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娟
【摘? ?要】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適宜落實“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在圍繞該單元《威尼斯的小艇》一課進行磨課的過程中,教師可逐步明晰教學的正確走向:從“虛假”到“真實”,突出“實用”特質;從“脫離”到“結合”,達成“雙線并進”;從“弱化”到“強化”,突出“學生”主體。
【關鍵詞】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磨課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按照內容整合程度不斷提升,分三個層面設置學習任務群?!逼渲校皩嵱眯蚤喿x與交流”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清楚得體表達,有效傳遞信息,滿足實際交流溝通需要。
從單元編排來看,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以“介紹”為單元主旋律,對應社會生活情境,適宜落實該學習任務群。以本單元第一篇課文《威尼斯的小艇》為例,筆者在參與磨課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地構建、推翻與重構,逐步深化對“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的理解。
一、從“虛假”到“真實”,突出“實用”特質
“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強調“實用”。什么是“實用”?即真實地運用,其目的是讓語文學習“滿足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交流溝通需要”,讓語文回歸生活,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相較于“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兩個學習任務群突出“表達”,“實用性閱讀與交流”突出“交流”,側重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交往和溝通。可見,“實用性閱讀與交流”的核心要義是“真”——真實的交流需要、真實的交流情境、真切的交流過程和體驗。
【試教分析】
試教時安排的學習活動如下。(1)“初識威尼斯,我是小小攝影師”:引導學生梳理文章的結構,了解小艇的外形。但直到活動結束,既沒有說明如何攝影,也沒有看到學生攝影。(2)“走近威尼斯,我是小小講解員”:引導學生想象坐艇的情趣,體會船夫的駕駛技術,探究背后的原因。但直到活動結束,既沒有說明如何講解,也沒有看到學生講解。(3)“走進威尼斯,我是小小剪輯師”:引導學生感受白天的多樣生活,感受夜晚的靜寂之美。但直到活動結束,既沒有說明如何剪輯,也沒有看到學生剪輯。(4)“展示威尼斯,我是小小撰稿人”:引導學生結合搜集的資料和課文內容,為威尼斯寫一段導游詞,展示動靜之美。因課堂容量有限,此活動改為家庭作業(yè)。在整個過程中,既沒有說明如何撰稿,也沒有看到學生撰稿。
表面上,教師很有落實學習任務群的意識,以單篇課文為依托,設計一個個語文實踐活動,試圖體現(xiàn)學習內容的內在邏輯關聯(lián)。實質上,語文實踐活動形同虛設,只是戴上華美的“帽子”,并沒有真正開展起來,更別提有內在邏輯關聯(lián)。教學時沒有明確目的,只是將語文實踐活動簡單拼湊在一起,有“為活動而活動”的嫌疑。
再來看教師創(chuàng)設的學習情境:“走近威尼斯,我是小小講解員”“展示威尼斯,我是小小撰稿人”在課堂上有操作的可能,但沒有實際操作的過程;“初識威尼斯,我是小小攝影師”“走進威尼斯,我是小小剪輯師”在課堂上操作的可能性小,也沒有實際操作的過程??梢姡鲜鰧W習情境是虛假的,無法突出“實用”的特質。一旦學生對其產生懷疑,學習興趣將大打折扣。
【磨課改進】
從“虛假”到“真實”,突出“實用”特質,才是教學的正確走向。
針對試教中出現(xiàn)的問題,磨課后確定以“擁抱大千世界”為學習主題,創(chuàng)設真實的學習情境,構建內在關聯(lián)的語文實踐活動。第一個學習任務為“跟著課本去旅行”,要求學生初讀本單元三篇課文,學習生字詞,把握主要內容,相機落實語文園地中的“日積月累”;第二個學習任務為“打卡世界各地”,以本單元三篇課文為例子,引導學生學習作者介紹事物的方法——或動靜結合,或以動襯靜,或運用多種文本形式,相機落實語文園地中的“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第三個學習任務為“‘擁抱大千世界發(fā)布會”,落實口語交際《我是小小講解員》,要求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展開探究,選擇某個地方進行講解;第四個學習任務為“‘擁抱大千世界展覽會”,落實習作《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要求學生選擇一處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介紹給別人,可以使用圖片、表格等輔助形式。