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關聯(lián)理論重構(gòu)外宣翻譯中的文化缺省

2015-02-10 05:54王立松張靜敏天津大學文法學院天津300072
關鍵詞:外宣翻譯關聯(lián)理論重構(gòu)

王立松,張靜敏(天津大學文法學院,天津300072)

關聯(lián)理論重構(gòu)外宣翻譯中的文化缺省

王立松,張靜敏
(天津大學文法學院,天津300072)

摘要:翻譯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因原作者與譯語讀者的文化背景、認知環(huán)境、對譯語的理解不同而產(chǎn)生的文化缺省,尤其在外宣翻譯中,文化缺省涉及文化的各個方面,譯者應該運用關聯(lián)理論,加以各種翻譯策略分析文化缺省現(xiàn)象,并對其進行重構(gòu),以尋求最佳關聯(lián),使譯語讀者感受到原語特有的文化內(nèi)涵。

關鍵詞:外宣翻譯;文化缺省;關聯(lián)理論;重構(gòu)

翻譯作為一種跨文化的交流,文化層面在翻譯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1990年,翻譯理論家巴斯奈特和勒菲弗爾率先提出翻譯研究要進行“文化轉(zhuǎn)向”。翻譯不再被簡單的看做是語言符號之間的轉(zhuǎn)換,更是一種文化轉(zhuǎn)型的模式。諾德曾用跨文化交際來代替“翻譯”這一名詞,他定義翻譯為一種“有著不同文化認知和符號系統(tǒng)的人之間轉(zhuǎn)換交流方式而進行的交流”[1]。1986年,法國語言學家斯鉑佰和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遜在其著作《關聯(lián)性:交際與認知》提出了關于交際與認知的關聯(lián)理論。翻譯作為一種語際間明示—推理的闡釋活動,本質(zhì)上是譯者在原語認知與目的語認知語境之間尋求最佳關聯(lián)性的過程。關聯(lián)理論在具體的實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關聯(lián)理論是斯鉑佰和威爾遜在其先后兩版(1986/1995)的認知科學力作《關聯(lián)性:交際與認知》中提出的,關聯(lián)理論提出的言語交際,同時涉及解碼和推理過程。還指出“語言交際是一個認知——推理的互明過程,”[2],可以將話語的理解看做是我們的一種認知活動。此外,他們還提出關聯(lián)原則與最佳關聯(lián)假設,每個明示的交際行為都有其最佳關聯(lián)性。格特認為,翻譯是一種語際間的交際活動,首先譯文應該盡可能充分的提供語境效果,使譯語讀者產(chǎn)生相應的關聯(lián),達到交流的目的。“讓譯文讀者無須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努力”,在這一原則下,譯者應該時刻以“尋求最佳關聯(lián)作為翻譯的指南”[3]。

一﹑翻譯中的文化缺省現(xiàn)象分析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與其意向讀者交流時對雙方共有的相關文化背景知識的省略。”[4]由于源語讀者和作者有著相同的文化背景,故在理解上可以避免文化缺省因素造成的理解障礙。對于源語讀者,省略的文化背景在自己的文化儲備中會被隨時激活,建立予以連貫。然而,對于譯語讀者而言,對于文化背景的理解會有障礙,就不能達到交際的目的。因此,譯者不僅要熟知原語的文化要素,對于譯語的文化內(nèi)涵也要掌握并靈活運用。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要仔細考慮文化背景要素,對于譯語讀者缺失的文化背景進行補償,從而達到交際的目的,傳遞文化內(nèi)涵。

尤金·奈達將文化分為五類:生態(tài)文化,物質(zhì)文化,社會文化,宗教文化,語言文化。[5]因此,文化缺省也分為以下五類:生態(tài)文化缺省、物質(zhì)文化缺省、社會文化缺省、宗教文化缺省、語言文化缺省。

