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萍
摘 要:學前教育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應加強對幼兒的引導與教育,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及勞動習慣,對幼兒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堅實支持。而小班是主要生活環(huán)境由家庭轉為幼兒園的關鍵轉折期,在此階段加強對幼兒家務勞動技能的培養(yǎng)與實踐,能夠提高小班幼兒對幼兒園生活的適應能力。因此,本文立足于家園共育背景,對促進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的實踐展開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議,助力幼兒家務勞動技能的養(yǎng)成。
關鍵詞:家園共育;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實踐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4)01-0053-03
幼兒教育并不是幼兒園一方的責任,家庭作為幼兒成長的主要環(huán)境之一,也應積極承擔教育責任。因此家園共育不僅是教育領域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推動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必要途徑。通過對現階段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的實踐現狀可以得知,受各種主觀和客觀因素影響,個別家長并未意識到家務勞動技能的實踐價值,導致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實踐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立足于家園共育背景,對促進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的實踐展開研究已迫在眉睫。
(一)利于小班幼兒正確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
家庭和幼兒園作為幼兒成長發(fā)展的主要場所,二者缺一不可。在家園共育背景下,促進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的實踐,能夠推動小班幼兒在較短時間內熟練掌握并利用基本家務勞動技能,從而引導小班幼兒正確感知并樹立正確的家務勞動觀念,勇于承擔家務勞動責任[1]。不僅如此,在家庭生活中,小班幼兒積極承擔家務勞動責任,能夠進一步感知父母的艱辛與不易,從而在家務勞動技能實踐過程中,樹立感恩父母的意識,有益于小班幼兒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利于小班幼兒獨立自主意識的養(yǎng)成
家務勞動貫穿于幼兒家庭生活始終,因此促進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的實踐,能夠推動小班幼兒獨立自主意識的養(yǎng)成以及發(fā)展。在長時間的家務勞動實踐過程中,小班幼兒所掌握的家務勞動技能種類逐漸豐富,實踐能力逐漸提高,能夠自主完成家務勞動,并在內驅力的支持下主動完成不同環(huán)節(jié)中的家務勞動。長此以往,小班幼兒的獨立性以及自理能力得到迅速提升,為適應后續(xù)幼兒園以及小學生活奠定基礎。
(三)利于小班幼兒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養(yǎng)成
小班幼兒在參與家務勞動技能實踐的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不僅如此,小班幼兒在參與家務勞動技能實踐的過程中,能夠以較高的道德標準規(guī)范自身言行,從而養(yǎng)成不亂丟垃圾、勤洗手、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維護生活環(huán)境秩序以及衛(wèi)生等良好習慣,為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提供品質保障。
(一)園方開發(fā)教育資源,奠定家務勞動技能實踐基礎
在促進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實踐方面,幼兒園有著先進的教育理念,因此幼兒園應在科學教育理念的引導下,不斷挖掘教育資源,為家務勞動技能實踐奠定堅實的資源基礎。
第一,幼兒園可加強對小班幼兒一日生活狀態(tài)的觀察,從中挖掘與小班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小班幼兒生活存在密切聯(lián)系的家務勞動資源,以小班幼兒一日生活為教育契機,為小班幼兒創(chuàng)設個人家務勞動技能實踐和集體家務勞動技能實踐,不僅能夠豐富小班幼兒的家務勞動技能實踐內容,更能有效激發(fā)小班幼兒對家務勞動技能的實踐熱情。
第二,幼兒園在尊重小班幼兒興趣愛好以及幼兒園發(fā)展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關于家務勞動技能實踐的園本課程。通過這一種類的家務勞動技能實踐資源,促進小班幼兒掌握基本家務勞動技能,在家務勞動技能實踐中體驗成就感以及家務勞動的有趣之處。
