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嵇康之徘徊去就

2015-04-17 08:17:45楊秀洪
福建商學(xué)院學(xué)報 2015年1期
關(guān)鍵詞:司馬氏名教曹魏

楊秀洪

(福建商業(yè)高等??茖W(xué)校新聞傳播系,福建 福州 350012)

嵇康之徘徊去就

楊秀洪

(福建商業(yè)高等??茖W(xué)校新聞傳播系,福建 福州 350012)

魏晉易代,戰(zhàn)亂不斷,名士難全,玄學(xué)興起的時代環(huán)境及嵇康的個人生活環(huán)境,使嵇康向往道家逍遙的精神境界,但其身份、個性及儒家情懷又讓其徘徊去就,出處兩難。然而,當(dāng)禪代已成定局,全社會都向司馬氏屈服的時候,嵇康在徘徊中憤起,斷然結(jié)束隱身生活,這正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儒家精神。齊物養(yǎng)生,與道逍遙對嵇康來說更多地只能是文本式存在,矛盾痛苦的靈魂在廣陵散中徹底解脫。

嵇康; 道家境界; 儒家情懷; 徘徊; 對抗

魏晉人的外觀和內(nèi)質(zhì)是不和諧的。他們的姿容、神情和辭色顯得過于輕松、浪漫和形式化,正如嵇康風(fēng)姿特秀的外表下埋藏著苦痛不堪的靈魂。時代環(huán)境及個人生活環(huán)境使他向往“遺物棄鄙累,逍遙游太和。結(jié)友集靈岳,彈琴登清歌”的出世逍遙,但其身份、個性及儒家情懷又讓其徘徊去就,出處兩難。

一、 魏晉易代的社會政治文化環(huán)境

魏晉易代之際,戰(zhàn)亂不斷,百姓疾苦,司馬氏高舉儒家名教大旗,以“名教之治”之名排除異己,名士難全,或被殺戮,或隱遁山林,或投靠司馬氏。此時的嵇康“詳觀凌世務(wù),屯險多憂虞”①,看透時世險惡,順時代文化思潮追求自己向往的道家逍遙之境。

(一) 魏晉易代,社會動蕩

黃初四年(223),嵇康出生。此時,三國鼎立已成,然社會仍舊動蕩不安。曹魏外與吳、蜀紛爭,抵御外族入侵,征平鮮卑,平定遼東,二伐高麗,連年征戰(zhàn)。內(nèi)則有曹馬斗爭,高平凌政變,曹爽之難,司馬懿父子專權(quán),王凌、李豐、毋丘儉、諸葛誕先后兵變,曹髦被害,君臣失序,政風(fēng)敗壞。戰(zhàn)爭連年,自然災(zāi)害導(dǎo)致疾疫流行,嵇康時代,全國人口僅八百萬[1]。

(二)名士難全, 易志從仕

正始十年(249),以司馬懿為代表的老資格保守派官員發(fā)動了高平陵政變,曹爽、何晏等人被誅三族。政變殺死了正始名士的骨干分子,一批正始名士集團的官員被罷免。接著,李豐、夏玄侯兵變失敗,被殺。朝中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司馬氏集團又高舉名教大旗,不斷消滅各地親曹力量,廢立傀儡皇帝,準備“禪代”。從高平陵政變到甘露五年(260)曹髦被害的11年時間里,在魏晉禪代的道路上,灑滿了親曹勢力的鮮血,正如《晉書.阮籍傳》所說“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p>

高平陵政變后,許多一度采取回避態(tài)度的知識分子,包括曹爽集團的年輕人,如鐘會、衛(wèi)瓘、裴秀等人都先后投入司馬氏的懷抱。洛陽的政治局勢和文化風(fēng)氣的變化,都在山陽竹林七賢的視野中。面對司馬氏時代的到來,政治背景與價值理想并非完全一致的竹林名士團體,勢必瓦解。阮籍、山濤、王戎、劉伶、阮咸先后入仕,離開山陽,這些變化,使嵇康受到了很大的精神震動。

