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遼寧東港三道林子沈氏光緒戶口冊考釋
——基于家譜、口述、地方志互構(gòu)視角

2022-12-29 09:21胥乃丹
通化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22年11期
關(guān)鍵詞:沈氏八旗沈家

沈 林,胥乃丹

丹東東港市三道林子①三道林子現(xiàn)屬于東港市小甸子鎮(zhèn)。東港市原稱安東縣,后來叫東溝縣。三道林子在1949年前屬于岫巖,1949年劃到安東縣,即今東港市。清代原為岫巖八旗駐防轄地,現(xiàn)保存有一部沈氏清代戶口冊。該沈氏在清代至民國曾是當(dāng)?shù)匾粋€大家族。沈氏戶口冊雖沒有記載纂修人,但有抄寫時間,抄寫人為沈世勛。戶口冊長21厘米,寬15厘米,共17頁。從照片上看已經(jīng)很殘舊,封面寫有“光緒三十二年新正月初四抄戶口冊”字樣,紙張為粗糙宣紙,毛筆抄寫。戶口冊保管人為沈家業(yè),居住地為東港市孤山子屯。

八旗戶口冊實際是清代滿族官修家譜。清代為加強對八旗兵員管理,對八旗兵員以家族為單位編籍戶口冊,由本家族上報進行登記,內(nèi)容有族源、世系、職務(wù)身份、家庭人口、旗地占有等內(nèi)容。大多數(shù)滿族家庭將上報登記的戶口冊抄寫保留一份,直接將其作為家譜,是不可多得的清代駐防八旗社會歷史生活研究史料。沈氏光緒戶口冊,就是沈氏的第一部家譜。此后,沈氏在該戶口冊的基礎(chǔ)上對民國以后的世系進行增添,輩分從光緒朝的第八代開始續(xù)修家譜,一直到現(xiàn)代,形成《沈氏族譜》。本文研究的是沈氏的第一部家譜,即沈氏光緒戶口冊。由于清末民初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八旗衙門的旗人檔案遺失損毀嚴(yán)重,甚至整個駐防地區(qū)毫無存遺。而沈氏戶口冊因作為一部家譜得以私家幸存保留,又因為其官方性質(zhì),保證了沈氏家譜記載的史料價值。本文以沈氏戶口冊,即《沈氏族譜》的清代部分為中心進行考釋。為了更符合當(dāng)時歷史,本文仍然使用“戶口冊”之名。

沈氏戶口冊主要由四方面內(nèi)容構(gòu)成:

一是家族來源、定居時間、落戶地點。戶口冊自始祖那力突開始記載,共十七頁:祖先“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由京兵撥往奉天省岫巖城南三道林子”?!稏|溝縣志》記載,“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清廷將滿、蒙、漢八旗兵千余人由關(guān)內(nèi)京畿一帶調(diào)往盛京,次年撥派到岫巖、鳳城一帶實邊,從事農(nóng)田開墾。今東溝境內(nèi)滿族居民大部分是實邊八旗兵后裔?!保?]19

二是家族世系。那力突有三子,即三他哈、二各和四各三支。三子之一的三他哈及后裔居住在三道林子。三他哈有五子:長支薩海記錄九代,第二支五十六、第三支綿力突、第四支六十八和第五支佟柱均記錄六代。那力突另外兩個兒子,即二各、四各的后裔,戶口冊記載居住岫巖“城北門樓溝”,但又有資料稱“門樓溝距城三十里,在城西”[2]。二各后裔達蘭泰有五代,四各后裔西力太有六代。

三是旗地占有。戶口冊記載,“雍正四年原兵薩海領(lǐng)名首報冊地七十五日①“日”,后金時期奉天地區(qū)土地度量單位,源于滿語“inenggi”,1日為6畝?!保拦饽昀m(xù)報“余租地三日半”,光緒六年續(xù)報“升科地二十八日”,光緒十八年續(xù)報“升科地三十日”。

四是家族范字?!袄^世延家德、承賢秉國恩、為善興傳大、廷獻有一方、文明邦永貴、本立運恒長”。

一、戶口冊體現(xiàn)清代岫巖駐防旗人的社會生活特點

(一)原兵——八旗披甲特點

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一次從關(guān)內(nèi)調(diào)入滿洲八旗兵千人,編入黃、紅、白、藍、鑲黃、鑲紅、鑲白、鑲藍八旗。岫巖城內(nèi)設(shè)有城守尉和八旗衙署。駐防兵攜帶眷屬,圈地占產(chǎn),以牛錄(佐領(lǐng))為單位聚居,實行兵農(nóng)合一,“出則為兵,入則為民”,以同一血緣姓氏聚居,以滿族姓氏或者八旗名稱冠以村名,滿族人口逐漸繁衍,至1909年(清宣統(tǒng)元年)滿族人口達46 830人,占全州總?cè)丝诘?8.7%。[3]128始祖那力突、兒子三他哈、二各、四各都是“原兵”。這個原兵與北京有旗地的旗兵當(dāng)有一定區(qū)別?!霸币廊皇前似毂?,但已經(jīng)很松散,甚至是卸甲但不是出旗。“原兵”在丹東、岫巖許多滿族家譜中都有記載,例如與沈氏同期來岫巖(現(xiàn)東港市)駐防的《常氏族譜》記載:“一輩領(lǐng)催牙哈,二輩領(lǐng)催常四,……五輩原兵特生額、原兵買住,六輩原兵三音保、原兵阿勒錦、原兵阿明阿……”。又如參加同治朝科考的岫巖旗人恒春的試卷記載的履歷“瓜爾佳恒春,始祖諱岳力賀吉原兵、太高祖諱多尼原兵、高祖諱阿哈布原兵、高祖妣氏沈……”[4]271,可見沈氏戶口冊的八旗特點鮮明。

