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磊(新疆警察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3)
?
實戰(zhàn)化背景下的公安形式邏輯教學改革
賈磊(新疆警察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13)
摘要:為實現(xiàn)公安教育“以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以服務實戰(zhàn)為宗旨,以實際需求為導向”的教育理念,突出公安專業(yè)特色,公安形式邏輯需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考核等多方面進行改革,達到理論與實踐、知識與能力的最佳結合。
關鍵詞:實戰(zhàn)化;公安形式邏輯;教改
2009年10月14日,公安部在《關于加強和改進公安教育訓練工作的意見》中明確要求,“充分發(fā)揮公安院校在教育訓練工作中的主陣地作用,以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以服務實戰(zhàn)為宗旨,以實際需求為導向,突出公安專業(yè)特色”。[1]該意見為公安院校的教育培訓指明了方向,明確了公安專門人才培養(yǎng)“知識﹑能力﹑素質協(xié)調發(fā)展,突出能力培養(yǎng)”的理念,構建了公安專門人才培養(yǎng)“三結合”(即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yǎng)相結合﹑校內培養(yǎng)與公安實踐相結合)的培養(yǎng)模式。
(一)邏輯教學現(xiàn)狀
近年來,隨著司法改革步伐的不斷深入,法律邏輯教學不斷成長并已漸趨成熟。已編制出版的“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法律邏輯學》(王洪著),實訓教材《法律邏輯學案例教程》(王洪著),以及王洪教授講授的“法律邏輯與方法——法律的理性追求”被列為國內大學視頻公開課。該課程結合法案和經典判例闡述了法律的邏輯理性和法官釋法﹑制法的推理形式。該課程教學推動了法律邏輯教學改革的深化和日趨完善。
與體系成熟的法律邏輯課程相比,公安形式邏輯課程的發(fā)展則稚嫩得多。近年來,公安教育面臨著大發(fā)展﹑大變革。專業(yè)課和警務技能培訓課成為教改的重點,加大了師資培訓﹑學術交流﹑校局合作的支持力度,使專業(yè)課﹑警務技能培訓的課程建設初見規(guī)模,個別課程已形成相對成熟的教學體系。與之相比,作為通識教育模塊的公安形式邏輯課程則日益邊緣化,發(fā)展相對遲滯。這種弱化和不被重視導致了課程建設與教學水平的惡性循環(huán),嚴重制約了公安形式邏輯的發(fā)展。那么如何打破這一惡性循環(huán),使公安形式邏輯也能更好地服務于公安實戰(zhàn)﹑使教學更貼近一線的實際需求,成為公安形式邏輯教改的新課題。
(二)公安形式邏輯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因為受傳統(tǒng)教育“學科本位,知識本位,課堂本位”觀念的影響,公安形式邏輯課程的教學,存在著重知識識記輕能力培養(yǎng)﹑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重學科研究輕社會效益轉化,以及課程教學與公安工作實際需求脫節(jié)等弊端。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教師的學緣結構制約了公安形式邏輯教學的發(fā)展。講授公安形式邏輯的教師大多來自于地方院校,所學專業(yè)大多為非公安專業(yè),對公安業(yè)務不熟悉﹑不了解,再加上繁重的教學任務,教師沒有時間和精力前往公安部門學習,因而在日常教學中,很難將邏輯理論與公安實踐相結合,實踐教學淺嘗輒止。二是教師的觀念制約公安形式邏輯教學的發(fā)展。從課程定位來看,大多數(shù)公安院校將公安形式邏輯設置在通識教育模塊,“通識教育”顯然是相對于“專業(yè)教育”而言的,旨在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與專業(yè)教學相去甚遠,通識教育的定位和教師的觀念使邏輯教學越來越游離于專業(yè)教育之外,重理論而輕實踐。
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狀,扭轉公安形式邏輯教學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的現(xiàn)狀,實現(xiàn)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yǎng)相結合﹑校內培養(yǎng)與公安實踐相結合,公安形式邏輯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