(三) 漢代經(jīng)學(xué)死亡 ,正始玄學(xué)興起

黨錮之禍,漢儒人格“玉碎”。漢代經(jīng)學(xué)的思想大廈在知識分子中已經(jīng)倒塌。在社會大動蕩中,老莊的內(nèi)圣外王、現(xiàn)世逍遙的思想得到重視,以道家人性自然與儒家社會倫理相融合為特征的魏晉玄學(xué)隨之誕生。當(dāng)時名士產(chǎn)生兩個命題來調(diào)和個人和社會的矛盾:名教同于自然,即與道逍遙、內(nèi)圣外王之道;越名教任自然,即出世逍遙的神仙之道。同時,曹魏帝國建立后,選官制度向變相世襲制變化,因此,求師讀經(jīng)的風(fēng)氣一落千丈。嵇康的少年時代,師學(xué)形式已衰落到極點。沒有儒家經(jīng)師的教育,既然“學(xué)不師授”,只好“越名任心”[2]。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嵇康找到了精神導(dǎo)師,“老子、莊周,吾之師也。”②因此,魏晉玄學(xué)的誕生之際,也是嵇康世界觀形成之時。

二、追求目送歸鴻 ,手揮五弦之道家境界

嵇康15-20歲時,是正始元年——正始五年,也是魏晉玄學(xué)的第一個流派——正始玄學(xué)興起之時。“李叟寄周朝,莊生游漆園”,“都邑可優(yōu)游,何必棲山原”。③當(dāng)時正始玄學(xué)家的正統(tǒng)觀點是,在朝廷照樣可以精神逍遙,未必一定要躲進深山。但嵇康與同時期絕大多數(shù)的知識分子相比有較強的越名教任自然的傾向,這與其特殊的生活經(jīng)歷和生活環(huán)境有關(guān)。

(一)特殊的生活經(jīng)歷和生活環(huán)境

嵇康三歲喪父,缺少父親的管教,但“昔蒙父兄祚,少得離負荷。”④可見,嵇康的少時生活是不愁溫飽的?!吧偌庸侣?,母兄見驕,不涉經(jīng)學(xué)?!薄坝写葻o威”⑤,母兄對嵇康的溺愛和放任自流,使嵇康得以隨心所欲,無拘無束地生活??梢詭熜淖匀?,進行文化拓荒,“學(xué)不師授,博覽無不該通?!奔又簳x玄學(xué)興起,嵇康在玄學(xué)思潮中找到了精神導(dǎo)師,那就是道家老莊[3]。

此外,嵇康的青少年時期是在河內(nèi)郡山陽縣度過的。這里茂林翠竹密布,山泉清流環(huán)繞,田野碧綠,蘭花清雅,一片郁郁蔥蔥、充滿生機而又恬靜祥和的自然風(fēng)光。老莊思想、特殊的成長經(jīng)歷和怡然自得的自然環(huán)境讓嵇康始終不甚熱衷仕途,曾一度過著“攜我好仇,載我輕車”,“彈琴詠詩,聊以忘憂”,“托好松喬,攜手俱游”⑥的逍遙生活,“若以大和為至樂,則榮華不足顧也,以恬澹為至味,則酒色不足欽也?!薄肮时惶旌鸵宰匝裕缘赖聻閹熡?,玩陰陽之變化,樂長生之永久,因自然以托身,并天地而不朽者,孰享之哉!”“不以榮華肆志,不以隱約趨俗。混乎與萬物并行,不可寵辱,此真有富貴也?!雹唢狄缘兰宜枷朐忈屨嬲臉s華富貴?!敖竦割櫴芈铮甜B(yǎng)子孫。時與親舊敘闊。陳說平生,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愿畢矣?!雹嗫梢姡档漠吷驹甘桥c世無爭,逍遙自在。

(二) 離開山陽,避地河?xùn)|

自正始年間到正元二年(255),嵇康被迫從朝廷、民間一步步走向山林。毋丘儉兵變失敗,司馬昭登上大將軍寶座,鐘會拜訪嵇康遭冷落,接著,司馬昭“欲辟”,嵇康放出“絕世之言”的風(fēng)聲。接連的打擊和潛在威脅,讓已對曹魏政治前途失去信心的嵇康對修道隱士生活更加向往。甘露元年(256),沛王曹林⑨病逝。嵇康借妻子長樂亭公主回家服喪契機,遁跡山林,躲避政治干擾,避地河?xùn)|,踏上了追隨“真人”、“至人”之路。嵇康走向山林,實際是走向了神仙道教之路,雖然外因是社會政治條件,但內(nèi)因確是其固有的宗教情感。即便是在嵇康對社會前途充滿希望的正始時期,他依然是對神仙逍遙之境極其向往。

