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亞男
【摘要】電影片名的翻譯在電影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從紐馬克的翻譯理論入手,探討不同文本類型的不同翻譯特性及翻譯方法。
【關(guān)鍵詞】片名翻譯 語義翻譯 交際翻譯
【Abstract】The movie title transl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ovie translation..On the basis of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e paper of translation characters and methods of movie title translation was discussed.
【Key words】title translation; semantic translation;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電影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shù)形式,無疑是一個外部世界的縮影,成為文化交際的重要形式。片名很大程度上決定一部電影的票房。本文擬從紐馬克的文本類型理論入手,結(jié)合紐馬克的兩大翻譯方法探討電影片名的翻譯。
一、理論背景
1.紐馬克的文本類型理論。英國著名翻譯教育家和理論家彼得·紐馬克在其著作《翻譯教程》一書中運用語言功能理論將文本主要分為三類:(1)表達功能:強調(diào)文本作者及文本,這種功能的文本主要是純文學文本或者藝術(shù)性較高的文學作品。(2)信息功能:目的在傳遞信息、知識、意見等,文本的重心在其內(nèi)容和主題。(3)呼喚功能:說服文本讀者或接受者采取某種行為,從行為上對文本做出反應。
2.紐馬克的翻譯理論。紐馬克提出了兩個核心理論方法: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語義翻譯指“在目的語語言結(jié)構(gòu)和語義允許的范圍內(nèi),指原作者在原文中表達的意思準確地再現(xiàn)出來”。交際翻譯的目的是“努力使譯文對目的語作者所產(chǎn)生的效果與原文對源語讀者所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
語義翻譯適用于注重作者和文本本身的文本類型。交際翻譯適用于注重內(nèi)容和主題表現(xiàn)的信息類文本,及用于說明和煽動作用的呼喚型文本。
二、電影片名翻譯原則
電影片名也是一類有特殊目的的文本,集表達、信息、呼喚和美感功能于一身。電影片名的語言風格是言簡意賅,結(jié)構(gòu)簡單,善用隱喻比喻等修辭手段。 片名之于影片猶如廣告之于產(chǎn)品。如何譯出佳作譯者需要思考片名翻譯的原則。
首先,片名要符合目的語觀眾的喜好。譯名要讓觀眾理解影片的主題。其次,片名受商業(yè)目的的支配。影片作為商業(yè)的盈利性產(chǎn)品票房是重要的衡量標準,片名是最直接的宣傳。最后,片名要忠實原作。
三、紐馬克翻譯理論在片名翻譯中的應用
1.語義翻譯:語義翻譯的運用其一是針對主角名、地名、人物傳記、歷史事件等有專有名詞的翻譯;其二是本身無文化差異的片名;其三是本身語言表達就很優(yōu)美清晰的片名。如表1所示:
表1 語義翻譯法翻譯的片名
原語 Avatar The Kings Speech 花木蘭 紅高粱 我愿意
目的語 阿凡達 國王的演講 Mulan Red Sorghum I do
表1中的片名采用了語義翻譯譯法。既保留了內(nèi)容,又保留了形式。做到了二者的統(tǒng)一。傳達了原作所要表達的含義,也充滿了異域的神秘色彩。
2.交際翻譯:交際翻譯對于專業(yè)性強、晦澀難懂或文化意味濃厚,不能被目的語觀眾理解的片名交際翻譯法具有指導作用。如表2所示:
表2 交際翻譯法翻譯的片名
原語 Now You
See Me RIPO 辛亥革命 金陵十三釵
目的語 驚天魔道團 冥界警察 1922 The Flowers of War
表2中的片名由于文化的差異不能很好的將主題傳達給觀眾,而交際翻譯就是要使譯文讀者與原文讀者的相同感受最大化。《RIPD》譯為《冥界警局》這種四字結(jié)構(gòu)符合中國人的語用習慣,同時透出影片主題和驚悚片風格。歷史題材的影片《辛亥革命》譯為《1911》,中國人喜歡講求年代或重大歷史事件,而西方人喜歡用具體時間記錄歷史,譯文的時間表達符合西方人思維習慣。但此法通常重效果輕形式,異國風情有所缺失。
3.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相結(jié)合的方法:片名的翻譯往往要字面語深層含義相結(jié)合,原作與受眾均要考慮。既被理解的又保留異國情調(diào)就要將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相融合。如表3所示。
表3 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法相結(jié)合翻譯的片名
原語 Seven HACHI 鴻門宴 最愛 人在囧途
目的語 七宗罪 忠犬八公 White
Vengance Love of Life Lost Journey
表3中的譯名既保留了原名的意思,又通過改譯或增譯深化了影片的主題?!禜ACHI》是日語發(fā)音“8”的意思,是影片主角的名字,“忠犬”二字體現(xiàn)了主題,吸引了愛狗人士對影片的關(guān)注?!禩wilight》譯為《暮光之城》,二、三部分別譯為《暮色新月》《暮色月食》,將“暮光之城”改為“暮色”與“新月”“月食”組成四字結(jié)構(gòu),與一呼應。若一譯為《暮色》就有失準確,失去神秘感會被誤認為是文藝片。此種相結(jié)合的方法有利于內(nèi)容與效果的兼顧。
總之,影片的譯名是兩門藝術(shù)的結(jié)晶。譯者要盡量減少虧損,疊加藝術(shù)效果,也要考慮電影的商業(yè)性。紐馬克的翻譯理論為電影片名的翻譯提供了理論依據(jù)。當然任何一種理論都不是完美無缺的,在實踐中采取何種方式需要譯者字字斟酌,方能譯出膾炙人口的佳作。
參考文獻:
[1]彼特·紐馬克.翻譯教程[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9-47.
[2]何寧.英語電影片名翻譯縱橫談[J].上??萍挤g,1998(3).
[3]賀鶯.電影片名的翻譯理論和方法[J].外語教學,2001(1):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