第一,生態(tài)文化缺省。人們生活環(huán)境不同,不同的地理條件等因素迥異,對于某些動物和環(huán)境因素的理解也會不同。所以,當提及動物和環(huán)境因素時,人們不同的文化圖式就會被激活,從而產(chǎn)生不同的文化含義。例如:“Don't listen to her gossip.She is a cat.”這句話的理解對于母語為英語的讀者沒有問題,但是由于“the cat”的文化缺省意義是描述邪惡奸詐的女人,母語讀者自然就會聯(lián)想到這層意思。因此,“a black cat”的文化缺省意義為“噩運”,所以“a black cat crossed my path”這句話就可以理解為“我運氣糟糕透了”。

第二,物質(zhì)文化缺省。在既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下,特殊的表達和語言現(xiàn)象對于其母語者很好理解,因為這些表達和語言現(xiàn)象已經(jīng)嵌入他們的文化圖式中,和他們相關的文化內(nèi)涵在既定的條件下是可以被激活的。然而,對于非本族語讀者,有些表達是很難理解的,比如“四合院”這個詞,對于母語非漢語的讀者來說,最多可以理解是房子的意思。事實上,他們忽略了文化缺省現(xiàn)象的存在?!八暮显骸钡奈幕笔】梢匝a充解釋為北京傳統(tǒng)民居形式,所謂四合,“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四合院形成了以家庭院落為中心,街坊鄰里為干線,社區(qū)地域為平面的社會網(wǎng)絡系統(tǒng)。

第三,社會文化缺省。大體上說,人們的日常生活及思維方式,社會歷史背景都屬于社會文化的范疇。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們有著不同的傳統(tǒng)、價值觀等,所有這一切都保持其特定的文化缺省因素。例如:漢語中“賤內(nèi)”的意義并非低賤的妻子。實際上,漢語中自謙的表達僅僅是用來表示一種禮貌和尊重,這也是中國文化遺留下來的傳統(tǒng)。

第四,宗教文化缺省。西方國家主要信奉的是基督教,而中國人大部分信奉的是佛教和道教。不同的宗教有著不同的概念,所以針對不同的宗教而言,文化缺省因素也不同。佛教和宗教在中國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于漢語的許多表達和概念做出了貢獻,例如“五行”,指代的是金、木、水、火、土。根據(jù)古代中國和宇宙的構(gòu)成,這也被用于中醫(yī)中來解釋生理和病理現(xiàn)象。如果沒有特定的文化背景,這種文化詞匯就沒有意義,由于文化缺省,這些固有文化表達對于西方人來說是很難理解的。

第五,語言文化缺省。文化滲透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包括語言行為。習語、諺語、雙關語和平行結(jié)構(gòu)都是我們常見的文化負載表達。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習語體現(xiàn)著文化同時也被文化所塑造。如果讀者不明白習語中的文化缺省因素,會發(fā)現(xiàn)很難理解。漢語和英語中都有很多有文化特色的習語表達。如在漢語中有如下的成語:“衣冠楚楚”、“愚公移山”、“爐火純青”、“朝秦暮楚”等。

二﹑文化缺省角度外宣翻譯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宣傳輿論學大辭典》將對外宣傳定義為“面向國際社會的宣傳。包括向外國宣傳本國的方針政策、國內(nèi)情況和本國對國際問題的立場?!保?]外宣翻譯作為一種特殊的翻譯文體,也存在文化缺省現(xiàn)象,外宣翻譯中涉及到的文化因素確定了其不同于其他文體翻譯的特征。

1.外宣翻譯的特點

外宣翻譯并不是機械的字面對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首先要熟知中國特有的文化表達,同時要將政治敏感度提高,要時刻以受眾為中心。下面將分別進行論述。

首先,外宣翻譯不僅客觀地介紹事實,體現(xiàn)其客觀性,同時又加入情感因素,體現(xiàn)其主觀性。外宣的材料通常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不可避免的一些中國特色文化負載表達對于譯語讀者的理解來說造成障礙,因此在翻譯過程中不能只是機械的字面對譯。

