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澤 肖梅
摘要:筆者根據(jù)多年積累的經(jīng)驗和切身的體會,認為要從高一開始著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六種好習慣,重視細節(jié),在細節(jié)上求突破。
關鍵詞:學習習慣;培養(yǎng);高一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09-051-2
一、高三英語教學的不良現(xiàn)狀
許多教師以為高三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和各種好的學習習慣,只要幫助他們復習語法、擴大詞匯量、點撥解題技巧,再加以拔高拔尖就可以迎接高考了。殊不知,種種不良現(xiàn)狀令人擔憂。
1.字跡潦草,卷面不整潔
江蘇高考卷的Ⅱ卷是任務型閱讀和書面表達(共計35分),本應該是“抓分”的項目,然而,事實卻不是如此。就書面表達(共計25分)而言,一般說來,60%的學生僅得15分左右。大部分學生作文得分偏低的原因除了不能很好地表達內(nèi)容,句子結構過于簡單,缺少高級詞匯,文章段落結構不清晰外,主要還是字跡潦草難辨,卷面涂改不整潔。
2.早讀課“默默無聞”
高中的早讀課一般是每兩天安排半小時??杉幢氵@樣寶貴又稀缺的時間,高三的英語早讀課居然“萬馬齊喑”,聽不到瑯瑯的讀書聲。
3.不知道記筆記,也不會用好筆記
當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時,有些學生居然無動于衷,不知道應該記點筆記。被老師提醒之后,他們才慢吞吞地、隨隨便便記在課本的某頁空白處,而不是專門的筆記本上。
4.單詞掌握不牢,不能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
平均而言,《牛津高中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有30至40個新詞,學生普遍覺得單詞難記,花費的時間比較多;即使勉強記住,也會很快遺忘。
教材、課本中的詞匯都沒有掌握好,更不要奢談通過大量課外閱讀來擴大詞匯量了。因此,有一部分高三的學生,因為詞匯量的明顯不足,影響到閱讀的速度和對文章的理解。
5.錯題不懂得訂正,或者光訂正不懂得消化
學生在平時的練習、測驗和考試中不可避免會產(chǎn)生錯題。錯題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金松濤,2012)。學生對錯題進行收集、整理和利用,可以檢查出自己知識結構體系中存在的漏洞,分析出自己學習中的盲點,進而提高學習成績(冷艷,2012)。
然而,50%的學生居然沒有一本像樣的糾錯本。他們不知道:錯題應該集中收集、整理在一本簿子上;對錯誤的原因要進行簡明扼要的分析;還要定期翻閱、消化。
二、高一必須培養(yǎng)的好習慣
1.培養(yǎng)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
具有良好的書寫習慣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教師要讓學生及早了解這一點,嚴格按照英語的書寫要求,寫就一手正確而又漂亮的英文。
需要強調(diào)的是,有些學生在書寫時往往忽視具體的要求:如單詞之間無間隔、標點符號錯寫、增減單詞中的字母等。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中花費一些時間,講清楚書寫的規(guī)則,然后正確示范,引導學生從書寫字母、單詞開始,逐步過渡到句子、篇章。
2.培養(yǎng)大聲朗讀的習慣
俗話說,一日之際在于晨。早讀課是每天最早和學生見面的一節(jié)“小”課。雖然時間不長,但筆者認為比較重要。早讀課前,教師要明確地告知學生朗讀、誦背的任務。
為鼓勵學生大膽開口,預防怕讀、錯讀,教師可以首先進行領讀,也可以播放錄音磁帶讓學生跟讀,時間控制在五至十分鐘之內(nèi)。接下來的時間就是自由讀。學生在讀準、讀好的情況下會增強信心、產(chǎn)生自豪感,從而慢慢讀出美感、讀出享受。
3.培養(yǎng)記筆記、用筆記的習慣
課堂是教學的最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除了要求學生認真聽講、主動思維、積極發(fā)言外,還要要求學生認真記筆記。
剛進入高中的學生不知道怎么記筆記,這時候,教師就要提醒學生:這個知識點、語法點很重要,請記在專門的筆記本上,以便今后復習時用。
有了一本要點齊全、書寫美觀的筆記本,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的第一步。教師還要督促學生隔三差五地拿出來翻閱、記憶,切不可束之高閣而蒙塵,棄之一隅而荒涼。
4.培養(yǎng)利用音標、語塊巧記單詞的習慣
通過對高一學生的訪談,筆者得知:原本以為在小學或是初中就完成了的音標教學任務,對高一學生來說居然還是一片空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筆者強烈建議高一教師花費幾課時,通過讓學生聽準、辨清、模仿和練習,正確運用48個音素,學會并記住常見的讀音規(guī)則。
為了進一步提高詞匯教學效率,教師有必要引進詞塊(lexical chunks)教學。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一第一單元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記憶如下的詞塊:attend an assembly / devote oneself to doing something / show respect for / It was a struggle for me to do something / It was a bit challenging for me at first.……
5.培養(yǎng)自主閱讀英文書報的習慣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四大基本要素。這四個環(huán)節(jié)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就“讀”而言,教師重視加強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訓練,能促進學生聽、說、寫的進一步提高。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我們必須課內(nèi)外聯(lián)合行動,從精讀和泛讀兩個方面入手。這里的精讀主要指平時的課堂閱讀教學。此外,我們還應適當安排一些英語閱讀方面的任務,讓學生課外自主完成,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泛讀。根據(jù)多年的教學實際,筆者發(fā)現(xiàn),適合高中學生課后閱讀的英語報紙、雜志有:《21century(teenager)》、《classroom studio》等等。由世界名著簡寫而成的《書蟲》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課外閱讀讀本。
6.培養(yǎng)有效管理糾錯本的習慣
根據(jù)布魯納的認識發(fā)展理論,學習本身是一種認識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體的學習總是要通過已知的內(nèi)部認知結構,對輸入信息進行整理加工,以一種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儲存(奚仁,2012)。因此,建立糾錯本,不斷地反思錯誤,是從高一起就要著重培養(yǎng)的又一良好學習習慣。
同前面講到的課堂筆記本一樣,糾錯本也應該時常翻閱,屢次溫習。這樣一來,學生通過對不懂之處的對癥下藥和對薄弱環(huán)節(jié)的重錘敲打,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學習效果。
三、結束語
事實上,除了上述提及的重要的學習習慣外,還有許多的其它習慣有待培養(yǎng),例如,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利用“邊角料”的小塊時間學習英語的習慣、使用工具書(包括字典)的習慣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
有人說,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習慣,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也是習慣。事實證明:學生學習習慣的好壞與教學的成敗有著相當重要的關系。學生一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會逐步提高,而且,教師在今后的高三教學工作中也會輕松許多、高效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