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厚芳
《經濟生活》在整個高中政治課程體系中占據關鍵地位,而議題式教學則是思想政治學科新提出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是對新課程改革的重要體現(xiàn)。在高中《經濟生活》這一部分教學中,教師需結合知識特點選擇合適議題,并以此為引領,提倡學生主動、積極地構建新知識,提升他們學習的參與度,努力打造開放性與生動性課堂,為《經濟生活》教學助力。
一、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加強對議題的認識
在高中政治課程教學中,為通過選擇合適議題助力《經濟生活》教學,教師首先需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加強對議題式教學的認識,擺脫以往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適應新式教育教學的發(fā)展,不再單純地追求成績與分數。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經濟生活》教學中,應當深刻意識到議題式教學的重要性與價值,樹立議題式教學理念,積極進取和不斷學習,結合教材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議題,為學生帶來新穎、個性的學習方式,推動議題式教學的發(fā)展。
例如在展開“影響價格的因素”教學時,教師可確定本節(jié)課的議題是“辨認影響價格的因素”,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設置的鏡頭一至四,回憶生活中商品價格的變動情況,思考商品的價格并非固定不變的原因,使其結合生活經驗。然后舉例:疫情期間口罩價格為什么上漲?讓學生初步思考商品價格變動的原因,引發(fā)他們繼續(xù)探究議題的興趣。接著,利用一組生活實例組織學生分析影響價格的因素,如氣候、時間、地域、生產和生活習俗,由于這些因素的變化通常會引起某種商品供應量或者需求量的變化,也就是供求關系的變化,再探討供求關系是怎么引起價格變化的。由此逐步深入,使其理解價格變動的影響因素,最終完成議題任務:明確供求關系影響價格,價值決定價格。
二、借助情境教學優(yōu)勢,巧妙導入課堂議題
在議題式教學中,議題是紐帶、情境是載體、活動是路徑、素養(yǎng)是目標,由此表明議題的導入相當重要,是這一教學模式的首個環(huán)節(jié),關系著整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與質量。針對高中《經濟生活》教學而言,導入議題需要一定的背景支持,教師可借助情境教學的優(yōu)勢,根據具體議題營造相應的情境,并結合教學需求通過多媒體技術手段、角色扮演等方式設置情境,為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利于他們對議題的理解,為高中《經濟生活》的課堂教學助力。
比如在“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把本節(jié)課的議題確定為“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動畫片《櫻桃小丸子》中“一家人討論買車”的片段,并通過課件展示四種不同意見與方案:爸爸——二手面包車,便宜又實用;媽媽——廣州本田,鄰居們買的都是本田;姐姐——敞篷車,很有個性、很酷;小丸子——寶馬,班內同學家買的也是寶馬,不買太沒面子。通過視頻導入,不僅能夠吸引學生主動關注,還可以順利引出本節(jié)課的中心議題。接著,教師組織學生一起分析小丸子一家人的想法各有什么特點,應該如何看待這種行為,應該如何選擇,使學生了解常見的四種消費心理及基本特征,對這四種消費心理的評價,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關系,進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順利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議題任務: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踐行正確的消費行為。
三、轉變課堂教學方式,提供更多鍛煉機會
高中政治新課標對基本教學形式提出以下要求:政治課堂改進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方式,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機會,大力構建互動式與活動型課堂,著重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對此,高中政治教師需科學轉變課堂教學方式,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其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與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自己則扮演好組織者與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在議題的引領下自由學習,增強對《經濟生活》的理解與認知。
諸如在講授“發(fā)展生產滿足消費”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為本節(jié)課的議題,先在多媒體課件中展示一組“手機發(fā)展史”的圖片作為議題情境,而后設置議題活動:手機是怎么來的?學生知道是生產出來的,追問:以前的通訊方式是什么?古代的皇帝能擁有智能手機嗎?為什么?他們討論后得出議題任務:古代的生產力水平低,沒有生產手機的能力,所以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接著,教師講述: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購買方式也日益多元化,這說明了什么?學生合作討論后結合教材知識輕松得出“生產決定消費方式”的結論,然后提問:大家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使其在議題中進一步研究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促進他們理解生產與消費之間的辯證關系,明確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
四、圍繞具體教材內容,精準確定和設計議題
在高中《經濟生活》教學中,教材內容既是開展各項教學工作的起點,還是培養(yǎng)學生各項能力的基本依據,以往大多時間教師都是照本宣科,議題式教學則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突破,目的是利用議題把知識和更多價值目標傳遞給學生,使其獲得全面發(fā)展。為此,高中政治教師在《經濟生活》教學中,應當圍繞具體教材內容精心確定和設計有意義的議題,引導學生探討議題背后所蘊含的知識點,以及所要傳遞的價值取向,提升他們的知識水平和核心素養(yǎng)。
在這里,以“面對經濟全球化”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及社會熱點選擇合適議題“華為公司的國際成長經歷”,衍生出兩個子議題:一個是華為公司的經濟全球化進程,涉及的知識點是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和內容;另一個是華為公司的收獲與挑戰(zhàn),涉及的知識點為經濟全球化的益處和弊端。接著,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議題,使其了解經濟全球化是當今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具體表現(xiàn)為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資本全球化,思考意義所在,即有利于世界各國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節(jié)約社會勞動和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并圍繞“經濟全球化是鮮花還是禍水”展開辯論,讓他們不同的觀點發(fā)生交流與碰撞,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把雙刃劍。
五、緊密結合學生實際,精心選擇合適議題
對于高中政治《經濟生活》教學來說,選擇合適議題的目的是為學生提供可討論的話題或熱點,特別是《經濟生活》知識與他們的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這為議題式教學的實施提供了更多的機遇。高中政治教師在《經濟生活》教學中,應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精心選擇合適的議題,增進教材內容同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使其轉變對政治課高大空洞的印象,調動他們參與議題討論的熱情,引領他們指導自己的實際生活,提升他們對經濟現(xiàn)象與知識的了解。
舉個例子,在“市場配置資源”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如何合理配置資源”為本節(jié)課的總議題,先播放議題情境視頻——疫情期間口罩短缺,然后設置議題活動——為什么疫情期間會出現(xiàn)口罩短缺現(xiàn)象,讓學生結合個人生活實際進行認知、討論、歸納,完成議題任務:相對于人們的需求而言,資源總是有限的,這就存在著人們需求的無限性與資源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初步意識到人們在資源使用上必須合理。接著,教師結合當前市場上豬肉價格瘋漲這一現(xiàn)象選擇合適議題,由于豬肉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較為熟悉的,而且過去一年內豬肉價格始終是社會生活中的一個熱點,組織他們據此展開探討,使其分析、討論豬肉價格的漲落,國家對豬肉供求的宏觀調控等內容,從而了解市場配置資源的手段、市場調節(jié)的優(yōu)點和缺點、如何規(guī)范市場秩序等內容。
六、總結
在高中《經濟生活》教學活動中,教師需選擇合適議題助力,以教材中固有的知識內容為依托,結合《經濟生活》的知識特征、社會熱點及學生生活實際合理確定議題,組織他們圍繞議題展開學習、交流與互動,使其深刻認知生活中的經濟現(xiàn)象,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