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冰清
(福建省龍巖市江山初級中學,福建龍巖 364000)
近年來中考制度不斷變革和發(fā)展,其考查的方向和重點也發(fā)生了變化,其中體育項目占據(jù)的比重逐年增加,這就說明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愈加突顯。所以在日常的教學和訓練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以素質教育為導向,以應對中考為目標開展專門的項目訓練活動,以便提升學生身心健康的水平,確保學生掌握基礎的體育技能,促使他們取得良好的中考成績,并能積極面對人生中的成功與失敗。
從整體上來說,當前中考體育項目訓練的情況不容樂觀,學生的體育技能和綜合實力提升得較緩慢。從學校教育的角度來說,部分學校和教師仍然不夠重視體育教學和訓練的程度,他們單純從體育成績的角度入手展開訓練活動,項目訓練的功利性較強,難以真正提升學生的身心素質,學生也無法牢固地掌握體育技能,這就說明當前中考考試項目的訓練仍然存在形式主義的現(xiàn)象。而從學生的視角來看,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他們一直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對于體育課程的態(tài)度較敷衍。另外,在中考的背景下,學生把更多精力投入學習文化課,自然就忽略了體育訓練,也沒有全身心地參與訓練活動。簡言之,當前中考體育項目訓練的總體情況尚未達到預期效果,學校、教師和學生應該發(fā)揮各自的能動性,努力提升體育訓練的水平。
把體育項目納入中考的考查范圍體現(xiàn)了國家重視義務教育領域學生身心的協(xié)同發(fā)展,也融合了素質教育的思想和理念??v觀中考項目的類型以及考查的內容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需要具備較強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也就是說在中考體育考試項目訓練過程中,教師應該從穩(wěn)固根基的視角出發(fā),依據(jù)初中生的身體條件和真實的運動水平制定體能訓練總體綱領,并據(jù)此展開基礎性體能訓練活動,讓學生在參與體能訓練活動的過程中穩(wěn)步增強身體的協(xié)調力、耐受力、柔韌性等素質,促使他們能夠適應中考體育考試不同的項目測試活動。以實際的訓練情況為基礎,教師應該注重總結體能訓練的經(jīng)驗,增強體能訓練的科學性和專業(yè)性,從學生真實的身體特征出發(fā),利用體檢、課堂觀察等方法記錄和了解學生的運動水平、身體技能,據(jù)此設定符合實際情況的訓練計劃,提升學生身體的靈敏度、協(xié)調力。此外,教師也可以從中考體育考試的標準出發(fā),研讀考試和各個項目不同的要求,展開針對性的體能訓練,分設不同的體能訓練板塊,逐步提升學生手、腳、肩、頸等各個部位的運動能力,強化他們的身體技能和快速運動的能力。隨著學生不斷提升體能素質,他們也能在后續(xù)專項訓練過程中表現(xiàn)出良好的狀態(tài),提升整體訓練水平。
由于生活環(huán)境、身體素質本身存在差距,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和運動水平等各方面也存在個性化的特征,如果教師以統(tǒng)一的標準和內容展開教學和訓練活動,不但難以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和中考成績,甚至還會給學生身體和心靈帶來雙重損傷,延緩整體項目訓練的進程。因此,教師要把“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遷移到體育教學過程中,借助個人檔案表、課堂實錄視頻等工具總體考查和評價學生在以往體育課堂上的綜合表現(xiàn),根據(jù)真實的數(shù)據(jù)和教學記錄把學生按照運動能力、體育素養(yǎng)等元素分成不同的層次,據(jù)此制定個性化的訓練方案,促使學生在具備差異性的訓練活動過程中改善體育運動習慣和動作技巧等,并以螺旋上升的形式逐一實現(xiàn)知識、技能和能力目標,確保學生獲得精準的指導,穩(wěn)步提升個人的運動水平,夯實體育技能。而且為了保證個性化訓練方案的效用達到最大化,教師也可以全程監(jiān)控方案的實施情況,根據(jù)學生的真實反饋判斷方案是否科學、恰當,并做出針對性的改進和調整,建立長期教育指導計劃,完美契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這個背景下,初中生不僅能夠學習中考體育項目包含的知識和技能,還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養(yǎng)成熱愛運動、熱愛體育的良好習慣。