公安形式邏輯是公安學與邏輯學的交叉學科,其落腳點仍然是邏輯學,因而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仍應以邏輯理論為主線,同時,將公安實戰(zhàn)中的邏輯應用融入其中。在概念﹑判斷﹑推理﹑假說﹑論證各模塊中融入大量的公安實戰(zhàn)案例,并將案例教學法應用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相對成型的教學模式: 以貼近司法實踐的視頻進行邏輯知識的導入;邏輯理論的闡釋﹑分析等環(huán)節(jié),與典型的公安實例配套進行;同時,為體現(xiàn)邏輯的工具性,每章節(jié)的內容都設置邏輯理論在公安實踐中的應用,采取教師主動應用與引導學生應用相結合的教學技巧。首先讓學生借助公安知識輕松地將邏輯知識化解,之后,再引導學生用邏輯知識來分析公安實例,回到邏輯上。為凸顯實踐教學特色,我們結合公安教育的相關要求和學生的專業(yè)培養(yǎng)方向,對邏輯教學體系作了細致的梳理,確定了課程基本內容,重新構建了課程體系,把整個課程體系規(guī)劃為3個層次。
1.第一層次為基本教學,主要涵蓋邏輯學所涉及的基本理論部分,包括概念﹑判斷﹑推理﹑邏輯基本規(guī)律﹑假說﹑論證等內容;
2.第二層次為實踐教學,包括“課前5分鐘”分享視頻﹑教學內容在公安實踐中的應用﹑犯罪情景再現(xiàn)模擬推理;
3.第三層次為創(chuàng)新環(huán)節(jié),不定期設置邏輯創(chuàng)新活動——“密室逃脫”﹑“邏輯思維訓練營”,加強互動教學,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邏輯應用能力。
其中第一層次的基本教學,不僅包括邏輯基礎理論的部分,還應涵蓋公務員考試筆試科目《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中判斷推理模塊中的相關邏輯內容。公務員考試側重于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分析解決問題﹑邏輯思維等綜合能力。這些能力都需要思維的介入,離不開邏輯規(guī)律的引導,其中測查判斷推理能力的題目幾乎占筆試科目《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25%到35%的題量,直接影響公考成績。[2]因而在教學內容中添加公考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達到以學促考﹑以考促學的目的。
第二層次的實踐教學部分,是對基本教學內容的深化和補充,也是實現(xiàn)“知識﹑能力﹑素質協(xié)調發(fā)展”,實現(xiàn)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yǎng)相結合﹑校內培養(yǎng)與公安實踐相結合的最佳途徑。其中“課前5分鐘”分享視頻,以生動﹑形象的視頻分享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視頻來源可以是教師提供,也可提前布置給學生由學生自主搜集,并結合已學內容進行邏輯分析。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對教學的參與度,又可以達到對知識的深化和融會貫通,同時多層次﹑多視角地充實了案例教學視頻庫。
實踐教學的重點是將邏輯理論應用于公安實踐中,特別是應用于案件偵破中。應該說案件發(fā)生﹑案件偵破到案件審理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邏輯思維。在刑事偵查實踐中,從接警﹑出現(xiàn)場形成的初步思考,進行現(xiàn)場勘查﹑外圍調查形成初步的判斷,以及伴隨勘查﹑調查深入而形成的進一步的判斷﹑推理,都離不開邏輯思維。可以說,刑偵人員根據(jù)現(xiàn)場勘查﹑現(xiàn)場調查所獲信息,對案件形成認識﹑作出判斷的過程,就是進行邏輯思維的過程。有些案件,現(xiàn)場特別復雜,需要進行鑒別;案件信息矛盾太多,需要進行分辨;案件“久偵不破”,需要尋找原因;審查犯罪嫌疑人,需要甄別其供述的真?zhèn)?。這些都需要嚴密的邏輯思維。[3]因而第二層次的教學重點在于邏輯知識在公安實踐中的應用。目前我們已開展了選言推理在公安實踐中的應用;假言推理在公安實踐中的應用﹑回溯推理在公安實踐中的應用﹑類比推理在公安實踐中的應用﹑二難推理在公安實踐中的應用﹑實驗法在公安實踐中的應用﹑矛盾律在公安實踐中的應用共7個專題的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的案例多來源于公安實戰(zhàn),有經典的成功案例,也有失敗的甚至錯案,教學側重于以案帶論,用邏輯理論對案件進行深入的分析﹑總結。
