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成淼
摘要:在當今的教育環(huán)境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然而,傳統(tǒng)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方式往往過于理論化,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不密切,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生活化實踐教學方式應運而生。本文旨在探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生活化實踐的研究,以期提高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 課堂教學? 生活化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道德存在于兒童的生活中”“兒童道德品質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知。只有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衍生出來的教育活動,才能激發(fā)他們內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激發(fā)他們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意識”。道法課程標準的本質是:以兒童的社會性為基礎的綜合課程,促進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和社會的發(fā)展。這就要求道德和法治教育必須緊緊圍繞學生的生活。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和設置應引導學生重新進入自己的生活,并以觀察、體驗、反思和推廣為目標。
一、生活化實踐教學的意義
生活化實踐教學是一種將道德與法治教育內容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它通過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社會現(xiàn)象、問題、案例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道德與法治知識,增強其實際應用能力。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將道德與法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情境,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所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法治意識。通過生活化的實踐活動,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和法治意識。
(三)增強教育效果。生活化實踐教學方式有助于加深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教育效果。
(四)生活化實踐教學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為其未來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實踐策略與方法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教師可以通過模擬日常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從而增強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感知。
(二)組織實踐活動。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社區(qū)服務、公益活動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道德與法治的價值。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手段,將抽象的道德與法治知識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增強學生的理解。
(四)家校合作。家長應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活動,與孩子共同學習、討論生活中的道德問題,提高孩子的道德素養(yǎng)。
三、案例分享
案例一:在講解“尊重他人”這一主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游戲,模擬不同的情境,讓學生體驗不同情境下的尊重與被尊重感受。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將其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案例二:如“文明交通”主題活動,通過模擬交通場景,讓學生了解交通規(guī)則的重要性;又如“環(huán)保從我做起”活動,組織學生參與社區(qū)環(huán)保行動,培養(yǎng)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和責任感。這些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學生們的道德素養(yǎng)和法治意識明顯提高,校園氛圍也變得更加和諧。
四、教學建議
生活化實踐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案例分析、實踐活動和家校合作等多種方式,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同時,教師還需要不斷總結經驗,反思教學效果,不斷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建議學校和教師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為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指導。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生活化實踐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性的教學方式。它能夠將抽象的道德與法治知識轉化為具體的生活現(xiàn)象和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同時,它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其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夠關注生活化實踐教學,為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