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萍
摘 要: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運用各種技藝,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引領學生在實踐中獲得語文知識。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教學技藝 教學方法
教學技藝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運用的各種技藝,即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如:導入的技藝、強化的技巧、變化刺激的技巧、發(fā)問的技巧、分組活動的技巧、溝通與表達技巧,等等。教師要做教學的有心人,恰到好處地運用多種技藝,提高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運用教學技藝,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教學中恰當?shù)剡\用教學技藝,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小學生最愛聽故事做游戲。當老師以故事或游戲?qū)胄抡n時,學生會產(chǎn)生濃厚興趣,形成強烈的求知欲。如:筆者在教學《小猴子下山》一課時,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有只小猴子在山上住了好久了,它很想下山去看看。下山后出現(xiàn)在它眼前的畫面讓它驚呆了,哇!這么多好吃的東西呀,心想:我一定要全部把它們運到山上去。于是猴子趕緊到玉米地去掰玉米,看到前面有好多桃子,它就扔下玉米去摘桃子;接著又看到了大大的西瓜,它就扔下桃子去摘西瓜;它原本想抱著大大的西瓜回家,此時有只小兔正出現(xiàn)在它眼前,它趕緊扔下西瓜去追小兔,最終追到了嗎?此時學生思維活躍,結(jié)果是怎樣的呢?學生都迫不及待地讀課文。
二、運用教學技藝,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老師在教學中應適時地運用不同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中,經(jīng)常用“只是這樣嗎?”、“就這么一種方法嗎?”等語言引導學生探索,閱讀教學中,可結(jié)合課文讓學生說說對課文某一方面的想法。如:教學《曹沖稱象》一文,讓學生說說是否還有別的辦法,學生動腦筋,說出了多種方法。又如:教完《司馬光》一文后,可以這樣問:“假如司馬光一下子不能把缸砸破,你還有什么辦法?”組織小型答辯會,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勇于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總而言之,就是讓學生積極參與思考,有發(fā)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向課本、老師和同學質(zhì)疑的挑戰(zhàn)者。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要善于運用形象化語言描述直觀畫面,強化對字形的記憶。如象形字“烏”,因不明字理,學生書寫時常常把“烏”寫成“鳥”,怎樣使學生明白“烏”字沒有點呢?教學時,邊出示“烏鴉”的圖片,邊描述:一只鳥,樹上停,身黑羽毛,一雙黑眼睛,仔細瞧一瞧,只見它身子,不見它眼睛。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很快感悟出了字理,懂得了“烏”字沒有點是因為“不見它的眼睛”。
三、運用教學技藝,巧設趣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運用教學技藝,設計有趣的開放式問題,讓學生在探索與創(chuàng)新中品嘗成功的喜悅,體會語文本身的趣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的發(fā)散性與靈活性。如:教學《記錄課余生活》綜合性學習時,設計了讓學生展示課余生活的環(huán)節(jié),以體驗成功樂趣。首先教師引導:剛才老師看到同學們邊聽邊笑,從中感覺到了你們是在分享老師兒時快樂的課余生活,現(xiàn)在你們是不是很想把自己的快樂與別人分享呢?那就分成學習小組,把自己記錄的課余生活說給別人聽聽,展示給別人看看,趕快行動吧。讓學生自行組成四人小組,小組交流各自的課余生活,然后在小組內(nèi)自主篩選出最具代表性的課余生活,4人團結(jié)合作,以不同形式上臺表演。創(chuàng)造性地以小畫家、小導游、小播音員、小歌唱家、小書畫家等身份展示自己的課余生活。其次讓小組成員個個開口說話。再次讓學生上臺展示,全班交流,交流的形式非常豐富。A組小導游介紹自己游覽過的地方。B組小畫家登臺,熟練的繪畫技巧著實讓人佩服,將自己的課余生活描繪得栩栩如生。C組小歌手上場了,把自己的課余生活編成了一首歌,歌聲清脆、悅耳動聽,感染了在場的“觀眾”,同學們情不自禁地鼓掌。D組“語言大師們”立即登臺,以小導游、小記者、小播音員身份,將自己游覽的地方、采訪的地方和人、調(diào)查的地方,向同學們介紹,學生津津有味地聽著。E組小書畫家當場寫字作畫。F組幾個同學把課余生活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G組用表格形式記錄課余生活:從時間、活動內(nèi)容、收獲感受等方面展示。H組展示小組成員最近讀的課外書和課余搜集的許多郵票。I組同學展示小組的“多彩的課余生活”圖板。……
“剛才看到同學們的展示真讓老師感動,老師在你們自講、自畫、自吟、自唱等一系列活動中感受到了你們課余生活的豐富多彩,也領略到了同學們的多才多藝,分享了你們多姿多彩的生活。你們是不是想與更多的人分享呢?你們說用什么辦法好呢?那就是把它寫下來”。
四、運用教學技藝,引領學生在實踐中獲得語文知識。
運用教學技藝,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用心靈感悟。如學習某些生字,應該引導學生親自觀察,這樣能夠使文字活起來、想象飛起來,利用好每個語文園地里“我的發(fā)現(xiàn)”,不斷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新的識字方法。通過對“青—清—睛—請”等生字的學習,學生會發(fā)現(xiàn)可以用“減一減”、“加一加”的方法學習生字;通過對木“桃、松、梧、桐”,“茄、葫、草”,目“眼、睜、眠”這些生字的學習,學生會發(fā)現(xiàn)“扌”旁跟手有關、“足”字旁跟腳有關、“目”字旁跟眼睛有關的識字方法;通過對“新—舊”、“勝利—失敗”、“進—退”這些字的學習,學生會發(fā)現(xiàn)用“反義詞”學習生字的方法;通過對人字進門金光閃,市字進門鬧翻天這些生字的學習,學生會發(fā)現(xiàn)“編順口溜”的方法識記生字。其實識字方法多種多樣。時間長了,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識字方法,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識字習慣,老師發(fā)現(xiàn)了要及時給予表揚,學生也會在新的發(fā)現(xiàn)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學生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會主動組織語言,從而促進思維和語言的發(fā)展,同時進一步提高識字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教好小學語文的鑰匙。它能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活躍思維,保持學習積極性。運用現(xiàn)代教學技藝巧妙“激趣”,可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新課標,2011.
[2]何克杭.教育技術(shù)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傅道春.教學行為的原理與技術(shù).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