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琳
【摘要】功能對等理論由語言學家Eugene Nida提出,Nida提出了最低限度功能對等和最高限度功能對等,其中,最高限度功能對等是指譯文讀者和原文讀者理解文本指定意義和聯(lián)想意義的方式相同。此外,Nida還提出加注是實現(xiàn)功能對等的有效方法。本文將討論在功能對等理論要求下,在文化負載詞匯翻譯層面,腳注的必要性。
【關鍵詞】功能對等;腳注;文化負載詞;聯(lián)想意義
【中圖分類號】H31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01-011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1.034
一、功能對能理論
“功能對等”由語言學家Nida提出,Nida最初將其稱為“動態(tài)對等”,之后為避免歧義以及強調“功能”(趙丹丹,2011:54),Nida將“動態(tài)對等”更名為“功能對等”。“功能對等”要求“接受者和訊息之間的關系與原來的接受者和訊息間所存在的關系保持相當程度的一致”(Nida,1964:159)。
Nida認為,功能對等的實現(xiàn)依靠在翻譯過程中的三個步驟:分析、轉換、重組(Nida &Taber,1969:200),其中,Nida著重強調分析原文的重要性,分析原文指的是分析原文的詞、句和語篇的指定意義(designative meanings)和聯(lián)想意義(associative meanings)(Nida,2001:31-33)。
“自然性”是功能對等的一項重要要求:功能對等的目標就是保持與源語訊息之間最自然的對等,訊息需要根據(jù)接受者語言上的需要和文化上的期望進行調整,把語法、詞匯和文化指稱加以改動“旨在達致完全自然的表達”(Munday,2016:68)。
奈達將功能對等分為“最低限度功能對等”和“最高限度功能對等”。最低限度功能對等是指譯文讀者可以想象原文讀者是如何理解和欣賞原文的指定意義和聯(lián)想意義的,是現(xiàn)實的;最高限度功能對等是指譯文讀者理解和欣賞譯文的指定意義和聯(lián)想意義的方式和原文讀者理解和欣賞原文的指定意義和聯(lián)想意義的方式一樣,是理想化的(黃遠鵬,2010:103)。
本文認為,原文讀者和譯文讀者在認知語境方面有所不同,譯文讀者不一定了解原文詞匯的指定意義,但是原文讀者和譯文讀者都擁有足夠的聯(lián)想能力獲取語言產生的聯(lián)想意義,指定意義是幫助獲得聯(lián)想意義的工具,聯(lián)想意義是幫助讀者了解原作者意圖的關鍵。
在盡量不破壞“自然性”的基礎上,當譯文只能力求實現(xiàn)最低限度功能對等,即譯文無法使譯文讀者以和原文讀者相同的方式獲取文本的指定意義或聯(lián)想意義,應當注重還原原文的指定意義和聯(lián)想意義;當譯文有可能向最高限度功能對等靠攏,聯(lián)想意義應優(yōu)先于指定意義,應當專注于實現(xiàn)的是:至少實現(xiàn)譯文讀者理解和欣賞譯文的聯(lián)想意義的方式和原文讀者理解和欣賞原文的聯(lián)想意義的方式一樣,并追求實現(xiàn)譯文讀者與原文讀者欣賞文本指定意義和聯(lián)想意義的方式都相同。
二、關于注釋
為了在翻譯過程中做到功能對等,奈達提出了一系列調整措施,加注就是其中的一種很有用的方法(趙丹丹,2011:55)。加注的形式多樣,有文內括號注、腳注、文末注、邊注、題注等,本文僅討論腳注。加注內容除直接傳達原文包含的信息之外,尚可包括與原文內容有關而并非原文本身信息的部分,諸如作者介紹、時代背景、譯文說明、譯者觀點、譯文補充等等(方夢之,1993:51),本文將討論傳達原文信息的腳注。
由于大多數(shù)情況下,原文讀者無需依靠注釋就可以理解原文傳達出的全部信息,且注釋會使得讀者中斷閱讀文本,因此,本文認為,注釋的使用會損害Nida所強調的“自然性”,本文探討的是,在文化負載詞匯(詞匯一般包括語素、詞和固定短語,本文僅討論詞和固定短語)翻譯層面,在符合“自然性”要求的基礎上,為實現(xiàn)功能對等而使用腳注的必要性,本文將分為五種情況進行討論。
