富。由于諸多原因,直至清末貴州民族民間文藝的發(fā)掘
民族音樂 2018年2期2018-05-26
- 黔西南布依族古歌的保護和傳承策略
2400)布依族古歌屬于民歌的一種形式,主要是敘事長歌,產(chǎn)生于原始社會時期。布依族人世代生活在南、北盤江流域,依山傍水,酷愛歌唱。他們的先民把自己民族的歷史、重要習俗、重大事件或英雄人物等編入歌中,用原生態(tài)的布依語創(chuàng)作出形式豐富、悅耳動聽的布依族古歌,并世代傳唱。[1]在布依族村寨里,每當遇到重大的節(jié)日、節(jié)慶活動,族人的婚喪嫁娶之事或“趕表”、“浪哨”的時候,人們定會通過吟唱古歌來表達感情,展現(xiàn)了濃厚的民族風情和鮮明的藝術風采。布依族古歌是布依族優(yōu)秀的非物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8年1期2018-02-25
- 苗族古歌傳承方式探討
50001)苗族古歌是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詩體神話,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不斷進行新的創(chuàng)造和加工,數(shù)量龐大,并且古歌的內(nèi)容更是異彩紛呈,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洗禮,內(nèi)容依舊十分完整。苗族古歌的篇幅一般較長,一般的創(chuàng)作模式是即興創(chuàng)作,可以想象上萬字的古歌,在創(chuàng)作者的口中被即興的演繹出來是一種怎樣的景象。而且隨著國家對于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在2006年苗族古歌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一、苗族古歌的傳承方式(一)傳承方式之先祖?zhèn)鞒忻缱?span id="syggg00" class="hl">古歌的起源較早
黃河之聲 2018年10期2018-01-23
- 都安布努瑤古歌藝術特色及審美探析
文章就都安布努瑤古歌的藝術特色及審美進行了歸納和闡釋,通過對古歌的調(diào)查以及現(xiàn)有資料的梳理與分析,闡釋了它產(chǎn)生的歷史要因、發(fā)展演變、歌詞結構、音樂風格、藝術特色,對它的重要價值進行認識?!娟P鍵詞】都安;布努瑤;古歌;藝術特色;審美【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引言密洛陀古歌即布努瑤在每年農(nóng)歷五月二十九日給始母神密洛陀及二十四位男女大神還愿時所唱頌的頌辭,是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瑤族民間藝術中流傳最為廣遠、最完整、最宏大的創(chuàng)世史詩。布努瑤稱之為“密洛陀古歌”,唱
北方音樂 2017年6期2017-07-10
- 論黔東南“苗族古歌”的一源多流現(xiàn)象
)論黔東南“苗族古歌”的一源多流現(xiàn)象周 陽(中南民族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20世紀50年代貴州省民間文學工作者編印的《苗族古歌》是中部方言區(qū)苗族古歌的初始文本,該文本具有東、西部方言區(qū)苗族古歌所不具有的系統(tǒng)性、完整性和邏輯性。中部方言區(qū)苗族古歌初始文本的規(guī)整與兩大因素密切關聯(lián):原始文本的單一性與學者們的投入。初始文本的規(guī)整導致版本分化的“同源性”或“一源多流”:現(xiàn)在流行四個苗族古歌版本與50年代整理編印的初始文本有著源流關系。
湖北工程學院學報 2017年1期2017-03-09
- 黔東南臺江苗族古歌之學校教育傳承探究
)黔東南臺江苗族古歌之學校教育傳承探究單曉杰 李小娟(貴州凱里學院音樂學院)苗族古歌,苗語稱為“夏婁夏告”,在貴州省主要流傳于臺江縣全境及周邊的雷山、凱里、榕江、施秉、黃平、鎮(zhèn)遠等縣市。據(jù)貴州省臺江縣苗族文化保護委員會暨世界遺產(chǎn)申報委員會于2002年所提交的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臺江《苗族古歌》與古歌文化”的申報書中定義:苗族古歌和“古歌文化”是指以“口傳心記為傳承手段,以全體民族為傳承載體,以盤問對唱為媒介的集苗族世界觀、社會觀、宗教觀、倫理觀、價值
