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紅云
摘 要:課堂小結是在完成一個教學內容或活動時,對內容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形成系統(tǒng)性認識,從而鞏固和掌握所學內容,為下階段的學習作好準備。本文通過對初中思品課文《財產屬于誰》三節(jié)課的描述,指出了初中思品教學課堂小結的三種不同結果。因此,作為教師只有研究課堂小結的方法,才能不斷提高思品課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思品教學;課堂小結;探討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19-062-1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合作學習理論提出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成員中互助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在對一些優(yōu)秀的教育理論不斷學習、感悟之后,我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級《財產屬于誰》這課時,對于該課的課堂小結環(huán)節(jié)做了不斷地改進嘗試。
一、《財產屬于誰》案例描述
第一課堂:初二(4)班 老師講課堂小節(jié)
在課堂小結階段,我點開自己課前精心準備的“課堂小結”幻燈片,津津有味地帶領學生總結了一遍,學生們也跟著我七嘴八舌地附和著,我認為總結得很精辟完善,伴隨著下課鈴聲響起,一節(jié)課剛好完美結束。課后我在學習一篇教育理論文章時看到“課堂小結要能給學生留下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新的教學要體現(xiàn)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使我想到我的課堂小結完全是我一個人的自編自演!小節(jié)的內容是我自己總結的,這仍然是我對這節(jié)課的理解,學生是否真的掌握了這節(jié)課的內容我并不知道,學生是一種被動接受,完全沒有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
第二堂課:初二(3)班 學生動手貼小結紙條
在課堂小結階段,我先讓學生用最精煉的詞語或句子講出今天這節(jié)課主要內容,期間我做適當引導,而后我給每個討論小組發(fā)了一包小紙條及一張大白紙,紙條上是本課的關鍵詞、句:財產所有權、財產的劃分、個人財產含義、財產所有權含義、法律保護公民合法財產所有權、被侵權時依法維護財產所有權、個人、集體、國家財產、占有、使用、收益、處分權、合法、刑事法律手段保護、民事法律手段保護、行政法律手段保護、采用訴訟方式確認所有權歸屬、要求侵權者償還原物賠償損失、采用訴訟方式要求行政機關撤銷違法處罰并予以行政賠償。我請小組成員一起動手把這些小紙條貼在我發(fā)給他們的大白紙上,用箭頭或大括號加以輔助表示,構建本節(jié)課的結構圖。這個指令一下達,全班的同學立刻興奮起來,大家七嘴八舌動起手來,大家爭論著、貼著,在小組中互助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大家貼好紙條后,我讓各小組把大白紙貼到黑板上,最后我點開自己課前精心準備的“課堂小結”幻燈片,公布了最后的答案,依據此答案評出了各小組本次活動的分值。大家有的興奮,有的遺憾,有的在指責小組成員,不管表現(xiàn)怎樣,學生們都參與到了“小結”活動中來,而且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把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課后我在反思時感覺還是有不足之處,我讓學生用最精煉的詞語或句子講出今天這節(jié)課主要內容,還是從書本出發(fā),從傳授知識出發(fā),并沒有真正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沒有真正做到尊重學生。其次,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我只是把自己的答案提供給他們,仿佛那就是權威,抹殺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性。學生的答案是不是就一定是錯的?對于老師的答案學生有沒有疑問?我沒有給他們說話的機會。
第三堂課:初二(1)班 學生貼小結紙條并上講臺講解
在課堂小結階段,我先讓學生用最精煉的詞語或句子講出今天這節(jié)課給你帶來的收獲。雖然問法上只相差幾個字但更能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富有個性地學習。學生的答案有道理的我都給以肯定,然后我還是給出我課前準備的紙條,請大家用我提供的紙條建構本課結構圖,但最后一步我做了變動,我讓小組上臺展示他們小組的成品,并向大家講解為什么這樣貼紙條,即講解他們的結構圖。我不再以我課前精心準備的“課堂小結”幻燈片為標準答案,而是尊重孩子們的想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最后我讓臺下的小組就臺上小組展示的結構圖提出自己的質疑問題,請臺上的小組給以解答。這樣把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結合起來,關注個體差異,用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發(fā)展。臺下的提問,臺上的解答,互動精彩,對本節(jié)課的理解也進一步升華;同時學生自己的結構圖讓我看到了學生思維的火花,我也有了很多收獲。
二、案例反思
明代謝榛在《四溟詩話》中指出:“凡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教學實踐中,人們對課堂導入普遍較為重視,如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復習舊知導入等,而對課堂結尾關注不夠。其實,一個精彩的課堂小結,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高潮,產生一種“曲終收撥當心畫”的感覺。
當然,學情不同、內容不同、課型不同,課堂小結的方式也是千變萬化的。好的課堂小結能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每一根神經,能極大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但無論采用什么形式的課堂小結,都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1.精煉性原則。好的課堂小結不是教材的簡單重復,而是在教材的基礎上,經過精心提煉和科學概括的再創(chuàng)造。
2.創(chuàng)造性原則。課堂小結的目的,不只是“溫故”,還要在此基礎上“知新”,升華到一個新的水平。為此,圍繞教學目的,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課堂小結應具備創(chuàng)造性。無論是在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知識方面,還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能力方面,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小結。小結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言之有理,對學生掌握理解知識有幫助,這樣的小結都值得贊賞。
3.興趣性原則。課堂教學的小結,要激發(fā)學生學習參與的興趣,要變換小結的方式,不要每節(jié)課都用一種模式,如這節(jié)課我讓學生動手貼紙條,以前學生沒見過這樣的課堂小結,所以學生參與積極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