三、分類討論
1.在特定語境下,當譯入語中沒有詞匯與原文詞匯有相同的指定意義或能產生相同的聯(lián)想意義,在這種情況下,應力求實現(xiàn)最低限度功能對等,因此,應當在減少損害譯文“自然性”的基礎上,選取合適的翻譯方式,如直譯、意譯等,并添加腳注。
譯例:
原文:This man has kept a school
And rode our winged horse;
譯文:這個男人辦了一所學校,
還會駕馭我們的飛馬;
腳注:天馬:指希臘神話中的帕加索斯,它長有雙翼,足到之處有泉水涌出,詩人飲之,可得靈感。
原文選自《1916年復活節(jié)》,是葉芝代表作之一,《1916年復活節(jié)》描述了葉芝所熟識的人們?yōu)閷崿F(xiàn)愛爾蘭獨立發(fā)動了暴力革命起義以至于失去自由和生命的情節(jié),表達了葉芝本人對獨立的支持、暴力革命起義的反對以及對朋友的失去生命的惋惜。原文中的“This man”是葉芝的朋友屈力克·皮爾斯,他是革命起義軍領袖,被判處死刑。
“winged horse”的指定意義與聯(lián)想意義:“winged horse”可被直譯為“有翅膀的馬”,也就是“飛馬”,是希臘神話里和詩人靈感相關的神馬;葉芝將皮爾斯與“winged horse”聯(lián)系在一起,表達了對于詩人皮爾斯詩才的贊賞,“horse”還能與戰(zhàn)馬相聯(lián)系,暗示了皮爾斯參與了爭取民族獨立的戰(zhàn)斗。
在中國文化中,沒有任何形象與之有相同的指定意義或能產生相同的聯(lián)想意義,為了實現(xiàn)最低限度的功能對等,此處譯者將“winged horse”直譯為“飛馬”,保證語言流暢自然,并加以腳注,確保譯文讀者能夠想象原文讀者是如何理解和欣賞原文的指定意義和聯(lián)想意義。
2.在特定語境下,當譯入語中有詞匯與原文詞匯既有相同的指定意義又能產生相同的聯(lián)想意義,本文觀點是,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實現(xiàn)最高限度功能對等,譯文應當使用譯入語中與原文詞匯既有相同的指定意義又能產生相同的聯(lián)想意義的詞匯,無需任何形式的加注。然而,在文化負載詞翻譯層面,少有此種情況發(fā)生,此處僅討論具有類似的指定意義并能產生類似聯(lián)想意義的詞匯。
譯例:
原文:他們的故事會讓你感動得落淚,他們簡直就是現(xiàn)實版梁祝。
譯文:Their story will move you to tears,they are almost real Romeo and Juliet.
“梁?!钡闹付ㄒ饬x和聯(lián)想意義:“梁祝”指的是中國傳說中一對由于家人反對殉情的愛侶,“Romeo and Juliet”與“梁祝”都指為愛殉情的情侶,二者在指定意義上十分相似;二者都使人聯(lián)想到生離死別的悲痛,心生同情之感,在聯(lián)想意義上也高度吻合。將“梁?!弊g為 “Romeo and Juliet”,符合“自然性”的要求,且譯文讀者理解和欣賞譯文的指定意義和聯(lián)想意義的方式和原文讀者理解和欣賞原文的指定意義和聯(lián)想意義的方式幾乎相同,在很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最高限度功能對等。
3.在特定語境下,當譯入語中既有詞匯與原文詞匯指定意義相同但不能產生相同的聯(lián)想意義,也有詞匯與原文詞匯指定意義不同但能產生相同的聯(lián)想意義時,本文觀點是,在這種情況下,可向最高限度功能對等靠攏,不應執(zhí)著于指定意義,譯文應選用譯入語中與原文詞匯指定意義不同但能產生相同聯(lián)想意義的詞匯,且無需使用腳注。
若譯文使用與原文指定意義相同但是在相同語境下會產生不同聯(lián)想意義的詞匯,依然需要加注才能實現(xiàn)最低限度功能對等,這也就損害了語言的“自然性”。
譯例:
原文:
Queen:I’m “darling” or “cabbage”.“Sweetie” is someone else.