(二)族人姓名記錄特點

1.早期名字完全是滿語的漢字記錄

戶口冊里祖先的名字都是滿語名字,不講姓只說名,如扎朗阿、木特布、吾林布、厄勒敦、寧珠布、哈芬布……。名字后綴多有“阿”(a)、“厄”(e)、“布”(bu)、“太”(tai)、“突”(tu)、“奇”(qi)等字,那是滿語構(gòu)詞方法的漢字記錄,如家族始祖“那力突”,滿語“那力”表示“母馬熊”,加后綴“突”,就是“捕熊者”或“像熊一樣的”,努爾哈赤的爺爺覺昌安的大哥“德世庫”的七世孫就有“那力突”,即德世庫第三子尼揚古的長子瓦爾哈的五世孫[5]52。再如滿語的“馬”讀“莫林”,“莫林阿”就是“騎馬的”?!安煌褡宓男彰Z言構(gòu)件,從其意義上看,與該民族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宗教生活有著相當(dāng)密切的關(guān)系?!保?]425

2.漢語名字特點及滿漢語名字并存

隨著歷史年代的演進,約同治朝之后,族人純滿語名字逐步向漢語名字演進。漢語名一般常用德貴、來福、長壽、喜子、雙喜、福祿等等,包括滿族官員同時期名字也逐漸轉(zhuǎn)向漢語,如光緒朝盛京副都統(tǒng)“德裕”、廣州將軍“長善”、直隸總督“端方”、禁衛(wèi)軍第一協(xié)統(tǒng)領(lǐng)“良弼”等。從戶口冊記載的祖先名字來看,最初漢語名字也是有名無姓,其名字用字多為福、祿、吉、祥、禧、平、安、壽、豐、興、昌等表示吉祥如意的漢字,這也是族人主動接近和學(xué)習(xí)中原文化的結(jié)果。

同治朝之后,雖然開始采用漢語文名字,但滿語名字并非完全棄置不用,在部分祖先那里,存在著滿語和漢語名字并用的情況,如長支七世“扎明阿”,同時還起了漢名“沈舉”。再如光緒十八年申報升科地的八世沈繼賢的滿族名字叫永昌,沈繼青的滿族名字叫永坤。但晚近的家族末支已完全是漢文名字。

3.數(shù)字化的滿語名字

用數(shù)字作名字是滿族人起名的又一特點,沈氏戶口冊也存在。如純數(shù)字的“五十六”“六十八”“八十三”;還有序數(shù)的“二各”“四各”“七各”“九各”等符合滿族名字特點的名字;還有滿語的“孫扎奇”和“扎庫奇”等都是滿語數(shù)字叫法,“孫扎奇”是第五,“扎庫奇”為第八,還有“吾云奇”。數(shù)字進入名字在滿族取名的方式上很有傳統(tǒng),是滿族名字的另一特點。

4.滿語重名現(xiàn)象多

滿族名字重名多。沈氏戶口冊中也有同名的,如薩海家的巴哈布和四各家的巴哈布、付保家的達林布和那隆阿家的達林布、五十六家的明德和四各家的明德、四各家的德喜和馬隆家的德喜、六十八家的德令阿和哈芬布家的德令阿等等。

5.采用家族范字時間較晚

沈氏戶口冊記載的家族范字共有三十字:即“繼世延家德、承賢秉國恩、為善興傳大、廷獻有一方、文明邦永貴、本立運恒長”。沈氏家族第七代開始使用漢姓“沈”,自第八代開始使用范字“繼”,成為有范字的第一代輩分,只是戶口冊記載各支不同。如長支第八代不標(biāo)“沈”姓,但有輩分,且多數(shù)沒有標(biāo)注輩分“繼”字,名字幾乎都是吉利福祥壽、豐春坤昌盛、恒安興平禧的喜慶漢字為名,如“永吉”“永?!薄坝漓?,而不是“繼?!薄袄^禧”,第九代開始有大量的“世”字輩分記錄。第二支、第三支、第四支和第五支只寫到第六代,也就沒有看到使用“沈”姓和輩分的范字。由采用范字命名和漢語文名使用時間上看,沈氏家譜所體現(xiàn)的漢語文名字比愛新覺羅皇姓家族從雍正朝開始有輩分的時間晚。

(三)記錄長支與末支滿語名字轉(zhuǎn)為漢語名字時間不同

沈氏戶口冊長支滿語多音節(jié)名字寫到第七、第八代,而末支的多音節(jié)名字在六代以前很整齊,以后幾乎空白。長支轉(zhuǎn)為漢語名字比末支要晚。長支第八代尚使用滿語名字,而末支到第六代即已經(jīng)轉(zhuǎn)為漢語名字。

(四)體現(xiàn)旗人重男丁與妻室傾向

從沈氏戶口冊來看,只要是有男丁后代的都記錄,同樣是后代的女兒則不記錄,八旗子弟重武力征戰(zhàn),當(dāng)然重視男丁。但歷代祖宗的妻室基本都記錄。八旗子弟入關(guān)和出關(guān)回?fù)軚|北駐防都帶著家眷[7]266,《駐粵八旗志》等清代八旗駐防資料對此都有記載。[8]82在沈氏戶口冊各祖宗名下記錄著“那氏”“赫氏”“郎氏”“艾氏”“白氏”“關(guān)氏”“何氏”等妻子姓氏。娘家家譜不記錄女兒,但如果嫁到滿族人家,男方家譜中就會記錄,例如,嫁給岫巖駐防旗人瓜爾佳氏恒春為妻的沈氏女性,在其家譜中記載為“高祖妣氏沈”。