實踐教學中的“犯罪情景再現(xiàn)模擬推理”是我們進行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的嘗試。犯罪情景再現(xiàn)是一個由果溯因的過程,是指基于對犯罪現(xiàn)場的痕跡物證位置和狀態(tài)及其相互關系的考察分析,結合所獲取的相關客觀事實,合乎邏輯地以抽象﹑形象或實物模擬的方式,重新構筑犯罪現(xiàn)場所發(fā)生的犯罪內容和犯罪過程。我們的犯罪情景再現(xiàn)模擬推理是對犯罪過程的抽象模擬,是基于偵查假設基礎上的對作案人行為過程的重現(xiàn),選取的案例也大多是案情相對簡單,但現(xiàn)場信息相對充分﹑全面的案例。為此實踐教學的范例是以《名偵探柯南》為范本的,學生在不斷嘗試的基礎上,可形成以偵查假設為基礎的證據(jù)鏈,并逐步實現(xiàn)犯罪情景再現(xiàn)模擬。
第三層次的創(chuàng)新環(huán)節(jié),不定期設置邏輯創(chuàng)新活動——“密室逃脫”﹑“邏輯思維訓練營”,是對邏輯推理的綜合運用?!懊苁姨用摗保枰獏⑴c的人員緊密配合,在規(guī)定時間內,通過尋找線索﹑推理﹑聯(lián)想﹑破解謎題等游戲環(huán)節(jié),獲取最終密碼,從而成功逃脫。這種模式的實踐教學活動原汁原味地展現(xiàn)了密室的精髓,特別強調團隊的互助合作,鍛煉了參與者的邏輯推理能力。同時,通過這種富有創(chuàng)意的互動學習環(huán)節(jié),學生們在學習理論知識概念﹑判斷和推理的基礎上,合理運用理論知識聯(lián)系實際,最大程度地鍛煉了觀察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以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實現(xiàn)了 “知識﹑能力﹑素質協(xié)調發(fā)展”。
對于這3個層次,我們的教學原則是“第一層次重基礎,第二層次重實踐,第三層次重創(chuàng)新”。通過理論教學﹑實踐活動以及創(chuàng)新訓練,達到了鍛煉學生能力﹑提升學生素質﹑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同時,還必須合理安排第一層次的教學時間,才能保證二﹑三層次實踐教學內容的有效開展。
(二)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教學方法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基本途徑和重要保證。對于邏輯課程來說,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法仍是主要的教學方法,教師對于邏輯理論需要進行闡釋。當然在闡述時,可采用設疑﹑討論﹑點撥﹑總結的教學手段。邏輯學具有工具性﹑實用性特征,如果僅使用課堂講授法,就很難實現(xiàn)邏輯學由理論到實踐的轉化,很難做到學以致用,更無法實現(xiàn)“知識﹑能力﹑素質的協(xié)調發(fā)展”;同時,教師在課堂中處于主導地位,學生在課堂中處于主體地位,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法很容易使教師成為課堂的主體,忽略了學生的主動參與,加之邏輯理論的抽象﹑晦澀,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產生畏難情緒。而案例教學法則滿足了邏輯學由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轉化,同時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yǎng)了學生批評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
案例教學法最初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蘭德爾開創(chuàng)的,最早應用于法律和醫(yī)學領域。案例教學法的主要特點是啟發(fā)式﹑互動式的教學模式,是將真實的案例引入課堂,由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不是單純地提供答案,而是提出觀察問題的新視角﹑分析問題的新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新途徑。[4]案例是保證案例教學開展的最基本要素。為體現(xiàn)公安院校實戰(zhàn)化教學特色,我們的案例大多是來源于公安一線的典型案例,同時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邏輯理論,我們還搜集了大量貼近生活的實例。如在講述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時,我們選用的是有關愛因斯坦的實例:1933年秋天,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到柏林東區(qū)哈林街工人學校,為工人講解有關科學知識。一位中年工人好奇地問愛因斯坦:“聽說您創(chuàng)立的相對論,世界上只有十幾個人懂得,是嗎?”愛因斯坦風趣地解釋說:“如果你在一個漂亮姑娘身旁坐一個小時,你只覺得坐了片刻;反之,你如果坐在一個熱火爐上,片刻就像一個小時。這就是相對的意義?!蓖ㄟ^實例可以使學生自覺地聯(lián)系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思維實際,在實踐中學邏輯﹑用邏輯,這對于迅速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學生在最生活化的實例中加深了對邏輯理論的理解,然后才能運用邏輯知識分析實戰(zhàn)教學中的典型案例。