譯文1:
女王:我是“親愛的”或“卷心菜”。“甜心”另有其人。
腳注:用“cabbage”稱呼愛人是一種起源于法語的表達習慣。
譯文2:
女王:我是“親愛的”或“心肝”。“甜心”另有其人。
原文選自美劇《王冠》,菲利普親王在白金漢宮里用廣播的形式尋找他的“sweetie”,伊麗莎白女王試圖向她的工作人員解釋,親王會稱呼自己為“darling”或者“cabbage”,但不會是“sweetie”,所以親王在另尋他人?!癱abbage”和“卷心菜”的指定意義相同,在原文語境下,用“cabbage”稱呼愛人的英語說話習慣起源于法語,在女王的私生活中,“cabbage”是親王對她的愛稱,“cabbage”的聯(lián)想意義是一種特殊的親昵的表達,以及和“sweetie”加以區(qū)分的意圖,因此,譯文選用“卷心菜”并不合理,會使得觀眾一頭霧水,通常情況下,大部分中文母語者不會把“卷心菜”和親昵表達相聯(lián)系,用“卷心菜”稱呼妻子屬于不自然的表達,需要依靠加注,損害譯文“自然性”,才能實現(xiàn)最低限度功能對等。
“cabbage”與“心肝”在指定意義上并不相同,然而二者都會使人聯(lián)想到夫妻之間親密的關系與特有的稱謂,且“心肝”和“甜心”并不相同,讀者可以了解到女王試圖說明不同的稱呼代表不同的人,因此,二者產生了相同的聯(lián)想意義。譯文讀者無需依靠注釋就可以體會原文讀者的閱讀感受,且不會對文本的“自然性”產生質疑,譯文讀者理解譯文聯(lián)想意義的方式與原文讀者相同,這種翻譯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向最高限度功能對等靠攏。
因此,譯文2更加恰當,即譯文應當選用譯入語中與原文詞匯指定意義不同但能產生相同聯(lián)想意義的詞匯,且無需使用腳注。
4.在特定語境下,當譯入語中僅有詞匯與原文詞匯指定意義相同但不能產生相同的聯(lián)想意義,本文觀點是,在這種情況下,譯者可以創(chuàng)造表達流暢自然的短語或句子,盡量達致同樣的聯(lián)想意義,且不添加腳注,從而盡量向最高限度功能對等靠攏。
譯例:
原文:
Missy:Are you gonna miss me?
Sheldon:I am used to you.To me, you’re like string beans.No one asks for them,on one wonders about them.
譯文1:
謝爾頓:我習慣了有你在,對我來說,你就像豆角。沒人主動想要,沒人質疑它們的存在。
腳注:豆角是美國人餐桌上常見的食物,美國人會使用常見食物形容人際關系。
譯文2:
謝爾頓:我習慣了有你在,對我來說,你就像每天都要吃的菜。沒人主動想要,沒人質疑它們的存在。
原文選自美劇《小謝爾頓》,謝爾頓即將離開家去讀大學,妹妹米茜問謝爾頓是否會想念她,于是謝爾頓將米茜比喻為“string beans”,委婉表達了對于妹妹的愛意。
“string beans”的指定意義和聯(lián)想意義:“string beans”指的是豆角,是美國人餐桌的常見食物,美國人經常用餐桌上的常見食物表達自己對人的親切感,例如“peas and carrots”經常被譯為“形影不離”,原文中謝爾頓意圖表達自己已經習慣了妹妹的存在,有妹妹的陪伴對他來說十分自然。
在漢語中,“豆角”雖然含有與“string beans”相同的指定意義,但是中文母語者沒有單獨用食物表達親昵的語言習慣,而且豆角并不是中國人每天都吃的食物,因此,在該語境下,“豆角”需要依靠加注才能達到相同的聯(lián)想意義。
采用“每天都要吃的菜”作為譯文,“每天”的使用巧妙幫助了中文母語者了解了為什么要用“菜”來形容家人之間的關系,且與后文中的“出現(xiàn)在盤子上”不會構成邏輯沖突,還使譯文讀者感受到了謝爾頓對于家人的愛意,由于中文母語者沒有用食物表達親昵的習慣,如果只是使用“米飯”作為譯文,會損害譯文的“自然性”。
因此,譯文2更加恰當,即譯者可以創(chuàng)造表達流暢自然的短語或句子,盡量達致同樣的聯(lián)想意義,且不添加腳注。
5.在特定語境下,當譯入語中僅有詞匯與原文詞匯指定意義不同但能產生相同的聯(lián)想意義,本文觀點是,在這種情況下,譯文可以直接選用能達致相同聯(lián)想意義的詞匯,在保證譯文“自然性”的前提下,盡量向最高限度功能對等靠攏,且無需使用腳注。
譯例:
原文:
Han:Tomorrow night,Cupid will come to Williamsburg diner.