民族音樂 2017年2期2017-02-14
- 黔東南臺江縣苗族古歌文化變遷及原因探析
黔東南臺江縣苗族古歌文化變遷及原因探析單曉杰(凱里學院音樂學院,貴州 凱里 556000)流傳在臺江的苗族古歌既是苗族文化寶庫中一顆閃亮的珍珠,同時也是苗族歌海中的一顆明珠。它用詩一般的語言敘述了苗族的歷史,用生動的形象寄托著苗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然而,隨著社會文化的變遷,苗族古歌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尷尬局面,因此,調(diào)查和研究文化變遷中的臺江縣苗族古歌便有了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以黔東南臺江縣苗族古歌為研究對象,揭示在當今社會語境中發(fā)生變遷的原因,以
北方音樂 2017年8期2017-01-28
- 民族音樂學視野下的貴州苗族古歌探究
視野下的貴州苗族古歌探究■王建朝 單曉杰(貴州凱里學院音樂學)所謂“苗族酒歌”,苗語稱為“夏婁夏告”,是指“以口傳心記為傳承手段,以全體民族為傳承載體,以盤問對唱為媒介的集苗族世界觀、社會觀、宗教觀、倫理觀、價值觀、法制觀、審美觀和編年史為一體的大百科全書——包括‘開天辟地’、‘鑄日造月’、‘蝴蝶媽媽’、‘洪水滔天’和‘跋山涉水’五部分內(nèi)容的苗族創(chuàng)世史詩和以詩史為核心形成的包括文學藝術、宗教信仰、節(jié)日集會、風俗習慣等文化事象的具有空間同一、整體涵蓋特征的苗
民族音樂 2016年6期2016-08-28
- 古歌的展演 文化的自覺
——評王紅《廣西少數(shù)民族古歌研究》
●胡媛?古歌的展演文化的自覺 ——評王紅《廣西少數(shù)民族古歌研究》●胡媛[摘要]廣西有著豐富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資源,其歌謠文化歷史悠久,有“歌海”之稱。挖掘廣西少數(shù)民族歌謠,呈現(xiàn)它的歷史性、社會性、文化性、藝術性以及在當代文化視野下的民俗性、審美屬性、批判性等,是研究廣西少數(shù)民族古歌的重要任務?!稄V西少數(shù)民族古歌研究》以其全面式的資料呈現(xiàn)、詳實的案列分析、藝術抒寫的特征性與價值、作者自覺的批判意識等,回應了古歌研究的范式。[關鍵詞]少數(shù)民族;古歌;文化自覺;民俗
歌海 2016年2期2016-03-18
- 試論布依族古歌的生存價值及傳承意義
81)試論布依族古歌的生存價值及傳承意義吳婷婷(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 100081)布依族古歌源于古代的布依族神話傳說,它延續(xù)了布依人民的文化根脈,寄托著不朽的文化基因,承載著悠久的民族歷史和民族精神,因而具有豐富的歷史、民俗和學術價值。對布依族古歌加以保護和傳承,重視民族文化所蘊含的精神信仰和價值取向,才能在世界文化大家庭中展現(xiàn)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布依族古歌;生存價值;傳承布依族是聚居在我國西南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孕育出了布依人民酷愛唱歌的
戲劇之家 2015年24期2016-01-12
- 哈尼族古歌生命意蘊文化闡釋
馨【摘要】哈尼族古歌是記載哈尼族民族集體記憶的載體,成為我們了解哈尼族歷史傳承、文明發(fā)展的切入點。作為哈尼族文化體系的構成要素,古歌不僅是是哈尼族在歷史遷徙中創(chuàng)造的文化結晶,也滲透著哈尼族對自然環(huán)境和人類社會的理解。在欣賞哈尼族古歌時,要通過古歌去探尋哈尼族先民的情感世界?!娟P鍵詞】】哈尼族 古歌 生命意蘊 文化【中圖分類號】B834 ? ? ? ? ? ? 【文獻標識碼】A對于人生終極問題的追問是所有民族共同的精神主題,先民們圍繞著生命的起源、延續(xù)
人民論壇 2015年5期2015-09-10
- 苗族古歌語言研究檢討
