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世榮
摘要:本文從解決學生課堂“動”的問題、創(chuàng)設形成問題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教給學生發(fā)現問題的方法四方面入手,探討了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問題思維來組織教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英語教學;問題思維;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08-039-1當前倡導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創(chuàng)新能力中,創(chuàng)新思維是關鍵和核心,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又是判斷思維是否具有獨特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一個重要依據。因此“問題思維”對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這同樣也是符合《英語課程標準》的精神。那么,在英語教學中,老師又應當如何應用問題思維來組織教學呢?
一、解決學生課堂“動”的問題
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不僅要手動,心動,眼動,更重要的是要嘴動,尤其是在課堂中的前五分鐘。我個人認為前五分鐘如果學生能夠動起來,教師能夠把學生很好地調動起來,那么對整堂課的教學效果來說可以起到了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作為我們英語教師用好前五分鐘至關重要。我在每節(jié)英語課的前五分鐘是這樣做的。我的每節(jié)課的前五分鐘都是學生自由發(fā)言的時間,即我們把它叫做“free time”。后來學生們都把它稱作talk show或者show time,即自由發(fā)言時間,自我展示時間。在這五分鐘的時間中,我開始是指定學生上臺發(fā)言,這樣每個學生都要去思考去準備,以防被叫到。后來時間長了,學生們適應以后,說的人就多了。每天我們都要討論一個話題,如天氣、時事、飲食、天文、地理,當然也包括我們身邊的一些小事,凡是學生們愿意說的想說的都可以拿到show time中來討論。討論完后,讓學生們進行自我評價,盡量用英文,讓學生們積極去思考。記得有一次我們討論的topic是關于pets的,這一話題學生們很感興趣,而且也比較熟悉。那一次班上幾乎90%以上的學生都參與進來,幾乎都要用英語說上幾句,哪怕是班上最差的學生,他也可以說上一句:My pet is a dog or a cat。后來我發(fā)現通過選擇這樣一個類似于比賽前的預熱賽活動,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們的自我評價能夠開拓學生們的思維,并且能夠引導他們主動參與進來,主動提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
二、創(chuàng)設形成問題的情境
在教學中,關鍵是要從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情境中產生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的熱情。如我在上7B unit 6 pets一課時,首先問了學生一些問題:Do you know animals? What animals do you know? If you like an animal very much, you can keep it as a pet in your flat. And what animals do you want to keep as a pet?通過這一系列問題的提問,教師完成了一個學生回憶學過的動物的名稱的過程。在學生完成這一過程之后,再在多媒體上展示以下圖片并配以聲音,如a cat, a dog, a lion, a tiger, a snake。尤其在配以flash動畫和聲音時,學生們會不自覺地就進入狀態(tài),就有想參與的熱情。緊接著我便問學生們一些關于圖片的內容:
T:what is it?S:It is a rabbit
T:Do you like it?S:Yes, I like it very much.
T:Why do you like it?
S:Because it is lovely. It has two long ears. It often jumps and runs here and there. I can feed it carrots when it is hungry. That will be interesting.
類似的問題可以問不同的學生。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完了之后同學們很自然地就明白了pets是這一單元的主要學習任務。我想通過這樣一種集聲音、圖像、文字于一體的直觀教學手段,有利于知識的理解與鞏固,能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觀察力,思維力和想象力,從而能夠激發(fā)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
問題是思維的動力,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給學生比較充分的思維空間和時間,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同時還要善于疏導,把學生的思路引入問題的關鍵,使學生的提問不斷由淺入深。如我在上7B unit5 reading時問了一系列問題:
……
通過這些由簡單到難、由整體到細節(jié)、由全局到部分的提問,到學生們回答出這些問題,學生們也就基本完成了該教學任務的要求。如果每節(jié)課的reading都是這么上的,那么時間長了,學生們很自然地就形成了一種問題意識,以及解決問題的欲望和解決問題的必要,所以創(chuàng)設一些好的、循序漸進的問題,對學生形成強烈的問題意識有很大的幫助。
四、教給學生發(fā)現問題的方法
傳統的教學中,正如我們上中學時,學好英語只要把文章讀熟練了,單詞都掌握了,再配以相關的語法訓練,考試準能得高分??墒乾F如今新版的牛津教材,只這樣做恐怕是不行了,新版教材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和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它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具有活的性質,這正好與新版教材的指導思想相吻合。有的英語老師整天查學生背單詞,默單詞,事實證明,即使學生掌握了,可是考試時候還是做不出題目。為什么呢,因為現在的考試已經不光是考單詞了,它更重要的側重于考語言環(huán)境。
所以學生要將這些題目做對,就必須要根據語境進行分析,然后才能做對。正因為如此,在英語課堂中適時運用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教學方式,發(fā)散思維,有助于開拓學生的眼界,增強學生的想象力,和應變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望,培養(yǎng)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