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臘化時期懷疑主義的哲學精神傾向?qū)Ξ敃r以至后世都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希臘化地區(qū)盛行的懷疑主義學派、犬儒學派、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等主要哲學派別,或者持有對既定理論的懷疑精神,或者持有對現(xiàn)實生活的批判態(tài)度。他們有著共同的顛覆傳統(tǒng)和批判現(xiàn)實的哲學精神傾向,而且他們在學術傳承和思想觀點上多有交叉,他們之間的差異只在于關注領域和實踐態(tài)度上。
[關鍵詞]希臘化時期;懷疑主義;確知方式;倫理批判;生命哲學
[中圖分類號] B502.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3541(2015)02-0117-04
Abstract: The philosophical tendency of the Hellenistic skepticism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then and thereafter. The many schools at that time such as the Sceptics, the Cynics, the Epicureans and the Stoics were either doubtful to established theories or critical to the actual life. They were common in that all of them had the philosophical tendency of being untraditional and criticizing the reality. Their academic succession and ideas are often overlapped while their difference lies in their focus area and practice attitude.
Key words:the Hellenistic age; skepticism; way of knowing; ethical critique; philosophy of life
[收稿日期]2015-01-05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關于西方科學文化之淵源與嬗變的歷史梳理和哲學考察”(12YJA720006)
① 關于這些方面的情況參見韓彩英:《西方科學精神的文化歷史源流》(科學出版社,2012年第1版)相關章節(jié)的討論。
對于西方科學文化的發(fā)展而言,希臘化時期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歷史階段。除了在數(shù)學和應用數(shù)學、應用技術發(fā)明領域,以及阿基米德所取得的科學成就外①,這一時期懷疑主義的哲學精神傾向?qū)Ξ敃r以至后世都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顯然是我們考察和釋讀西方科學文化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歷史地看,亞里士多德之后,隨著西方世界的學術中心從雅典向亞歷山大里亞的轉(zhuǎn)移,古典希臘的懷疑主義和批判精神也流傳到新的學術重鎮(zhèn)。在亞歷山大里亞以及其他希臘化地區(qū)盛行的哲學派別主要有四個:懷疑主義學派、犬儒學派、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葛學派。[1](p.293)
一、懷疑主義的理性路線和確知方式
