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見死不救”的民事責任研究

2015-02-22 05:41李東陽
關鍵詞:生命權健康權侵權責任

李東陽

“見死不救”的民事責任研究

李東陽

摘要:不考慮一般觀念中對于“見死不救”的道德要求,而關注其中可以確定的民法意義。在于己無害、有救助能力且受難人的生命安危完全取決于救助人的救助的前提下,“見死不救”行為導致他人生命、健康權利受損,可依侵權責任法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

關鍵詞:“見死不救”;侵權責任;生命權;健康權

“見死不救”,對于一般人來說常表現為道德概念,很少有人注意到其法律意義。因為一般是把它看作普通人之間的危難救助義務,而對此義務目前并無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關于“見死不救”法制化的研究也不能避免道德價值與法律價值的思辨。支持“見死不救”法制化的學者認為,當道德約束已經力不從心,法律的介入就是理性的選擇;反對者則擔憂道德“泛法律化”的負作用可能導致正義感減弱,不利于鼓勵見義勇為。

一切圍繞道德與法律的論證都難以獲得實質性的勝利。道德是人類的愿景,而法律是道德的底線,但這一底線的高或低沒有確定的客觀標準,它所反映的常常是立法者的主觀態(tài)度?!耙娝啦痪取狈ㄖ苹睦Ь撤从沉说赖路苫睦Ь?。

一、“見死不救”的法律意義

可以肯定的是,“見死不救”乃惡劣行徑。對惡行如果法律袖手旁觀,則與法律目的相悖,屬于法律缺位。在“見死不救”概念中,如果說有些部分應屬道德管轄,有些部分應屬法律管轄,那么,就應該明確其中本來蘊含的法律意義,在目前的立法條件下實現對這部分“見死不救”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

無關普通人之間危難救助義務的 “見死不救”,其法律意義不應該首先在公法中去尋找。首先,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則否定了它對“見死不救”實行制裁的可能性。刑法的暴力和懲罰作用使其只能成為最后動用的法律手段,在其他法律部門未對“見死不救”進行規(guī)制時,不可能有刑法介入的空間。其次,行政立法如果懲戒“見死不救”,則有政府權力濫用之嫌。對“見死不救”的行政處罰方式最可能表現為罰款,這無法安撫受難者及其家屬,亦難以切實遏制“見死不救”行為。當然,這并不是說政府在對抗“見死不救”上毫無作用,但政府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對利他性道德行為的鼓勵上。比如:在對見義勇為等利他性道德進行獎勵時,首先由政府、公益基金會等社會公共機構作為第一責任人,由政府或公益組織等對利他性道德行為實施者進行精神或物質嘉獎[1]。這雖不是對“見死不救”的直接禁止,卻是行政立法發(fā)揮社會管理作用的最合理的位置。

對“見死不救”進行法律規(guī)制,民法有其獨特優(yōu)勢。民法的調整對象寬泛,不像公法干預限制重重。生命權是侵權責任法明確規(guī)定的侵權行為客體,在某些情形下,以侵權責任法追究“見死不救”行為人的侵權責任,應該是可行的。

二、“見死不救”承擔法律責任的依據

(一)“見死不救”概念蘊涵的道德要求

“見死不救”涵蓋大量道德內容,原因在于其基本定義過于寬泛。對于“見死不救”,公眾的理解一般是指:見到他人身處危難之中,而沒有實施救助行為。這里面暗含著3點道德要求:其一,無論對于當事人自身是否有所損害,都要求挺身而出;其二,無論對他人的生命安危是否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都要求當事人施以援手;其三,無論當事人是否有能力救助,都要求進行救助。如果將這幾點要求全盤法制化,都用法律進行規(guī)制,那結果就是“強制性見義勇為”。奮不顧身的“見義勇為”,是人類對至善的追求,為富勒所指的“愿望的道德”、博登海默所指的“第二類道德規(guī)范”,不應成為法律強制的道德[2]。

(二)“見死不救”概念的民法重構

摒棄一般觀念上“見死不救”概念中道德與法律爭議的部分,僅僅關注其中確定的民法意義,利用民法的基本原理和規(guī)范,對“見死不救”進行概念重構。按照這種思路,剔除上文所說道德要求,結合侵權責任的構成要素,可以得到民法化的“見死不救”概念:“他人處于危難之中,而在于己無害、有救助能力且受難人的生命安危完全取決于救助人的救助的前提下,沒有實施救助行為,導致他人生命、健康權利受損”。這樣,不屬于法律的道德概念已經被民法要素所替代。

