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利用新聞閱讀提升中職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實踐研究

2024-01-05 16:16:13李曉琳
校園英語·下旬 2023年6期
關鍵詞:輸入假說

摘 要:當下中職生的英語閱讀興趣低下,閱讀能力不高,如何激發(fā)中職生的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是中職英語教學面臨的一個難題。在電子產(chǎn)品和互聯(lián)網(wǎng)普及的時代背景下,在克拉申輸入假說的理論指導下,通過利用學習App、公眾號等工具在課下進行新聞閱讀,課上進行新聞分享,師生和生生課堂互動得以增強的同時,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到提升,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和能力也得到提升。

關鍵詞:輸入假說;新聞閱讀;新聞分享

作者簡介:李曉琳,上海市工商外國語學校。

一、研究背景

新課標明確指出,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開展語言實踐活動,認識到文化的多樣性,形成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堅定文化自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實現(xiàn)以上目標,學生需要進行大量的體裁多樣的英語閱讀訓練。而目前,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所運用的教學資源基本上是教材和各類閱讀試卷,體裁有限、內容單一、時效性差,很難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更不用說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了。相對于枯燥的課文和閱讀訓練,學生更熱衷于在手機上瀏覽各種有趣的視頻和新聞資訊。隨著手機等電子產(chǎn)品的普及,英語教師如何利用碎片化閱讀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引導學生通過各種主流媒體App、公眾號等工具瀏覽最新資訊,進行英語新聞閱讀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二、文獻綜述

(一)國外研究現(xiàn)狀

閱讀大量文獻之后,筆者發(fā)現(xiàn)國外很早就把新聞閱讀作為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比如《紐約時報》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開始大力提倡將報刊教學應用于中學課堂。在20世紀80年代,在“報紙參與教育”工程(NIE)的大力推薦下,許多歐美國家以及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亞洲國家開始將報紙閱讀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利用報紙對學生進行時事教育,拓展學生的眼界。此后,有不少學者都對新聞閱讀進行了研究和論證,所有結果都證實了新聞閱讀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比如Gillis曾對77名中學生中開展了為期12周的英語新聞閱讀實驗,通過前測和后測成績的對比,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

(二)國內研究現(xiàn)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越來越重視英語教學,相應地也出現(xiàn)了很多和新聞閱讀教學相關的報紙和教材,比如適合中職生閱讀的21st Century、China Daily、English Weekly等。在筆者檢索到的文獻中,有很多論文探討了新聞英語輔助中職英語教學的可行性。如李雅認為新聞閱讀富有時代氣息,對英語教學是一種相當好的補充和延伸,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又能加強素質教育,在英語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筆者閱讀了大量相關的國內外文獻,并從中獲得了一定的啟發(fā)和靈感。新聞閱讀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全球最新資訊,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思維方式的多樣性,理解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從不同視角觀察和認識世界,對事物做出合理評判。

但另一方面,由于搜索范圍有限,筆者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文獻對新聞材料的選擇主要集中于紙質媒介,而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我們可利用的資源越來越多,而且更加便捷,比如主流媒體的公眾號、App等,而且現(xiàn)在我們不僅可以讀新聞,而且有很多音頻、視頻可供我們聽新聞、看新聞。網(wǎng)絡新聞材料質量參差不齊,這要求教師在選擇新聞閱讀素材的時候要把好關。

三、研究方法與實施

筆者通過實驗研究的模式,對新入學的中職生進行了三個學期的實驗研究。首先,筆者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的形式,了解實驗對象在研究前后英語學習興趣和閱讀水平的變化。同時筆者以全國英語等級考試(PETS)真題中的閱讀理解部分作為測量工具。在英語新聞閱讀實驗開展前,分別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閱讀測試,得出前測成績。三個學期的實驗結束時,再次對兩個班級進行測試,得出后測成績。通過將實驗班學生的前測、后測成績和對比班進行比較,了解實驗班學生三個學期以來閱讀能力的變化情況,獲取相關研究數(shù)據(jù),進而分析研究結果。