懷疑主義學派是希臘化時期的第一大哲學學派。幾乎所有的懷疑主義者都承認皮浪是他們的鼻祖。皮浪曾受教于歐幾里得的學生布利遜,學到了麥加拉學派論辯術的邏輯方法,因此,他的思想及其形成,部分地繼承了這種蘇格拉底主義學派傳統(tǒng)。另一方面,他還追隨德謨克利特的徒孫阿那克薩爾克參加亞歷山大軍隊遠征亞洲,直至印度,因而他又同時與德謨克利特思想傳統(tǒng)有關??赡苷怯捎谛涡紊奈幕娮R,增強了他對確定知識的懷疑主義態(tài)度。
(一)辨析感覺與思維有限可靠性的辯證理性主義
對于感官的懷疑一直困擾著希臘古典時期的哲學家。智者們,特別是普羅泰戈拉和高爾吉亞,曾被感官知覺的模糊,以及具體知覺之間的顯著矛盾引導到類似于休謨的完全的主觀主義。皮浪在這方面似乎走向極端化。在他看來,無論我們的感覺或者我們的判斷,都不能說出真理。皮浪這種對確定性事物的否棄態(tài)度與古印度的佛教思想也有一定關系。萊昂·羅斑指出:“他在思辨方面和實踐方面一樣,把印度的絕對舍棄一切的那種理想,給希臘人傳過去了。”[2](p.328)黑格爾認為:“皮浪的懷疑論既反對感性事物的直接真理性,也反對倫理生活的直接真理性,但不是反對作為思想內(nèi)容的直接真理性,象以后進一步發(fā)展出來的那樣?!盵3](p.112)
在皮浪之后,蒂孟作為懷疑主義者特別有名。他以人們不得不采取循環(huán)論證來說明獲得確切知識的虛妄。因為希臘人所承認的確切知識來自演繹邏輯,而一切演繹都得像歐幾里得那樣,必須是從公認為自明的普遍原則出發(fā)。但蒂孟否認有任何找出這種原則的可能性,所以,一切就都得靠另外的某種東西來證明;于是一切的論證要么是循環(huán)的,要么是系在虛空無物上面的一條無窮無盡的鎖鏈。蒂孟在晚年住在雅典,于公元前235年辭世。隨著他的去逝,皮浪學派作為一個學派就消亡了。但他的學說——說來似乎很奇怪——多少經(jīng)過改造之后,卻被代表柏拉圖傳統(tǒng)的學園接受下來。
作為新柏拉圖學園懷疑主義的代表是與蒂孟同時代的阿塞西勞斯。他的哲學特別以反對斯多葛學派而聞名。當時針對的問題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是什么。他的哲學思想的主要之點是,智慧的人必須保留自己的贊成和同意。這個原則與皮浪懷疑主義的原則是相同的,他以此來反對斯多葛學派所持的“真理是思維表示同意的一個觀念、一個內(nèi)容”的看法。阿塞西勞斯對柏拉圖學園的哲學傾向有著深遠影響,以至于整個學園大約有兩百年之久一直都是懷疑主義的。
在希臘化時期第一個復興懷疑主義的是埃奈西德謨。他在世紀元年前后(或者確切些在西塞羅時代)生活于亞歷山大里亞。這位懷疑論者說:要知道事物本身是什么是不可能的,因為事物相對于不同的動物、不同的人,或者隨著相對于它們的人的知覺官能,或者隨著諸如健康狀況、年齡等等條件,而顯現(xiàn)出很大的不同。他在論證方式或者方法上歸納出十種“論式”,這些“論式”似乎是將以往哲學家中的那些使人不敢作出決斷的肯定或者否定的論證做出的一種方法上的分類。
事實上,懷疑主義者并非都是知識虛無主義者,他們當中許多人是辨析感覺與思維有限可靠性的辯證理性主義者。從皮浪一直到當代懷疑主義者,都認定感官機能存在虛幻性和主觀觀念—邏輯思維存在虛妄性,這是懷疑主義的理性基點;由此懷疑主義者都拒斥獲得絕對真理的可能性,轉(zhuǎn)而在有限地承認感覺與思維的可靠性中尋求某種辯證的相對真理。
(二)基于事實因果鏈條的確知方式
總體而言,古代的懷疑主義并不僅僅就是為證明關于知識的確定性的漠然無助,作為一種辯證法智慧逐漸地具有方法論意義。例如,為了發(fā)現(xiàn)某種因果關系,懷疑主義者并不是去追尋事物的一般性質(zhì),在他們看來,事物有著特定的“記號”,而且記號只是一個事實;在因果關系的意義上,是此事實“喚起”彼事實——先前的或者與它同在的,以至于兩個事實中的一個一旦被給予時,就可以從此事實推論出彼事實。
同時,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批判精神,萊昂·羅斑對此做出了比較全面的概括。他說,古代懷疑主義者“對一個問題的所有各方面作嚴格的、并且孜孜不倦地渴求窮盡的分析;無與倫比的辯證的精細;一種絕不肯自己欺騙自己的精神的固執(zhí)的誠實;對無論什么成見或?qū)W說都毅然決然地抱敵對態(tài)度;對純粹事實的尊重,留心于謹慎地注意事實之間的關系和在實踐上利用這種事實;這就是希臘的懷疑論發(fā)展到最后階段的一些特點?!庇腥さ氖牵霸陂_始,它的方法本來是一種道德訓練,它的目標是生活的恬靜;到后來,它另外又是,而且主要地是一種科學精神的訓練了?!薄懊鎸χ鲗W派的那種學說上的不容忍以及偏見的專橫,它那種批判的態(tài)度表示出一種勇敢的企圖,要使科學成為自主的,要求科學只專心致志于為了有用的實踐的目的而嚴格地決定它的專門的方法程序。在這方面,如有人所正確地說過的,它是實證精神的先驅(qū)?!盵2](p.332)
