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楠
【關(guān)鍵詞】送別詩 離情別意 朗讀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11A-0080-01
送別詩作為古詩中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大多展現(xiàn)了作者與朋友、親人離別時依依不舍的情景。基于送別詩的特點,教師要在引領學生朗讀送別詩的過程中,通過讀準語調(diào)、品味韻律、掌握節(jié)奏等,使學生讀出友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感受詩中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從而使學生真正喜歡古詩,養(yǎng)成主動誦讀古詩的習慣。下面,筆者主要以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的教學為例,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
一、反復誦讀,感知“離情”
教育家葉圣陶指出:“國文課本是讀的學科。光讓老師講,不讓學生讀,是違背兒童學習規(guī)律的事,是極不明智的一件事。”在教學送別詩時,教師要讓學生反復讀,在讀中感受朋友離別時的傷感或依依不舍之情,讀出朋友之間互相牽掛的真摯情誼。
(師播放錄音;生聽錄音,輕輕跟讀)
師:請大家把這首詩讀一讀。(生自由讀,力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師:哪位同學讀好了?讀給大家聽一聽。(生1讀)
師:你們認為他讀得怎么樣?
生2:我認為“唯見長江天際流”這句詩要讀得意味深長一些,應讀出朋友遠去以后,作者孤獨的心情。
生3:“故人西辭黃鶴樓”這一句讀得還不夠好,應讀出作者想念友人的心情。
師:說得很好,那么,你能帶著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通過朗讀的方式把詩人與友人之間離別時的心情表達出來嗎?(生1再次練讀)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為了使學生感受到詩人送別友人時的離別情懷,教師采取多種形式的讀,如聽錄音跟讀、自由讀、評價讀等,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對詩中的離情別意有了深刻的感受。
二、品詞析句,理解“別意”
送別詩最能打動讀者之處在于,作者通過詩詞抒發(fā)自己對朋友真摯情感的欣賞、感嘆和共鳴。在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對詞句反復揣摩、體會,加深對詩中離別情意的理解、感受和體會,從而深入揣摩作者的表達意圖,讀出送別詩的詩韻。
師:“故人”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故人指的是誰?
生1:老朋友。在這里指的是孟浩然。
師:從前面的兩句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生2:孟浩然要到揚州去。
師:從后兩句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生3:孟浩然走了,可是李白還站在黃鶴樓上望著遠去的船,獨自沉浸在離別的情緒之中。
師:從這首詩可以看出,船遠去了、人分開了,但作者望著遠去的船只獨自惆悵,從中可以看出他們的友情存留在彼此心中,這是多么難得的情感啊!就讓我們帶著深摯的情感把課文再讀一遍。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學生通過自我總結(jié)領悟到了詩中的離別之情,深化了教學目標。
三、以詩引詩,拓展品讀
在送別詩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適當拓展閱讀同類型的作品,使學生從中感受送別詩的特點。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感受到了詩人在送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同樣是送別詩,其他詩又是如何傳達這種情感呢?
(多媒體出示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師:請大家讀一讀,并說說你讀出了什么?
生1:我覺得這首詩描寫的景色很美。
生2:題目是“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但詩句中怎么寫的都是西湖美景?。?/p>
生3:這首詩跟我們以前所學的送別詩有所不同。以前讀的送別詩是圍繞著離別時舍不得朋友的離開來寫的,而這首詩我怎么也體會不到這種情感。
師:這首詩之所以特別不僅因為它是一首寫景詩,更是一首表達形式較隱晦的送別詩,在送別之情的表達上,它與我們耳熟能詳?shù)乃蛣e詩有極大的不同,那是因為它既不像“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那樣款款情深,也沒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的纏綿離愁,而是用美景來送別朋友,希望朋友不忘美景、不忘故人。
這樣教學,以詩引詩有效拓展,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再認識,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總之,在送別詩的教學中,教師要立足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進行適當拓展,使課堂教學更容易被學生所理解和接受,喜歡古詩誦讀。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