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青
內(nèi)容摘要:《現(xiàn)代散文選讀》作為一本選修教材,它集中向?qū)W生呈現(xiàn)了一批非常優(yōu)秀的散文作品。而且,編者還對這些散文做了大致的分類,通過這本書的學習,學生會對散文這種文體有個清晰的認識。在高考中的文學類文本閱讀主要以散文、小說為閱讀體裁,所以,如果在高三階段選擇這本教材,它需要承載更多的內(nèi)涵。在賞析散文品味其中的精神世界的同時,穿插對高考對應(yīng)考點的訓練和感知,其實也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
關(guān)鍵詞:狀物散文 情感體悟 方法指導
教材分析:
《家里的灶頭》隸屬于蘇教版《現(xiàn)代散文選讀》的“人與物的對話”專題,從題目看來是一篇典型的狀物散文,它寫的是一個地方,又是一類事物,作者抓住江南農(nóng)村具有特征的事物――灶頭,通過對炊具的意義描寫,在我們面前展現(xiàn)了江南農(nóng)村家庭生活。其間作者穿插進行人物行動的描寫與民俗民風的介紹,寫的有聲有色,充滿了人間的溫暖與詩意,由于灶頭已難生存于現(xiàn)代社會,所以本文也具有一種往日不再重現(xiàn)的遺憾與懷舊的情調(diào),感人至深。
在描寫灶頭的過程中,穿插了對母親的描寫,有形象,有語言、有行動,這一切都是由物而起,物與人密不可分。由于人的介入,對生活場景的描繪,構(gòu)成了一種家常的、世俗的、溫馨的氛圍。而這種氛圍反過來又影響讀者的情感,對物的感覺便更美好起來。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什么是江南?江南是白墻黛瓦的水鄉(xiāng)民居,江南是小橋流水、春山如黛,江南是青色的柳葉在風中飄蕩,江南是富有情趣的農(nóng)家灶頭。同學們,要了解江南嗎?讓我們一起學習金曾豪的散文---《家里的灶頭》。
二.展示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狀物散文的一般寫法,整體感知文章的大意。
過程與方法:
1.閱讀文本,思考討論,作者是怎樣狀物并將物與人聯(lián)系起來的。
2.找出文中的細節(jié),分析其表達效果。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對灶頭和母親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把握作者的情感,分析作者是怎樣狀物并將物與人聯(lián)系的。
三.感知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1.文章題為《家里的灶頭》,通過閱讀文章,你知道灶頭的大致結(jié)構(gòu)了嗎?請你說說灶頭的組成情況?
明確:構(gòu)成:
灶臺(大鐵鍋 小鐵鍋 ?湯罐)和 輔助工具
灶沿
灶壁 (格子 灶畫 壁龕)
灶塘
2.圍繞家里的灶臺,作者記敘了自己哪些童年往事,其特點是什么?
明確:
①逼飯粢“飯后大張旗鼓……嘎嘣香脆,開心死人!”
②蒸糕、蒸菜(紅燒肉、拼盤)“‘一品鍋是蒸菜中的一只……鮮得人掉眉毛?!?/p>
③媽媽做的家常菜(黃豆芽炒咸菜)螃蜞豆腐“哎呀,那個鮮?。 突蕉亲永锶チ??!?/p>
④ 送灶“這州官把老百姓……燒好東西吃?!?、“吃過晚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太平?!?/p>
⑤母親在灶間的教育“我們小孩子在外頭‘惹厭……多半就只好實話實說了?!?/p>
⑥發(fā)生在灶壁邊的故事( 母親在灶上忙碌姐妹燒火 姐姐的模仿 煨山芋 “填腳爐” 爆黃豆)
特點:家常的、世俗的、溫馨的、親情的、詩意的
四.探究細節(jié),把握情感
1.這一件件童年趣事讓人讀來如臨其境如在眼前,作者是如何達成這樣的效果的?
明確:運用表現(xiàn)手法特別是細節(jié)描寫
2.在文中找出你最喜歡的一件趣事,試著向你的同桌對那段對應(yīng)的文字進行一番賞析。試從語言、手法、情感等方面具體分析作者是如何敘述這件有趣的事情的。
明確:如 逼飯粢“飯后大張旗鼓……嘎嘣香脆,開心死人!”(動作神態(tài)描寫,擬聲詞的使用)
3.其實,童年趣事之所以寫的精彩,最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寄寓其中的脈脈深情。再讀文章,找出文中集中議論抒情的地方,試分析其中所蘊含的情感。
明確:文章隨后三節(jié)集中抒情其中有對母親的懷念、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以及對往日不再重現(xiàn)的感傷和遺憾。(隱隱的傷痛 深深的難舍)
4.重點賞析小詩,分析三碗“油鹽飯”的深刻含義。
明確:母子之愛的體現(xiàn)
五.結(jié)合本文,思考并概括狀物散文的一般寫法
1.首先要觀察描寫的對象,要充分細致的觀察。
2.其次,要抓住描寫對象的特征,要傳神。
3.再次,必須把我們的感情,我們的人生融進去。
六.遷移訓練
閱讀(06四川卷)《鄉(xiāng)村的瓦》完成相關(guān)題目。
教學反思:
反觀這堂課的教學流程,從狀物散文教學的目標看來,它仍然是一個物---事---人---情的步步深入的分析過程。引導學生把握所寫之物的特征,感知物背后的人,體會蘊含其中的情是教學之重點。而這一過程不能流于表面,具體的分析文本,從文本的實際內(nèi)容中去尋找,去體會是這堂課主要的方法。本文抒情的地方比較集中,重點品讀文末小詩會讓學生直接的感受到作者對母親的深情,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個點的操作也比較成功。此外,誦讀在語文課堂中的地位不能小覷,聲音的魅力絕不輸于文字,特別是抒情類的文字,有效的誦讀可以讓學生獲得更直接的感官體驗。
這本是一篇九年級的課文,現(xiàn)在放在高中的選修教材中,教學的重點和中心肯定是有所區(qū)別的。狀物散文在高考中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它傳情達意的方式,取材顯意的韻味,遺書上的唯美特點,都是人們最為鐘情的。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加強這類散文的品讀和研究對學生應(yīng)對高考要更加得心應(yīng)手。
從高考考點要求角度看來,這個過程包含了文學類文本閱讀中的幾大考點: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xiàn)手法;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如“在文中找出你最喜歡的一件趣事,試著向你的同桌對那段對應(yīng)的文字進行一番賞析”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置就是考點“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shù)”的訓練。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賞析過程開始時,學生的分析流于表面,只能籠統(tǒng)的回答某處描寫形象生動,卻沒有結(jié)合文本具體內(nèi)容作答的意識,更沒分角度分析的習慣。通過指導學生的答題習慣有所改進。
品味散文優(yōu)美意蘊的同時,對應(yīng)高考考點訓練,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參考文獻
1.《現(xiàn)代散文選讀》教學參考
(作者單位:江蘇省句容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