外宣翻譯材料往往涉及政治方面內(nèi)容,包括國家的政策方針,涉及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小到地區(qū)穩(wěn)定,大到世界局勢是否緩和,外宣材料的用語都是經(jīng)過反復斟酌的,因此,外宣材料的翻譯嚴謹度可見一斑。

作為國家形象的重要傳播者,外宣材料一直是在世界舞臺樹立國家形象的重要載體。譯者對于原語文化內(nèi)涵的把握,影響到外宣材料的翻譯成功與否,進而影響到我們?nèi)绾卧谑澜缥枧_上完美的展現(xiàn)。外宣翻譯的最終目的是要讓譯語讀者能夠真實地看到中國的情況。

2.外宣翻譯中存在的問題

在外宣翻譯的過程中,考慮到不同的認知環(huán)境、文化背景,不可避免的會出現(xiàn)問題,本文主要分析由于譯者對目標語的文化環(huán)境了解缺乏,忽略目標語的特點,逐字逐句的翻譯等不符合譯語讀者的文化習慣產(chǎn)生的問題。文化因素在外宣翻譯的過程中占據(jù)重要作用,文化因素的忽視往往會導致以下幾個問題:

(一)語氣不當

外宣翻譯作為一種特殊文體的翻譯,在翻譯過程中要注意譯語的語氣,應該要和原文的語氣對應,這是每個譯者應該考慮的問題。語氣把握不當,會影響譯文效果。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為例,“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若直譯為“there is no end to emancipate our thoughts and to implement reform and opening up”,毫無新意,并不能凸顯漢語句子四字格的鏗鏘有力,需要加上語氣副詞來輔助譯文加強語氣,故可改為”There can never be an end to the need for the emancipation of individual thought or for continuing reform and opening-up”再如,馬航客機失事的新聞發(fā)布會上,馬總理說”according to this new data,flight MH370 ended in the southern Indian Ocean”,發(fā)布會同傳給出的譯本是“在印度洋南部墜毀”。“墜毀”在英語中對應的是”crash”一詞,不但語氣上生硬,而且是對源語意義的曲解。馬方之所以用“end in”而不是”crash”,說明失事飛機并不是正常的墜毀于南印度洋。譯文若改為“最終終結(jié)與南印度洋”更為恰當。

(二)中式英語泛濫

翻譯過程中,很難在譯語中找到完全對等的說法來替代源語的表達,往往會簡單地按照對于源語的理解來翻譯,對譯語的誤用會帶來譯語讀者的誤解,在漢英翻譯中,我們稱之為“中式英語”。這種混合語言既不是漢語也不是英語,只能簡單的說是“帶有漢語特點的英語表達”。不同的語言都有各自的語言規(guī)則,漢語和英語同樣如此。政治文獻的嚴肅性決定了它的翻譯必須重視原文,譯者就容易按照原文的語序而忽略英語語言特點進行逐字對譯,這樣的譯本就會顯得很生硬,容易給譯語讀者引起誤解。例如:雙向“三通”,若翻譯為“three direct links”,這樣就是典型的中式英語,逐字對譯,結(jié)果使譯語讀者不知所云。凡是知曉中國兩岸關系的源語讀者都會明白這里的“三通”指的是海峽兩岸之間雙向的直接通郵、通商與通航。所以應該翻譯為“two-way links of mail service,transport and trade”。

(三)忽略文化差異

外宣翻譯過程不可忽視文化差異,特別是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作者和譯語讀者之間存在不同的認識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這樣就會影響到文本信息的傳遞。如果忽略文化差異,我們的外宣工作將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如下例,積極推進城鎮(zhèn)住房商品化,加快“安居工程”建設,其譯文為“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commercialize housing in cities and towns an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Peaceful Living’Project”。“安居工程”是指由政府負責組織建設,以實際成本價向城市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難戶提供的具有社會保障性質(zhì)的住宅建設示范工程,而非譯文所說的“舒適安逸”的住房,因此,正確的翻譯應為“Affordable Housing Program”.再如,“亞洲四小龍”的對應英譯為”four Asian tigers”而非”four Asian dragons”。有些詞語及時在英漢兩種語言中都有對應的詞匯,但由于所蘊含的宗教文化信息不同,在翻譯時需要靈活處理。英語中的”dragon”是“魔鬼、兇殘”的象征,然而,在中國,龍代表著吉祥、高貴和權利。“龍”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文明史象征。所以翻譯不僅是語言的對應,文化的差異不可忽視。

