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平
摘? 要:從語法、語義、形式、氣韻等角度,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的語感層次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漢語語法感相對較好,但語義過渡銜接能力需要加強,語言形式的和諧感存在較大問題,語言節(jié)律感問題尤其突出。對大學中文專業(yè)學生語感的訓練,更應該重視語篇層面的語言和諧感、節(jié)律感等高層級的語感內容。
關鍵詞:語感;語感層次;語法感;語義感
語感是一種語言修養(yǎng),也是把握語言文字的一種較高層次的能力。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主要以中國語言文學的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在語言方面,需要具有較強的“中文表達能力”,“具有初步的語言文學研究能力,同時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1](P86)??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學生必須具備語言表達(口頭與書面)、語言研究、跨文化交際三種能力。而要達成這三種能力,語感是基石。那么,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的語感能力究竟如何呢?本文擬結合對學生語感的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具體分析。
一、語感調查的內容與層次
(一)語感的內容
呂叔湘曾說:“人們常說‘語感,這是個總的名稱。里面包括語義感,就是對一個詞的意義和色彩的敏感。包括語法感,就是對一種語法現(xiàn)象是正常還是特殊、幾種語法格式之間的相同相異等等的敏感。當然也包括語音感,有的人學話總是學不像,就是因為對語音不敏感?!盵2](P181)這說明語感主要包括語義、語法和語音三個方面的內容,而且語感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為對語言特殊、相異的敏感。朱德熙認為,這種敏感還能使人指出言語中哪一部分有問題[3](P178)。王培光指出,語感能判斷哪些句子合適而沒有偏差,哪些句子不合適而有了偏差,判斷偏差是語感的第一種能力,指出偏差是語感的第二種能力,改正偏差是語感的第三種能力,這三個層次的能力可以條列如下:
1.語感可以是知道言語的恰當不恰當,判別言語是不是合適的能力;
2.語感可以是指出不恰當?shù)难哉Z中哪一部分有問題,指出言語不當之處的能力;
3.語感可以是修訂不恰當?shù)难哉Z,訂正言語的能力。[4](P4-16)
(二)語感調查的內容和層次
綜合上述各家觀點,我們確定了本次語感調查的內容和層次。語感調查的內容涉及語法規(guī)范、形式和諧、語義明確、節(jié)律順暢四個方面。語法規(guī)范是指語法層面的用詞和句法符合漢語規(guī)則,講究的是“正確”的問題;形式和諧是指相近的句法結構及其內部成分(自然也涉及音節(jié)音步)整齊勻稱,配合適宜,講究的是“協(xié)調”的問題;語義明確是指語義層面的表意集中與連貫,講究的是“清楚”的問題;節(jié)律順暢是指語流過程中由句子長短交錯、整散結合而體現(xiàn)出的節(jié)奏合理,語勢自然,聲情并茂,講究的是“流利”的問題。這四個方面的內容包含語義感、語法感、語音感和語言形式的協(xié)調感、節(jié)律的順暢感,對它們的調查結果能反映語言的敏感度,以及語言水平的層級:語法規(guī)范和語義明確是基本的語言能力,形式和諧與節(jié)律順暢則是高一級的語言能力。
對語感層次調查的第一種形式是將調查方式分為判斷和指正兩級:判斷是指要求學生通過直覺判斷所給語料是否順口,此項為必做;指正是指要求學生根據(jù)直覺指出語料中不順口之所在,此項為選做,學生如果不能完成則可以留白。判斷的指標能體現(xiàn)語言的敏感度,指正則是高一層次的語感能力,指正準確率越高,語感層次越高;而王培光所說的“改正偏差”這一層次可能更多地需要理性分析參與,我們不納入語感層次的調查范圍。按照我們確定的調查內容,這一形式的測試再細分為8項子內容:用詞、句法,音節(jié)、結構,集中、條理,節(jié)奏、語勢。其中,“集中”和“條理”各設測試語段1例,其余6項各設測試句子2例,共14例。