發(fā)布會、展覽會真實可操作,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第二個學習任務中,將《威尼斯的小艇》定位為介紹性文體,為學生參加發(fā)布會、展覽會而服務,突出“實用”特質。從實踐角度出發(fā),學習活動圍繞“講解”展開——以小艇的外形為依托,“講解一張奇特的名片”;以坐艇的情趣為依托,“講解一次奇妙的體驗”;以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為依托,“講解一段奇妙的相遇”;以小艇與人們生活關系密切為依托,“講解一幅動人的畫卷”??紤]到課堂容量,第一課時學習講解前三個方面,第二課時學習講解第四個方面,相機落實單元語文要素,引導學生體會動靜結合的表達效果。
二、從“脫離”到“結合”,達成“雙線并進”
語文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在語文課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文化自信都以語言運用為基礎,并在學生個體語言經驗發(fā)展過程中得以實現(xiàn)。可以說,發(fā)展語用能力,是語文學科的核心任務。
在《威尼斯的小艇》一課中,學生要著重學習作者是如何清楚介紹事物的,揣摩實用性語言的特色,初步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積累實用性語言的表達經驗,提高實用性交流的品質。學生不僅要關注講解的內容,還要關注講解的形式:一要輔以恰當?shù)拿浇?,二要輔以恰當?shù)募记伞Mㄋ椎卣f,切不可脫離語言根基,而要基于實用性語言的特色,運用語文思維,讓形式為內容服務;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與水平,實現(xiàn)內容和形式的結合,不宜提過高的要求,要找到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試教分析】
試教時以“講解”為主要的語文實踐活動,旨在引導學生學習講解的技巧,展開真實的實踐活動,產生真實的學習體驗。課前預習時,教師請學生出謀劃策,針對不同內容,思考可以運用哪些方法來講解。在后續(xù)講解時,相機呈現(xiàn)學生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然而,想象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學生第一次學講解,完全沒有相關經驗。于是,教師從觀眾的角度,指導學生學習講解的技巧。(1)“講解一張奇特的名片”:圍繞“如何讓觀眾一目了然”,指導學生借助畫圖來講解。(2)“講解一次奇妙的體驗”:圍繞“如何讓觀眾身臨其境”,指導學生學習沉浸式講解——艇靜我靜,艇動我動,結合配樂與圖片進行講解。(3)“講解一段奇妙的相遇”:圍繞“如何讓觀眾領會船夫的技術”,指導學生通過合作表演來講解。
此時,教學重點放在講解形式上,過于追求講解的技巧,暴露出不接地氣的問題。有的提法過于玄妙,如“沉浸式講解”,學生無所適從,找不到沉浸的狀態(tài)。有的提法過于模糊,如“合作表演講解”,學生不知道表演的重點是什么,表演看似熱熱鬧鬧,實則沒有質量可言。究其原因,教師以偏概全,過于關注講解技巧,完全脫離語言根基,難以提升實用性交流的品質。
【磨課改進】
從“脫離”到“結合”,達成“雙線并進”,才是教學的正確走向。
要想讓學生學習實用性語言,需要關注學生“學會了沒有”,關注學生思維的全過程。針對小艇的外形,可引導學生通過辨認圖片,尋找小艇,發(fā)現(xiàn)“抓住特點寫事物”;通過刪除對比,現(xiàn)場調查,發(fā)現(xiàn)“借助熟悉的事物來介紹”。針對坐艇的情趣,可引導學生通過想象體驗,歸納梳理,發(fā)現(xiàn)“運用描寫與感受相結合的方法寫體驗”。針對船夫駕駛技術高,可引導學生現(xiàn)場演繹“遇到船只擁擠時的表現(xiàn)”“遇到河道極窄時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列舉特例,描寫動作”,并體會關聯(lián)詞的力量。這一環(huán)節(jié)把教材當作例子,引領學生學習語言運用,積累語言經驗,發(fā)展語用能力。
在此基礎上,還要實現(xiàn)內容與形式的結合。
一要結合語言特色,輔以恰當?shù)拿浇?。媒介可以有很多,如圖畫、視頻、音樂、提詞卡、學習伙伴等。講解小艇的外形時,適宜借助圖畫,直觀形象,便于聽眾理解。講解坐艇的情趣時,可引導學生填寫提詞卡,結合語言特色,提取關鍵信息,做到有條理地交流,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講解船夫駕駛技術高時,適宜以同伴支持的方式,提示小艇遇到的種種情況,既增強講解的真實性,又避免遺忘內容。