(五)旗人身份及生計方式的變化

沈氏族人的旗人身份皆為原兵,回?fù)軚|北后都能領(lǐng)取一定數(shù)量的科地。

沈氏戶口冊記錄:祖先“由京兵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撥往奉天省岫巖城南三道林子”,“雍正四年,原兵薩海領(lǐng)名首報冊地75 日,合戶均分。道光年,原兵吾林布領(lǐng)名續(xù)報余科地三日半,坐落坎下,又續(xù)報升科地九日,坐落南北壟東西壟”。還有“光緒六年,原兵永禧領(lǐng)名續(xù)報升科地二十八日,坐落南北壟;光緒十八年,沈繼賢領(lǐng)名續(xù)報升科地三十日,坐落南大灘”。此外還有“大清道光九年正月初居”和落款“大清道光十七年二月初三日分新房身”。沈氏戶口冊的旗地使用度量衡以“日”為單位,全族共有旗地首報加續(xù)報共136.5 日,即819 畝地。與廣州、荊州、成都和福州等關(guān)內(nèi)駐防八旗生活靠領(lǐng)取糧餉相比,沈氏戶口冊體現(xiàn)出回?fù)軚|北旗人務(wù)農(nóng)的特點,也就是說同樣是八旗駐防,旗人的生計方式由完全依靠兵餉的“原兵”,轉(zhuǎn)變成了依靠分配土地耕種自養(yǎng)的旗農(nóng)。沈氏戶口冊“原兵”記載一直延續(xù)到第六代:

始祖原兵那力突。

二世一祖原兵三他哈,三世原兵薩海、原兵五十六,四世原兵馬隆,五世原兵厄爾精厄,六世原兵吾林布、原兵哈芬布、原兵霍隆武、原兵佛力國春、原兵他力哈春、原兵固額春。

二世二祖原兵二格,三世原兵達蘭太、三世原兵阿金太。

二世三祖原兵四格,三世原兵金成、原兵安突,四世原兵原保、原兵衣拉齊,五世領(lǐng)催令德、閑散明德,六世原兵色欽布。

二、家譜、口述及地方志資料對戶口冊的延展性補充

沈氏光緒戶口冊作為一部家譜尚有不完全之處,缺少八旗旗屬(籍貫)、始祖、始遷祖居住地、重要人物以及墳塋等相關(guān)記載,這些都是完整的中國家譜的基本內(nèi)容。以下根據(jù)家譜、口述及地方志資料作延展性補充。

(一)旗屬和祖居地問題

關(guān)于旗屬問題:

沈氏戶口冊記載:二世一祖居住岫巖城東南的三道林子,其后裔在三道林子范圍由不斷分散遷居,地點包括海清房、紅旗溝、撅把溝、二道街、石崮子、后團山子。其中,三他哈長支人居住于紅旗溝,而紅旗溝正是岫巖八旗之紅旗旗屬駐扎所在地。可以推測沈氏的始遷祖居地應(yīng)當(dāng)在岫巖三道林子的紅旗溝,旗屬為紅旗。沈氏家族口述也有相關(guān)證實。

沈氏“世”字輩的長輩沈世長口述:始祖那力突是八旗兵,順治初年,隨龍入關(guān),駐守北京內(nèi)城西,為鑲紅旗。

居住在黑龍江省鶴崗市綏濱縣五道杠子村的 97 歲的沈延浩,生于 1925 年12 月,是第三支綿力突的七世孫,綿力突是三他哈第三子。沈延浩回憶說,小時候聽他的姑姑說沈家祖先是鑲紅旗滿洲。

沈氏于雍正四年領(lǐng)命報冊地,沈氏戶口冊抄寫及保管都由長支來做,所以,光緒三十二年沈氏戶口冊抄寫者為長支薩海的后代沈世勛,保管者是長支的沈家業(yè)。據(jù)沈家業(yè)回憶,也曾聽自己姑姑說,沈氏是鑲紅旗。

沈延維是三道林子的百歲老人,他的兒子沈家山也有八十多歲。據(jù)他說,自己小時候見過沈家家譜,寫著沈家屬于哪個旗、佐領(lǐng)名字是什么,祖宗那力突、三他哈等,這些情況和沈家業(yè)保管的沈氏戶口冊一樣,從另一個側(cè)面也證明沈氏戶口冊的旗屬應(yīng)該是鑲紅旗。

但也有沈氏族人認(rèn)為沈氏旗屬為鑲黃旗,根據(jù)祖宗板上的布幔子是黃色。①持有這種說法的沈氏族人有:沈延滿,家里現(xiàn)在還有祖宗板,兩個立于西山墻,七個香碟子(即6大1小長方形木盒)分置左右。筆者的叔叔沈世云說祖宗板下墻壁位置掛有“樣方”,祭祀時祖宗板前掛黃幔子,本族后人亦因此認(rèn)為屬鑲黃旗。居住在小甸子鎮(zhèn)三道林子撅把溝沈延和說,家族祖宗板有七個小匣子,用黃幔子綁著,逢臘月小年的時候就要掃灰。他堅持說,家族是鑲黃旗。正因為這個黃幔子,長春沈延柱回家鄉(xiāng)三道林子海清房重新立祖墳碑子,刻上那力突、三他哈、佟柱、那隆阿……的名字,寫上旗屬為鑲黃旗。但這一說法,由沈氏姑娘嫁到相鄰旗人的家譜證明,以黃幔子為依據(jù)確定旗屬的說法完全是誤解。沈家業(yè)的妻子赫秀芝,鳳城赫舍里旗人,他的舅舅保管著鳳城《赫舍哩氏宗譜書》,該譜書明確記載鳳城赫舍里氏是正白旗滿洲,祖宗板上掛的也是黃幔子。實際上,祖宗板祭祖時使用黃布幔子,是清代滿族的普遍習(xí)俗,這樣的實例很多,例如:丹東鑲白旗《富察氏家譜》、新賓正藍旗《烏蘇哈拉家譜》、遼寧蓋州盛京正紅旗《關(guān)姓宗族譜書》、新賓鑲藍旗《薩嘛喇氏族譜》、沈陽正紅旗《那姓家譜》、大連鑲白旗《何氏(赫舍里)家譜》、山東鑲藍旗《瓜爾佳氏族譜》等等[9],都有使用黃布幔子習(xí)俗。

