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紅
【摘要】高中歷史教學,隨著國家教育課程改革的發(fā)展和進步,也經(jīng)歷了自身的重大變革。新的課程改革的快速發(fā)展,必然要對高中歷史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有了更深一步的要求,要在原有的良好的教學基礎上不斷的創(chuàng)新,改進,使其更加完美,更加適應當代的高中歷史教學。伴隨著這樣的發(fā)展改革進程,高中歷史的對話教學逐漸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老師們很受用,學生們對內容也能很好的吸收。這使得高中歷史教學有了長足的進步。本文從對話教學入手,著重分析了高中歷史對話教學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問題,研究探討了如何構建有序的對話教學體系,并肯定了這一體系所帶來的價值。
【關鍵詞】高中歷史 對話教學 構建
對話教學是一種獨特的教學方式所謂的對話教學,就是以對話為原則的教學方式,更進一步講,就是追求人性化和創(chuàng)造性質的新式教學思維和理念。對話教學的前提基礎是要求對話的雙方相互尊重和信任,目的是要促進對話的雙方都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對話教學過程中,要求課堂的氣氛必須是融洽的、民主的,老師和學生之間不分年齡、地位,使彼此之間的信任度最大最優(yōu)化,通過對話來獲取更多的知識。對話不單單只是出現(xiàn)在師生之間,也可以發(fā)生在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課本之間的,這樣可以更好的促進發(fā)展,不斷進步。
對話并不是簡簡單單的你問我答。一提到師生對話,有人就會聯(lián)想到課堂上的師生問答,以為問答就是對話。但作為教學狀態(tài)的真正的師生對話,它需要師生彼此之間敞開心扉,以富有教育性的相互傾聽和訴說的方式,來獲得精神的交流和價值的分享。它不僅是在提問與回答,也是在交流與探討,還是在獨白與傾聽,更是在欣賞與評價。對話的目的既不是為了要達成一致,更不是為了消除差異、排除異己,而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和珍視差異。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思想碰撞,才應該是對話的主旋律。對話也并非越多越好。教學中的對話必須以“教”為目的,并服從服務于它,不能為了對話而對話,無論它是作為一條“原則”,還是作為一種方法,否則必然導致形式主義。
1高中歷史課堂對話教學的現(xiàn)狀
歷史課對話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們得到更多更大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要互相尊重、交流與合作,創(chuàng)造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對話教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它不單純的是為了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們的思維、人格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對話教學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雖然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教學質量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還存在諸多這樣那樣的小問題。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根基較深,老師們一時間還很難從老的教育方式中完全的過渡出來,部分老師對對話教學的認識不夠深刻,教學方法把握不明確,課堂中不乏出現(xiàn)了許多虛假對話的現(xiàn)象;部分教師則一味的去追求對話,而忽視了教授歷史知識、讓學生們領悟、掌握這些知識才是其真正的目的,沒有意識到對話只是其教學過程中的一種輔助工具;老師們過多的依賴于媒體教學,這樣既不利于學生對信息的接受,也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消化,一味的追求形式教學,大大降低了學習的效果。
2高中歷史對話教學的重要性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提高教學質量,要求師生之間在課堂上要多互動,這使得對話教學的應用在高中歷史課中得到了普及。
2.1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在老師和學生彼此學習和進步的過程中,對話教學作為這其中的催化劑,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歷史課堂上,沒有確定的實質性的問題,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是對話的參與者、發(fā)起者、接受者,對話的同時實現(xiàn)了心靈的交匯、碰撞,學生會因此而受到啟發(fā),老師也會因此而發(fā)展、進步,拉近了師生彼此之間的距離,促進了雙方感情的發(fā)展,使得教學的進展更加順利。
2.2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教學對話通過不同的方式,引導著學生們進行獨立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合作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最終把問題解決。在師生對話過程中,老師只是提供給學生一個方向,讓他們自主的去學習。學生們通過對話產(chǎn)生思想碰撞,互相交換方法、分析不足、取長補短,不僅培養(yǎng)了學習能力,更為今后的課堂互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3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對話是共同學習、溝通、成長這樣的一個過程,它是建立在彼此之間相互尊重、平等的基礎上。在一個完美的對話環(huán)境中,學生是主動的參與者,他們可以自由的表達、闡述自己的內心世界,促進了學生們積極參與的積極性。再加上老師有效的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們的思維不斷的開拓,潛力不斷的被激發(fā)出來,自身的綜合素質也會不斷的得到提升。
3構建高效有序的高中歷史對話教學體系
處理好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師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是構建高效有序的對話教學體系的重要部分。
3.1師生之間的對話
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能夠促進學生的自我發(fā)展,這一部分的對話是對話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師和學生在各方面的閱歷不同,處事能力不同,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做好引導,要能最大化的引起學生求知的欲望。比方說中國歷史中的抗日戰(zhàn)爭這一部分,可以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們的思想融入到歷史的情境中,讓他們有如同親身經(jīng)歷的感受,然后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使學生們充分的了解并記住這部分的歷史,而不是去死記硬背。
3.2學生之間的對話
合作是學習過程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學生們互相交流、探討、研究、學習,最終實現(xiàn)自我的提高。課堂上,學生們也有主動權,不能單單只是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們也會發(fā)現(xiàn)問題,也許這些問題是老師也想不到的問題,這樣不僅彌補了個人思維上的空缺,更加充實了課程的趣味。學生們針對歷史,自我提問、分析和討論,這樣更加有利于加深學生們對歷史的理解。
3.3師生與文本的對話
教材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老師和學生要合理利用這些工具。學生先預習書中的內容,對其有個籠統(tǒng)的認識,然后再針對特定的歷史事件進行精讀,不斷分析,弄清其中的細節(jié)與詳解,進而通過自我的消化、整理,將這段歷史吸收。
4結束語
高中歷史課不能僅僅局限于講授歷史知識,更要注重加強對學生的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提高也就是教學質量上升的體現(xiàn),這是高中歷史教學的關鍵。因此,高中歷史老師要審時度勢,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和素質,加強對對話教學的學習和掌握,并合理的應用這一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更好的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