二要結合語言特色,輔以恰當?shù)募记?。在口語交際《我是小小講解員》中,教材提示:“講解的時候,條理要清楚,語氣、語速要適當,可以用動作、表情輔助講解?!蔽谋局校鑼懽У那槿r,其語言特色是“描寫與感受相結合”。如寫皮墊子軟軟的,“像沙發(fā)一般”;欣賞石橋、古建筑,跟來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說不完的情趣”。感受藏于內心,講解時適宜通過表情傳達出來。在描寫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時,其語言特色是“列舉特例,描寫動作”。遇到船只擁擠的時候,“他總能左拐右拐地擠過去”;遇到河道極窄的時候,“他總能平穩(wěn)地穿過,而且速度非???,還能急轉彎”。講解轉化為合作表演,輔以恰當?shù)膭幼鳎源苏故敬蚋叱鸟{駛技術。
講解內容與講解形式密不可分,形式是對內容的有益輔助?!墩n程標準》提示,“根據具體交際情境和交流對象,清楚得體表達”。這提醒我們交流時要有“情境意識”和“對象意識”。結合活動現(xiàn)場,從觀眾的角度來看,圖畫、提詞卡、同伴的提示極具生活性,表情、動作極具表現(xiàn)力,令人產生代入感。這一環(huán)節(jié)把教材當作例子,引領學生學習講解技巧,積累交流經驗,提高實踐能力。
至此,教學具有梯度,不斷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借助圖畫,有條理地講解;借助提詞卡,有條理地講解,輔以恰當?shù)谋砬?;借助同伴的提示,有條理地講解,輔以恰當?shù)膭幼?。從實踐角度出發(fā),實現(xiàn)內容與形式的結合,落實“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的主旨“清楚得體表達,有效傳遞信息”。突出“實用”特質,達成“雙線并進”,是該學習任務群的永恒追求。
三、從“弱化”到“強化”,突出“學生”主體
《課程標準》在“教學提示”中指出:“評價應注重學生在真實生活情境中語言運用的實際表現(xiàn),圍繞個人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中閱讀與交流的實際任務,評價學生實用性閱讀與交流的能力。在評價中,應引導學生注意實用性閱讀與表達的目的、對象、情境,以及交流效果,注意內容明確、條理清晰、語言簡潔明了?!睆脑u價的角度來看,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教師要適時“讓位”,關注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為學生的成長服務。結合“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的主旨,要更加強調學生“用得怎么樣”,真正突出“實用”的特質。
【試教分析】
試教時,教師引導學生既積累語言經驗,又積累交流經驗。令人遺憾的是,教師注重“教”,沒有關注“學”,每次教完,只選擇一位學生講解,就草草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此一來,“實踐”成了“過場”,其他學生成了觀眾;“交流”成了“展示”,忽視了評價的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弱化,學習效果因此受到影響。
課堂不是教師的秀場,而是學生的主戰(zhàn)場。只有讓全體學生參與進來,讓臺上臺下互動起來,才能打造理想的語文課堂。
【磨課改進】
從“弱化”到“強化”,突出“學生”主體,才是教學的正確走向。
要從實踐角度出發(f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確保學習時間與空間,力求學得真實、扎實、有效,實現(xiàn)從“課堂”到“學堂”“練堂”的轉變。
一要重視“實用”過程,搭建展示平臺,豐富學習形式,人人參與實踐。在“講解一張奇特的名片”活動中,學生采用個人獨白的方式,每人一張畫紙,借助畫圖練習講解小艇的外形。在“講解一次奇妙的體驗”活動中,學生采用同桌互動的方式,借助提詞卡練習講解坐艇的體驗。在“講解一段奇妙的相遇”活動中,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先分工再講解。如此,每個活動中,人人都有參與的機會。
二要重視“實用”反饋,營造互動氛圍,借助評價標準,促進深度交流。點評,是實現(xiàn)臺上臺下互動的最好方式。要擬定評價標準,體現(xiàn)“教—學—評”一致性。對于“講解一張奇特的名片”,評價標準是“能借助畫圖的方式;能把小艇的特點講清楚;能借助熟悉的事物”。對于“講解一次奇妙的體驗”,評價標準是“能把所見景物講清楚;能融入自身感受;能加入恰當?shù)谋砬椤?。對于“講解一段奇妙的相遇”,評價標準是“‘乘客能提示特殊情況;‘船夫能運用關聯(lián)詞講清楚做法;‘船夫能加入恰當?shù)膭幼鳌?。有了評價標準,臺上講解就有了方向,保證了講解的質量;臺下點評也有了抓手,保證了反饋的質量。
綜上,本課是一次與“學習任務群”的浪漫邂逅。在磨課的過程中,教師不斷地思考、發(fā)現(xiàn)與收獲,享受著成長的快樂與幸福,這便是研究的意義與價值所在。
(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太白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