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淑娟
摘 要: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為了不斷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必須確保教學情境生動活潑,使學生有一個輕松愉快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
關鍵詞:參與;交流;拓展;自主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的一門抽象的學科,因此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要讓學生不斷思考,有效地拓展他們的思維,而且還需要清楚地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具有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的能力。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數學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開展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可以根據實際的生活問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整個數學教學活動當中,從而不但使學生掌握書本上的知識,還能夠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比如,在開展“角的度量”教學活動時,可以使用多媒體展示“汽車爬坡”課件,從而呈現出實際生活當中各種各樣的角度,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使他們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激發(fā)。此外,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需要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充分掌握學生得到什么樣的信息,了解他們提出什么樣的問題,不斷地引導他們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最終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實際生活離不開數學。
當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以后就會積極地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地拓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能夠對提出的問題產生興趣、疑問等各種各樣的情緒,從而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一旦發(fā)現問題,就會產生一種濃厚的興趣,最終促進了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
二、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將學生作為主體的重要性。沒有了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也將失去意義。所以,必須確保教師的引導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啟發(fā)性,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的實際內容,設計出科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不斷啟發(fā)和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各種創(chuàng)新活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思維的提升往往是以各種問題為基礎的,當遇到問題時將會進行積極的探索,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熱情。
三、鼓勵交流合作
在課堂上為了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不斷地思考、探究以及交流,教師需要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而且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具體表現,比如態(tài)度、思維等,當學生思考比較困難時,教師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給予學生鼓勵,此外,為了能夠加深學生的理解,還需要對問題展開討論,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教師需要充分地了解學生的想法,不斷地引導學生分享想法。
四、尊重差異,拓展自主學習的空間
每個學生的思維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學生的差異,使學生不同的思維顯現出來,從而確保學生學習的個性,而且為了能夠充分地體現學生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選擇,不進行任何的強加以及指令。此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但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還需要關注整個學習過程中通過積極參與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成功的快樂。
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必須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地投入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對疑惑不斷地去探索、思考,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的過程中存在各種各樣的發(fā)展,而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推進就是對于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可能做出科學、合理的選擇,從而產生新的狀態(tài)。所以必須將學生作為主體,尊重每一位學生所存在的差異。
自主學習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學習方法,在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地引導,使學生積極地參與,不斷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以及興趣,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并且使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能夠認識到自然、社會以及人類生活的關系,從而使學生得到全面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屈克英.高職學生學習動機、歸因方式、自我效能感與自我監(jiān)控學習能力的相關研究[J].成人教育,2010(2).
[2]徐世紅.當前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調查分析[J].現代教育科學,2005(10).
[3]楊俊嶺,于冬.自主學習與學習策略教學的關系探析[J].教育科學研究,2005(11).
[4]童少穎.論遠程高等教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與職業(yè),2008(6).
[5]苗深花,陳媛媛.新課改理念下學生化學自主學習觀的培養(yǎng)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09(5).
[6]楊玉芳.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4).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