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濤
摘 要:文章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等方法對張家港市高中大課間活動開展的內容、組織形式、開展模式進行調查研究,詳細闡述了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開展情況,結合活動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提出相應解決問題的對策,意在改善當前高中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以便使體育大課間活動進一步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陽光體育 張家港市 高中 大課間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643( 2015 )03-0024-03
“陽光體育運動”包括體育健康課、大課問活動和課外體育活動三部分,“大課問體育活動”是在課問操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新的組織形式,時問為30分鐘左右,與課問操相比,體育大課問活動規(guī)模大,時問長,內容豐富,形式多樣[1]。
體育大課問活動對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增強學生體質有明顯的作用,是切實減輕學生學業(yè)負擔的需要,也是全同陽光體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落實《中共中央同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的精神,2007年4月,張家港市全面啟動了“陽光大課問活動”,張家港市將每天的大課問時問延長至30分鐘,學生和老師積極響應,各校采用創(chuàng)編出具有本校特色的趣味性、安全性的活動內容和形式。
1 研究對象
以張家港市梁豐高級中學、沙洲中學、后塍高級中學、暨陽高中、塘橋高中、樂余高中為研究對象,對這六所高中陽光體育大課問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研究。
2 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根據論文的研究內容與研究目的的要求,參閱相關的學校體育期刊,收集有關陽光大課問活動的相關文章以及學校相關的大課問活動資料。
2.2問卷調查法
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對張家港市的六所高中部分學生展開問卷調查,通過問卷調查獲得學生大課問活動的情況。采用不記名調查,學生問卷共發(fā)放180份,收回有效問卷168份,有效回收率93.3%。
2.3數據統(tǒng)計法
對獲得的相關有效數據,進行數據整理,運用Excel軟件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現狀與分析
3 .1.1學生對大課問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
體育大課問活動是在原課間操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學校體育新的組織形式,原課問操主要采用的是統(tǒng)一做廣播操的活動形式,而大課問體育活動以基本體操或器械操、集體舞、民問體育、素質練習及體育游戲等為主要內容,讓學生在白編白練自創(chuàng)中得到全面發(fā)展。因而大課問體育活動成為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新型的學校體育鍛煉模式。
興趣是行動的先導,學生對于大課問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著學生參與大課問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因此,對于學生參與大課問活動的態(tài)度要引起重視。
調查結果顯示(見表1):當前張家港市絕大多數(82.76%)高中學校的學生對于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喜歡參與大課問體育活動,熱情度很高,但還有4.8%的學生對于大課問體育活動的開展很厭煩,一點都不感興趣,不喜歡參
態(tài)度決定一切,所以一方面需要加強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宣傳工作,提高學生對“陽光體育運動”的認識,理解陽光體育活動的內涵和重要作用。
3.1.2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形式及開展時間的分析
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教學的補充和發(fā)展,它為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國家關于大課間的文件規(guī)定要求每天大課間的活動時間應在三十分鐘左右,張家港市各大學校也積極響應。
表2顯示:有3.6%的高中學生每天參與大課間的時間少于10分鐘,明顯少于國家規(guī)定的時間。但有58.92%的學生每天活動的時間在25分鐘以上,達到了國家規(guī)定的活動時間。
可見,張家港市半數以上的高中學生都能達到國家規(guī)定活動時間要求,積極參與體育鍛煉。
表3結果顯示,8個供選擇的活動項目中,學生喜歡的項目按照選擇率由多到少的順序依次是:跑步、廣播操、羽毛球、跳繩、籃球、踢毽子、其他;學生選擇跑步、廣播操、羽毛球、跳繩項目的人數較多,從中可以看出學生喜歡選擇運動負荷相對較小、運動節(jié)奏緩慢的體育活動項目。
表3顯示:38.13%的學生選擇了學校每天大課間活動的主要內容是跑步和做操,有61.81%的學生選擇了學校每天大課間活動有多種活動形式供學生選擇,可見大部分學校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形式多樣,學生還是喜歡多種多樣的活動方式。
3.1.3學生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運動負荷的分析
從表4看出,張家港市高中學生參加陽光大課間活動運動強度在出汗少許和微微發(fā)熱的有113人,占被調查人數的65.26%:,說明高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強度較適中,但是大約有7.1%的學生達不到運動所產生的效果,所占的比例還是比較大的.據調查研究發(fā)現,一方面與活動時間有關,有部分學生活動時間達不到30分鐘。
3.1.4學生對相關指導人員的認可程度的分析 從表5的調查結果顯示對在體育活動中進行指導的人員而言,學生認為他們的指導水平非常好和好的比例為50%,指導人員水平一般的比重為33.33%,還有16.67%的學生認為不好,相比較說明高中陽光體育大課間體育活動在指導人員水平上還不完備,達不到學生的心理要求,只有半數指導人員達到了學生的心理要求,這是陽光體育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中存在的一個問題。
因此,需要在這方面加強對相關指導人員的專業(yè)指導能力的培養(yǎng),經常聽取學生的合理意見和借鑒更專業(yè)人士的建議,來提高指導水平,使他們向更好或非常好的方向發(fā)展,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
3.2影響學生參加大課間體育活動相關因素的分析
從表6中的顯示結果可以看出,影響學生參加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的主要消極因素是:運動器材短缺和運動場地不足,學習壓力大,怕耽誤時間。 據調查,近幾年來多數學校都有擴招的現象,學校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對于器材的需求量也相應增加,而且活動項目的多樣性義對器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有些學校資金不足,學校對體育設施的投入相對也較少,而且很多器材設施陳舊,所以造成體育活動的場地器材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
4 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1)張家港市多數高中能根據自身的文化傳統(tǒng),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而且大部分學生對參加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喜歡程度較高。
(2)張家港市大部分高中每周參加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時間安排合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突破了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做操和統(tǒng)一跑步,運動負荷方面也比較適中,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運動項目進行活動,使得學生在這種活潑自主的氛圍中感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
(3)在開展陽光體育大課問體育活動中,學生對活動期問相關專業(yè)指導人員的滿意度不高,多數指導人員都達不到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