實驗始于2021年9月。新生一入學,筆者就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實驗班(32人)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情況進行調查。兩周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前測,并記錄成績。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筆者在實驗班開展了一系列新聞閱讀活動。首先,筆者幫學生把好第一道關,向他們推薦一些適合中職生的英文新聞報刊、App和公眾號。如21st Century、English Weekly、Xinhua News等,讓學生每天利用15-30分鐘的課外時間或聽、讀或看英語新聞。然后,在每天的英語課上,教師利用5-10分鐘課堂時間請一位學生到講臺上和大家分享他本周讀到的最喜歡的新聞。教師對每天分享新聞的學生提出了三個要求:一是要把分享的新聞以PPT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二是分享的內容要包括新聞標題、新聞圖片和新聞正文三部分,三是要在PPT中標出3-5個重點單詞和大家一起學習。筆者還要求分享新聞的學生,提前一天把要分享的PPT發(fā)給教師預覽,以便教師把握該生在課堂上分享的新聞的內容和難度。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如何利用PPT分享新聞,在新聞閱讀任務布置后的兩周內,每天先由教師在課堂上分享,展示包含新聞標題、圖片和正文三要素的PPT。教師鼓勵分享的學生增加和其他同學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比如,在展示新聞相關圖片的時候,如果圖片是人物,分享的學生可以問同學“Do you know who he/she is?”“What did she/he probably do?”;如果圖片內容是事件,分享的學生可以提問“Can you guess what happened in the picture?”,如果圖片是風景或地標性建筑,分享的學生可以提問“Do you like the scenery?” “Can you guess where it is?”“Have you ever been there?”。這種互動不僅增加了新聞分享的趣味性,也激發(fā)了學生課外閱讀新聞的熱情。因為只有了解了最近正在發(fā)生的事件,才能和分享新聞的同學達成有效的互動。在教師連續(xù)分享了10個PPT,并在課堂上和學生進行了有趣的互動之后,學生基本上明白了如何把自己喜歡的新聞以PPT的形式在課堂上和同學分享,以及如何和同學進行有效的互動。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學號為序,輪流分享英語新聞。

在三個學期的實踐中,學生一共在課堂上閱讀了216篇英語新聞,積累了786個熱點新聞詞匯,其中教師制作了10個PPT,分享了32個新聞詞匯,學生制作了206個PPT,分享了754個詞匯,學生成為新聞閱讀和分享的主體,教師從中起到指導和輔助的作用。

2022年12月,在第三個學期快結束的時候,筆者對兩個班級進行了實驗后測并記錄數(shù)據(jù)。然后把前測和后測的數(shù)據(jù)進行了對比和分析。

四、結果分析

經(jīng)過三個學期的實驗,筆者在一年多之后再次對實驗班的32名學生進行了訪談。在英語閱讀興趣方面,實驗前有17位學生對英語閱讀有興趣,占全班人數(shù)的53%。實驗后,100%的學生對英語學習和英語閱讀的興趣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學生A反饋說:“以前我最討厭的題型就是英語閱讀理解,又長又枯燥。英語新聞就不一樣了,我可以選篇幅短的,帶有新聞圖片的,有意思多了。”學生B反饋說:“英語新聞閱讀我可以選擇我喜歡的板塊,我喜歡體育,所以北京冬奧會期間,我每天花很多時間讀冬奧會的新聞,遠遠超過了老師要求的每天15-30分鐘。”學生C反饋說:“我喜歡了解時事,老師推薦的Xinhua News App太棒了,每天都會滾動推送Top News,每天半小時,掌握天下事。”學生D反饋:“剛進行新聞閱讀時,我只能讀懂大概50%的內容,有時還要查字典?,F(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這周積累的新聞詞匯在后面的新聞閱讀中會反復出現(xiàn),基本上不用查字典了,閱讀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了,真是越讀越有成就感!”學生E感慨道:“自從上了中職校后我就打算‘躺平’了,是每天的英語新聞閱讀使我了解到未來我們的國家不僅需要高學歷人才,也需要中職校走出的具有國際視野、擁有一技之長的人才。我今天從新聞中了解了大國工匠們的故事,希望將來有一天我也能成為新聞中的大國工匠!”

