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娃措姆
摘要:小學漢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課前,教師進行文本細讀,與文本進行深入對話,理解文章的精髓,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調,找準朗讀訓練點;課上,教師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悉心指導,花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靜思默想、自讀自悟,利用妙語導讀激勵學生讀的積極性,進行必要的技巧指導,為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服務;課余,組織學生開展系列朗讀展示活動,激起學生提高朗讀能力的欲望,實實在在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關鍵詞:朗讀;方法;漢語文;指導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0-0120-01
小學漢語文閱讀教學中,朗讀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訓練。語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語言優(yōu)美的文章,是學生學習語言的好材料,而語言的內化主要靠朗讀,朗讀不落實,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便無從談起。"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道出了"勞于讀書,易于作文"的真理,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已成為很多小學漢語文教師的共識??稍趯嶋H操作過程中,效果還是不盡人意:有時課堂上看似熱鬧的朗讀卻收效甚微,學生讀得盲目,讀得無味,讀得"有口無心",主要體現在朗讀訓練沒有找準"著眼點"、朗讀情感未激發(fā)、缺乏必要的朗讀技巧指導等問題。本文談談可行的方法:
1.朗讀應當目的明確
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針對朗讀的要求各有側重點,在才開始學習朗讀時,應該學習用普通話進行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接著應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制定朗讀目標,在初讀、第二次讀、品味性讀等階段,都應該有明確的朗讀目標,在不同階段,朗讀目標不同,進行朗讀的技巧也不同。
2.恰當的朗讀訓練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朗讀產生了興趣,那么學生將熱愛朗讀。有了朗讀的興趣就會使得課堂中朗讀聲不斷,瑯瑯讀書聲不絕于耳。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的含義,朗讀不是為了朗讀而朗讀,朗讀是讓學生在朗讀中真正理解文章,在朗讀中有所領悟。朗讀有不同的分類,按聲音大小,分為默讀、輕聲讀、朗讀等;根據讀的快慢,分為瀏覽、略讀以及精讀等。教師應該根據課本需求以及教學方針的不同,避免學生為朗讀而朗讀,應該適時對學生進行指引,例如,教師可以進行范讀,給學生做個好榜樣,讓學生模仿教師進行朗讀訓練。在遇到會話類文章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又或者在學習氣勢磅礴的文章時,教師可以組織進行齊讀,以表現氣勢磅礴之態(tài)。
3. 提高朗讀的有效方法
3.1 靜思默想醞釀情感??追蜃诱f得好:"學而不思則罔。"學生讀書若是像小和尚念經那樣——口到心不到,即使讀上千遍,"其義"也不能"自見"。因此,"朗讀"要與"靜思默想"結合,才能顯現其獨特的美麗。在閱讀中,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慢慢地讀,靜靜地讀,邊讀邊思考,遇到重難點可以反復讀、細細品,還可以停下來思考一番,待明白后再讀下去。學生只有靜下心來,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調動起個人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從不同角度對文本進行不同的解讀,產生獨特的體驗。學生在讀中把一顆顆稚氣、晶瑩、澄明的心靈放飛于語言的天空里,從而產生或喜或悲、或怒或樂、或愛或恨、或敬或憎的情感體驗,便為進一步感情朗讀奠定了情感的基礎。因此,學生只有思考得充分了,感受得深了,朗讀才會散發(fā)出靈動的氣息。
3.2 讀書如見感同身受。別林斯基曾說:"閱讀時,你到處感覺到他的存在,但卻看不見他本人,你讀到他的語言,卻聽不到他的聲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補足這個缺點。"自古以來,閱讀活動就十分強調"尋言以明象",嘴巴讀出來,就要迅速地在腦海里浮現出生動可感的畫面來,在作者的語言引導下,想象畫面可以隨之進入或久遠或當下、或現實或虛幻的世界里,觸摸人物的情感脈搏,聆聽作者藏匿于文字之下的心靈聲音。可以這么說,語感很大程度上就是指這種對語言畫面情景的再造之力。教師引導學生由文字想象畫面,可以讓學生透過語言文字的描述,更加親近人物、體會個性,更有助于有感情地朗讀。
3.3 技巧指導,錦上添花。所謂朗讀技巧是指對各類文章的不同讀法,主要是對重音、停頓、語速等的掌握、控制和運用。朗讀中所體現出來的情感來自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感悟,在學生未真切感悟文本情感之前,教師純技巧的指導只是徒勞。只有讓學生感悟文本的精義妙理,在與作者感情共鳴的基礎上,對特別能表達文章中心或人物情感的重點詞句再進行朗讀技巧指導,學生才能更好地通過聲音將作品中的"情"讀出來。
4.朗讀可使學生受到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
小學漢語文教科書中的課文,思想性、藝術性都很強。在朗讀課文過程中,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會受到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的熏陶,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那么我們在教學中應如何安排和進行朗讀訓練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把朗讀作為提高學生漢語文能力的一種必要手段。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應著重從漢語文的角度進行,而無需從藝術的角度(如表情、表演等方面)去要求。從漢語文角度進行,就是要把朗讀作為字、詞、句、段、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來發(fā)揮其作用:1、要把字音讀準;2、要把詞形象化;3、要把句子的停頓、重讀和語調把握好;4、要把握整篇的節(jié)奏、氣氛和基調。
其次,要選好朗讀材料。入選小學漢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并不是每一篇都非常適合朗讀、都值得背誦的。加之小學生還要學習其它學科的知識,不可能把每一篇課文都讀得爛熟于胸。因此,必須選好朗讀材料。教師要根據課文的性質和特點為學生挑選適宜朗讀和背誦的作品,如選擇那些在篇章結構和遣詞造句方面都堪稱典范的課文。好的文章讀起來瑯瑯上口,多朗讀和背誦這樣的文章,將會使學生終生受益。如果一個星期能為學生選擇一至兩篇朗讀材料, 要求學生熟讀背誦,一個學期積累下來就是幾十篇,五至六年下來就是幾百篇范文的積累。對于學生來說,這將是一筆很大的財富,對提高閱讀和作文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
最后,要教給學生正確的背誦方法。好的文章不但應要求學生朗讀,而且應要求他們背誦。從開始朗讀到背誦,中間有一個孕育的過程,這個過程不能缺少。背誦不能靠強記,一定要在反復熟讀的基礎上背誦,這樣才不容易遺忘。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有意義地識記課文,逐步減少機械記憶的成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反復品味作者的語言,進行消化吸收,最后增加到自己的語言儲備里去。所以,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只要在漢語文教學中重視朗讀訓練,有意識、有目的、有步驟地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對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朗讀的方法靈活多樣,只要我們能夠正確認識朗讀教學,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精心地指導學生朗讀,科學地進行朗讀教學,就能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學會學習,真正做到"以讀為本"。
綜上所述,朗讀是把文章念出來,是將訴諸視覺的文字轉化為有聲的語言。在學習文章時,只有進行反復朗讀,用心體會,才能真正感受、體悟文字所蘊含的深厚思想感情。朗讀能穩(wěn)定兒童閱讀時的注意。朗讀有助于對課文的記憶。日常教學中常常把朗讀當成一個貫穿新課教學的線索,或者說是訓練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朗讀在小學階段的確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學校和教師也傾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學生的朗讀上,這更突出了朗讀的重要性。從朗讀教學的現狀看,有些專家、優(yōu)秀教師為我們總結了許多經驗性的教學方法,為我們提供了有效的指導,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何優(yōu)化小學漢語文朗讀教學就是一個急需迫切解決的問題。
讀與寫·上旬刊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