關(guān)于祖居地問題:

沈世長回憶,他小時候看見的祖宗板的板架釘在西墻上,左右各一塊,左邊三塊香碟子②滿族燒香祭祖使用香碟,木制,長方形,香使用杜鵑科的達子花曬干碾成面,燒香時均勻撒在香碟內(nèi),釋放香氣,這是滿族燒香的特點,與漢族圓柱香有區(qū)別。,右邊四塊香碟子,左邊的代表努爾哈赤,右邊代表佛陀媽媽。香碟子長方形,幾個香碟子就代表來自長白山幾道溝,七個碟子代表來自長白山七道溝。其實這個幾道溝在東北山區(qū)很普遍?!斗钐焱ㄖ尽酚涗浀尼稁r就有“半截溝、頭道溝、二道溝、三道溝、四道溝、五道溝、六道溝?!保?0]1410-1412滿族認(rèn)同長白山為祖居地,清乾隆時期編修的《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滿洲源流考》載之甚明,岫巖、鳳城八旗滿族人都有沈氏家族的類似說法,即祖居地為長白山。

(二)祖墳與望海寺

滿族傳統(tǒng)習(xí)俗實行火葬,普通族人不設(shè)置家庭塋地。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 年)發(fā)布《旗民喪葬禁令》①“本朝肇跡關(guān)東,以師兵為營衛(wèi),遷徙無常。遇父母之喪,棄之不忍,攜之不能,故用火化,以便隨身捧持,聊以遂其不忍相離之愿,非得己也。自定鼎以來,八旗、蒙古各有寧居,祖宗墟墓,悉隸鄉(xiāng)土,喪葬可依古以盡禮。而流俗不察,或仍用火化,此狃于沿習(xí)之舊,而不思當(dāng)年所以不得已而出此之故也。朕思人子事親,送死最為大事,豈可不因時定制,而痛自猛省乎?嗣后除遠鄉(xiāng)貧人,不能扶柩回里,不得已攜骨歸葬者,姑聽不禁外,其余一概不許火化,倘有犯者,按律治罪。族長及佐領(lǐng)等隱匿不報,一并處分?!敝腥A書局影印:《清實錄·高宗實錄(一)》,第241頁。,從此,滿族旗人開始土葬設(shè)置墳塋地。

關(guān)于沈氏墳塋地選址。據(jù)沈氏族人口述,祖墳在小甸子房身村之“沈塋”,占地約30畝,南到叢家窯,北到廟下與牌樓交界處,東至“廟山”下,西到徐家堡子。整個塋地像朝廷官員坐的椅子,旁邊還有扶手,正面望可見遠近十幾里地,乃風(fēng)水寶地,故選為塋址。此處地形開闊,風(fēng)水學(xué)上叫“前案”。

關(guān)于沈氏墳塋地設(shè)置時間。據(jù)沈世長輩講,一世祖那力突并不在祖墳里。沈家業(yè)說,始祖那力突和三他哈的墳都是影幛墳,說明二祖沒有到岫巖,可能埋在北京或者其他地方。

二世祖三他哈的影幛墳的墓碑碑文分別是漢文和滿文字樣。按照昭穆順序,薩海、五十六、六十八、綿力突、佟柱等先人的墳整齊排列。沈家群家里仍保留名字叫“伯成厄”的祖先墓碑。與沈氏戶口冊對照,“伯成厄”是第三支“綿力突”的次子“牙?!钡膬鹤?。依此看,沈氏墳塋設(shè)置時間與雍正頒發(fā)《旗民喪葬禁令》時間相吻合。②根據(jù)沈氏光緒戶口冊記載,該沈氏始遷徙那力突于康熙二十六年撥來岫巖駐防,按照20-25 年為一代人推算,二世祖也應(yīng)當(dāng)為康熙朝人,但二世祖三他哈與一世祖那力突都是影幛墳,說明他們生前沈氏還沒有修建墳塋,葬在外地,遺骸也無法尋找,沈氏墓地修建后為完整墳塋世系,才給他們修建象征意義的影幛墳??滴醭蟮接赫杲Y(jié),三十幾年時間,即三世祖時期,正值頒布《旗民喪葬禁令》,故后正式葬于沈氏墳塋,或許沈氏墳塋修建之后遷入。但總體上看,沈氏墳塋修建時間與《旗民喪葬禁令》頒布大體吻合。

岫巖城東南三道林子原來有個望海寺,老人說先有祖墳,后有寺廟。沈家業(yè),沈氏清代光緒年抄寫的戶口冊保管人。據(jù)他說,自該地成為沈氏家族祖墳地后,相傳這里有地氣,將來能出一斗二升芝麻粒兒那么多的大小官員。老“沈”家也確實在歷史上出了不少官。因懼之,故要建廟壓住地氣,遂在那里蓋“望海寺”,故此山稱“廟山”,祖墳所在地稱“廟下”。但據(jù)《東溝縣志》記載,明朝崇禎元年“新建望海寺碑記”也叫“毛文龍碑”[1]1190,說明明朝時已建有望海寺。