三﹑關聯(lián)理論在外宣翻譯中文化缺省的重構(gòu)中的應用

認知環(huán)境與認知結(jié)構(gòu)之間的關系,語境效果與交際效果,使得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不得不考慮譯語讀者所處的語言和文化背景,以尋求兩種文化之間的最佳關聯(lián)。同時譯者在遇到文化缺省因素時,需要將會話含義轉(zhuǎn)化為明示,從而達到最佳的翻譯效果。無論是從字面角度、語篇角度還是風格角度考慮,運用關聯(lián)理論進行外宣翻譯的時候,譯者都需要將作者的意圖最大化來適應譯語讀者。

外宣翻譯中,譯者假定讀者與自己有相同的文化認知,這樣形成了文化缺省因素的丟失。然而,對于來自不同文化的讀者來說,文化缺省無疑會造成信息的缺失,給譯語讀者造成篇章理解上的困擾。同時,如果譯者忽略文化缺省因素,文化缺省所包含的重要的文化信息就不能得以傳遞,所以,在譯者處理文化缺省的譯文的時候要格外留意。以下介紹幾種文化缺省重構(gòu)的方法。

1.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意味著在譯文中對于原文中文化因素的缺省進行補充解釋。為了保持特殊的文化內(nèi)涵,對其進行文化整合,即在譯文中進行解釋說明是必要的。首先,可以使譯語讀者在投入的努力最小的情況下対原語有連貫的理解,產(chǎn)生最大關聯(lián);另一方面,可以將原語中的文化內(nèi)涵進行傳達,擴大譯語讀者的認知范圍。例如:五講、四美、三熱愛,譯文為”five stresses,four beauties and three lovers”。對于中國人來說,對于原語的理解無疑是沒有問題的:“五講”即講文明,講禮貌,講衛(wèi)生,講秩序,講道德;“四美”即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huán)境美;“三熱愛”即熱愛共產(chǎn)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然而,對于譯語讀者來說,缺乏相應的背景知識儲備。譯文只是簡單的對原文字面意思進行翻譯,并不能使譯語讀者理解。所以要進行必要的補充說明,可以翻譯為”five stresses on decorum,manner,hygiene,discipline and morals;four points of beauty of mind,language,behavior and the environment;three aspects of love of the motherland,socialism and the Communist Party”。再如,“菜籃子”工程,譯為“shopping basket project”。如果我們簡單按照字面意思譯為”vegetable basket project”,會使譯語讀者困惑,誤解為是為提高蔬菜產(chǎn)量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因此,譯者需要加以解釋,”a program aimed to improve the market supply of non-staple food”。根據(jù)關聯(lián)理論,補充后的譯本充分的解釋了此表達隱藏的會話含義。又如“在推進中國上海自貿(mào)區(qū)基礎上,選擇若干具備條件地方發(fā)展自由貿(mào)易園(港)區(qū)?!狈g為”Based on practices in the China(Shanghai)Pilot Free Trade Zone,a number of qualified areas will be built into FTZs”此例中,對于“上海自貿(mào)區(qū)”進行了補充,實際上說的是“上海自由貿(mào)易試驗區(qū)”,使譯本更明確了。

政治文獻中文化負載表達在漢語中的表達簡潔精練。本族語讀者可以明白其中的內(nèi)涵,而譯語讀者缺乏對中國特色文化表達背景知識的了解,會對直譯譯本產(chǎn)生困惑。作為譯者,就要對文化缺省因素進行重構(gòu),在保留原語意思的前提下,給予適當背景知識的補充,就會使讀者得到充分理解。

