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國 李 鵬
摘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對傳統(tǒng)和諧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和諧校園文化是和諧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和諧校園文化對構建和諧社會文化、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增強學校核心競爭力意義重大。本文結合青島大學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一些思考和措施,提出以人為本是建設和諧校園文化的核心,建設和諧校園文化要弘揚和踐行大學精神,高校更要堅持以和諧校園文化影響和引領社會。
關鍵詞和諧校園文化 文化素質教育 大學精神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
“和諧”概念源自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是古人對當時社會理想化的價值目標。當前,人們所說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對傳統(tǒng)和諧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這種以人為本的和諧理念,是建立在富裕群體的利益增進同弱勢群體生活處境同步改善的基礎之上,因此能夠協(xié)調好整體利益和個體利益的關系,能夠使社會不同群體和各個社會成員“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從而激發(fā)社會活力,使社會呈現(xiàn)出公正狀態(tài),也就是科學的發(fā)展觀成為社會和諧的客觀標準。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作為和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校園文化以和為貴、以和為美、以和為興,一直將和諧作為自身的根本訴求和核心理念。和諧的大學校園文化是大學發(fā)展的思想基礎和價值導向,是培養(yǎng)學生、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土壤和平臺。
當前,深刻認識建設和諧校園文化的重要現(xiàn)實價值,把握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明確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路,是和諧文化建設的內在要求。
1 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校園文化建設在理論界始終是關注的熱點之一,包括哲學、文化學、教育學、心理學、政治學和社會學在內的不同學科都曾嘗試從不用角度進行了深入研究,對構筑校園文化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觀點和做法。從校園文化的質的規(guī)定性來看,校園文化是從屬于社會文化的一種“亞文化”,是學校全體師生員工所共同擁有的校園價值觀和這些價值觀在校園物質載體與意識形態(tài)上的具體化。自中央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戰(zhàn)略決策以后,和諧校園文化命題的提出也相應而生,基于高校在文化建設中的特殊地位,高校和諧校園文化構建勢在必行。
1.1 建設和諧校園文化是增強學校軟實力的需要
大學軟實力主要是大學文化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大學文化建設是大學的一項基礎工程,實施這一工程尤其要注重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建設和諧校園文化可以對內凝聚力量,對外擴大影響,增強學校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學校核心競爭力主要涉及學者、學科、學術、學風、學生等要素,這些要素的優(yōu)化與配置皆離不開和諧的校園文化。
1.2 建設和諧校園文化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的需要
大學生要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一定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價值取向和發(fā)展方向,協(xié)調德、智、體之間的發(fā)展關系。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根本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在建設和諧校園文化的過程中,要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的全過程,始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學生,引導他們直面經(jīng)濟全球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德與才、科學素質與文化素質、生理發(fā)展與心理發(fā)展的關系,還要注重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誠信觀念、團隊精神與人際關系,實現(xiàn)和諧發(fā)展。
2 青島大學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一些思考和措施
當前青島大學正處于加快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具備了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和較快發(fā)展的有利條件和基礎,但也存在著影響校園和諧的矛盾和問題。只有認真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妥善協(xié)調各方關系、大力促進校園和諧,才能實現(xiàn)更好更快發(fā)展,早日把學校建設成為高水平綜合大學。
2.1 重視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
2006年,學校被教育部確定為山東省省屬高校唯一的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實驗班,遵照“文化育人”的理念,構建以博雅教育為核心由“經(jīng)典導讀與文化傳承”、“自我塑造與實踐行動”、“科學精神與創(chuàng)新思維”、“琴棋書畫與藝術體驗”四個版塊構成的課程體系,促進學科交叉與文明對話,滲透美育和德育,加強實踐教學,重視培養(yǎng)大學生的獨立精神與自由思想。
2.2 正確處理校園環(huán)境與校園文化的關系
這里所說的校園環(huán)境主要是指基礎設施、裝備條件等等,而校園文化主要是指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學文化和大學精神,主要表現(xiàn)形式是學校的教風、學風、校風等。構建和諧校園文化,必須積極改善校園環(huán)境,加強校園規(guī)劃和建設,使校園的山、水、園、林、路等達到使用功能、審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諧統(tǒng)一;完善教學和校園文化活動設施,優(yōu)化工作學習環(huán)境。要高度重視校園安全管理,維護學校教學、工作、生活秩序,為師生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和典雅的標志性建筑,是無聲的育人載體,對于陶冶師生的情操、啟迪人們的智慧、激發(fā)人們的進取精神、積淀高雅的校園文化,有著潛移默化、舉足輕重的作用。青島大學充分利用依山傍海的優(yōu)美條件,挖掘環(huán)境育人資源,營造出高品位的人文景觀,建設了百卉廣場、海月廣場、宇園、曦園、莘園、孔子雕像、魯迅雕像、天體運行雕塑等幾十處富含文化底蘊和時代氣息的人文景觀和休讀點,對學校所有樓宇、道路進行了蘊含文化元素的統(tǒng)一命名,學生漫步在美麗的校園,感受著追求新知、催人奮進的文化氛圍。
2.3 服務青島,以和諧校園文化影響和引領社會
學校在開放辦學中致力于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2004年,學校制定了《青島大學服務青島行動計劃》,市政府以正式文件轉發(fā)全市。行動計劃涉及了文化服務、科技合作、項目咨詢、人才培養(yǎng)、資源共享等多方面內容。該項計劃的實施,進一步拓展了開放辦學的內容,密切了校地關系,標志著我校與青島的互動進入了規(guī)范發(fā)展的軌道。把大學精神引入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又在城市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是我校與城市互動共進的重要內容。2004年,在我校專家的建議下,青島市委、市政府組織了全市“城市精神”大討論,我校專家學者承擔了“城市精神”討論的策劃與論證工作。在兩年的時間里,全市市民積極參與,提出了若干建議,確定了“誠信、博大、和諧、卓越”的城市精神。這次“城市精神”的討論,促進了市民精神境界和道德素養(yǎng)的提高,對青島的和諧城市建設及后來成功入選首批全國文明城市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2008年奧帆賽在青島成功舉辦,學校廣大師生積極參與了志愿者活動。分布在競賽組織、行政文秘、醫(yī)療服務、技術運行、開閉幕式、媒體運行、新聞宣傳等多類崗位,用真情微笑和專業(yè)服務保障了賽事順利運行,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志愿者、青島志愿者、青島大學志愿者的風采,成為青島“微笑的城市名片”,與開放創(chuàng)新、誠信和諧、文明向上的城市風氣,“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青島形象交相輝映。
參考文獻
[1] 陳新華,徐永生.對構建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J].團結報,2007-02-06.
[2] 柏京津.大學和諧發(fā)展的理性思考[J].科學時報·科學與文化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