二、犬儒學派的道德哲學和對現(xiàn)實生活的倫理批判態(tài)度
(一)生活需求最低化的道德哲學理念
犬儒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安提斯泰尼。安提斯泰尼的邏輯學說意在探求每一個事物的固有本質(zhì)。他認為本質(zhì)是一種不可分的實在,因此,是個別的實在。一個概念,在表明一個東西時,同時就是表明絕對真的東西。由此推論,當我們只限于指出一個本質(zhì)的名稱時,就既沒有矛盾也沒有錯誤的可能。這種對對象系統(tǒng)和認知系統(tǒng)中關系的徹底否定,直接引導到對知識的全然漠視。所以,在安提斯泰尼看來,所要認識的也就只是為生活所必需的就足夠了。這種邏輯也是道德學說的基礎。從本質(zhì)上的不可分性和不變性,就可同時推論出德性的統(tǒng)一(德性是只能整個地有,或者整個地無);除了德性的善和罪惡的惡之外,其余一切光榮、名譽、財富、生命,以及和這些相反的,都只是在容易為意見所欺騙的“愚人”眼中才有區(qū)別。他們想用禁欲主義的苦行來達成自然的人,也就是真正的人。
公元前3世紀是這一學派的極盛時期,犬儒學派此時呈現(xiàn)出智者派的慣常傾向。學派成員身著短上衣,手握拐杖,肩背行囊,奔波于各個城市,為的是在各個城市發(fā)表演說。他們的演說確立了一種新的體裁,這是一種問答體的談話或者駁斥——因為他們在演說時總是設想有一位聽眾在和他們論辯;他們的演說辭富有鮮明色彩,充滿說教意味的軼事、比喻及寓言,為的是將道德說教的哲學題材以華美形式通俗化,從而廣布他們生活需求最低化的道德理念。他們的這種哲學理念可以看作一種極端的生態(tài)主義道德觀。
(二)崇尚生活簡約與人間友愛的現(xiàn)實倫理批判態(tài)度
安提斯泰尼的繼承人是西諾普的第歐根尼。他與亞里士多德是同時代的人,但他的學說在氣質(zhì)上卻屬于希臘化時代。亞里士多德是歡樂地正視世界的最后一位希臘哲學家;從他以后,所有的哲學家都是以這樣或者那樣的形式而擁有某種逃避哲學。第歐根尼拒絕接受一切習俗,無論是宗教的、風尚的、服裝的、居室的、飲食的,或者禮貌的。但他宣揚友愛,不僅僅是全人類之間的友愛,而且還有人與動物之間的友愛。在第歐根尼看來,與德行相比,俗世的財富是不值得計較的。他追求德行,并追求從欲望之下解放出來的道德自由。在他看來,只要你對于幸運所賜的財貨無動于衷,便可以從恐懼之下解放出來。
總之,如黑格爾所說,犬儒學派認為有最高價值的,乃是需求的簡單化;因此只需遵從自然,看來好像是非??扇〉腫4](p.147)。與犬儒學派相類似,伊壁鳩魯?shù)膫惱韺W是到自然之中去尋找它的基礎。在倫理實踐上,他建立的學派比犬儒學派走得更遠、更為深刻,他以宗教團體的方式來貫徹自己的倫理綱領。
三、伊壁鳩魯?shù)膶W說體系和批判精神
(一)唯物主義哲學觀和機械論自然哲學
伊壁鳩魯?shù)膶W說是對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唯心主義哲學的反動,這主要基于他將心靈與肉體相對立的二元論。伊壁鳩魯解釋了生命和意識的現(xiàn)象。他認為,人類靈魂和心智的構(gòu)成包括某種別的方式的未知類型的原子。靈魂對他來說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其功能并非完全不同于那些我們愿意歸諸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功能。他認為,實在的唯一試金石是感覺;觀念只不過是重復的感覺所引起的比較微弱的形象而已,這些形象儲蓄在記憶中,并為名稱所喚出;自然界不那么明顯的現(xiàn)象應該根據(jù)類似的現(xiàn)象來類比解釋[5](p.39)。
