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樊立群
[摘 要] STEAM教育是一種將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等多學科融合的教育理念,與當今社會提倡的促進人的全面綜合發(fā)展相匹配。STEAM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赟TEAM教育理念,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中的幼兒園科學活動指導課進行實踐,將STEAM教學模式應用于課堂教學實踐并以《神奇的色彩》這一具體項目為例進行嘗試,探索了STEAM教學理念在教學中的實踐運用,以期通過STEAM教學模式提高未來幼兒教師核心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建立學生跨學科融合的思維模式,創(chuàng)新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課的課堂教學,培養(yǎng)面向未來的幼兒教師。
[關鍵詞] STEAM教育理念;核心素養(yǎng);科學活動;教學實踐
[基金項目] 2020年度東莞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基于STEAM理念提升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模式研究”(2020GH467)
[作者簡介] 楊 柳(1989—),女,新疆烏蘇人,教育學碩士,東莞市商業(yè)學校幼兒教育專業(yè)部講師(通信作者),主要從事學前教育教學研究;樊立群(1993—),女,陜西漢中人,教育學碩士,東莞市商業(yè)學校幼兒教育專業(yè)部助理講師,主要從事學前教育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3)02-0185-04[收稿日期] 2022-10-24
STEM教育最初被稱為科學、數學、工程和技術(SMET),SMET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創(chuàng)建的一項倡議。由STEM教育衍生而來的STEAM教育近年來開始出現,增加了藝術(Arts)教育[1]。目前,關于中職階段的學前教育專業(yè)STEAM教育實踐研究相對缺乏,探究將STEAM教學模式引入中職幼師生的“幼兒園科學活動指導”專業(yè)課程具有重要意義。將工程教育融入人文教育的思維理念,探究適用于現實教學并有利于提高學習者核心素養(yǎng)的STEAM教學模式,為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提供新的研究視角。
一、STEAM教育理念下的“學”與“教”
(一)建構智能化教學環(huán)境
建構智能化教學環(huán)境是STEAM教育理論的重要一環(huán),將STEAM教育理念應用于教學需要將教學、課程資源相整合,在實踐環(huán)境中借助互聯網和技術手段,運用STEAM教育跨學科知識融合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綜合實踐的能力,構建中職幼師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方案[2]。建構智能教學環(huán)境需要外部保障和內部支持,外部保障包括互聯網技術的支持、跨學科內容整合和教師團隊整合三個部分。內部支持包括以跨學科思維為統(tǒng)領的高階思維,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認知發(fā)展,以自主學習為動力的動機,以人際互動為支撐的社會文化,以線上線下交互為方式的未來學習[3]。
(二)智慧教學下的教學新形態(tài)
在STEAM教學理念之下,微課、創(chuàng)客、慕課、云班課和翻轉課堂是最新的教學形態(tài)。這些最新的教學形態(tài)改變了以往局限于固定教室、時間和老師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形成了智慧教學環(huán)境下“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的能力培養(yǎng)模式[4]。STEAM智慧教學新形態(tài)是圍繞學生“學”而建立起來的教學模型(見圖1)。
二、STEAM教育教學模式設計框架
本文設計了基于STEAM教學理念的教學框架,一種采取了線上與線下混合的教學,將教學設計從單一的、固定的課堂模式擴展至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部分(見圖2)。
(一)課前準備部分
教師在本階段根據科學活動指導課程的具體內容和學生的具體學情,具體分析并確定學習的課堂要點。以多學科知識為輔助,圍繞一個具體問題進行跨學科知識的整合。教師要完成課前微課并發(fā)布微課視頻,為學生查找相關資料并提供參考網站,為學生提供自學環(huán)境。學生完成課前資料收集、自行分組、完成練習,通過教師提供的參考網站,準備各類學習資源,實現自主學習[5]。
(二)課中實踐部分
課中實踐階段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型環(huán)境,按照課前的分組進行深度合作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同時也要為每一名學生創(chuàng)設獨自探究的機會。
學生的學習分為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反饋評價和匯報交流。教師在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中創(chuàng)設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與個人獨立探究。具體的操作環(huán)節(jié)由六個步驟組成,分別在情景導入、明確任務環(huán)節(jié),教師利用多媒體資源創(chuàng)設具體教育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并明確與問題相關的具體任務;在收集資料制定方案環(huán)節(jié),學生將自己課前收集的資料與情景和任務結合;制定具體的方案,自主制作,學生動手進行操作,將自己設計的方案進行實踐;在下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根據對學生設計的方案的具體操作情況進行引導;接著對科學實驗的成果進行展示,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正與完善;最后進行評估檢測,對具體的問題進行拓展和升華。