首先,于己無害(或于第三人無害)代替了無條件的自我犧牲和盲目救助,體現了民法的平等價值。民法不會要求作為平等主體的一方犧牲自己的權利去保護另一方同一位階的權利。對此,有些學者是從道德和法律關系方面來論證的,認為“見死不救”雖違背“高級道德”或“美德”,但并不違背基本道德?;镜赖峦鶠榈赖屡c法律的模糊、重合之處。中國社科院劉仁文研究員也認為,對見危不救,將區(qū)分“義務”與“美德”的指針放在對本人或第三人有無危險這個位置上是合適的[3]。

其次,對他人生命安危的決定性作用和有救助能力,形成受難人與施救者之間客觀上的依賴關系。正是這種特殊關系,使行為人有了承擔法律責任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的行為與受難人之損害結果具有了確定的因果關系,貼合侵權責任之構成要件。

無關普通人之間危難救助義務的“見死不救”承擔侵權責任,困難在于:如果將“見死不救”行為看成是一種不作為侵權,則因為侵權法對不作為承擔民法責任的要求甚高,需要以作為義務或危難救助義務為前提。另外,從英美法“純粹不作為不會產生民法責任”這一原則的例外,可推論得出“信賴關系的存在是確立救助義務的前提”[4]。而“見死不救”行為成立不作為侵權的作為義務前提——“一般性民事救助義務”,在缺乏限制條件的情況下,其產生原因并不屬于通說的作為義務類型,也難以確定“信賴關系的存在”。這樣,實際上是給素不相識的個人強加了過高的注意義務,顯得有違個人自由。不得不承認,“一般性民事救助義務就其本質來說,是對非自愿主體附加的一項帶有道德性質的義務,是社會對公民個人行為自由所施加的一種干預和限制”[5]。此時,如果要求被認為是不作為的“見死不救”行為被侵權法吸納,就必須探討屬于“道德義務”的“一般性民事救助義務”可否被納入危難救助義務體系。

筆者認為,“對他人生命安危具有決定作用并具有救助能力”時的“見死不救”,應當被視為是一種作為的侵權行為。試想以下場景:當兩個素不相識的路人A、B,同時不慎跌下路邊的懸崖,A僥幸一只手攀住了山巖,另一只手則下意識地拉住了B,使其不致繼續(xù)下落。假定此時A有能力將自己和B都安全地拉上平地去,那么A是否可以放手任由B摔下去呢?A是否可以基于危險不是其引發(fā)的、不負有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與B之間無任何特殊關系來抗辯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A不將B拉上平地的行為(或放手任其下落的行為),并非是以違反作為義務為前提的不作為侵權,而是違反“不作為的注意義務”的作為侵權行為。此處之“見死不救”因為沒有明顯的身體活動,看似不作為,然作為與不作為并不在于身體的運動與靜止?!吧眢w的運動或靜止僅是在物理意義上對身體的狀態(tài)進行描述,并不涉及該狀態(tài)是否具有法律意義的問題。作為和不作為是法律上對行為進行分類的結果,它們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構成要件,具有一定的法律意義?!保?]從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來看,其中的“過錯”要件,按客觀標準說即是指未盡到客觀的注意義務。這里,因為“對他人生命安危具有決定作用并具有救助能力”而構成了特殊場景,使得“見死不救”的救助人對受難人生命權的損害負有違反“不作為的注意義務”產生的“過錯”:(1)生命權作為一種絕對權,使所有人都負有不損害的不作為義務。在此不作為義務面前,個人對自己行為的選擇自由顯得沒有說服力,我們沒有自由去侵犯他人的固有權利。(2)因果關系發(fā)生了變化,即受難人的生命權的損害,不再是不可歸因于救助人的其他事實了,而是取決于救助人的選擇。救助人如果選擇不施救,則其行為便是導致受難人權利受損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由于“對他人生命安危具有決定作用并具有救助能力”或者說“依賴關系”的存在,使得原本基于作為義務的不作為犯罪可以轉化為作為犯罪。