第二種形式是在銜接完句題型中,我們用A/B兩級來表明語感層次的高低。這一題型雖然是考察學生“寫”的能力,但我們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憑個人語感來完句,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其語感能力。其中,寫得較好的A級體現(xiàn)較高的語感層次,寫得一般的B級體現(xiàn)較低的語感層次。此外,由于調查的四項內容同樣具有層次性,我們還可以通過統(tǒng)計受調查者對四項內容判斷和指正的正確率高低,判斷其所處的語言能力層次,分析其語言問題所在。這一形式的測試分為支撐句、過渡句、小結句三項考察內容,每項內容分別設測試語段2例,共有6例。
本次調查問卷的題型有語句評判、銜接完句兩種。我們共調查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314名,回收問卷全部有效。共回收測試句子、語段6280例(含未答)。語料均來自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本科生書面語料庫。下面,就按照不同題型來分析調查結果。
二、語句評判調查分析
語句評判既包括句子評判,又包括語段評判。調查結果按指正/判斷和正確/錯誤兩組參數(shù)考察,共有指正正確率、判斷正確率、指正錯誤率、判斷錯誤率四項指標,它們所代表的語感層級依次降低。未答者按判斷錯誤計算。指正數(shù)據(jù)不重復計入判斷數(shù)據(jù)中,即如果學生指正正確或錯誤,則只計入指正正確率或錯誤率而不重復計入判斷正誤率。但實際上,判斷正確和指正錯誤之間往往會有交叉:即單一判斷正確的受試者還不具備指正能力,很可能會指正錯誤(或者他們沒有進一步指正);指正錯誤其實是在判斷正確的前提下所做的后續(xù)操作(無論他們的判斷理由是否正確)。我們的處理方式是,如果前面指正正確率、判斷正確率兩項指標均相當,就可參考指正錯誤率,指正錯誤率高,說明判斷正確率高,則該項內容的語感能力相對較高。
這樣,我們以判斷正確率和指正準確率之和(分別代表語感第一能力和第二能力)為分析基數(shù),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由高到低的語感情況:1.正確率之和高,且指正正確率也高;2.正確率之和高,判斷正確率高;3.正確率之和相當,指正正確率高;4.正確率之和相當,判斷正確率高;正確率之和、指正正確率、判斷正確率均相當,指正錯誤率高。具體如表1所示:
實際的情況并沒有那么復雜,各項內容的指標數(shù)差距并不會微小到難以區(qū)分,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根據(jù)數(shù)據(jù)作定性分析。正確率量度及評價標準如下:90%以上為優(yōu),80%-89%為良,70%-79%為較好,60%-69%為一般,50%-59%為較差,40%-49%為差,40%以下為很差??晒┓治龅木渥庸灿?396句(314人×14例),統(tǒng)計結果如表2所示:
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1.在句子規(guī)范方面,學生語感情況為較好。其中,對用詞的判斷正確率為46.5%(292例),指正正確率為33.92%(213例),正確率合計80.42%(505例);對句法判斷的正確率為44.75%(281例),指正正確率為27.39%(172例),正確率合計72.14%(453例)。該項的平均正確率為76.28%,在四項中為最高。由此可見,學生在語言的基本規(guī)范上相對較好,敏感度和語感層次也較強,尤其是用詞一項表現(xiàn)最為突出。
2.在形式和諧方面,學生語感情況為差。形式和諧包括結構和音節(jié)兩組(從廣義上說,句子的節(jié)奏、語勢也是和諧的指標之一,本文對它們單獨分析)。其中,學生對結構和諧的判斷正確率為40.92%(257例),指正正確率為8.92%(56例),正確率合計49.84%(313例),說明有一半的學生對結構勻稱的敏感度和敏感層次很低。如測試句“學生們通過朗讀可以更進一步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對文章的內涵有更進一步的理解,且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有一定的提高”,三個并列分句的結構明顯不夠協(xié)調,可以將其改為:“通過朗讀,學生們可以進一步培養(yǎng)閱讀興趣,理解文章內涵,提高語文素養(yǎng)”,這樣就好多了。但接近一半的學生沒有察覺問題所在,而且還有14.33%(45例)指正錯誤。