Max:Didn’t have the heart to tell him Cupid is dead.
譯文:
憨:明天晚上,月老會來威廉斯堡餐館呦。
麥克斯:懶得告訴他其實月老早死了。
原文選自美劇《破產姐妹》第一季,餐館老板Han決定在情人節(jié)開展相關主題活動大賺一筆, 但是餐館服務生Max認為這沒有用。
“Cupid”的指定意義和聯(lián)想意義:“Cupid”是希臘神話中的愛神,是一個射箭的嬰兒的形象,通過射箭, “月老”是中國神話中的愛神,是一個牽紅線的老人的形象,二者的指定意義并不相同,中國文化中沒有類似嬰兒形象的愛神;在原文中,“Cupid”使觀眾聯(lián)想到Han準備在餐廳開展類似男女相親或者約會的活動,且Max對男女相親并不感興趣,譯文使用“月老”,并不會損害文本的“自然性”,中文母語者同樣可以了解到Han準備開展的活動內容以及Max對愛情的冷漠,無需任何注釋,二者就可以產生相同的聯(lián)想意義。
四、結論
本文認為,原文讀者和譯文讀者在認知語境方面有所不同,譯文讀者不一定了解原文詞匯的指定意義,若頻繁加注,要求譯文讀者首先了解原文詞匯的指定意義再獲取該詞匯在特定文本中產生的聯(lián)想意義,對于譯文讀者來說較為繁瑣,會中斷閱讀文本,且會損害文本的“自然性”;但是原文讀者和譯文讀者都擁有足夠的聯(lián)想能力獲取語言產生的聯(lián)想意義,指定意義是幫助獲得聯(lián)想意義的工具,聯(lián)想意義是幫助讀者了解原作者意圖的關鍵。
因此,在特定語境下,當譯入語中沒有詞匯與原文詞匯有相同的指定意義或能產生相同的聯(lián)想意義,應當使用腳注,實現(xiàn)最低限度功能對等;當譯入語中僅有詞匯與原文詞匯指定意義不同但能夠產生相同的聯(lián)想意義,譯文應當優(yōu)先選擇此類詞匯,放棄使用腳注,至少實現(xiàn)譯文讀者理解和欣賞譯文的聯(lián)想意義的方式和原文讀者理解和欣賞原文的聯(lián)想意義的方式一樣,向最高限度功能對等靠攏;當譯入語中有詞匯與原文詞匯既有相同的指定意義又能產生相同的聯(lián)想意義,譯文應優(yōu)先選擇此類詞匯,無須使用腳注,從而實現(xiàn)最高限度功能對等。
參考文獻:
[1]趙丹丹.淺論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J].文學教育(中),2011,176(03):54-55.
[2]Nida,E.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Brill Academic Pub,1964:159.
[3]Nida,E and C.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Brill Academic Pub,1969:200.
[4]Nida,E.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Educational Publishing House,2001:31-33.
[5]Munday,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New York:Routledge,2016:68.
[6]黃遠鵬.再論奈達翻譯理論中的“功能對等”[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0,18(04):101-104.
[7]方夢之.翻譯中的闡釋與注釋[J].山東外語教學,1993,(0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