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梅
摘要:針對中學音樂課堂中部分學生對音樂缺乏興趣、厭學情況而作出的教學對策。教師通過各種教學策略,增強音樂學困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解決學困生從厭學變?yōu)闃穼W,主動投入到音樂教學的審美教育中。
關鍵詞:音樂教學 關注學困生 激發(fā)音樂興趣
讓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都得到開發(fā)并使他們從中受益,是音樂教育的責任和義務。然而“學困生”并非主科的“專利”,音樂教學也同其他主科一樣存在著學習認知上的差異,那我們在贊賞 “優(yōu)等生”、肯定“中等生”的同時又該如何關注 “學困生”?通過十多年的中學一線教學,筆者總結(jié)得出以下幾點粗淺的經(jīng)驗。
一、調(diào)查摸底、了解差異
俗話說十個手指有長短。怎樣才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對各個班級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有所了解、及時掌握學困生的音樂學習動態(tài)及形成原因?筆者的第一個步驟是摸底調(diào)查,了解各班學生差異。了解調(diào)查的形式多樣,但筆者覺得最佳的形式是采用問卷調(diào)查,問卷調(diào)查不用出聲就可以把自己的喜好和不足默默寫下來,不用在大眾面前自爆其丑甚至還可以跟老師默默溝通,多數(shù)同學都是愿意的。調(diào)查表大致如下:
通過問卷調(diào)查老師可以較準確地了解到班上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概況,只有做到了“知根知底”,才能“百戰(zhàn)百勝”。
二、正確歸因、因材施教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句話說的好:“培養(yǎng)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教育,這叫‘因材施教”。音樂本身就是一門充分發(fā)揮人們想象空間的情感藝術。因此這就不能斷定文化成績好的同學對音樂就有著天賦并喜歡這門學科,而文化成績差的同學對音樂就缺乏興趣,這就需要老師對這些學困生的形成正確歸因,因材施教。
(一)有音樂潛質(zhì)但無心向?qū)W的學困生
這類學生有文化成績好也有文化成績差而不把音樂當回事的,但兩者相同點都是他們對音樂的感悟理解能力不錯,有一定的音樂潛質(zhì),只是缺乏正確引導和興趣的培養(yǎng)。甚至有些同學認為音樂不是升學考試科目,不值得一學,學了也是浪費時間……。針對這類學困生老師必須正確引導,講解學習音樂對文化學習的幫助和益處:音樂它可以緩解你緊張的學習情緒、消除疲勞,有利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開發(fā),培養(yǎng)你的想象力及敏銳的觀察力等,通過這些實質(zhì)性的講解,引領他們慢慢步入音樂學習正軌,從而逐步轉(zhuǎn)化。
(二)先天五音不全的學困生
音樂學困生的形成不光跟興趣和學習動機有關,還有來自先天的靈感:如沒有音高、音準差、節(jié)奏感差,俗稱“五音不全”。這類學困生限于各種先天的因素無法在音樂這個領域找到自信,得不到老師及時的關注就會導致上課貪玩溜號,對音樂學習失去興趣,更或造成心理自卑、不敢正視自己等不良行為表現(xiàn)。針對這類學生我們在教學中要循循善誘、多鼓勵、多點撥。如歌唱活動中,對那些音準不太好或者音色不太美的讓他們用打擊樂或者聲勢為歌曲伴奏,識譜能力弱的可以模仿哼唱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不穩(wěn)音準也差的可以讓他在音樂常識和資料收集上下功夫,這樣就可以使每個學生都在音樂活動中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體驗成功的快樂。
三、因勢利導,轉(zhuǎn)化學困生
要想提高學困生的音樂水平、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就得善于挖掘其閃光點,增強其自信心。這是培養(yǎng)、激發(fā)學困生音樂興趣的的有效途徑。筆者通過如下途徑來增強學困生的信心:
(一)關懷與鼓勵
對學困生要盡量多給他們關懷和鼓勵,給予他們與優(yōu)秀生同樣表現(xiàn)的機會而不讓其離群。筆者曾在做副班主任時跟進的一個“后進生”,他文化成績年級倒數(shù),在音樂上同樣沒有過人之處,剛開始音樂課中基本不開口,但找他談話傾聽他的心聲之后或多或少在他眼里看到了他對老師的信任。筆者趁熱打鐵鼓勵他,實時給他提供如查找音樂資料、準備道具等一些“不專業(yè)”的任務,先激發(fā)他在音樂課上的參與度再慢慢培養(yǎng)他對音樂的興趣,并告訴他一些音樂及文化學習的方法,想不到這位同學在音樂期末筆試考試后很自信的告訴我:“老師,到目前為止,我知道我錯了兩題”,我問:“你估計能考多少分?”他說最少應該是80分以上……更讓我想不到的是他的文化成績在逐次的考試中也不斷的提高,期末盡然進步了200多名,因此獲得了學校頒發(fā)的“進步之星”獎,看到學生如此的變化和進步,做老師的還有何求!
(二)適時的表揚
對學困生偶爾一次積極開口或表演要及時予以表揚,老師可由衷地向他(她)豎起大拇指表示贊賞或說出 “你真行”、“很正確”、“近來進步真是很大”、 “這次真的很準哦”等既是鼓勵又是表揚的話語,或讓全班同學抱以熱烈的掌聲以示肯定和鼓勵,同時也讓他們有了下次還要表現(xiàn)得更好的愿望和信心。有時,教師獨具慧眼的賞識,能夠給學生的心靈帶來前所未有的光芒,引領原本毫不自信的孩子,建立起一個全新的自我。
蘇霍姆林斯基說: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關鍵在于教育者要去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實驗證明,音樂學習的興趣的確是可以培養(yǎng)音樂的,學困生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一旦培養(yǎng)了良好的學習興趣,不但有助于老師較好的開展音樂教學活動,對于學生本人,更是受益匪淺,也許他們會從此愛上音樂并受益終生。
參考文獻:
[1]孫莉.中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目標的預設與生成[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2]劉毅飛.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構(gòu)想[J].文教資料,2009,(25).
[3]邵祖亮.中學音樂教學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