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八旗盔甲之一鑲黃旗盔甲上衣通長74cm,下裳長76cm故宮博物院藏
八旗是清代重要的軍事組織,始建于1601 年努爾哈赤時期。1615 年,努爾哈赤基本統(tǒng)一女真各部,于最初黃、白、紅、藍四旗外,增設(sh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為八旗。八旗武裝是清朝統(tǒng)治二百六十余年間最主要的軍事力量。清朝八旗可分為上三旗與下五旗,上三旗為正黃、鑲黃、正白旗,是皇帝的親軍,由清帝直接統(tǒng)轄。
清代為了檢驗八旗的訓(xùn)練情況還設(shè)有大閱制度。清代大閱始于入關(guān)前的皇太極時期。順治年規(guī)定,大閱每三年舉行一次,地點在南苑圍場。康熙以后,大閱地點不固定,或在南苑,或在盧溝橋,或在玉泉山,或在關(guān)外的多倫,也不一定以三年為限。以南苑大閱為例,大閱之日,皇帝從南苑行宮至晾鷹臺,御黃幄,稍事休息后,身著鎧甲,腰懸撒袋、寶刀,手握馬鞭,縱馬至武場,大閱開始。清代大閱規(guī)模盛大,僅參加的步兵、騎兵、炮兵等就有一萬八千七百七十一人之多,兵種有前鋒營、護軍營、驍騎營、火器營等,內(nèi)容包括較射、火器演放、陣法演練等等,場面蔚為壯觀。
乾隆時期,皇帝為了體恤八旗士兵,“不致苦累兵丁”,下令制造了不用鐵葉的棉甲一萬余副,以備大閱合操之用。故宮博物院庫存的八旗盔甲基本都來自這一時期。展覽中展示的這套八旗盔甲,就是八旗士兵在接受皇帝大閱時所穿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