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平 王海琴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重點,也是難點。作為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指導者”,教師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寫作方法的指導,通過按順序觀察、指導學生要仔細觀察、指導學生找重點觀察、將觀察與聯(lián)想相結(jié)合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寫作中觀察方法的指導,從而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關(guān)鍵詞:觀察方法;指導;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4-00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4.056
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重點,也是難點。小學生喜歡作文又能寫好作文的不是很多,作文課上,學生往往是雙眉緊皺,下筆艱難。究其原因,是無話可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作文中的無“米”可“炊”現(xiàn)象就是沒有素材積累,而缺少素材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觀察。教學工作中,由于教師可能對學生進行的觀察方法缺少指導,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沒有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沒有掌握觀察的方法,造成學生寫作之中素材缺乏,入門較難。作為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指導者”,教師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寫作方法的指導,下面筆者根據(jù)教學實踐,就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觀察談點體會。
一、指導學生按順序觀察
觀察的順序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和需要而定,先看哪部分,再看哪部分,最后看哪部分都要有一個統(tǒng)籌考慮和計劃,不能無序地、隨意地胡亂觀察。按部就班地進行觀察,養(yǎng)成了這樣的好習慣,然后在寫作時也會按照順序進行,這樣寫出的文章就顯得脈絡清晰,條理分明,不會“眉毛胡子一把抓”了。除了要求學生在平時就養(yǎng)成良好的按序觀察習慣外,在寫作文之前教師最好安排一節(jié)觀察指導課先進行有序觀察訓練,學生在接下來的寫作中就會輕松許多,作文質(zhì)量也會有所提高。一般對人物的觀察可在教室內(nèi)就能完成,對于景物的觀察最好安排在室外進行。為了引起學生對觀察順序重要性的認識和重視,在觀察前,引導學生將觀察的順序確定下來,然后按既定方針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觀察時可以讓學生獨自觀察,進行匯報。為了節(jié)省時間,也可以集體按目標順序進行觀察,邊觀察邊描述,你一言我一句,既鍛煉了觀察能力,也提高了表達能力。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學生嘗到了按序觀察的甜頭,也比較輕松地掌握了許多素材。對于年級較高的學生,在確定了觀察目標后,還可以將有序觀察的自主權(quán)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決定觀察順序。如同一個觀察目標,有的學生可能選擇由遠到近的順序,有的則反之等。按序觀察訓練在開始階段可選擇具體的較“小”的觀察物或點,以后隨著指導次數(shù)的增多或年級的升高再逐漸擴大“戰(zhàn)果”,觀察一些較復雜的和較“大”的目標物,這樣循序漸進地訓練,符合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和發(fā)展規(guī)律,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二、指導學生仔細觀察
仔細觀察,既是為了達到能更清楚更明晰地了解觀察物之目的,又是為具體細膩的描寫奠定基礎。但“仔細”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教師不僅僅是要求學生仔細觀察,而是要向?qū)W生講清何為“仔細”,怎樣仔細。最重要的是在具體的觀察訓練和活動中要結(jié)合具體事例,給以具體指導。大樹是學生最熟悉的植物,每個孩子幾乎都是在大樹的伴隨下成長的,但是讓他們?nèi)ビ^察并描述大樹,他們未必可以。站在樹旁進行觀察和描述時,大部分同學都顯得茫然不知所措,許多學生便以“粗大挺拔的樹干,碩大無比的樹冠”等作為開頭語兼結(jié)束語,除此而已,再無贅述。這種典型的籠統(tǒng)語就是學生沒有或者不會仔細觀察的體現(xiàn)。這時教師的一步步引導就顯得必要且重要。如以下觀察和描述樹身的提示就可使學生更有思路:摸一摸樹皮,有何感觸;抱一抱樹身,能否抱?。煌埔煌茦涓?,能否撼動?樹身上有樹瘤嗎,形狀怎樣,是怎樣形成的;有小動物嗎,長得可愛嗎,它們都在干什么?這些引導能使學生找到仔細觀察的突破口和切入點,也能激發(fā)進一步仔細觀察的興趣。接下來觀察和描述樹冠,學生對“仔細”就會有進一步的理解,他們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水平,較好地運用了各種感官的作用,從樹冠的形狀到顏色,從樹葉的繁茂到擺動,都會較為仔細地觀察和描述。將觀察與描述結(jié)合,靜態(tài)與動態(tài)交叉,在運用了“仔細”的同時,口頭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通過這樣多次訓練,學生養(yǎng)成了仔細觀察的習慣,提高了能力,作文時便有了具體內(nèi)容可寫了。久而久之,寫作的積極性就會提高,部分學生的作文“頭疼癥” 也會痊愈。
三、指導學生找重點觀察
找重點進行觀察,這本身就是訓練學生觀察能力的又一個重點,為了更好地服務于中心思想,使寫出的文章重點突出,表達的內(nèi)容集中統(tǒng)一,觀察時就要根據(jù)需要確定重點觀察的物和點,并把它進行詳細觀察和細膩描述。仍以大樹為例,一棵大樹就是一個生命大世界,只要抓住重點仔細觀察,它身上的“內(nèi)容”豐富得很。要表現(xiàn)大樹的景色美,可指導學生重點考慮樹葉漂亮的形狀,充滿生機的綠色,輕輕擺動的姿態(tài),碩大的像一把大傘的樹冠以及上面歡快的小鳥等。要表現(xiàn)大樹堅強的性格,可將觀察點著眼于樹身上,粗大的樹身需要兩三個人手拉手才能合圍,爬滿皺紋的樹皮記載著它的滄桑經(jīng)歷和愈是風吹雨打愈顯挺拔的精神等。要寫大樹是鳥兒的家園,寫大樹對固土保水的貢獻等,觀察的側(cè)重點都應有所不同。這些都要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進行,次數(shù)多了,學生會逐步掌握,也就會養(yǎng)成找重點進行觀察的習慣,寫作能力就會提高。
四、將觀察與聯(lián)想相結(jié)合
觀察能力需要教師的指導,聯(lián)想能力更需要教師的引導。在觀察活動中,小學生往往是看到什么就如實述說,與自己的成長過程和生活經(jīng)歷聯(lián)系得少,所以教師必須要有目的地進行引導,以問題做引子,使學生產(chǎn)生聯(lián)想。如看到飄飄落下的黃樹葉后問:落葉像什么?學生可能就會想到翩翩起舞的黃蝴蝶,翻著筋斗從天而來的孫悟空等。經(jīng)過多次引導,學生在觀察能力不斷提高的同時,聯(lián)象能力自然也提高了。時間久了,次數(shù)多了,就會見異思遷,觸景生情。如看到大樹時,就會聯(lián)想到樹冠上茂密的枝葉中的鳥巢,還有巢中的小鳥等。在此基礎上,再要求學生,使其聯(lián)想要合理合情,合乎邏輯,合乎習慣,合乎語言規(guī)范。不可夸大其詞,更不能風馬牛不相及。
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學會觀察,應該算是一個“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一次兩次就能完成的。重要的是,教師的引導必須成為前提,培養(yǎng)觀察習慣應該成為重點,最終達到提高觀察能力進而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讓學生寫作時真正的有“米”可“炊”。
參考文獻:
[1] 江民耀. 生活寫作教學模式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
[2] 譚幫換. 小學生科學觀察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1.
[責任編輯 齊真]
學周刊·上旬刊2017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