在音節(jié)協(xié)調上,學生判斷正確率為36.78%(231例),指正正確率為11.31%(71例),正確率合計為48.09%(302例),與結構和諧的敏感度大致相當,屬于較差的水平。如測試句“請勿坐或擱放重物在桌上”,是列車座椅上的一條公益提示語,該句謂語中心詞部分是一個并列短語(“坐或擱放重物”),但并列的兩個部分字率不一,單音節(jié)動詞對雙音節(jié)動詞,單一動詞對動詞短語,讀起來覺得音節(jié)不諧,輕重失衡,同時,“擱放重物在桌上”也不符合中國人的表達習慣。如果改成“請勿擱放重物或坐在桌上”,雖然結構不完全對稱,但至少是音節(jié)平衡了。該句測試結果,判斷正確率為38.54%(121例),指正正確率為11.78%(37例),正確率合計為50.32%。又如測試句“陳述句后面還可以通過接疑問語氣詞表達疑問語氣”,介詞“通過”后面的賓語中心詞應該為雙音節(jié)詞語,改為“通過接續(xù)”或“通過后接”即可。該句判斷正確率為35.03%(110例),指正正確率為10.83%(34例),正確率合計為45.86%。
3.在語義明確方面,學生語感能力一般。我們共提供了兩組語段,其中,一段語義不集中,另一段則邏輯不暢。我們要求學生對語段的整體表達進行評判,調查結果表明:對語義不集中的判斷正確率為40.45%(127例),指正正確率為32.17%(101例),正確率合計72.62%;對條理不順的判斷準確率為37.26%(117例),指正正確率為21.34%(67例),正確率合計58.60%。在測試語段中,語義不集中表現(xiàn)為支撐句沒有扣住中心句,結論不是中心句的延伸;條理不順表現(xiàn)在句序邏輯不對,或者轉換太突兀,缺乏銜接語。學生只要正確指出其中一個問題,我們都視為指正正確;如果只指出該段用詞、語法等其他問題的則視為指正錯誤。這兩項(集中、條理)數(shù)據(jù)說明,學生對語義集中的敏感度高于語義有條理的敏感度,且高出一個層次。兩項的平均正確率為65.61%,僅次于語法規(guī)范方面,而高于形式和諧和氣韻流暢兩個方面。
4.在節(jié)律順暢方面,學生語感情況很差。我們設置了兩個測試內容:節(jié)奏和語勢。其中,受試者對句子語勢的判斷正確率僅為23.41%(147例),指正正確率為0,均為最低,這說明超過3/4的受試者對句子的語勢完全缺乏敏感。我們給出的句子是:“如今,全院教職員工正以與時俱進的精神,立足新起點,迎接新挑戰(zhàn),為社會培育更多人才?!边@是一個結尾句,按照文意和語流發(fā)展的態(tài)勢,最后一個分句“為社會培育更多人才”應該是語勢最重之處,才利于收束全文。而該分句只是一個簡單的狀動結構,不足以承載較重的語勢,語感強的人會覺得此句力度不夠,收束無力。排除朗讀重音等因素,在書面上修改該句的方法是:或者是與前面分句構成一組整句以加強氣勢,如換成“力爭再譜新樂章”;或者是將該句疊加若干詞句以加重氣勢,如改成“力爭為社會培育更多、更好的有用之才”。
在節(jié)奏方面,受試者的判斷正確率為40.29%(253例),指正正確率為0,說明學生對句子長短、整散而形成的語言節(jié)奏同樣缺乏敏感。如測試句之一是:“眾多的底層人物充當著社會的基數(shù),他們的話語作為多數(shù)民眾的訴求理應得到重視?!痹摼涫矫黠@受到西化語言的影響,尤其是后一分句,限定語糅合中心詞構成長句,使全句節(jié)奏急促,讀起來十分拗口。在調查時,有43.31%(136例)的受試者感覺該句有問題,但說不出問題所在,不能指正;另有8.28%(26例)的同學雖然感覺句子不順,但是指正原因錯誤。從語句節(jié)奏的角度看,最好將后一分句的限定語單獨分出,改為:“作為多數(shù)民眾的訴求,他們的話語理應得到重視?!睂⒕渥幼?yōu)槎叹?,使全句長短配合,節(jié)奏舒緩。另有一個測試句:“這首童謠所運用到的諸如‘地塘等詞匯就是廣東話中經(jīng)常使用到的早期社會生活用語?!笔茉噷υ摼涞呐袛嗾_率為37.26%(117例),指正正確率也為0。節(jié)奏判斷的正確率僅高于語勢這一項,總體情況屬于差。
總體來看,以上4個方面8個小項內容總的正確率為55.68%,說明學生總體語感情況較差。各項平均正確率由高到低排序為:語法規(guī)范76.28%(用詞>句法)>語義明確65.61%(集中>條理)>形式和諧48.97%(結構>音節(jié))>節(jié)律順暢31.85%(節(jié)奏>語勢)。這說明,學生的語感能力只限于語法規(guī)范和語義明確兩方面,并且只在較好和一般區(qū)間;學生在語言形式和語言節(jié)律兩方面的語感仍亟待加強。
三、銜接完句調查分析
銜接完句主要包括支撐完句、過渡完句和小結完句三項內容,每項內容測試句2句,要求學生在空格處填上合適的句子,這是對語義明確的進一步調查。調查按照合格/不合格/空白三組參量考察。其中,合格又分為A、B兩檔,A檔是所填句子語義適合且表達周全(指前文所說的語法規(guī)范、形式和諧、節(jié)律順暢等),代表較高的語感層次;B檔是所填句子語義適合但表達不夠周全,表示有一定的語感但層次不夠高。不合格是指所填句子不符合語義要求??瞻资侵肝刺顚憽?晒┓治龅木渥庸灿?884句(314人×6句),統(tǒng)計結果如表3所示:
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1.學生對支撐句和小結句的語感能力較好。支撐句和小結句的合格率基本相當,分別為76.76%和75.16%,說明均有3/4左右的受試者具備一定的支撐句和小結句的語感能力。但語感層次較高的均不到1/3,支撐句為30.1%(189例)、小結句為26.91%(169例);支撐句B檔為46.66%(293例)、小結句B檔為48.25%(303例)。以支撐句測試題為例,測試句之一是:“荊州地處江漢平原腹地,(? ? ),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獨特的生活習俗。”此題要求學生在括號中填上合適的句子。有些學生的答案是“這里土地平曠,湖泊密布”,這既扣住了前句的“江漢平原”和后句的“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所提供的支撐,又句式整齊,與前后句形成整散交錯的節(jié)奏,這一類屬于A檔,占受試學生的31.18%(98例)。有些學生能扣住上下文,如“土地肥沃,河流交錯,是古云夢大澤所在之地,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但表達不夠通暢,句間條理也不夠清楚,這一類屬于B檔,占調查對象的48.73%(153例)。不合格的答案大多是圍繞“魚米之鄉(xiāng)”“湖北鋼腰”“三國文化”等內容展開,且銜接不暢,有的甚至只填入不成句的詞或短語,完句更是無從談起,這樣的情況占20.06%(63例)。
2.學生對過渡句的語感能力較差。該項合格率分別為A檔19.11%(120例),B檔37.42%(235例),總合格率56.53%,敏感度和語感層次都相當?shù)?。如測試句之一是:“……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獨特的生活習俗,(? ? ),因而荊州方言也具有獨特性?!贝祟}要求學生在括號中填上合適的句子。有些學生的答案是“這些生活習俗都不可避免地在方言俗語中得到記錄和反映”“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荊州地區(qū)獨特的生活習俗會反映在荊州方言中”等,這些句子串起習俗和方言兩個方面,都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列入A檔,但這類情況不到測試總人數(shù)的1/5。有的只扣住一方面,或者雖扣住兩方面但表達不夠通暢,如“荊州方言描寫了很多生活習俗”“語言與生活息息相關”“方言是生活的一部分”之類,屬于B檔,占調查對象的1/3多一點。同時,仍有41.24%的受試對象寫不好過渡句,如所填句子“這里有獨特的節(jié)日習慣和戲曲民歌”“荊州方言屬于西南官話”等,均不具備過渡作用。此外,還有2.23%(14例)的受試者沒有答題。
總體來看,以上三類過渡句總的合格率為69.48%,與表2“語義明確”的平均正確率65.61%基本在同一水平度,均說明學生的語義感一般。三類合格率由高到低排序為:支撐句76.76%(A[30.10%]小結句75.16%(A[26.91%]過渡句56.53%(空白[2.23%] 綜上所述,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漢語語感能力在總體上是存在較大問題的:語法感能力相對較好;語義感能力一般,其中語義過渡銜接能力較差;語言形式的和諧感和語言節(jié)律感問題尤為突出。這就提示我們,對大學中文專業(yè)學生語感的訓練,不能只停留在對語法感和語義感等內容的訓練上,更應該重視對語篇層面的語言和諧感、節(jié)律感等高層次語感內容的訓練。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目錄和專業(yè)介紹(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呂叔湘.語文散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3]朱德熙.從作文和說話的關系談到學習語法[A].中華函授學校編.語文學習的基礎[C].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4]王培光.語感與語言能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