古有“孟母三遷”的感人故事以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言論,今有“環(huán)境育人”的科學教育思想,可見教育環(huán)境的重要價值貫穿古今,得到了充分驗證。因此在體育項目納入中考考查范圍的背景下,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教學和訓練環(huán)境的重要性。對此,學校和教師可以建設仿真訓練場地,在深度分析和研讀中考體育考查要求、具體考查項目和內容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模擬化和仿真化的訓練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基礎的設備和環(huán)境支持,讓學生從生理和心理兩個角度上適應環(huán)境,從而幫助他們在正式參加中考體育考試時放松身心、靈活應對體育項目的考查內容?;诖?,學校應該發(fā)揮教育主體的作用,遵循體育教育專家和場館建設技工提出的寶貴意見,重新布置和裝修體育館或者體育場,極大限度地還原中考體育項目的考試現(xiàn)場。此外,教師也要主動了解中考體育考場的布局以及不同區(qū)域的實際功能,在日常訓練活動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專門的區(qū)域進行技術練習,從而提升仿真場地訓練的有效性,充分發(fā)揮外在環(huán)境的育人價值。
中考體育項目不僅考查學生的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也涵蓋學生的心理調節(jié)能力和應對挫折的能力等心理層面的內容,從這個實際情況出發(fā),為了培養(yǎng)身心一致的當代青少年、提升項目訓練的實際效果,學校應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工作的力度,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綜合初中體育訓練和中考制度的要求,學??梢詾橹锌俭w育項目訓練和考試配備專門的心理輔導部門,在學校內部引進專門的心理健康輔導師、體育訓練專業(yè)人才等共同組成心理輔導部門,為學生提供基礎心理引導服務,幫助他們緩解訓練或者考前的焦慮心理。在訓練過程中,為了充分挖掘心理輔導部門的價值,一方面學校要定期舉辦心理講座,為學生普及體育運動過程中如何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的知識,擴展學生的心理知識儲備,讓他們明確“是什么、怎樣做”的原理,以知識儲備戰(zhàn)勝未知的恐懼;另一方面,學校也要開展主題化的教育活動,針對學生在項目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具體問題因地制宜地進行心理輔導,激發(fā)典型案例的作用,讓學生明確應對挫折、緩解焦慮心理的有效方法。通過有效的心理輔導,學生不僅可以積極面對訓練過程中的困難,還能增強自身應對挫折的能力,進而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考查中考體育項目既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體能素質,也要求他們掌握不同項目的運動技巧,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中考體育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因此,教師要針對中考體育項目的實際內容精講重點項目技巧,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技巧動作規(guī)范,并在這個基礎上夯實他們的運動技能。
1.利用微課視頻精講項目技巧。枯燥、無趣的體育訓練無法有效吸引學生的興趣,也難以調動學生身心的積極性,這就說明教師必須從實際情況入手,以形象化和趣味化的形式展開技巧訓練。對此,教師可以結合現(xiàn)代化的教學技術,利用微課視頻精心講解項目涵蓋的重點技巧,將理論化的體育知識和抽象化的項目動作以動畫、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展示出來,全方位、無死角地給學生展示不同視角下項目技巧包含的動作規(guī)范,幫助學生全面掌握項目技巧,促使他們能夠正確調動自身的運動技能,以便中考時能以正確的動作規(guī)范完成考試任務。此外,學生準確掌握和運用運動技巧也能極大限度地避免身體受到損傷,進而實現(xiàn)生理和心理雙重成長的目標。鑒于此,教師應該針對體育項目的具體內容,通過自主學習或者參與培訓活動的方式提升自己制作微課視頻的能力,盡量在視頻中融入趣味化和指導性元素,以此強化技巧訓練的效果。