沈族老人曾說,老祖宗們“一南、二北、三望海”。可能是康熙十九年(1680 年)平定“三藩”之亂后,始祖那力突的大兒子到江浙為官,是為“一南”。其余兒子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 年)撥奉天岫巖城后,“二北”就是戶口冊記載,居住在岫巖城北門樓溝的“二各”“四各”。1949年的岫巖縣志確實有“門樓溝”且屬于“大營子”,大營子來自“韃子營”,所以原來的“門樓溝”確實屬于“韃子營”[3]44?!叭辈糠趾蟠粼谌懒肿?,是為“三望?!保ㄔ谌懒肿油K赂浇?。

(三)家族人物

1.族人口述中的家族人物

沈家業(yè)口述家族人物:

(1)睿智正直的伙隆武

家族有傳說,西溝里的沈家成員每年正月十八那天,都到火神廟燒香,祭祀的是他們的祖先、見義勇為的伙隆武。

伙隆武是長支薩海的后代,住在三道林子的西溝里?;锫∥涞陌斒堑鲁桑牡艿苁前耸?,他是長子。阿瑪(父親)與額娘(母親)去世后,家里的重?fù)?dān)就由伙隆武來承擔(dān),16歲就開始成為家里的頂梁柱。

伙隆武讀過書,天資聰明,會寫訴訟卷子。20 歲與妻子結(jié)婚后,離開西溝里到岫巖城。遇上鑲黃旗的富氏家族,因為霸占沈氏家族遠親的土地,被受害者告到了岫巖官府。因為是滿洲旗人之間的官司,在當(dāng)?shù)卦斐珊艽笥绊憽8皇险讨绣X有勢,一次又一次影響法官斷案。伙隆武聽說后,找到受害者,調(diào)查了原因,分析了失敗的教訓(xùn),巧妙地在原訴狀上改了一個字,使富氏輸?shù)袅斯偎荆瑸樯蚴献迦藸幓亓送恋亍?/p>

(2)伙隆武救人的傳說

某日,族人世良在望海寺放騾馬,突遇雷雨天,附近沒有可以遮蔽的地方。這時來了個老人拿著傘,世良剛鉆到傘下半個身子,一聲驚雷炸響,那騾子居然被雷劈死了,世良在傘下躲過了一難。老城隍說,是伙隆武救了世良,那老人就是伙隆武。

(3)柳樹下老六份

薩海兒子付保有三個兒子,其中老二付令阿有六個兒子,即吾林布、付申布、付林布、達林布、寧珠布、哈芬布。住在三道林子偏嶺的,就是這六個弟兄的后代。因偏嶺長有大柳樹,俗稱柳樹下老六份。

(4)農(nóng)業(yè)專家沈家豐

沈家豐,長支永昌的重孫子。永昌漢名沈繼賢,光緒十八年最后一次領(lǐng)旗地的人。長支代表家族領(lǐng)土地,家境殷實,為其讀書學(xué)習(xí)提供良好條件,家里本來打算送他去廣州黃埔軍校,但他自己對農(nóng)林畜牧感興趣,后畢業(yè)于東北農(nóng)業(yè)高等學(xué)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沈家豐成為農(nóng)業(yè)專家。

沈世長對訥訥(媽媽)的記憶口述:

我的訥訥是鳳城藍旗堡人,實際出生在岫巖磚瓦窯。漢姓王,滿洲鑲白旗人。從我記事起,我訥訥就穿著天藍色的旗袍和青褲子,一雙鴨蛋青的布鞋在其腳前繡著小花。旗人天足,從不裹腳,即使在農(nóng)村也如此。訥訥手勤,她經(jīng)常用破布“打格巴”。把布一層層用漿糊粘起晾干,用來做鞋底。訥訥的頭發(fā)挽在發(fā)模上,稱為“稱子”。雖然生活在鄉(xiāng)村,訥訥愛唱歌和打秋千,玩得最多的是豬嘎拉哈。我家有50 多個嘎拉哈,可能是一代代傳下來的。訥訥說,“鼓起來的一面叫抱,就是抱窩的老母雞。翻過來叫‘坑’,可裝水不漏呢。平的一面叫驢子,翻過來就是‘汁管兒’,就是小燕子”。訥訥愛唱歌,最愛唱的就是悠車催眠曲:“悠悠卓,巴布卓,悠悠卓悠悠哩巴布卓……悠悠小孩睡著了。”那是滿漢語的歌曲。

2.地方志對沈氏族人的記載

《丹東滿族志》[11]355《東溝縣志》《岫巖縣志》里面有很多沈姓滿族的人名,如革命烈士沈延興、沈延英、沈德福等。

沈延興,1917 年6 月生于小甸子三道林子村,四野戰(zhàn)士。1948 年遼沈戰(zhàn)役中犧牲,在《丹東滿族志》烈士名錄中有記載。

沈延英,1931 年出生于小甸子三道林子村,16 歲參加?xùn)|北民主聯(lián)軍,后調(diào)海南當(dāng)海軍。1951 年犧牲在海南島,在《丹東滿族志》烈士名錄中有記載。