第三,幼兒園可根據小班幼兒的發(fā)展需要,挖掘五大領域教育活動中的家務勞動技能,以此開展家務勞動技能實踐活動,有效賦予家務勞動技能實踐較強靈活性和趣味性[2],通過五大領域活動,不僅能夠引導小班幼兒掌握基本家務勞動技能,更能促使小班幼兒樹立熱愛家務勞動的價值觀念,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幼兒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第四,幼兒園可從節(jié)日中挖掘家務勞動技能實踐資源,以此開展家務勞動技能實踐活動,強化小班幼兒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以及世界公認節(jié)日的認知,并在實踐中感受家務勞動的付出與美好生活間的關系。
案例一: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經過教師的觀察可以得知,個別小班幼兒已經具備家務勞動意識,比如能夠在午睡結束后自覺整理床鋪和自己穿衣服,并且由于小班幼兒的模仿能力較強,在個別幼兒的帶動下,能夠自行整理床鋪和衣柜,完成自我服務勞動。但相比較而言,小班幼兒對集體家務勞動技能實踐的意識較為淺薄,因此幼兒園在勞動節(jié)開展家務勞動技能實踐。首先,幼兒園開展《勞動最光榮》音樂活動,利用班級中的多媒體設備播放《勞動最光榮》的音頻和視頻,引導小班幼兒對《勞動最光榮》兒歌中小動物的行為進行討論,以此引導幼兒感受勞動光榮,培養(yǎng)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質,為促進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實踐奠定精神基礎。其次,幼兒園組織《勞動一家人》角色扮演活動,本次活動中包括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孩子等各種家庭成員,小班幼兒可根據興趣選擇將要扮演的角色。本次活動以做午飯為主要情節(jié),在角色表演中扮演爸爸媽媽的小班幼兒負責擇菜,扮演孩子的小班幼兒負責洗菜,午飯結束后扮演孩子的小班幼兒需要積極收拾碗筷,并完成掃地等各項任務,以此引導幼兒樹立集體家務勞動意識。最后,幼兒園將開發(fā)的家務勞動技能實踐資源,以及小班幼兒在家務勞動技能實踐活動中的參與情況,通過家長會反饋給幼兒家長,為家庭教育視角下的家務勞動技能實踐提供參考與借鑒。
(二)注重家園合作價值,保持家務勞動技能實踐連貫性
第一,幼兒園應充分發(fā)揮在家園共育中的指導地位,重視與家長的聯(lián)絡與溝通,為家庭教育層面促進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的實踐提供指導,保證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實踐的科學性。一方面,在家務勞動技能實踐開始前,幼兒園應通過班會、家長開放日等形式,向家長介紹家務勞動技能實踐的價值,深化家長對家務勞動技能實踐的理解。另一方面,在促進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實踐過程中,幼兒園應鼓勵家長將小班幼兒的實際表現反饋給教師,在雙方的交流與溝通中,明確小班幼兒在家務勞動技能實踐方面的優(yōu)勢與不足,保證因材施教,為后續(xù)實踐計劃的調整提供現實依據。不僅如此,幼兒園也應積極開展線上平臺,打破時間和空間對家園共育的限制。幼兒園既可以通過線上平臺發(fā)布家務勞動技能實踐活動資源,將園內實踐活動延伸至家庭生活,鞏固小班幼兒的家務勞動技能,也可以利用線上平臺與家長保持溝通,保證實踐策略的即時性。
第二,家長應積極配合幼兒園所開展的家務勞動技能實踐指導活動,不斷轉變對促進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實踐的觀念。首先,家長應相信幼兒園和教師的教育理念,對幼兒園和教師開展的促進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實踐活動無條件配合與支持。其次,家長應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將家務勞動技能實踐與其他領域活動置于同等重要地位,積極拓展與延伸幼兒園中的家務勞動技能實踐活動,從而引導小班幼兒樹立熱愛家務勞動的意識。最后,家長應為促進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的實踐付出足夠耐心,家務勞動技能的實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家長應對小班幼兒的家務勞動技能實踐保持一顆平常心,以此保證勞動技能實踐的長期性[3]。
案例二:幼兒教師為了給小班幼兒營造家務勞動技能實踐環(huán)境,首先在班級文化墻和樓道展示欄中張貼做飯、掃地、擦桌子等家務勞動的照片,以此營造家務勞動技能實踐物質環(huán)境。其次,在開展區(qū)域活動時,幼兒教師為幼兒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包括掃把、垃圾桶、水盆、抹布等工具,在豐富活動材料的支持下開展《我愛我家》區(qū)域活動,小班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自覺進行家務勞動技能實踐,有的幼兒模仿家庭生活中媽媽打掃衛(wèi)生的動作,利用水盆和抹布等工具開始家務勞動,有的幼兒將區(qū)域活動中所產生的垃圾及時放入垃圾桶,通過一區(qū)域實踐活動引導幼兒掌握基本家務勞動技能,并在長期實踐中促進家務勞動習慣的養(yǎng)成。然后教師將小班幼兒參與家務勞動技能實踐區(qū)域活動的過程進行拍照和視頻記錄,將其發(fā)布于微信群,并指導家長將此活動延伸至家庭生活。最后,家長在幼兒園和教師的指導下,在春節(jié)來臨之際設置“大掃除”家務勞動技能實踐活動。家長在保證小班幼兒安全的基礎上,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家務勞動技能實踐,幫助家長擦玻璃、拖地。雖然小班幼兒的勞動能力有限,但通過此活動能夠引導小班幼兒樹立自覺承擔家務勞動的意識,并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以此促進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的實踐,深化家園共育的價值。
