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健
摘 要:伴隨著素質教育逐步推進,小學德育教育課堂理念也要發(fā)生變化,怎樣讓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是教師關注的重點問題。因而,教師需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推動學生的心理健康思想,增進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融合教學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9.061
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正處于低層次階段,教師需在德育教育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進而發(fā)揮二者結合的教學模式,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1.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概念
德育教育工作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需針對學生的思想變化、政治理念等內容進行教育,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讓學生明確行為正確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行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是保證學生以健康的心理學習文化課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心理潛能,加強學生的抗壓能力,讓學生能夠在高效的教學環(huán)境中熟練掌握知識點,進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2.二者的區(qū)別
德育教育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區(qū)別主要體現在道德與心理教育目標層面上。首先在道德層面上,樹立學生正確的思想品質是教師關注的重點教學任務,教師應在德育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增強學生的使命意識,讓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投身到學習生活中,在學習上幫助同學、關愛他人,在生活上遵守行為規(guī)范,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標準。其次,在心理教育目標層面上,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引導學生掌握調節(jié)自身學習壓力的方法,緩解學生的情緒內容,讓學生在課堂內保持身心愉悅,繼而提升學生的抗壓能力。
3.二者的聯系
小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展開的聯系點是基于學生健康的身心發(fā)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而,教師要在課堂內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與德育教育內容產生脫節(jié)的現象,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以新型的教學理念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與思想道德品質,利用完整高效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對事物的認識,以此實現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二、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
1.在教學實踐中促進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為逐步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素質。教師應在德育教育課堂內開展不同的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進而糾正學生的心理問題,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思想品德,不斷促進德育課堂的作用。并且,教師還要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合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避免學生產生排斥的現象,讓學生客觀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使得學生在小學階段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例如在學習《舉止文明》時,教師就要培養(yǎng)學生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并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理念,加強學生的文明素養(yǎng)。首先,教師要在課堂內與學生進行互動,并設置教師與學生在商城偶遇的情節(jié),引導學生正確說出對老師的稱呼,進而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其次,教師要加強學生對“請、你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的用語,在接受別人幫助時,微笑著向他人致謝,并強調尊重是相互的,避免學生產生消極的心理。而后,教師要讓學生思考自己在日?;顒又械膬热荩I學生全面地糾正自己存在的問題,并使學生在教學材料內思考文明用語的錯誤與正確,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增強學生的文明行為,進而提高學生的禮貌意識,加強學生的思想品質,實現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2.在德育課堂內注重學生的心理變化,實現二者的融合
由于德育教育內容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程度,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師需依據德育教學內容制定教學過程,并在其中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引導學生正確思考問題的實質,幫助學生走出心理障礙,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教師要以實際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是什么。
例如在學習《誠實守信》時,教師就要根據學生在課堂內的表現利用實際內容加深學生對“誠信”的理解,繼而保證學生與他人之間的友好關系,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學生彼此間借用橡皮的內容進行描述,以最大的效果與最小的內容帶領學生明確誠信的重要性。如當你借用其他同學的橡皮后,卻沒有立馬還,那這位同學會怎樣想?他首先會從善意的角度思考你是否忘記了,你們之間還有友誼存在。但是當過了歸還的日期后,那他就會站在更高層次上思考你是不是不想還了,繼而你在下次借東西的時候,他還會借給你嗎?并讓學生換位思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強化學生誠信的作用。而后,教師要帶領心理建設較差的學生換個角度思考自己的情況,避免學生產生自卑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實現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提高學生的心理建設。
3.實現家校聯合的教學模式,促進二者的結合
由于學生的家庭氛圍存在差異性,在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下學生的思想文化也具有不同的內容。為此,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教學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還要與家長進行實時溝通交流,進而實現校內外的教育模式。同時,教師應在班級內開展家校主題活動,帶領學生與家長共同進行實踐,以此讓家長認識到學生的心理健康重要性,促進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
4.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提升學生思想品德
在目前的小學德育教學過程中,個別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不再新穎,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提升,不利于樹立學生正確的思維模式,加強學生的生活習慣。因此,教師需在班級內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如組織學生參觀著名建筑,弘揚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性格活潑特點,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逐步掌握德育內容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
例如在學習《尊重他人》時,教師就要以班級內發(fā)生的實際內容進行教學,逐步增強學生對“尊重”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文化行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開展學生演講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收集到的內容進行演講,并在其中加強“尊重他人”的思想品德。如學生講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容時,個別學生開始了聊天,在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后,也沒有用心聽講。教師就可以委婉的批評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耐心傾聽他人說話,不可一邊聽一邊聊天。不打擾他人的學習與休息,給予對方足夠的尊重,沒有經過他人允許,不要擅自觸碰他人的物品等,以此逐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在保證不傷害學生心理情況的前提下,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進而提升學生的道德標準,使學生成為友善、懂禮的少年。
5.實現二者教學方法的融合,順利開展德育教育工作
在現階段的德育教育課堂,教師依然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在固定的道德課堂內接受的思想文化較為僵硬,不利于刺激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無法提升學生在課堂內的參與度。因而,教師要轉變教學思想,在德育教育課堂內將二者的教學方法進行融合,使學生在掌握德育規(guī)律的基礎上明確心理健康思想,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證學生的心理平衡性,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心理能力。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同樣重要,教師可在德育教學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繼而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情況與心理活動,指引學生用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與學習,進而實現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的融合教學,搭建適合學生成長的環(huán)境,增強學生的思想品質。
參考文獻:
[1] 蘭秀玲《新時期德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策略》,《漢字文化》2019年第24期。
[2] 劉雁、李震《新時期小學德育教學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中國農村教育》2019年第2期。
[3] 朱培賢《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德育教學滲透》,《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