沈延興、沈延英都是三他哈第三子綿力圖的后代。

沈德福,1924年出生,四野班長。1949年犧牲在海南島?!稏|溝縣志》記載沈德富是“小甸子鎮(zhèn)三道林子村人,1949年9月在遼寧省潮南楊家橋犧牲,是第四野戰(zhàn)軍班長”[1]1157①沈德福是綿力圖后代,1924年出生于小甸子三道林子村,1947 年參加革命,《東溝縣志》記載犧牲地點有誤,遼寧省沒有潮南楊家橋,而海南島當(dāng)時屬于廣東,說明犧牲地點在廣東,廣東只有汕頭市的潮南區(qū)有楊家橋,海南島沒有潮南楊家橋。據(jù)考察名字也有誤,應(yīng)該是沈家福,他的兒子沈德山居住在三道林子二道街。。

(四)岫巖小甸子三道林子變遷與旗屬

祖先于康熙二十六年到達三道林子時屬于岫巖城,根據(jù)《奉天省岫巖縣鄉(xiāng)土志》:“團山子距城一百里,在城東南。三道林子距城一百二十里,在城東南。西上坡子距城二十五里,在城東南”[2]48。

東港市前身東溝縣,再前身為安東縣于“光緒丙子設(shè)治”[12],光緒丙子即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此年沈世勛抄錄“戶口冊”。其實小甸子在光緒和宣統(tǒng)年仍還屬于岫巖,保持到民國時期。根據(jù)《岫巖縣志》:1923 年岫巖縣行政區(qū)劃,全縣分八個區(qū),“三區(qū)駐紅旗溝(今屬東溝縣),原屬紅旗溝的村:小甸子、三道林子、二道街、紅旗溝、西上坡、團山子……”“六區(qū)有門樓溝”等[3]41,說明三道林子在紅旗溝。1937年岫巖縣行政區(qū)劃表:“后團山子駐地團山子,原屬屯名:西上坡、紅旗溝、三道林子、團山子、小甸子、房身……”[3]42,說明三道林子與紅旗溝在一個地方,因之祖先旗屬相同。

(五)小甸子其他姓氏旗人及其他沈氏相關(guān)旗人家譜

沈氏祖先由“京兵回?fù)堋保ň俞稁r小甸子三道林子。與此同時,在小甸子還有其他旗戶,如,后遷居小甸子西上坡鑲藍旗常氏?!惰偹{旗常氏家譜》序言:“康熙二十六年遷居奉天府鳳城縣大梨樹,四世祖蘇各公時,再遷至岫巖縣洋河岸邊的西上坡,即今東港市小甸子鎮(zhèn)西上坡村居住至今”。西上坡與三道林子、紅旗溝、海清房、撅把溝、二道街、后團山子相鄰,始祖牙哈,滿語意思“黑炭”,常氏家族妻室也有沈氏,如六世福寧娶沈氏、常海娶沈氏。該家族祖先也是多音節(jié)名字,如撒凌阿、豐生額、扎坤寶,同時也有數(shù)字名字如八十一、六十、八十,也有四各、二達子、四達子、十達子,也有漢化的吉利名字,如七世的“官福、官祿、官壽”和“福寧、福?!?。該家族也逐漸采用輩分,從十一世常裕鋮自述該家族輩分“永世齡裕春……”來看,“永”應(yīng)當(dāng)是第八世,因此開始出現(xiàn)“永壽、永福、永泰、永良、永吉、永喜”等等,實際此時還有多音節(jié)名字,并非很嚴(yán)格取輩分,但從其第八代開始范字,與沈氏第八代開始使用“繼世延家德”相同。

沈氏在滿族中并不多見,筆者曾遇到白山滿族沈姓,其提供譜單是用毛筆寫在毛邊紙上的,錄入于下:

白山鑲藍旗沈延良家譜:

始祖洼爾達(領(lǐng)催)

二世祖麻色(領(lǐng)催)、大受、代欽;

三世祖七各、珠爾汗、多力渾(兵)、七十九、烏里;

四世祖:豐阿拉、福力登、生寶、福壽、撒力突、和尚、大小、二各、元代、宏烏代、拖乃(兵);五世祖:四格、西禁阿、巴哈那、巴哈布、巴奇布、巴羊阿、咬住、寶成、包得、烏哈那、三柱、巴伊那、白英、黃英、八十三、花桑阿、永昌阿、六十五、永住、八十四、六十七、黑英、奇成額;

六世祖:滿倉、巴成阿、巴令阿、束章阿、束明阿、束令阿、得升額、得令阿、六十九、得楞厄、滿柱、得明厄、豐升厄、朱令阿、朱成厄、何楞厄、依成厄、寧朱布、阿昌阿、福青;

七世祖:六十四、五爾、四爾、六十八、六十六、六十三、甘生、得貴、得來、慶祿、永祿、來福、增祿、福祿、福喜、福春、福隆阿、烏里滾訥、烏力滾那、小五、小六、扎拉芬、扎爾京阿、音朱、福興、福寬、慶祿、慶德、沈喜、沈財、沈玉、沈祿、沈福、福永、福貴、福禪、扎布扎那;

八世祖:忠奎、忠海、立文、致文、致和、立武、立榮、立恒、寶祥、寶恒、立順、立富、得鳳;

九世祖:沈會彬、沈會云、沈會霖。

輩分“會林延奎昌、廣濟振華邦、守純庚世紀(jì)、成樸尚田方”。

從取漢姓沈和使用輩分范字看,分別從第八、九代開始,已經(jīng)到了清朝晚期。

三、田野調(diào)查對戶口冊的延展性補充

(一)筆者對家族情況的調(diào)查

筆者去過牡丹江市穆陵市八面通鎮(zhèn),收集家族資料,遇到三支的沈家運。從沒見過面的沈家運拿出自己整理的第三支“譜單”,他的譜單很多人名,但始祖寫的是“綿力圖”,二世祖存住、牙保,三世祖是存住兒子德京厄、牙保兒子伯成厄,四世祖是德京厄兒子多隆武、德隆武和訥隆武,伯成厄兒子莫力根、太安、九寧太、佛力國春和永清,采用漢姓沈的后代排列在后。他們?nèi)绻m(xù)上來,一世祖是那力突,二世祖是三他哈,他們家的“伯成厄”的墓碑在第五支的沈家群那里,說明沈氏家族離開祖居地,去更遠的吉林和黑龍江,但也在關(guān)注自己的根,不忘來源。