三、身處山林,心未隱遁

雖然對道家逍遙極其向往,并切實追尋過,但嵇康與其他竹林名士一樣都有著道家與儒家、理想與現(xiàn)實、思想與行為的矛盾,人格建構(gòu)過程中,心靈都在山林與廟堂、狂放與慎獨、崇禮與悖禮之間徘徊。嵇康的身份個性及儒家情懷注定他最終還將在生死間徘徊,“與道逍遙”之境注定更多地是文本式存在。

(一)身份及個性決定其非真隱士

1.曹魏王親的身份

嵇康的父親嵇昭因是曹操同郡受到信用,是曹操帳下的督軍糧治書侍御史。由此,可以說嵇康是曹魏親信大臣的后代。嵇康娶了沛王曹林之女(一說是曹林孫女),曹林是曹操和杜夫人所生。按照當(dāng)時的慣例,與公主結(jié)婚者都要被朝廷加官進爵。嵇康被授予郎中職務(wù),不久晉升為七品中散大夫一職。此外,長樂亭公主的姑父是何晏,何晏是曹操的養(yǎng)子也是玄學(xué)思想革命中的風(fēng)云人物。嵇康在山陽就已受玄風(fēng)影響,著有《養(yǎng)生論》,到了洛陽,更是加入到正始清談中。正始清談基本上是圍繞治理國家之根本方針展開討論的,嵇康在正始時期的論文《養(yǎng)生論》、《聲無哀樂論》、《明膽論》和《釋私論》等,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其在正始時期的進取氣息。當(dāng)曹魏大勢已去,司馬氏打著禮教治國的旗號,矜假偽善,濫殺無辜,為“禪代”做準備之時,有著曹魏王親身份的嵇康無法擺脫這樣的責(zé)任感,并表現(xiàn)出“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儒家精神和為曹魏王朝的興衰擔(dān)當(dāng)?shù)挠⑿壑髁x。

2.性烈而才俊

面對當(dāng)時獨特的政治局勢,作為道家信徒的嵇康,完全有理由名哲保身,逍遙于林,平靜地等待改朝換代。然而,嵇康的性格是慎與烈的結(jié)合,他在《與山巨源絕交書》評價自己即“剛腸疾惡,輕肆直言”又“性不傷物”?!度龂?魏書》卷二十一《王粲傳》注引《康別傳》:“孫登謂康曰:君性烈而才俊”?!度龂?魏書》卷二十一《王粲傳》注引《魏氏春秋》:康寓居河內(nèi)之山陽縣,與之游者,未嘗見其喜慍之色。可見,對親朋,嵇康是溫厚的,但在政治立場上又是剛烈的。性烈之個性,注定嵇康無法出處同歸,與道逍遙對嵇康來說是無法付諸實踐的。即便在鍛鐵山陽之時,亦不忘嘲諷鐘會,無法淡遠超近,也注定了其悲劇式命運。這樣的個性又有著曹魏姻親和曹臣后代的身份,使嵇康根本無法擺脫自己,他憤世嫉俗、桀傲不馴,蔑視司馬昭,進而遭致殺身之禍?!度龂尽ね豸觽鳌氛f:“譙郡嵇康,文辭壯麗,好言老莊,而尚奇任俠”,可見嵇康并非文弱書生,也有血氣方剛的一面,司馬氏殘暴黑暗的統(tǒng)治,激發(fā)了其血性[5]。

3.才多識寡,非真隱士

嵇康的身份和個性注定其無法做個真隱士。嵇康走向山林三年中,據(jù)說一度到了蘇門拜隱士孫登為師。將別,登乃曰:“子識火乎?火生而有光,而不用其光,果在于用光。人生而有才,而不用其才,而果在于用才。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耀;用才在乎識真,所以全其年。今子才多識寡,難乎免于今之世矣!子無求乎!”⑩,這是勸告嵇康,發(fā)揮才能的作用必須審時度勢,選擇正確的處世方法,使生命健康存在,說嵇康雖有才氣,但缺乏審時度勢的能力,在當(dāng)今世道,很難保全自己的性命。從孫登的一番話看,估計在跟從孫登學(xué)道的過程中,嵇康的性格和思想讓孫登覺得他成不了真隱士,并也無法避免悲劇命運。當(dāng)“禪代”已成定局,嵇康就挺身而出。嵇康臨終作《幽憤詩》,詩中有“昔慚柳下,今愧孫登”兩句,深表感慨,后悔當(dāng)初不聽孫登相勸之言,也是生死前的徘徊。