在自然哲學方面,伊壁鳩魯持有與德謨克里特相類似的宇宙方案。他認為,自然界是由原子和虛空組成的,而且我們的世界只不過是原子在無限的空間和無盡的時間中偶然的結(jié)合所造成的許許多多世界之一。相應地,在物理學方面,伊壁鳩魯?shù)耐怀鎏攸c是他的原子論學說。伊壁鳩魯承認有兩種實在,即物體和虛空,最初的物體就是原子。伊壁鳩魯?shù)挠^點與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有所不同。其不同于德謨克里特宇宙觀點的關鍵之處在于三個方面:一是伊壁鳩魯肯定原子本質(zhì)上是有重量的,這一點似乎他是首創(chuàng);二是原子的形狀和數(shù)目是有限的;三是在伊壁鳩魯看來,就運動來說,必須在假定原子有重量之外還有第二個原因,這就是一種完全不受決定的稟性,能夠自發(fā)地,但“無限小”地“偏離”垂直下降的所謂“偏斜運動”。這是為了防止原子墮落——永遠的垂直下降,可能是為了與他的神學或者倫理觀念相協(xié)調(diào)。由此可以看出,伊壁鳩魯?shù)呐d趣在于他倫理實踐的意向,這種意向決定了他對于一般學說的選擇。不過,他雖然是有神論者,但是卻從自然中將神驅(qū)除出去,因此他的物理學是機械論的和唯物論的[2](pp.340-341)。
(二)伊壁鳩魯?shù)呐羞壿嫼头词∽陨淼纳駥W思想
在邏輯學方面,伊壁鳩魯對理論體系或者形式化邏輯似乎不感興趣。他的邏輯主要是為了知識批判,為了能夠識別知識中所包含的無可爭辯的“自明”的東西,在于判別出“記號”。從這些記號出發(fā)就可以推論出那些不明顯的東西——尤其是關于物理學方面的;進而在這個基礎上最后建立起生活法則。
伊壁鳩魯邏輯地建構(gòu)起來的神學思想,對于動蕩時代的、無助的人們似乎有一種無比優(yōu)越的地位。它吸引了人們的狂熱虔信和頂禮膜拜。因為他的哲學不是一種教訓,而是一種通過推理和反省思考來給人以幸福生活的行為;他的學校是一個愿意共同實踐這種行為的兄弟抑或朋友的團體,而且這種新的信仰對于任何人都是開放的。他的思想給人們一種解脫的啟示。
伊壁鳩魯學派始終保持伊壁鳩魯學說的正統(tǒng)地位,學派的學說內(nèi)容和基本框架幾乎沒有改變。或者說,這一學派的信徒中一直沒有出現(xiàn)出色的理論家,似乎都是在學習和實踐伊壁鳩魯?shù)乃枷搿?/p>
四、斯多葛學派的理性宇宙觀和生命哲學
希臘化時期的邏輯學領域主要有兩大學派,即從亞里士多德學說演變而來的逍遙學派和克呂西波(Chrysippus)從麥加拉學派學說發(fā)展起來的斯多葛學派??傮w而言,亞里士多德的邏輯理論主要是由證明的思想發(fā)展而來的,例如,幾何學;而麥加拉學派主要是全神貫注于芝諾的論辯術和日常生活中的論證性論戰(zhàn),這些論戰(zhàn)產(chǎn)生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所謂的論辯術。
(一)物理學與自然神學混合的有機的理性宇宙觀
在羅素看來:“犬儒派學說中最好的東西傳到了斯多葛主義里面來,而斯多葛主義則是一種更加完備和更加圓通的哲學。”[1](p.296)對于斯多葛學派來說,哲學就是技藝練習,這種技藝的對象是“智慧”,是關于神靈或者人事的知識。這種練習的最高成就或者研究分為三種:一是邏輯或者辯證法是研究言詞的;二是倫理學是研究人生的;三是物理學是研究世界的。在斯多葛學派看來,物理學是邏輯和倫理學的先置條件,要想正確了解后兩者,就只有在了解物理學關于世界和人的那些一般原則時才有可能。
關于世界以及人的運動原理,斯多葛學派認為,作為一個“物體”,它既起作用,又接受作用。因為一方面,物體具有一種本質(zhì)上運動的、完全現(xiàn)實的自發(fā)性,一種“張力”。這種張力,從物體的中心開始,力求向外擴張,然后又回到內(nèi)部以凝結(jié)成為一個統(tǒng)一體;另一方面,像這樣為某種主動的力量所擴張或者凝結(jié)的是一種被動的質(zhì)料,這質(zhì)料也同樣是物體,但只是作為未經(jīng)質(zhì)的規(guī)定的,并且是未定形的或者未被個體化的質(zhì)料。
對于這種“張力”,斯多葛學派賦予獨特的品質(zhì)。無論是在神還是在元素那里,主動性永遠是一個物體用來維持它的“構(gòu)造”的“張力”,也就是物體的“噓氣”或者“普紐瑪”,它是生命的原則或者精神?!捌占~瑪”以它的“天道”治理著世界,有條不紊地向著世界的產(chǎn)生前進。