2.文化適應

文化適應是指用目標語中的文化要素來替代原語文化要素。當直譯不能很好傳達原語意思的時候,譯者就要用譯語的文化意象來表達,通常選擇的文化意象與原語表達有相似的意思,在兩種語言中有著相同的作用。運用關聯(lián)理論解釋,就是要尋求最佳關聯(lián)。最佳關聯(lián)屬于交際領域,在關聯(lián)理論的最佳關聯(lián)假設里,斯鉑佰和威爾遜提出“要考慮說話人的利益,要考慮說話人的可能?!痹诘诙嬷杏指臑椤耙紤]說話人的能力和意愿”。譯者應該對于譯語讀者的認知環(huán)境有個正確的假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充分考慮他們認知能力,找到最相關的譯語,這樣有利于讀者的理解。例如,周總理給他的翻譯建議,將“梁山伯與祝英臺”翻譯為“中國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這樣在源于文本和譯語讀者之間建立起情感紐帶,使他們能很直接的感受到中國文化。這個譯本成功就在于它適應了譯語讀者的認知環(huán)境,因為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給人們留下固定的思維模式,已經(jīng)成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又如“龍頭企業(yè)”,譯文為”leading enterprises”,而不是”dragon enterprises”。因為在中國,龍具有強烈的文化色彩,是中國文化中特有的圖騰崇拜的產(chǎn)物,象征著皇權、權威,后演變?yōu)檠S子孫、可以看做中華民族的象征,隨著演變和進展,變?yōu)橐环N共同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逐漸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肇端的象征,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褒堫^”象征著出人頭地,不同凡響,用“龍頭企業(yè)”來形容企業(yè)的領頭人,十分確切。但是在英語文化中,“龍”常常被看做邪惡的象征,如果直接按照字面譯為”dragon enterprises”會引起文化差異,使譯語讀者感到怪異,故采取歸化譯法,在譯語中得到與原語相似的意象,使之更易于譯語讀者接受。再如“提高黨政班子整體能力”,譯文為”the capacity of the entire leadership must be improved”。此例中,“黨政班子”為中國文化特色負詞匯,譯者在翻譯時用到歸化策略,使之簡化,讓譯語讀者很容易明白其所指,達到交際意圖。

3.文化再創(chuàng)造

文化再創(chuàng)造是新聞翻譯中常見的一種翻譯策略,在兩種不同文化中要想找到關聯(lián),信息的一定再創(chuàng)造是必要的。從關聯(lián)理論角度看,這種結(jié)構(gòu)的重組是為了更加符合譯語讀者的語言表達習慣。我們這里談到的文化再創(chuàng)造只是針對文本層面,是對原語中的句子結(jié)構(gòu)在譯語中進行再創(chuàng)造,得到合適的譯語文本,使之在譯語環(huán)境下取得最佳關聯(lián),與安德烈·勒菲弗爾(Andre Lefevere)提出的“改寫論”有相似之處,翻譯作為改寫的一種形式,“改寫論”認為翻譯之所以是改寫,是出于不同的讀者的目的,從而對源語言文本進行編譯。在實踐中,譯者要想在源語和譯語中同時做到整體語篇完整是不容易的,因為源語和譯語所處在不同的認知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中,譯語讀者和源語讀者在認知上不能達到統(tǒng)一,因此譯者在翻譯實踐中,要注重把握語篇功能,從譯語讀者角度出發(fā),重視翻譯目的,可以對譯文進行改寫。例如,“上海,簡稱滬,是世界聞名的大都市,也是中國第一大商業(yè)城市,扼守于大陸海岸線中部的長江口,西接江,浙兩省,東接浩瀚的東海,是我國最大的外貿(mào)港口,也是最大的金融中心?!弊g文為”Shanghai,called Hu for short,is a world-renowned metropolis and the biggest commercial city in China.Situated at the m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in the middle of China's coastline,Shanghai is connected with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in the west and with the East China Sea in the east.It is the largest harbor for foreign trade and the biggest financial center in China”。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原語的表達是典型的漢語句子結(jié)構(gòu)。漢語是意合語言,重句子間意思的連貫,如果按照字面順序翻譯,會由于太松散的句子結(jié)構(gòu)引起誤解,因為英語是形合語言,強調(diào)結(jié)構(gòu)的緊湊。因此,在翻譯時,譯者將原語句子重新組合為三個句子,邏輯性更強,使譯語讀者容易理解。