(二)懷忠抱義之儒家精神

當(dāng)司馬氏高舉儒家名教大旗,以“名教之治”之名排除異己,名士們清醒了,以種種任誕行為反對司馬氏的名教?!拔簳x時代, 崇奉禮教的看來似乎很不錯, 而實在是毀壞禮教, 不信禮教的。表面上毀壞禮教者, 實則倒是承認禮教, 太相信禮教?!盵4]這種毀壞更多地體現(xiàn)的應(yīng)是對所維護的東西遭到踐踏的一種憤怒,是對司馬氏集團偽名教的反抗。他們表現(xiàn)的對儒學(xué)的反叛,恰恰是對回歸正統(tǒng)儒學(xué)的呼吁。

魯迅在《魏晉風(fēng)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guān)系》中認為, 當(dāng)時最富叛逆精神的文人,如嵇康、阮籍,其靈魂深處仍然懷戀著名教, 他們非毀禮教,其實是不得已的事, 他們服膺真的儒教。嵇康雖然口頭上自稱是老、莊自然無為的信徒,并且也的確追求“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之境,又“懷忠抱義,而不覺其所以然”,可見其思想中仍浸潤著儒家思想。

1.儒家思想深存于心

嵇康雖表現(xiàn)的是道家思想,但儒家思想則更深地存在于他的內(nèi)心。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看到其心中流露出的儒家情懷?!拔ㄉ瞎艌蛩?,二人功德齊均,不一天下私親,高尚簡樸慈順,寧濟四海蒸民?!薄疤朴菔赖乐?,萬國穆親無事,賢愚各自得志。”可見,“輕賤唐虞而笑大禹”,“非湯武而薄周孔”實非本意,只是對儒家思想遭利用的反抗。

《家誡》開篇告誡兒子“人無志,非人也” 。文中教兒子如何按傳統(tǒng)禮教的規(guī)范做人, 儒家氣味濃厚,禮教才是嵇康本心,是一個父親發(fā)自內(nèi)心地對孩子的諄諄教誨。這充分說明了在嵇康心中,儒家正統(tǒng)不容挑戰(zhàn),其對于儒家是極具崇敬之情的。嵇康在《答二郭三首》: “良辰不我期, 當(dāng)年值紛華??矂C趣世教, ??謰刖W(wǎng)羅?!薄肮阎亲陨鸀?zāi),屢使眾釁成。豫子匿梁側(cè),聶政變其形。顧此懷怛惕,慮在茍自寧。”告訴二郭形勢極為不利, 弄不好會陷入法網(wǎng); 只好“翔區(qū)外”, “漱朝霞”, 清靜無為也好, 服食求仙也好?;翟谡紊鲜谴蛩阌兴鳛榈? 否則,嵇康不會當(dāng)曹魏的女婿,不會在隱遁中時刻關(guān)注局勢變化,不會在毋丘儉反時康有力, 欲起兵應(yīng)之,不會一次次地發(fā)戰(zhàn)斗檄文公然反抗司馬氏。

當(dāng)他看到正統(tǒng)儒教被司馬氏集團利用和破壞之時,徹底顛覆儒教實則是對司馬氏集團的反抗。為了在政治上與司馬氏唱對臺戲, 便在《釋私論》中違心地針鋒相對地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