侵害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行為,往往亦是民事上的侵權行為。只不過我們必須注意到,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則使得觸犯刑法之行為必需符合刑法之規(guī)定,而無關普通人之間的“見死不救”并非刑法上之犯罪,但是,這應不影響其作為民事侵權行為而承擔法律責任。

三、“見死不救”的侵權責任

需承擔民事責任的“見死不救”行為范圍是有限的,絕不是對所有的“見死不救”都可以主張承擔民事責任。只有在上文所構造的場景條件滿足時,“見死不救”者的過錯才能被確認,并滿足有過錯、損害結果以及過錯和損害結果間有因果聯系的侵權責任構成要件,此時受難者所受到的生命、健康權損害,應由其承擔侵權責任。

此外,有兩個侵權責任形態(tài)的問題,還應依據侵權法原理加以明確。

第一,共同侵權問題。當于己無害、有條件進行救助行為的主體為多人的時候,其中某一個人的行為,是否對受難人的生命安危起到了決定作用,這是特別需要明確規(guī)制的問題。如果每個人都辯稱因為還有其他有能力救助的人在場,所以自己救助與否并不對求助人的生命安危起決定作用,結果就可能出現一人“見死不救”而被追責、一群人“見死不救”而被免責的詭異局面。對此,筆者認為應遵循共同侵權理論。如果行為人之間有共同故意,則可以將所有不救助的人看成一個侵權整體,認定為共同侵權,承擔連帶責任。如果行為人之間沒有意思聯絡,那么任何一個不予施救者都無法達到其行為對受難人“生命安危起決定作用”的條件,則無法形成本文所述之侵權責任。比如在“小悅悅”事件中,對所有視而不見的路人就無法基于確定的侵權行為追究責任,而只能期待“一般性民事救助義務”的立法和道德的懲罰了。

第二,第三人原因與見死不救侵權的競合。對于受難人的危險狀態(tài)是由第三人造成的情況,如果構成本文所定義之“見死不救”侵權,第三人和未盡救助義務人的侵權責任應當如何分擔?作為引發(fā)受難人危險狀態(tài)的第三人,即使之后又發(fā)生“見死不救”情形,亦當不能免責,因其先前的侵權行為和侵權結果有連續(xù)性,并未因“見死不救”而中斷?!耙娝啦痪取闭叩呢熑稳Q于其是否侵權,不能因危險狀態(tài)是人為造成的而免除??紤]到兩類侵權責任存在主次、先后之別,應當首先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再由“見死不救”者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補充責任。

參考文獻:

[1]王方玉.利他性道德行為的法律激勵:基于富勒的兩種道德觀念[J].河北法學,2013(5).

[2]鄭麗清.道德法律化視角下一般救助義務之法律強制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2(6).

[3]劉仁文.對“見危不救”要否入罪的思考[J].法學雜志,2013 (4).

[4]張愉慶.見死不救的法律分析[J].研究生法學,2007(6).

[5]趙萬一,蔣英燕.論不作為侵權及其法律完善[J].北方法學,2010(1).

[6]蔡唱.不作為侵權行為的要素與定義[J].湖南社會科學,2007 (1).

(編輯:米盛)

中圖分類號:D9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999(2015)11-0018-03

作者簡介:李東陽(1991-),女,四川大學法學院(四川雙流610207)民商法專業(yè)2013級碩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07-09

猜你喜歡
生命權健康權侵權責任
健康權法律屬性研究*
論胎兒生命權的憲法保護
一位老者的生命權
論健康中國背景下的健康權保障
憲法學視角下我國生命權基礎理論問題研究
消費欺詐的構成要件及侵權責任問題研究
論人工智能產品侵權行為責任認定
網約出租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健康權 健康中國的法治理論
論侵權責任的違法性要件
平定县| 连州市| 泸水县| 澄江县| 夏河县| 肥西县| 石柱| 乌兰浩特市| 南平市| 南宁市| 温宿县| 五寨县| 内乡县| 汉川市| 汉源县| 泸州市| 嘉义市| 马尔康县| 松潘县| 厦门市| 阿拉善盟| 阳城县| 沙雅县| 吴川市| 龙井市| 寻甸| 浦江县| 会宁县| 东山县| 永仁县| 睢宁县| 台前县| 弥勒县| 平顺县| 林甸县| 东阿县| 内黄县| 建德市| 涞源县| 绥阳县| 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