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計算依然是教學重點,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將算題的直觀上升到算法的抽象上,學生不僅要用腦,還應該勤用雙手,做到手腦并用,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相比其他學科,數學應用性較強,還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及高度的抽象性,教師必須重視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可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非常重要。本文針對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展開探究。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抽象思維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3-0024-02
引 言
小學階段學生大腦發(fā)育尚不成熟,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最為深刻的理解就是主觀形象,而在抽象思維方面還存在較大不足。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其抽象思維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一點似乎并沒有引起教師及家長的重視,進而不能有效地提高其抽象思維能力,給學生未來的學習及發(fā)展帶來一定的阻礙。因此,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yǎng),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式,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為其以后的學習及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
學生在對一些數學問題進行思考時,從認識過程來講,存在兩個階段,一個為感性認識階段,另一個為理性認識階段。感性認識主要就是感覺、感知及表象形成階段;理性認識為概括表象、抽象表象,最終形成概念,這兩種認識的中介與橋梁為表象。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表象認知能力加以培養(yǎng),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其抽象思維能力。數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yǎng),保證學生具有一定抽象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從具體的計算題到具體的計算法,就是一個抽象的過程[1]。
例如,在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這一內容時,教師要求學生基礎知識掌握良好,理解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及法則,并且能正確進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并采用合理的計算方法進行簡便計算。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方法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方法順序相同。例如,在進行計算時,跟我們學過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一樣,先算小括號里面的減法,然后算中括號里面的乘法,最后算除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計算過程中,能簡便計算的要盡量簡便計算,但是不能掉入“陷阱”,如在計算時,很多學生解的第一步會寫成,然后簡便為,最后結果得。這樣的情況一定要注意,在計算時首先要認真觀察,應按照怎樣的順序去進行計算。因此,學生應熟練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
二、通過實踐促進抽象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使其用腦思考的同時學會動手實踐。通過動手實踐,能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與認識,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2]。
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內容時,教師首先讓學生畫出已經學過的平面圖形,然后讓學生用手摸一摸圖形,讓其知道這些圖形是在一個平面上。然后教師擺出長方體和正方體,提問:“這些物體各部分在一個平面上嗎?”學生:“不在?!苯處煟骸皩Φ?,這些物體各部分不在一個平面上,是立體圖形,下面同學們可以自己動手做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睂W生制作結束后,教師:“大家摸一摸它們是由什么圍成的?兩個面的交接處及三條棱相交處有什么?”教師板書:面、棱、頂點。然后教師向學生展示長方體框架,提問:“框架上有12條棱該怎樣分組?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相等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觀察自己所做的模型,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討論結束后學生說出自己的答案,教師明確正確答案。最后對長方體及正方體特征進行討論,找出兩者之間的相同點及不同點,認識到兩者面、棱、頂點的數量相同,但是面的形狀、面積及棱的長度不同,并且讓學生認識到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通過動手操作,學生能較好地掌握正方體及長方體的特征,了解兩者的相同點及不同點,在其大腦中構建正方體及長方體的概念,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三、在抽象思維中掌握數學規(guī)律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要將概念教學作為整個數學教學的重點內容。在數學運算及數學問題的解決中,學生掌握公式及定律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數學推理及證明的重要依據。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生活經驗較少,不能正確地理解某些數學概念,甚至存在錯誤認識,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數學概念只是照著教材讀一遍,很多學生只能做到記憶,而不能深入的理解。因此,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深入理解相關概念,在抽象思維中掌握數學學習規(guī)律,進而較好地解決問題。針對一些文字表述復雜的規(guī)律,教師應該轉化抽象規(guī)律,通過舉例的方式將內容變得簡單化及具體化[3]。
例如,在講授“倍數與因數”這一內容時,教師可采用數形結合的方式進行講解。首先,教師在PPT上展示出12個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教師提問:“請同學們用乘法的算式說出不同的擺法?!睂W生回答:“1×12=12、2×6=12、3×4=12?!苯處煟骸耙?×4=12為例,在數學上,可以說3是12的因數,12是3的倍數,那么還有兩道算式,同學們能自己說一說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嗎?”學生進行回答。教師:“同學們再找一下36的所有因數,然后說說你是如何找出的?”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然后分別介紹自己的方法,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
四、訓練思維語言并理清思維過程
抽象思維的培養(yǎng)離不開語言,數學語言對學生數學抽象思維的發(fā)展有著較大影響。要想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水平及程度,就必須進行相應的訓練,提高學生數學語言的準確性,這樣才有利于抽象思維可持續(xù)發(fā)展,使學生更加輕松地學習數學知識,提高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思維是語言的內在本質,而語言又是思維的外在表現(xiàn),兩者之間具有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并且思維發(fā)揮作用需要通過語言來進行表達。因此,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思維語言的培養(yǎng),讓學生厘清數學學習思路,進而培養(yǎng)其抽象思維。數學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使用嚴謹、規(guī)范的語言對數學思維內容進行講述,讓學生正確認識并理解數學語言,久而久之,學生抽象思維也會逐漸提高。
結 語
良好的教育是學生發(fā)展及健康成長的基礎,在學生能力培養(yǎng)中,教師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并且也需要付出較多的努力。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抽象思維培養(yǎng),需要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訓練,讓學生不再只會做題、考試,而是能應用抽象思維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因此,教師應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使其能在短時間內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并且也不能忽視學生對表象的認識,使其發(fā)揮自身最大潛力,為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曾林明.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課堂中學習積極性探討[J].學周刊,2018(10):110-111.
宋曉言.關于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的分析[J].才智,2019(08):99.
王盈盈.分析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審題習慣的培養(yǎng)[J].中國農村教育,2019(08):47.
作者簡介:卞漢忠(1982.4—),男,江蘇鹽城人,本科學歷,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