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婧
【摘要】外語學習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現(xiàn)如今,隨著對外語教學的深入,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情緒對外語教學和外語學習的影響日益突出。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情感因素是除認知因素之外另一不可或缺的影響因素。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動機、態(tài)度、性格、語言焦慮等內容。本論文將簡要分析和解釋心理情感因素,并闡述其對英語教學的影響,同時提出有效的外語教學建議。
【關鍵詞】情感因素 外語教學 教學建議
一、外語學習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
1.動機。外語學習動機是指在英語學習中為達到某一目的的原因,也稱為外語學習的動力。學習動機在推動學生英語學習中是主要的內部動力。在早期的研究中,學習動機主要有兩種:工具型動機和融合性動機。工具型動機即將語言當做一種工具,例如利用語言謀一份職位,或者非英語專業(yè)的利用英語而獲得專業(yè)知識。融合性動機是指需要了解和融合語言文化,例如有些社會人員并不需要像學生搬為了考試而學習英語,而是為了了解西方文化而學習語言。另外,動機有內外之分。內部動機是指學習者自身就有強烈的愿望學習語言,并以其為動力不斷前進,外部動機是指受外部條件影響,比如適當?shù)莫剟?,懲罰所激勵而學習語言。動機對一個人的語言學習影響很大,如果一個人學習動機強,那他會把語言視為一種工具,從而有效快速地學習。相反,若一個人動機不足,其學習就會很困難,而后會陷入學習瓶頸,一步步逐漸喪失學習動機。
2.態(tài)度。對外語的學習態(tài)度也直接影響著外語的成績。態(tài)度分為積極態(tài)度和消極態(tài)度,積極態(tài)度是指對于外語學習過程中的外部環(huán)境,條件,師資持積極心態(tài),同時也對自己的學習保持樂觀態(tài)度,這樣本身就能促進語言學習。相反,如果一味的抱怨學習的環(huán)境差,師資低,對任何事物存在消極態(tài)度,其學習必然無動力,學習成績自然不會提高。
3.性格。性格與外語學習密切相關。性格一般分為內向型和外向型。人們普遍認為,外向型性格的學生更容易習得語言,因其性格原因而愿意爭取更多的機會,對語言學習更具靈活性。而研究表明,這一結論有其不當之處。外向型學生只是比內向型學生擁有更多機會,比如練習口語的機會,而這種學生往往粗心大意,缺少仔細思考問題的能力;內向型學生則擁有認真處理分析語言的能力,但在外在極少表現(xiàn),所以這種學生一般成績較高,而英語交際能力較差。綜合而言,內向外向對英語固然有影響,但沒有誰好誰壞之分,各自有其優(yōu)缺點。
4.語言焦慮。語言焦慮是指在外語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種負面情緒,對語言學習產(chǎn)生恐懼、緊張心理。語言焦慮有以下幾種:促進性焦慮和退縮性焦慮。促進性,顧名思義就是對語言學習產(chǎn)生促進作用。焦慮雖是一種負面情緒,但適當?shù)慕箲]能起到積極作用。例如,在考試前,適當?shù)慕箲]緊張能夠使考試正常乃至超常發(fā)揮,但如果過度焦慮則會產(chǎn)生消極作用。又如,對語言學習存在困惑,對新的學習任務存在顧慮,這種語言焦慮會促進學習者產(chǎn)生新的動力。而退縮性焦慮則表現(xiàn)為對新的學習任務產(chǎn)生恐懼,猶豫等態(tài)度,這會阻礙其語言學習。
二、對外語教學的啟示
1.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調動學生興趣。教師需要轉換教學模式,以新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動機。例如,如果用語法翻譯法講解詞匯語法,內容會比較枯燥乏味,學生自然會產(chǎn)生厭倦心理,也就不會激發(fā)其興趣。而如果利用音樂、視頻等媒介進行講解,或是才用情景教學法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或是交際法在交際中愉快學習,或是將不同的教學法結合在一起都是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動機的途徑。另外,課堂活動盡量要百變多樣,既能達到競爭的作用,又能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學得知識。
2.因材施教。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其性格、學習方式方法都各有差異。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應全面把握課堂學生的學習特點,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如之前談到的性格外向內向之分,對于性格外向的學生,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在其交際能力達到之后對其細心程度、做題方法給與指導。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而言,教師應采取有效途徑,引導其在不影響內在吸收能力的同時增強其外在表現(xiàn)能力。個體的性格固然不能輕易改變,但教師可以在引導其往互補方面發(fā)展的同時,發(fā)揮其具有的優(yōu)勢,達到人盡其才。
3.營造良好課堂氣氛,融洽處理師生關系。良好的課堂氣氛能夠使學生積極的融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從而達到知識學習的目的。積極的課堂氣氛表現(xiàn)為教師精力充沛,生動形象地講解知識,提升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靈感,鼓勵學生認真學習。消極的課堂氣氛則為課堂死氣沉沉,教師講解枯燥乏味,與學生配合互動欠佳。這種課堂必然導致學生融入不到學習之中,成績固然不會提高。所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尤為重要。另外,師生關系也是重要的因素。教師的情緒狀態(tài)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狀態(tài)。教師如果能與學生建立和諧親密的關系,學生也會更積極主動。這就要求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嚴控情緒。教師積極向上,和藹親切,學生學習興趣就會濃厚。教師面帶怒氣,則直接會導致課堂氣氛緊張壓抑,學生學習效率低下。
三、小結
總而言之,學生的情感因素對學習過程的影響深遠,作為變量,這些因素都是可以引導調整的。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應采取相應措施,調動其學習興趣,不斷增強其學習語言的信心。
參考文獻:
[1]陳艷君,劉德軍.焦慮情緒對英語聽力的影響[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2]任春梅.論情感因素對外語學習的影響[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