為保證案例教學方法的有效實施,我們經過多年的積累,建立了豐富的案例庫。案例庫主要包括以文字形式呈現(xiàn)的案例和以視頻形式呈現(xiàn)的案例,其中案例視頻庫是將來源于實踐部門的刑偵視頻資料,以及以案件偵破為題材的影視案例剪輯成短小的視頻,并附以案件偵破背景資料和邏輯分析,然后按照邏輯理論體系編排成適用于邏輯案例教學的視頻庫。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jù)授課需要將視頻植入課件中,將邏輯推理和邏輯方法直觀易懂地表現(xiàn)出來,這是化枯燥抽象為生動形象的有效途徑,也是聯(lián)系邏輯理論與實踐的重要媒介。
(三)課程考核的改革
課程考核是對學生學習成績的一種評價方式。傳統(tǒng)評價更多注重于終結性評價,即以學期考核結果來確定學生的學習成績,長期以來我們多采用閉卷考試的方式,這種考核方式有操作簡便﹑標準易于統(tǒng)一﹑組織形式集中等優(yōu)點,能夠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但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映學生的能力和綜合素質,不符合“知識﹑能力﹑素質協(xié)調發(fā)展,突出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
閉卷考試偏重于對學生知識體系的考核,忽略了對學生應用邏輯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推理能力的考查,客觀上可能導致老師和學生都忽視對能力的培養(yǎng),偏離了公安教育改革的正確導向。公安實踐中的案件偵查工作不但要求偵查員具備相關的偵查專業(yè)基礎知識,還要求偵查人員具備相應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推理能力等比較廣泛的知識能力形成的綜合素質。閉卷考試在內容上僅僅局限于邏輯學的理論知識體系,在考核方式上無法實現(xiàn)對學生諸多能力素質的綜合評價。
為適應公安實踐教學需要,體現(xiàn)“知識﹑能力﹑素質協(xié)調發(fā)展,突出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需要構建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進行多元化的綜合評價,實行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重點突出形成性評價所占比重,綜合評價學生整體學習效果。形成性評估占總成績的 40%,包括實踐教學和創(chuàng)新環(huán)節(jié),其中,課前5分鐘視頻分享環(huán)節(jié)占 5%,邏輯理論在公安實戰(zhàn)中的應用實踐教學占10%,創(chuàng)新環(huán)節(jié)的密室逃脫﹑思維訓練營活動占25%。終結性評估占總成績的60%,其中閉卷筆試成績占40%,結合案例進行邏輯分析的面試占綜合成績的20%。此部分的考核內容來源于案例庫,由課程教學團隊教師將案例庫中的文字案例或視頻案例預先拷貝在電腦中,學生抽簽確定試題庫中的具體試題,每個學生的答題時間需控制在10分鐘之內,最后由任課教師按照事先擬定的賦分標準打分。
這種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加大了形成性評價的比重,側重了對實踐教學﹑應用能力的測查,強調學生在日常教學中的主動參與。同時,課前5分鐘視頻分享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更是對案例視頻庫的有效補充﹑更新。真正實現(xiàn)了以課程評價推動課程教學改革,是閉卷和開卷考試相結合﹑終結評價與學生日常學習過程評價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模式。
(一)加大教師實踐交流力度
邏輯課程教學改革,離不開一批業(yè)務素質過硬的教師。這就要求講授公安邏輯的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邏輯基礎,還要熟悉公安偵查業(yè)務。需要從事邏輯教學的教師有充足的時間深入基層,更多地體驗和接觸真實的案件,將具體的案件分析與邏輯應用結合起來。為推行和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使邏輯教學更好地服務于實戰(zhàn),憑借學院與公安廳﹑刑偵大隊﹑各基層派出所的校局合作平臺,制定了青年教師跟班學習﹑老教師交流調研的安排,選派教師前往公安一線調研﹑學習辦案,不斷地熟悉公安業(yè)務,將搜集的一線案件實例充實到實踐教學中來,使實踐環(huán)節(jié)始終貼近公安實戰(zhàn),實現(xiàn)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yǎng)并舉。