30074)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長期的生產(chǎn)勞動和遷徙移居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史詩。它的內(nèi)容包羅萬象,從宇宙的誕生、人類和物種的起源、開天辟地、初民時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遷徙、苗族的古代社會制度和日常生產(chǎn)生活等,無所不包,成為苗族古代歷史的總匯,是苗族歷史敘述的口語表達范式的典范。苗族古歌是整個苗族主體的心靈記憶史,是苗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和“經(jīng)典”,因此,研究苗族古歌歷來備受學界關注和重視。縱觀現(xiàn)有的成果,從文學及民間文學的角度來對苗族古歌進行研究的成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3期2015-03-20
- 苗族古歌唱者與聽者探討
50001)苗族古歌①苗族古歌的界定按照人類學主位與客位的二分法有自稱和他稱之別。自稱而言,苗族古歌在東部方言區(qū)稱為“dut ghot dut yos”(都果都謠)、中部方言區(qū)為“hxak lul hxak ghot”(夏魯夏個)、西部方言區(qū)為“hmongb ngoux loul”(蒙歌老)、yax lus(亞魯)等;他稱則有“苗族古歌”、“苗族史詩”、“古老話”、“苗族創(chuàng)世紀史話”等不同稱謂。本土語境中苗族古歌多以吟誦為主,具有活態(tài)口語詩學的特性。指在苗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3期2015-03-20
- 審美與敘事的交響
——試論《苗族古歌》的美學意蘊
——試論《苗族古歌》的美學意蘊謝丹(吉首大學哲學研究所)《苗族古歌》是原始初民對于創(chuàng)世和生命的原初表達,它保存著苗族歷史文化的珍貴記憶。它是一部敘事神話史詩,也是一幅瑰麗的畫卷。其包含的豐富的藝術形象、獨特的藝術形式、物我互滲的藝術思想,以及渴望戰(zhàn)勝自然的審美理想,無一不展示著其深刻的美學意蘊。《苗族古歌》 審美 交響 美學意蘊《現(xiàn)代百年》的作者諾斯洛普·弗萊曾說:“每一個時代都有一個由思想、想象、信仰、認識假設、憂慮以及希望組成的結構,它是被那個時代所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4年9期2014-12-11
- 貴州少數(shù)民族古歌文化內(nèi)涵及功能
的一種,少數(shù)民族古歌通過口耳相傳或記述于文的形式,在苗、布依、侗、彝等貴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廣泛傳播,是各少數(shù)民族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活化石,是極其重要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下面以布依族、苗族、彝族等少數(shù)民族古歌為例,對貴州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古歌的文化內(nèi)涵及其功能作初步的探討。一、少數(shù)民族古歌的文化內(nèi)涵作為少數(shù)民族歷史記載的古歌,蘊含了豐富的內(nèi)容,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少數(shù)民族的宗教信仰、民族精神、民族歷史和民俗文化,為重新認識和挖掘少數(shù)民族文化提供重要的依據(jù)。(一)創(chuàng)世古歌中蘊含
貴州民族研究 2014年12期2014-12-04
- 苗族古歌研究綜述
56001)苗族古歌,在苗族民間稱為“古老話”、“古老歌”,學術界稱為“苗族史詩”。苗族古歌作為苗族文化傳承的物質(zhì)載體,對研究苗族的歷史、社會、文化、語言、美學等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近30年來一直受到國內(nèi)眾多學者們的關注。這些學者們從不同角度研究了苗族古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從不同視角對這些研究進行分析和總結,并嘗試性地提出該方面今后的研究方向,對于苗族古歌進一步研究、收集和整理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一、哲學視角田光輝、羅玉達[1]、徐積明[2]、朱文東[3
重慶與世界(教師發(fā)展版) 2014年10期2014-08-15
- 《柏慧》的詩性特征及其功能