四、結(jié)語

作為一種交際現(xiàn)象,文化缺省承載著特有的文化內(nèi)涵。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在處在不同語境的作者和譯語讀者之間建立文化默契。文化缺省涵蓋范圍廣,涉及文化的各個方面。如果譯者忽略譯語讀者缺失的文化背景,不對其進行必要的補償,譯語讀者會對特色的文化內(nèi)涵感到困惑,不能充分起到外宣的目的。反之,如果進行太多補償,原語的含蓄就會被破壞,也顯得譯文冗長,不簡潔。[7]因此,譯者應該運用關聯(lián)理論,運用文化整合、文化適應和文化再創(chuàng)造對文化缺省現(xiàn)象進行重構(gòu),達到對外交流的目的,傳播中國文化,樹立中國在世界舞臺的形象。

參考文獻:

[1]Samovar,Porter R E.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何自然,冉永平.關聯(lián)性:交際與認知(導讀)[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3]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Manchester:St Jerome,2000.

[4]王東風.文化缺省與翻譯補償[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29-249

[5]郭建中.文化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276.

[6]劉建明.宣傳輿論學大辭典[M].北京:經(jīng)濟日報出版社,1992.

[7]左飚.文化翻譯的策略及其制約因素[J].上海翻譯,2009 (2):38.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Default in 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 from the View of Relevance Theory

Wang Lisong,Zhang Jingmin
(School of Liberal Arts and Law,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

Abstract: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cultural default often occurs because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cognitive environment and comprehension of the target language between the author and target readers.Especially in the 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cultural default involves all aspects of culture.The translator should analyse cultural default and its reconstruction from the view of Relevance Theory under the assistance of othe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purpose of optimal relevance.It will be easy for target readers to feel the unique cultural connotation.

Keywords: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cultural default;relevance theory;reconstruction

通訊作者:張靜敏,zhangjingmin tju@163.com.

作者簡介:王立松(1979—),男,副教授.

基金項目: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資助項目(TJWY12-026).

收稿日期:2014-01-09.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4339(2015)01-068-05

猜你喜歡
外宣翻譯關聯(lián)理論重構(gòu)
視頻壓縮感知采樣率自適應的幀間片匹配重構(gòu)
長城敘事的重構(gòu)
高鹽肥胖心肌重構(gòu)防治有新策略
北京的重構(gòu)與再造
國際傳播視閾下的外宣翻譯特點探析
江西省高校門戶網(wǎng)站外宣翻譯現(xiàn)狀研究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關聯(lián)理論探析
基于語用學的虛擬語氣研究
關聯(lián)視閾下的學習者語用能力發(fā)展研究
跨文化意識下河北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外宣翻譯的研究
通州区| 芦山县| 黑山县| 泌阳县| 肃宁县| 巩留县| 中山市| 扬州市| 桃园县| 郑州市| 江口县| 油尖旺区| 三门峡市| 吴堡县| 望都县| 沽源县| 渭南市| 景洪市| 五华县| 福州市| 开原市| 梨树县| 方山县| 阿合奇县| 新源县| 巫山县| 莆田市| 巧家县| 灌云县| 司法| 罗山县| 五寨县| 泗水县| 买车| 德兴市| 格尔木市| 岱山县| 兴化市| 互助| 永登县| 金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