(二)優(yōu)化教師隊伍、拓寬教學模式
公安院校教師的學緣結構大多為非公安專業(yè),對公安業(yè)務涉及較少,很多年輕教師甚至根本不熟悉公安業(yè)務,很難滿足現(xiàn)實情況下公安教育教學需要。通過引進兼職教官,既滿足了學生實踐教學的需要,同時促進了專業(yè)建設和課程調整。在教學活動中,兼職教官圍繞實戰(zhàn)化教學要求,帶來全新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教學內容。這種交流﹑互動,可以優(yōu)化教官隊伍知識結構,培養(yǎng)實戰(zhàn)型師資隊伍,從而打造一支既能從事實戰(zhàn)教學和實戰(zhàn)研究,同時又能承擔公安實戰(zhàn)任務的教師隊伍。
(三)開拓培訓課程,深化實踐教學力度
公安形式邏輯的教學對象還是在校的學生,實踐經驗較少,教師實戰(zhàn)教學的空間較大,但同時也制約了實踐教學的進一步深化,為構建“教﹑學﹑練﹑戰(zhàn)”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更好地使教學活動貼近實際﹑實戰(zhàn),邏輯教學還需要不斷開拓教學領域,拓寬教學渠道,實現(xiàn)常規(guī)教學向培訓教學的轉化,使邏輯實踐教學真正實現(xiàn)為公安實戰(zhàn)服務的宗旨。
參考文獻:
[1]張良,徐海晉.“通”與“?!薄摴苍盒1究七壿嫿虒W的困境與出路[J].公安學刊,2011(4).
[2]劉宏麗. 對公安院校邏輯課理想教學模式的構想[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4(9).
[3]倪北海. 疑難案件偵查邏輯解析[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1.
[4]劉金輝.案例教學法在刑事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3).
責任編輯:安國江
Teaching Reform of Formal Logic for Public Security Specialtie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Actual Combat
JIA Lei
(Xinjiang Police College, Urumqi 830013,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public security education, which advocates "taking ability training as the core, serving for the actual combat as the objective and demand-oriented education as the base", and to highlight the professional features of the public security specialties, the course of formal logic for public security specialties needs to be reformed from such aspects a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course assessment, so as to optimally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knowledge with ability.
Key words:real combat; formal logic for public security specialties; teaching reform
DOI:10.13310/j.cnki.gzjy.2016.02.017
[中圖分類號:B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195(2016)02-0108-05]
作者簡介:賈 磊(1973- ),男,重慶人,新疆警察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邏輯教學和案件邏輯分析。
基金項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142101)。
收稿日期:201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