(三)家長樹立良好榜樣,營造家務勞動技能實踐氛圍
第一,家長應樹立正確的家務勞動觀念,重視家務勞動技能實踐的價值,將家務勞動技能實踐與開發(fā)小班幼兒智力及思維等活動同步進行,保證小班幼兒綜合素養(yǎng)的進步。
第二,家長應為小班幼兒樹立良好的家務勞動技能實踐榜樣。家長作為幼兒的第一任老師,言行舉止和思想觀念對幼兒的成長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應保證所有家庭成員積極參與家務勞動,為小班幼兒樹立“愛家務勞動”以及“會家務勞動”的榜樣,既能夠促使幼兒在實踐過程中強化自身所掌握的家務勞動技能,又能培養(yǎng)小班幼兒勤勞勉勵的良好品質[4]。
第三,家長應給予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實踐的機會。小班階段的幼兒對周圍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望,探索世界的方式一般為直接感知。因此在后續(xù)教育過程中,家長應鼓勵小班幼兒積極參與各種類型的家務勞動技能實踐,在實踐過程中既能夠拓展小班幼兒的家務勞動技能范圍,又能鍛煉小班幼兒身體協(xié)調能力,推動小班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第四,為促進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的實踐,家長應給予幼兒積極的勞動評價。一方面,家長應保證評價的及時性。在小班幼兒參與家務勞動技能實踐的過程中,及時給予鼓勵,維持小班幼兒對家務勞動技能實踐的熱情。在家務勞動技能實踐結束后,可通過印章、貼紙等方式對小班幼兒及時進行表揚。另一方面,家長應遵循小班幼兒的個體差異性,避免橫向比較,將小班幼兒在家務勞動技能實踐過程中的態(tài)度,以及行為表現共同納入評價標準,明確小班幼兒階段時間內在家務勞動技能實踐方面所取得的進步,以口頭表揚的方式鼓勵小班幼兒,從而為促進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的實踐注入動力[5]。
案例三:在小班幼兒參與家務勞動技能實踐初期,在各位家庭成員的配合與努力下,制訂“家務勞動公約”和“家務勞動技能實踐評價表”,將所有家庭成員列入評價范圍之內。此方法能夠有效保證小班幼兒和其他家庭成員在家務勞動技能實踐過程中地位的平等性,從而營造全員家務勞動技能實踐的氛圍。為了激發(fā)小班幼兒的家務勞動效能感,家長積極為小班幼兒創(chuàng)設家務勞動技能實踐機會,在晚餐環(huán)節(jié),媽媽為了促進幼兒參與家務勞動技能實踐,說:“這個盤子太重了,有哪位大力士愿意幫我把這個盤子端到飯桌上呢?”在語言激勵下,幼兒積極參與家務勞動技能實踐。在完成此項家務勞動技能實踐后,媽媽說:“寶貝的表現實在是太棒了,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大力士呢,幫媽媽解決了一大難題?!辈⒃谠u價表中為幼兒貼上一朵小紅花。一周后,媽媽對家務勞動技能實踐評價表進行總結,小紅花數量最多的家庭成員則可獲得一次獎勵。在本周中孩子的表現十分優(yōu)秀,獲得了12朵小紅花,位列榜首,媽媽在與孩子深入交流和溝通后得知,孩子一直想擁有一副乒乓球拍,因此媽媽將乒乓球拍作為本周的家務勞動技能實踐獎勵,以此激勵孩子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后續(xù)的家務勞動技能實踐。
綜上,家庭和幼兒園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發(fā)揮著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促進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實踐的過程中,家庭和幼兒園應勇于承擔教育責任,在共同教育目標的引領下,加強合作與溝通,為促進小班幼兒家務勞動技能的實踐注入無限活力。在實踐過程中,引導小班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家務勞動習慣,為其自身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將家園共育的作用最大化。
(責任編輯:劉婷婷)
[1]吳書蘭.家園共育背景下促進幼兒勞動習慣養(yǎng)成的策略[J].亞太教育,2023,(16):79-81.
[2]黃媛蓮.幼兒勞動教育的家園共育路徑探索[J].廣西教育,2023,(22):18-21.
[3]李傳瑛,林嘉琪.幼兒家庭勞動教育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廣西教育,2023,(20):61-64.
[4]李黎.幼兒家庭勞動教育的現狀與策略[J].學園,2023,16(01):90-92.
[5]陳莉.一日生活中幼兒動手能力培養(yǎng)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1,(12):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