2.從徘徊走向?qū)?/p>

“徘徊何所見?憂思獨傷心。”在出處中徘徊,是竹林文人的典型心態(tài)。嵇康也在徘徊去就中走過沉痛的心理歷程。正始八年,曹爽——何晏和司馬氏兩大集團斗爭達到白熱化程度,嵇康回到山陽的自然懷抱,與好友聚于竹林,似乎進入逍遙之境,其實逍遙的背后是惶恐不安,對時局采取觀望態(tài)度。高平陵政變之后,王凌兵變未遂讓嵇康不安,隨著司馬氏時代的來臨,李豐、夏侯玄被殺,曹芳被廢,曹魏王朝岌岌可危,士人當(dāng)司馬氏功臣或順民,出于良心或是出于曹家女婿的責(zé)任感,嵇康思想處在矛盾中。在他的《卜疑》中,宏達先生提出的十四對矛盾生活方式,正是嵇康所矛盾的,是隱逸逍遙還是壯士留名?是混沌淳樸還是憤憤不平?是直言相爭還是明哲保身?是默默無聞還是名揚天下?……這些正是嵇康的心結(jié),太史貞父無法為嵇康作出抉擇,其理由是真正達到道的境界的人是不必占卜的,無愧于社會,無愧于自己的良心,不必為世俗變故而憂慮??梢?,嵇康沒有達到道的境界,他對曹魏王朝有責(zé)任,對社會有責(zé)任。

嵇康對司馬氏的態(tài)度,在高平陵政變前后經(jīng)歷了一個復(fù)雜的變化過程,隨著司馬氏對曹魏王位威脅逐漸明朗化,嵇康也從觀望困惑發(fā)展到對抗。他在《太師箴》中,以入世者的積極態(tài)度揭露虛偽名教,諷刺了司馬氏的僭妄兇殘:“憑尊恃勢,不友不師,宰割天下,以奉其私?!?,“下疾其上,君猜其臣” “驕盈肆志,阻兵擅權(quán),矜威縱虐,禍祟丘山”, “刑本懲暴,今以脅賢”罵司馬氏父子兄弟的不臣,把持軍政大極,誅戳異己,屢興大獄,誅鋤名士。嵇康進一步在《卜疑》中“輕賤唐、虞而笑大禹”,在《與山巨源絕交書》中“非湯武而薄周孔”,看似否定儒家所推崇的圣人,其實是反對虛偽名教,是要讓打著儒家旗號的司馬氏集團失去依據(jù)。

正元二年(255),當(dāng)毋丘儉兵變的消息傳到山陽河內(nèi)時,嵇康一度為之振奮,“毋丘儉反,康有力,且欲起兵應(yīng)之。以問山濤,濤曰:“不可。儉亦已敗?!蔽闱饍€兵變失敗,嵇康撰寫《管蔡論》:“管蔡皆服教殉義,忠誠自然,卒遇大變,不能自通,忠于乃心,思在王室,遂乃抗言率眾,欲除國患,翼存天子,甘心毀旦。斯乃愚誠憤發(fā),所以僥禍也?!苯铓v史上的管叔、蔡叔造反屬于誤會一事為毋丘儉、文欽張目辯護。說管蔡是“忠良”、“淑善”,他們的造反是出于誤會,本心是“思在王室”“翼存天子”,因而“管蔡懷疑,未為不賢”?!八即嫱跏摇睂嶋H也是嵇康心存魏室心聲的表達。

眼見曹魏大勢已去,嵇康遁入山林,求仙問道去了。嵇康在遁入山林學(xué)道的日子里,時刻關(guān)注時局,洛陽發(fā)生的一切都牽動著他的神經(jīng)。在隱遁第一年,攜琴提酒去吊慰阮籍母親喪,與阮籍公然彈琴飲酒,以示對司馬氏“以孝治天下”的輕蔑??梢姡档膬?nèi)心不僅未隱遁而且還在找機會抗?fàn)?,他無法逃避自己的良心,無法逃避曹魏王親所要承擔(dān)的責(zé)任。甘露四年(259),嵇康走出山林到洛陽在太學(xué)中活動。景元二年,《與山巨源絕交書》中他用給山濤寫絕交信的方式回答司馬氏, 表示自己絕不肯合作的態(tài)度, 言詞相當(dāng)激烈, 秘康自稱 “不喜俗人”, 決不肯“與世同其彼流”,“志氣所耗,不可奪也?!?針對司馬氏利用“湯武周孔”為易代作輿論準備的做法,嵇康“非湯武而薄周孔”,他說自己決不會跟著山濤去登司馬氏的“王途”。醉翁之意不在酒,這是借機會發(fā)表不與司馬氏合作的聲明。嵇康指桑罵槐,諷刺挖苦,含沙射影地揭露庸俗世態(tài)、虛偽禮教、功名利祿的假面具。司馬昭看到這封信以后, 對嵇康十分惱火, 加之鐘會的挑唆,說稽康、呂安的言論“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釁除之,以淳風(fēng)俗?!边@番話加速了稽康的死亡,為“清潔王道”,借呂安事件作偽證之由將嵇康殺害[6]。