(1)戶口冊最早記錄族人到黑龍江雙城子的情況。老大薩海的大孫子扎郎阿的后代都去了雙城子,后來家族又有人去了牡丹江、穆棱、東寧、綏濱、寶清、安達、尚志、哈爾濱、鶴崗、白城、白山、通化、柳河、四平、本溪、撫順、沈陽、鳳城、寬甸、岫巖、大連等地。

(2)三道林子老堡子還有不少人,支脈分別居住在三道林子的海清房、二道街、西溝里、撅把溝、紅旗溝、房身、團山子等村屯。不少先人都在岫巖衙門里當(dāng)過差,80 多歲的沈延滿家里還留了祖先在清朝地方衙門工作時的頂戴花翎(官帽已經(jīng)丟失)和騎馬的馬鐙子,保留著祖宗板,沈家業(yè)保留了光緒朝本家的八旗F戶口冊。

(二)沈家陽對自己祖先的調(diào)查

沈家陽在丹東市交通局工作,只知道八世、九世和十世祖,一直想知道自己祖上六世和七世究竟是誰。當(dāng)時居住吉林柳河的沈延蘇八十多歲,是沒有出五服的本家姑姑,沈家陽估計她應(yīng)該知道一些事,所以去柳河調(diào)查咨詢,掌握了可靠資料:

沈家陽爺爺沈世金、太爺沈繼承都是單傳,家庭富裕,是撅把溝數(shù)一數(shù)二的富戶。沈繼承早年到“邊外”了,爺爺沈世金智商低,過日子靠奶奶。祖上沒有買賣人,太爺沈繼承的父親是哥們?nèi)齻€。

沈家陽認(rèn)為祖上既然不是買賣人,就應(yīng)該是做官的,做官的有俸祿,也才有可能留給后代較多的財富,并得出很多人都認(rèn)可的“富戶”結(jié)論;在馬隆的孫輩中做官的只有他力哈春和固厄春是原兵,是否就是固厄春的后代呢?若固厄春是我們的祖上(六世祖),他的下代(就是沈姓單字的那輩)(七世祖)老哥們?nèi)齻€,其中哥們中兩個人的財產(chǎn)(兩個院的財產(chǎn))被筆者太爺沈繼承一個人“承受”了,單傳了兩輩——沈繼承、沈世金,到后來……。

東港沙坨子沈世功爺爺?shù)母赣H叫沈繼續(xù),爺爺是沈?qū)帲蚴拦敔斢终f沈家陽和他家近,能否沈?qū)幘褪沁@哥三個其中之一,他有兩個哥哥,我們就是其中一個哥哥的后代,但是我們太爺沈繼承(不知什么原因)繼承了沈?qū)巸蓚€哥哥的財產(chǎn),傳給唯一的兒子沈世金,我們這支又兩代單傳,所以就“富裕”;而沈?qū)幹挥幸环葚敭a(chǎn),又分割給兩個兒子(沈繼傳、沈繼續(xù)),又有多個孫子繼續(xù)分割,這才造成我們爺爺“數(shù)一數(shù)二”的富裕。如果這個分析站得住,我們和沈世功爺爺家在延字輩就是沒出“五服”的近親,也符合沈世功爺爺說我們兩家近的說法。

(三)沈家業(yè)、沈德旭、沈家陽對岫巖其他沈姓旗戶考查

三道林子原來屬于岫巖,那么岫巖應(yīng)當(dāng)還有沈姓滿族,如二格和四格后裔。沈家業(yè)、沈德旭、沈家陽通過實地查找,得到了以下的情況。

1.岫巖大營子沈氏。岫巖大營子名稱由來是,“韃靼族沈姓跑馬占田,居于此地,俗稱韃子營,后諧音大營子”[3]59??梢姡@個地名與沈姓滿族來此占地有關(guān)。當(dāng)?shù)厝艘舶厌稁r大營子稱為“北大營子”,那里有不少沈姓滿族人。當(dāng)?shù)厝苏f有滿族“沈氏老譜書”線索的沈成義是當(dāng)?shù)馗怀切捃噺S的修理工,他又介紹到有家譜的沈成富,他們這支的輩分排序是“永庭紀(jì)義成、祥慶萬年青、常守純正學(xué)、昭吉春壽永”,和我們家譜不一樣,在回答我們問到的“為什么首字和尾字同為“永”時,他們說祖上說過20 代一個輪回。