存在。三、詩體“古歌”的詩意敘事誠如前文所說,《柏慧》是作者心靈水流的一次掘放,它是“聲音”,它采取的第一人稱傾訴似的寫法使小說容易發(fā)出“尖音”。而小說中存在另一種文體,那就是作者精心編制的“古歌”?!?span id="syggg00" class="hl">古歌”采用的是英雄史詩的寫法,則給行文增添了粗獷、原野、大自然感。所以,“古歌”很有存在的必要,不僅用它的“中氣”去支撐全文,使小說意境顯得更為醇厚,而且在情節(jié)上,它與小說具有一種互文的、觀照的、互相投射的關系,讓現(xiàn)實和歷史的兩條線在情節(jié)發(fā)展上相輔相成?!肮?/div>
名作欣賞 2014年5期2014-03-12
- 黔東南苗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苗族古歌
、形式多樣的苗族古歌。苗族古歌以五言為基本句式,穿插有歌花的問答對唱(盤歌),敘述內(nèi)容包羅萬象,從宇宙的誕生、人類萬物的產(chǎn)生、初民時期的洪水滔天,到苗族祖先的民族遷徙、苗族古代社會制度和日常生活等等,無不囊括其中,構成苗族古代神話的總匯和苗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苗族古歌作為地方性集體敘事和歷史敘事,反映了苗族先民對人類自身、自然、社會及其相互關系問題的探究和基本認識,是苗族寶貴的精神財富。2006年,苗族古歌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地方文化研究 2013年6期2013-01-30
- “歌花”與“歌骨”——苗族古歌傳承的變異性與穩(wěn)定性芻議
歌骨” ——苗族古歌傳承的變異性與穩(wěn)定性芻議羅丹陽(中央民族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北京 100081)苗族古歌(也稱苗族史詩)在苗族的歷史進程中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以往學界關注到了苗族民間藝人口述中的“歌花”與“歌骨”現(xiàn)象,并將之作為民間歌手的習藝方式進行了系統(tǒng)的討論,但對其中隱含的古歌傳承規(guī)律沒有作更深入的闡述,也未將之上升到民間文學“穩(wěn)定性”與“變異性”這一理論層面進行辨析,大都停留在簡單的描述層面上,往往僅介紹古歌傳承中存在著這一現(xiàn)象,也沒有進一步從重慶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2期2011-04-02
- 遠古苗族的寫作——附麗于古歌和刺繡
族,用高亢優(yōu)美的古歌,記錄著千百年來的歷史;沒有文字的遠古苗族,用五彩斑斕的彩線,寫下了如煙往事的塵跡。他們一路流離遷徙,歌聲環(huán)山千年不斷;她們一路抽紗刺繡,彩線饒水萬代不休。[關鍵詞]苗族;歷史文化;寫作;古歌;刺繡歷史需史學家來記錄儲存,以期留住前朝往事的長河史跡。一如司馬遷之于《史記》、班固之于《漢書》。歷史文化要文學家來寫作流傳,期許前塵舊事的情愫得以千古流芳。一如屈原的《離騷》、曹植的《洛神》。苗族歷史文化光輝燦爛,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代教育 2009年2期2009-07-30
- 苗族古歌傳承方式淺議
湯飛宇苗族古歌作為苗族歷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的重要載體,在苗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歷史中占據(jù)十分重要的地位。對于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而言,這些篇幅巨大的口頭詩歌,是通過什么方式,或者說什么渠道傳承下來的呢?一、古歌傳承方式苗族古歌的傳承方式主要有祖先(祖靈)傳承、家族傳承、師徒傳承、自學、偷學傳承以及現(xiàn)人的錄音、錄像傳承。1、祖先傳承。苗歌古歌的演唱,在苗族社會初期,與苗巫文化緊密相連。需要在特定的場合才能演唱,平時不唱,一般人也學不會。會不會演唱古歌,還須看他是藝海 2009年1期2009-02-17
- 黔東南苗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苗族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