2.利用小組合作練習項目技巧。合作化的訓練模式是提升訓練實效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合作訓練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在同學的監(jiān)督下明確自己技巧方面存在的缺陷,增強自控能力,進而全身心地投入訓練活動。鑒于合作訓練的重要價值和作用,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訓練活動,讓學生結成小組練習不同體育項目的技巧,促使他們在合作共贏的氛圍中增強訓練的效能感和滿足感,并以更積極的心態(tài)應對困難、迎接挑戰(zhàn)。從實際訓練過程中可以看出,應用合作訓練模式需要師生雙方共同做出努力。從教師的視角出發(fā),他們應該在開展合作訓練之前先在充分了解學生運動能力和體能素質的基礎上合理分組,優(yōu)化合作小組的結構,讓體育運動水平不同的學生之間能夠互相監(jiān)督、互相學習,在這種模式下,學生訓練的熱情明顯增強,也能逐步提升掌控技巧的能力。從初中生的角度來看,他們應該樹立合作共贏的理念,積極參與訓練活動、為同學提出建議或者意見,探討和分析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具體問題,如此學生既能掌握體育技巧,能自如應對中考體育考試的各種項目,還能增強集體精神和合作意識。
1.通過體育項目競賽檢驗水平。為了達到理實結合的訓練狀態(tài),教師應該積極為學生提供實戰(zhàn)演練的機會,以中考體育具體的考試項目為主,在訓練過程中合理穿插競賽活動,引導學生將學習的基礎知識、體育技能等付諸實踐,并在競賽過程中檢驗自己真實的運動水平,據(jù)此彌補不足、增強綜合運動能力。結合實際訓練情況,教師可以在制訂整體訓練計劃時設置實施項目競賽活動的方案,以便全面考查學生真實的訓練水平,并據(jù)此布置競賽場地、選擇競賽方式,引導學生在身心放松的狀態(tài)下發(fā)揮出最好的水平。此外,教師也要在學生展開競賽活動的過程中利用“實時觀察表”記錄學生真實的活動表現(xiàn),從而為后續(xù)的總結和反饋活動做好準備。通過開展體育競賽的方式,學生的體能素質、實戰(zhàn)狀態(tài)和掌握項目技巧等情況一覽無遺,師生雙方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此中考體育項目訓練效果才能達成既定目標。
2.通過賽后交流活動總結經(jīng)驗。總結和反饋是競賽活動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促進師生雙方進行反思的有效途徑,因此在體育項目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開展競賽活動的情況,借助觀察表展開專項化的總結和交流活動,鼓勵學生表達自身的見解,引導他們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共同探索訓練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明確未來訓練需要努力的方向。此外,教師也要根據(jù)競賽活動過程中記錄的真實內容提出自己專業(yè)性的見解,從科學和專業(yè)的角度引領學生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掌握彌補不足和改善缺陷的方法。同時通過學生的反饋和總結,教師也能認識到訓練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逐漸優(yōu)化和完善訓練體系。以賽后交流活動為基點,師生雙方可以獲得平等交流的機會,他們不僅能夠總結經(jīng)驗,也能增強自身反思的能力,進而有效提升后續(xù)訓練的效率。
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都是長期工程,學生無法通過一朝一夕、幾次訓練就大幅提升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基于這種情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凸顯。因此,體育教師要采取家校聯(lián)合訓練的措施,引進課外拓展性體育活動,為家長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幫助家長掌握監(jiān)督和管理學生訓練的技巧,帶領學生課后通過參加爬山、攀巖等運動項目鍛煉綜合運動能力、提升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穩(wěn)定性,并在這個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同時,為了促進課外拓展活動順利進行,教師要及時與家長保持互動,了解學生的運動狀態(tài),并在出現(xiàn)問題時給予家長針對性的指導,從而達到擴展學生訓練范圍、提升中考體育考試項目訓練實效性的目的。
總而言之,為了更好地應對體育考試、鍛煉學生的運動技巧,在日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融入訓練考試項目的活動,讓學生針對性地學習相關的運動技巧和應試技巧,促使他們能夠以良好的身心狀態(tài)應對考試。在參與訓練的過程中,學生能逐漸激發(fā)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也能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這與素質教育的理念相契合,對初中生的成長、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