岫巖大營子沈姓說“三道林子的沈是我們近親,是祖先在康熙二十六年到岫巖時丟失的那一支人?!彼麄冋f故鄉(xiāng)也是長白山,康熙二十六年祖上來到岫巖跑馬圈地,先走到沈陽,又到岫巖,路過三道林子時,丟了一支人,這就是和三道林子近親的原因,因為祖先同是從長白山來的??滴跄觊g來的韃靼族看來就是滿族,沈成富聽他爺爺說,祖先在康熙年間“跑馬圈地”,在這占的地東起五大哈、西至石頭嶺、南到黃花嶺、北到吳家?guī)X,東西約五六公里,南北約15 公里多;現(xiàn)在沈成富住的房子還是當(dāng)年祖上坐地砍的樹、坐地建的房,房柁、檁子還是康熙年間的,只是四周墻翻新了。他家門前原來有康熙年建的大影壁墻,現(xiàn)在已經(jīng)拆掉了。他們家譜在沈繼莊(庭增的下輩是長支后代)家,但是“文革”期間都燒毀了,“文革”之前老祖宗使用過的盔甲、戰(zhàn)袍、鐵弓在沈庭增家都有,文革時因為家庭是地主成分,怕抄家,把這些東西埋在豬圈里,等挖出來時都爛了。但他們保留了康熙時代的滿族祭祀用“神龕”、滿文祖先名字的木牌子和八旗馬刀。他說他的祖先和我們?nèi)懒肿拥淖嫦让纸小鞍屠锖簟?,估計老人說話不清楚,或者年輕人聽錯也不問,以后就把“那力突“說成“巴里呼”。

2.岫巖的石灰窯沈姓。岫巖石灰窯有滿族沈姓的輩分排序是:“奎敬海國寶流通”。沈敬濤、沈海江等說他們的老祖先滿語叫“祖上呼(音)”。但根據(jù)丹東市原方志辦主任張其卓先生考察,石灰窯沈姓祖先是云南人羅中陽,明朝末年因在家鄉(xiāng)打死欺負(fù)老百姓的陳太守兒子,被通緝而逃到李自成起義軍里,后來被后金虜獲,因作戰(zhàn)勇敢而受到重用,改名李沈陽,再后成為漢軍八旗成員。

3.岫巖中溝村沈家堡子。中溝村沈家堡子沈姓滿族沈吉澤說,他祖上是從長白山三道溝下來的,他們的沈姓行輩范字為:“世志萬鳳德、吉慶福常春”,老姓為愛新覺羅氏,滿洲鑲黃旗。這些沈姓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先落戶于東大營子,部分后代移居到岫巖湯溝東虎溝(今東興村)。這些資料在岫巖政府網(wǎng)站上可以查閱到,從時間上看與三道林子沈姓不是一家。

4.岫巖城西南的前營子鎮(zhèn)沈姓。前營子鎮(zhèn)有門樓溝,《岫巖縣志》記載那里“鄉(xiāng)政府駐地在清代曾安營駐兵”[3]62。實際上,前營子、大營子、韃子營、藍旗營這些名稱都與舊軍營有關(guān)聯(lián)。沈氏族人沈家業(yè)、沈德旭和沈家陽前去查找也有姓沈的,名字叫沈永安,家譜排輩范字是“世福德永顯”。詳細調(diào)查后得知,這家沈姓最早祖先叫沈華言(音),來自山東萊陽,是朝廷里的什么大夫,到沈永安這輩已經(jīng)是第九代“永”字,再問他們祭祀祖先的牌位在哪里,回答是北山墻,這樣看來應(yīng)該是來自山東的漢軍八旗后代。

三道林子沈姓滿族家譜記載三他哈的弟兄二各、四各在岫巖的“城北門樓溝”定居,這個門樓溝是岫巖城西南,與三道林子不是一家,沈家業(yè)、沈家陽和李穎查找城北沒有門樓溝這一地名。

5.岫巖縣城的沈姓。居住在岫巖縣城的沈德華,自稱家族祖先有人定居三道林子,說他們家輩分范字是“繼世延家德,長廷立漢江”,前面五個字和筆者家族一致。他說他的叔叔沈家清告訴他,他們屬于鑲紅旗,姓“塔坦哈喇”,祖先有三弟兄,有一支居住在三道林子,所以就來找我們相認(rèn),但他們的祖先名字與三道林子對比還是有一些不同。

岫巖的幾支沈姓,大營子的“韃靼族”沈姓、岫巖街道沈姓和三道林子最接近,但祭祀的一些用品上,他們用的是佛龕,筆者家用的是“樣方”,沈家業(yè)的奶奶和媽媽都姓艾,蒙古八旗后人,也使用佛龕。二各、四各及后代下落無法尋找,即使還有后代健在,不知道遺失在岫巖的二各、四各的家譜輩分是否與三道林子的三他哈的后代家譜所排輩分相同。

四、結(jié)語

三道林子沈氏戶口冊,作為家譜的一種形式,記錄康熙朝時期從京城回?fù)茚稁r駐防八旗的人口、遷徙、報領(lǐng)土地、習(xí)俗變遷等情況,有一定代表性。結(jié)合家譜、田野調(diào)查、口述史、地方志等文獻記載,對研究東北八旗駐防屯墾史有一定資料價值。

猜你喜歡
沈氏八旗沈家
從五臟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學(xué)術(shù)思想
什么是八旗?八旗盔甲是作戰(zhàn)時穿的盔甲嗎?
歷史上唯一失蹤的皇后
My Mother’s Birthday
淺析漢陰《沈氏家訓(xùn)》的文化內(nèi)蘊與當(dāng)代啟示
外賣那些事兒
等候袁世凱
猜字謎
清代八旗世家子弟的選官與家族任官問題初探
清初達斡爾族編入八旗起始時間初探
咸丰县| 万全县| 洪泽县| 砚山县| 恩平市| 和顺县| 琼结县| 调兵山市| 轮台县| 南城县| 册亨县| 阿克陶县| 达拉特旗| 玉溪市| 壶关县| 昌邑市| 宣汉县| 阿坝| 甘孜| 香河县| 双柏县| 蕉岭县| 文登市| 博罗县| 论坛| 赫章县| 泰安市| 大石桥市| 兰州市| 响水县| 武胜县| 富川| 麻城市| 清原| 德惠市| 上杭县| 临泽县| 闽清县| 益阳市| 临朐县| 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