(三)課后拓展部分
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后,根據學習者的學習情況進行具體有針對性的反饋。由學生自行總結資料,將實驗成果上傳到學習平臺,將自行設計的科學活動形成幼兒園科學活動指導案例,并拓展教學內容,對課程進行優(yōu)化和提升,形成課程資源。
三、STEAM教育理念教學模式案例分析
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兒園科學活動指導》和《STEAM科學實驗盒》中的《神奇的色彩》一課為例,對STEAM教學模式進行案例分析,為STEAM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提供參考與依據。
(一)課前準備階段
1.選定案例。本項目具有一定的探究性,適合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與探索。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學生對色彩具有敏感的審美與興趣,利用三色元的色彩變化可以幫助學生對色彩變化產生興趣,讓學生運用自己配置的色彩進行繪畫可以加深學生對色彩的理解和認識,鍛煉學生的感知能力和觀察能力,讓學生學會感受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
2.知識準備。學生需要了解色彩的變化,學會用測量和計算的方法對三色元進行配制,并具備一定的繪畫基礎。
3.學生評估。在知識儲備層面,學生已經完全具備了完成該項目的能力,并具備深入學習的條件。在學習能力和內驅力方面,學生存在明顯差異,應該通過分組合作、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4.學生分組。四個人為一個小組的成員分別有:組長,領導其他同學做好工作;指導員,指導成員展開具體工作,關注任務完成的進度,鼓勵小組成員不斷地嘗試材料;管理員,收集整理材料并指導材料的使用;記錄員,記錄團隊成員的想法并在班級中展示相關的報告。
(二)課中實踐階段
1.情景導入,明確任務。(1)營造一個色彩世界。通過觀看視頻《色彩世界》提問:是否認識這些顏色,分別都是什么顏色?(2)進行小組討論。各小組列舉并記錄生活中常見的各種顏色??纯茨膫€小組列舉的顏色最多,對顏色的描述最準確。(3)任務要求。要求各組使用三種色彩的顏料,創(chuàng)造出盡量多的顏色并記錄方案。
2.收集資料,制訂方案。提供色彩混合的相關圖冊,啟發(fā)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小組共同討論使用什么方式來調配顏色。
3.自主協(xié)作,具體實施。通過討論方案后,學生進行具體的操作實驗,運用疊加法、混合法、稀釋法來實踐自己的設計。
4.教師引導,過程檢查。小組按照原計劃開始實驗,教師巡視觀察并用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怎樣操作可以找到混合顏料的規(guī)律,配置顏色的規(guī)律是什么,教師通過在此處引入比例的概念以幫助學生理解不同量之間的關系。
5.展示成果,修正完善。在混合完成后,教師檢查各小組制作的不同顏色的數量,完成的小組在教師檢查后可以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繪畫除了使用調出來的顏色,還可以用水彩筆和蠟筆勾線進行點綴,繪畫的主題不限,教師可以進行啟發(fā),原則是盡量使用多的顏色來進行創(chuàng)作,不局限于繪畫本身的合理性,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拓展思維。
6.評估檢測,拓展升華。教師可以提示學生當某一個混色的顏料使用完成后,應該按照實驗記錄表中的配方重新進行配色,只有兩次配置的顏色是相同的才說明實驗記錄是準確無誤的。對學生自行配置的顏色進行繪畫匯報展示,通過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總評對學生的實驗記錄及繪畫作品進行評價,并對項目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修正與總結。
(三)課后反思階段
學生課后完成相應課時的練習,達到鞏固和強化的效果。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驗、練習和記錄與學生交流并收集反饋意見,并對本次項目教學活動進行反思,將收集的相關教學素材、資源、反思和優(yōu)化后的課程進行一定的整理和完善,形成課程資源,以便后續(xù)教學工作的開展。
四、STEAM教學實踐的反思
(一)關注學科知識體系的獨立與學科之間的融合
在實際教學中,數學、化學、物理等理工類學科有著各自獨立又復雜的學科體系,對于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而言,系統(tǒng)的學習難度較大。STEAM教學實踐使知識體系內容過多、過雜,而缺乏系統(tǒng),讓學習者無法掌握系統(tǒng)的學科知識[6]。為解決這一問題,在STEAM教學探究中采用項目式教學。教師將項目有關的學科知識點在課前錄制微課視頻進行講解或者引導學生自學。學習者在課前通過查閱資料、小組討論等方式對不熟悉的學科知識進行自學。
(二)厘清STEAM教學模式下的教學重難點
STEAM項目教學模式圍繞一個問題進行探究,有其特定的教學流程,但固定的教學流程容易使教學的重難點不夠突出,STEAM項目式教學模式運用多學科視角解決一個問題,無法明確學科的重難點,造成知識的簡單堆砌,只能滿足學生一時的興趣,卻無法激發(fā)學生長久學習的內驅力。因此,在STEAM項目教學實踐中要充分考慮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教師需要厘清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了哪一門學科的哪一個具體知識點,通過重難點問題的解決促進學生超越其最近發(fā)展區(qū)。