在閱讀前測中,實驗班的英語閱讀平均分比對照班低了0.5分,在后測中,實驗班的閱讀平均分比對照班高出了3分。

綜上所述,教師和學生一起開展英語新聞閱讀并在課堂上進行新聞分享,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課外詞匯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實驗班和對照班英語閱讀成績的比較可以看出,堅持進行英語新聞閱讀,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五、結語

筆者在為期三個學期的英語新聞閱讀實驗中,得出了以下幾點結論:

(一)篇幅簡短、難度適宜的文章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筆者給學生推薦的新聞篇幅在150-250詞范圍內,每篇閱讀時間大概2分鐘,學生能夠精力集中一口氣讀完整篇新聞。而且生詞量適中,較難的單詞都會在新聞分享的PPT中預先展示并解決,其他生詞學生基本上可以根據(jù)上下文推斷出其詞義??死贻斎爰僬f理論認為,只有當學生接觸到的語言輸入難度略高于他現(xiàn)有的語言技能水平,才能產(chǎn)生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能力。英語新聞閱讀資源都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情進行篩選和推薦的,符合“i+1”的原則,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新聞話題的多樣性和時效性拓展了學生的眼界,培養(yǎng)了思維差異感知能力

新聞話題涵蓋時事、經(jīng)濟、文化、自然、科技、娛樂、體育等各個領域,又是剛剛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甚至就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事情。這些時效性極強的話題更加鮮活,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閱讀興趣。學生通過閱讀國內外新聞,拓展了國際視野,豐富了學生的閱讀體驗,有助于學生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思維方式的多樣性,以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理解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從不同視角觀察和認識世界,對事物做出合理的評判,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差異感知能力。

(三)新聞分享前進行師生交流,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

為了把握學生在課堂上分享的新聞的內容和難度,學生會提前一天將新聞PPT以QQ或微信的形式發(fā)給教師,教師瀏覽之后給出或需修改或肯定的反饋。遇到學生和教師共同關注的新聞話題時,師生之間經(jīng)常會對這個話題進行深入討論。隨著師生交流的增多,融洽的師生關系就此建立。這既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也有利于教師開展后續(xù)的教學活動。

(四)課堂上新聞分享環(huán)節(jié),加強了師生、生生互動,活躍了課堂氣氛

學生每天在課堂上分享的新聞話題一般都是當下最熱門、關注度較高的新聞,大部分學生在每天的新聞閱讀中都會瀏覽到。話題熟悉,再加上生生之間的互動比師生間的互動要隨意得多,基于克拉申的情感過濾假說,筆者認為課堂上的新聞分享互動環(huán)節(jié)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焦慮,增強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學生敢于并勇于在課堂上用英語發(fā)言,很好地活躍了課堂氣氛。

經(jīng)過三個學期的新聞閱讀實驗,筆者引導學生利用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公眾號、App等進行新聞閱讀,并把最喜歡、熱點的新聞在課堂上和學生分享,提升了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英語學習興趣。希望本文研究結果能為中職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一些啟發(fā)和幫助。

參考文獻:

[1]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on, 1982.

[2]張志華.如何利用網(wǎng)絡新聞英語充實閱讀教學:以BBC網(wǎng)絡新聞為例[J].中國教師,2009(S2):128-129.

[3]林海艷.英文報刊輔助高中閱讀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

[4]徐鵬.日本報紙教育工程初探[D].山西大學,2012.

[5]李雅.論英文報刊閱讀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J].快樂閱讀,2013(6):28.

[6]范麗迪.基于微信公眾號提升中職生英語讀寫能力的實踐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0(12):141-143.

猜你喜歡
輸入假說
以聽促說,以說促學
價值工程(2017年17期)2017-06-06 11:43:09
輸入假說理論對中國英語教學的啟示
“輸入假說”對高中英語報刊閱讀教學的啟示
輸入假說與輸出假說理論對英語專業(yè)教學的啟示
淺析克拉伸的輸入假說
速讀·中旬(2016年8期)2017-05-09 08:16:19
依托克拉申輸入假說和聚焦目標語典型性的高考英語復習探索
論克拉申“輸入假說”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克拉申的輸入假說對我國英語教學的啟示
基于輸入、輸出假說的中職英語聽說教學探究
考試周刊(2016年82期)2016-11-01 21:53:40
語言輸入理論對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
科技視界(2016年24期)2016-10-11 00:36:25
阿瓦提县| 连江县| 维西| 富宁县| 永福县| 乡宁县| 濮阳市| 库车县| 永春县| 合阳县| 辽宁省| 儋州市| 子洲县| 武清区| 望奎县| 新巴尔虎左旗| 广南县| 奉节县| 仙桃市| 青州市| 沭阳县| 乌海市| 尼勒克县| 龙川县| 乌拉特前旗| 阿克陶县| 澄江县| 白城市| 长寿区| 彩票| 上林县| 绍兴市| 澄江县| 阿荣旗| 新干县| 旺苍县| 卓尼县| 甘肃省| 武清区| 巴里| 温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