斯多葛學派進而認為,宙斯就是理性,就是“天道”。宙斯給世界頒布的法律就是“命運”,是一條“因果鎖鏈”,甚至對自然秩序的違反,也包含在永恒的秩序之中。但他們在肯定萬事萬物有規(guī)律的相互聯(lián)系的同時,又肯定事物作著一種演變。因果聯(lián)系不再是一種本質(zhì)的邏輯的發(fā)展,而是世界的命定發(fā)展的兩個階段的“聯(lián)結(jié)”,這種聯(lián)結(jié)本身是偶然的,是一種實在規(guī)定性或者自然規(guī)律。
(二)遵從自然之理性規(guī)定的生命觀
在斯多葛學派看來,自然歸根到底是一種在作用中的理性,這種理性主義的實在論并不是純粹的經(jīng)驗論。他們的道德目標也類似,就是尋求人們自身的自然理性并在行為中予以體現(xiàn)。而對于使人們不能清楚地看到自然理性的“情欲”障礙必須把它連根拔去。有智慧的人就是自己具有自然理性本身的人;假若他似乎是在自然之外,那是因為他在普遍的愚蠢之中是自然的唯一忠實的影像。
在人生境界的理想狀態(tài)方面,斯多葛學派與伊壁鳩魯學派之間非常接近,但是,在達成的路徑上卻是對立地平行的。這兩個學派在唯物論的議題下,是生機論與機械論的對立;在前蘇格拉底哲學家中的宇宙論來源方面,是以赫拉克利特與德謨克利特相區(qū)隔;在生成論方面,以目的論與偶然組合相對立;在神學觀念上,是泛神論與世界之外的神相對立;在宇宙統(tǒng)一性方面,以一個世界與無數(shù)個世界相對立,以世界可重新再生與可被根本摧毀相對立;在物質(zhì)的終極實在方面,以物質(zhì)可無窮分割與分割到原子為止相對立;在空間觀念方面,已充滿的與存在虛空相對立;在世界的普遍性方面,以普遍聯(lián)系與普遍原子論相區(qū)別;在生成機制上,以宿命論與偶然性相區(qū)別;在事物組成上,以全部的混合與許多單純東西的湊集相區(qū)隔??傊@不僅是不同,而且是一種反動,這兩派哲學就像是在打著交手戰(zhàn)[2](p.353)。當然,這兩個學派也有相像之處,它們都主張形體(body)是唯一的實在,一切事物都能從那些形體的角度得到解釋;因此,在這個意義上,它們都是“科學的”哲學。
五、結(jié)語
總體而言,亞里士多德之后古希臘的哲學特征就是更顯明地回歸到蘇格拉底以前的學說,凸現(xiàn)了智者派發(fā)展起來的懷疑批判精神。希臘化地區(qū)盛行的懷疑主義學派、犬儒學派、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等主要哲學派別,或者持有對既定理論的懷疑精神,或者持有對現(xiàn)實生活的批判態(tài)度。他們有著共同的顛覆傳統(tǒng)和批判現(xiàn)實的哲學精神傾向,而且他們在學術傳承和思想觀點上多有交叉,他們之間的差異只在于關注領域和實踐態(tài)度上。
[參 考 文 獻]
[1][英]羅素. 西方哲學史:上卷[M].何兆武,李約瑟譯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63.
[2][法]萊昂·羅斑. 希臘思想和科學精神的起源[M].陳修齋譯.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
[3][德]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3卷[M]賀麟,王太慶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59.
[4][德]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2卷[M].賀麟,王太慶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60.
[5][英]WC丹皮爾.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系[M].李珩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
(作者系山西大學教授,哲學博士)
[責任編輯 張桂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