(三)注意跨學科思維和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
跨學科思維在STEAM教學理念中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思維能力,要求學生運用多學科視角去解決問題。在項目實驗中運用到化學的稀釋、溶解,運用到數學的數、量的變化,運用到美術的色彩運用。學生需要構建一種思維模型,用多學科的思維去解決問題。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讓學生意識到可以通過反復的實驗分析進行不斷優(yōu)化,更可以通過不斷的實驗來檢驗結果的正誤,這樣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未來的幼兒教師隊伍需要具備核心素養(yǎng)的幼兒教師。
結語
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教學實踐研究在中職幼師生的科學活動指導課堂中具有實踐意義,STEAM課程的發(fā)展可以更好地促進未來幼兒教師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建立學生跨學科融合的思維模式。在日常生活和未來的幼兒園教學中的科學精神和探究精神啟蒙,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在STEAM教學實踐的不斷探索中,教師也應不斷優(yōu)化課程,喚起學生已有的經驗。STEAM教學模式帶給教師全新的教學體驗,基于STEAM教學理念的教學活動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做到了因材施教,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然而,如何在智慧化的學習環(huán)境中兼顧到每一位學習者的核心素養(yǎng)提升、如何科學地對課程進行評價等問題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改進。
參考文獻
[1]仲嬌嬌.STEAM教學活動設計與應用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8.
[2]孫杰.STEAM教學理念下的初中歷史教學實踐:以“青銅器的高超工藝”一節(jié)為例[J].中學歷史教學,2021(7):12-14.
[3]夏雪梅.項目化學習設計:學習素養(yǎng)視角下的國際與本土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187.
[4]王旭卿.面向STEM教育的創(chuàng)客教育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8):36-41.
[5]王娟,吳永和.“互聯網+”時代STEAM教育應用的反思與創(chuàng)新路徑[J].遠程教育雜志,2016(2):90-97.
[6]余勝泉,胡翔.STEM教育理念與跨學科整合模式[J].開放教育研究,2015(4):13-22.
Research on Teaching Practice of Scientific Activity Guidanc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TEAM Education
YANG Liu, FAN Li-qun
(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Dongguan Commercial School, Dongguan, Guangdong 523107, China)
Abstract: STEAM Education is an educational concept that integrates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and mathematics, fit in with the promotion of people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at advocated by current society, especially, to advance students key competencies. Based on the idea of STEAM education, this paper practices in the kindergarten science activity guidance cours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using the STEAM models to practic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plor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STEAM teaching philosophy by taking the specific project “The Magic Color” as an examp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school teachers key competencies, inspire students interest, and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habits through the STEAM models of teaching, we should establish a hybrid of interdiscipline thinking mode for students, innovat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cultivate futrue-oriented preschool teachers.
Key words: STEAM Concept; key competencies; scientific activities; teaching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