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冬
【摘 要】校園文化活動作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完善大學生人格、提高知識內涵、豐富課余生活、拓展素質修養(yǎng)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對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如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來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領域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校園文化活動;思想政治教育;途徑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強調指出:“要努力拓展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要大力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學術、科技、體育、藝術和娛樂活動,把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教育于文化活動之中?!?/p>
一、校園文化活動的含義及作用
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校園文化從廣義上是指高等學校生活方式的總和,包括智能文化、物質文化、規(guī)范文化、精神文化.狹義上,也就是對校園文化活動最好的概括:就是校園藝術教育和學生課余文化活動,其主要內容是對大學生進行文化藝術和審美教育,組織各類藝術社團,開展各種文化藝術活動,豐富大學生的校園生活,提高他們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
1.導向作用
校園文化活動蘊含著較深層的價值體系,這一體系是在長期的教學、科研與管理實踐中凝結而成的。它為學生提供了行為的參照系,潛移默化地指導其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把個人行為引導到集體目標上來,因而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規(guī)范和生活方式,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
2.規(guī)范作用
在校園文化活動建設中,建立與健全各種規(guī)章制度,并通過抓制度落實為青年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公平競爭、自我成才的良好環(huán)境??梢源偈顾麄凁B(yǎng)成文明舉止和良好行為習慣,自覺地將他律行為轉為自律行為,不斷提高學校學風建設的整體水平。
3.激勵作用
校園中凸現(xiàn)出來的榜樣是這個特定的文化區(qū)間內涌現(xiàn)出來的正面典型。他們集中地反映出學生的精神風貌、價值觀念、思想道德素質和生活行為方式。校園榜樣真實貼近他們的生活,其激勵的力量是無窮的,它既是校園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又是校園文化的形象教材。
4.凝聚作用
這是指學校的文化氛圍特別是良好的校風能激發(fā)學生對學校目標、準則的認同感和作為學校一員的使命感、自豪感、歸屬感,形成強大的向心力。所謂校風,即學校富有鮮明個性特點的教學意識、育人意識、道德意識、文明意識以及為全校師生認同的集體榮譽感與責任感。這種高凝聚力主要表現(xiàn)為:集體與個人的關系休戚與共;集體對個人有很強的吸引力;個人對集體有很強的認同感。
5.調節(jié)作用
大學生緊張的學習生活需要緩解與調適。“一張一弛方為文武之道”,校園文化活動展現(xiàn)的這一片天地可以讓他們心理得到放松、心態(tài)得到調整,從而保持良好的心境。
二、校園文化活動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進作用
校園文化活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面對80后,90后學生的時候,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面臨許多新問題和新任務,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們的工作方法和方式就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改變以往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去,使校園文化建設逐漸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載體,從而進一步發(fā)揮校園文化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育人功能。
1.校園文化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思想觀念
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灌輸教育和自我教育為主要形式,以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形勢與政策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為主要內容。隨著社會的變化、思想文化的日益更新,青年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都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校園文化活動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彌補了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校園文化環(huán)境是一種無形的感染力量,它能影響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教育。
2.校園文化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觀點
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健康的校園環(huán)境, 大學生的素質教育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能促成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觀點。高校是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而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集中體現(xiàn)了先進文化的性質和方向。對社會熱點、時事政治等大學生非常關注的問題,進行思考、討論、分析和引導?!耙钥茖W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對大學生進行以“三觀”為主要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得以貫徹,促使學生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中形成正確的政治觀點。
3.校園文化促使學生形成符合社會要求的道德品質
校園文化中的校風是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反映, 是學校師生員工共同形成的、具有辦學特色的、全局性、穩(wěn)定性的精神力量和行為作風,也是學生的道德品質的間接反映。校風是學校文化環(huán)境中無形的教育因素,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生活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優(yōu)良的校風為個體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最佳的精神環(huán)境條件。
三、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形式
在新的形勢下,如何使高校校園文化豐富多彩,如何使學生在參與校園文化活動中得到應有的鍛煉,大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校園文化活動的質量,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1.堅持活動的目的性
目的在人的活動一開始就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它是構成人的活動不可缺少的首要環(huán)節(jié)。作為人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在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時,應當自始至終都堅持目的性,而每一項具體的活動應達到什么目的,也應當有明確的規(guī)定,通過活動使學生受到教育,決不能無目的地為活動而活動。
2.確立教師的主導性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質教育過程中,我們強調學生的自律、自主,但并不否定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教師應是活動的參與者與引導者,同時還扮演著領航者和示范者的角色,處于主導地位。
3.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主體性主要表現(xiàn)在能動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三個方面。校園文化建設中,應當將學生作為活動主體,為其充分發(fā)揮主體性創(chuàng)造條件,不僅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價值,更加強調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和發(fā)展,讓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自主、自覺、能動、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認識和實踐,并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要求,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和展示,努力將學生培養(yǎng)為全面的人、獨立的人、道德的人、健康的人、創(chuàng)新的人。
4.充分體現(xiàn)與網絡化社會相適應的時代特點
現(xiàn)代高新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個新領域。大量進步、健康、有益的信息和不少反動、黃色、迷信的內容同時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要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 牢牢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 使網絡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5.注重形式的多樣性
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質教育中,應從學生的需要、興趣出發(fā)來設計組織活動。但如果活動的組織實施過程,形式過于單一,內容過于單調,久而久之也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削減其參與活動的熱情與積極性。因而,我們在校園文化建設時,要做到活動形式的多樣化,應根據活動的方式、特點,使個人活動與不同規(guī)模的群體活動相配合、補充。同樣,活動的內容也應豐富多彩,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形式,靈活地加以運用,以求達到最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紅霞.校園文化建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1)
[2]楊長春.關于強化高校校園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考.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7(147)
[3]張江云.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社會科學論壇200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