四、結(jié)語

綜上,我們明白了嵇康之所以痛苦,之所以徘徊去就,正因為其對“目送歸鴻,手揮五弦”道家精神境界的向往,對“真人”“至人”的孜孜追求,但嵇康又無法擺脫其曹魏女婿的身份,憤世嫉俗的個性也無法讓其眼睜睜地看著儒家思想被利用,被踐踏,看著司馬氏集團虛偽地打著儒家的旗幟篡權(quán)。因此,當(dāng)禪代已成定局,全社會都向司馬氏屈服的時候,嵇康在徘徊中憤起,斷然結(jié)束隱身生活,這正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儒家精神。齊物養(yǎng)生,與道逍遙對嵇康來說更多地只能是文本式存在,但無論嵇康一生如何動蕩在 “徘徊去就”之中,其矛盾痛苦的靈魂最終還是在廣陵散中徹底地解脫了。

注釋:

①嵇康《五言詩三首答二郭》其三

②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③嵇喜《答第叔夜》其一、其三

④嵇康《五言詩三首答二郭》其二

⑤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⑥嵇康《贈兄秀才入軍十八首》其十、其十六

⑦嵇康《答難養(yǎng)生論》

⑧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⑨三國時魏王公,曹操第十子

⑩《晉書·隱逸傳》

[1]韋楊建.從嵇康一生看其思想特點[J]. 學(xué)習(xí)月刊,2010,(5): 138.

[2]王曉毅,嵇康評傳[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4:4,5.

[4]魯迅,魏晉風(fēng)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guān)系[A] . 魯迅全集. 第三卷[M] .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1981: 513.

[5]李建中.魏晉文學(xué)與魏晉人格[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70~23.

[6]陳洪.詩化人生-魏晉風(fēng)度的魅力[M].保定:河北大學(xué)出版社,2001:177~178.

(責(zé)任編輯:練秀明)

Ji Kang’s Lingering Emotion

YANG Xiu-hong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Fujian Commercial College, Fuzhou 350012, China)

Wei and Jin dynasty is a period of time of constant war, and frequent changes of the dynasty make the celebrities hard to survive. Influenced by the rise of metaphysics, Ji Kan yearns for Taoist spiritual pursuit, but his identity, personality and Confucian feelings make him live in a dilemma. When the ordinary people yield to Sima, Ji Kang gives up his reclusive life and sacrifices his life. His behavior shows the Confucian spirit of “do something even though one knows it is impossible to succeed”. His suffering soul has been released in Guang ling Verse.

Ji Kang; Taoism; Confucian feelings; linger; confrontation

2014-12-20

楊秀洪(1979-), 女,福建建甌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xué)。

D092

A

1008-4940(2015)01-0089-06

猜你喜歡
司馬氏名教曹魏
試論洗硯池晉墓墓主身份
入魏司馬氏人物及其后裔研究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研究
牡丹(2020年14期)2020-08-31 14:54:11
曹魏的書法新紀元
商丘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9年11期)2019-02-22 22:42:18
論司馬氏對曹髦之死的應(yīng)對
—— 兼論葬儀之議中的劉賀記憶
神兮 魂兮——感懷于許昌水系建設(shè)和曹魏古城修復(fù)而作
芻議曹魏屯田的背景及影響
魅力中國(2016年45期)2017-07-20 01:23:00
淺析東晉門閥的衰落
世紀橋(2014年3期)2014-04-11 04:32:06
個體與名教的統(tǒng)一
——王弼名教思想探析
连州市| 安福县| 固始县| 密山市| 泾阳县| 嘉兴市| 个旧市| 长治县| 洞头县| 慈利县| 云阳县| 华阴市| 和顺县| 光山县| 安义县| 靖江市| 武川县| 天台县| 古田县| 托克托县| 五大连池市| 社旗县| 凤阳县| 南涧| 龙门县| 耒阳市| 颍上县| 比如县| 曲阳县| 定远县| 南华县| 武义县| 宜良县| 万全县| 庐江县| 文山县| 云南省| 福泉市| 北碚区| 赣州市| 杨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