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霞
【摘要】新時期幼兒教育教學工作強調避免幼兒教育出現(xiàn)小學化傾向,強調引導和尊重幼兒沿著自然軌跡健康發(fā)展,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為了避免讓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與培養(yǎng)幼兒核心素養(yǎng)提升達到同頻共振效果,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對新時期的幼兒教育工作展開了不懈的探索,在反復實踐、大量案例的驗證下,幼兒語言繪本成為了廣大幼兒教師及家長推崇的一種幼兒成長陪伴書籍。因此,本文從新時期幼兒教育教學實踐工作的開展入手,對如何借助幼兒語言繪本進行幼兒德育滲透展開研究探索。
【關鍵詞】幼兒教育;語言繪本;德育滲透;繪本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期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對于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而言,道德教育需要從娃娃抓起,同時也必須從娃娃抓起,因為這不僅是助力幼兒茁壯成長的必然之舉,同時也是新時期幼兒教育工作者踐行自身社會價值的具體途徑。
一、語言繪本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幼兒階段是個體語言能力提升的黃金時期,更是認識生活、認識世界的關鍵階段。在新時期的幼兒教育教學工作中,充分挖掘繪本價值,讓繪本成為陪伴幼兒茁壯成長的有效工具,將具有如下運用與實施價值:首先,語言繪本語言簡練,畫面精彩,更容易為幼兒所接受,更有助于激發(fā)幼兒的參與興趣。幼兒階段的個體認識生活、參與學習都具有明顯的感性特征,這就使得幼兒本能地去選擇色彩明亮,充滿故事趣味的學習元素,而繪本閱讀在培養(yǎng)幼兒專注力的同時,能夠滿足幼兒對故事性與色彩性的需求,因此更能夠使幼兒樂在其中。其次,語言繪本能夠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想象空間,對于幼兒思維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升提供較為廣闊的平臺。一般而言,幼兒語言繪本中的漢字較少,主要以具有邏輯性、連貫性的圖片串聯(lián)而成,這種形式的繪本就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與表達空間。將這種繪本融入到幼兒教育教學工作中,也就更有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更為重要的是將繪本教學理念融入到新時期幼兒教育工作中,更為新時期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教育實踐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窗口,為豐富多彩且充滿教育價值的幼兒教學提供了無盡的發(fā)展空間。以往的幼兒教育工作由于缺乏發(fā)展性的教育理念,更傾向于在幼兒教育期間指引幼兒獲得“看得見”的知識,而新時期的幼兒教育工作更加關注幼兒“隱形素養(yǎng)”的成長。而將語言繪本融入到幼兒教育教學工作中,就為幼兒“隱形素養(yǎng)”的提升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與空間。
二、加強德育滲透是當代幼兒教育的發(fā)展趨勢
在充分理解語言繪本在幼兒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積極意義后,我們認為在幼兒階段開展道德教育的啟蒙工作也是尤為重要的,同時,語言繪本更是為幼兒道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效平臺。首先,借助繪本可以將生活中的“大道理”以更容易為幼兒所理解的方式展現(xiàn)在幼兒面前。相對于其他年齡段的學習者而言,幼兒階段的個體在理解能力、認知能力等各個方面都極其有限,同時他們又有著較強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因此,如果只是以說教的方式告訴幼兒“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并不能讓幼兒在內心中獲得認同,而如果幼兒教師巧妙借助繪本將生活中的“大道理”展示給幼兒,則可以使幼兒更好的理解,更自然的接受。其次,借助繪本可以使幼兒在故事閱讀與思考中,自然而然建立道德理念,懂得明辨是非的道理。幼兒和兒童天生對“故事”就沒有“免疫力”,生下來對“故事”就有著濃厚的興趣,而繪本往往是圍繞一個主題、一個故事展開的。幼兒教師借助這種故事形式,將道德教育融入其中,將幼兒的生活融入其中,就可以使幼兒在閱讀、思考、參與中逐漸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逐漸提升自我約束與控制的能力、逐漸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最后,借助繪本開展幼兒道德教育工作,還可以有效打破幼兒漢字認知的束縛,讓語文基礎不成為幼兒道德素養(yǎng)提升的“絆腳石”。在以往的道德教育實踐中,由于幼兒識字能力有限,記憶能力不足,因此教師在將一些“硬性規(guī)定”告訴幼兒時,幼兒是無法達到“入心入腦”效果的,對于教師提出的道德要求,也只能單方面服從,并不懂其中的道理,而要想讓其內化為自己的道德素養(yǎng),也就更是難上加難。而借助繪本開展道德素養(yǎng)的教育,讓幼兒能夠以“看”代“讀”,以“畫”代“字”,就可以有效避免識字能力不足的束縛,以更自由的形式實現(xiàn)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
三、基于幼兒語言繪本的德育滲透途徑探索
(一)活用繪本資源,深挖德育道理
現(xiàn)在市面上流行的幼兒繪本五花八門,豐富多彩,可以供幼兒教師與家長自由的選擇,而以道德教育為目的開展的繪本教學,在繪本資源選擇上,就應該緊扣“德育”展開。同時,針對幼兒階段的個體,在道德教育方面也無需將太大的道理展示給幼兒,而是應該結合幼兒的認知現(xiàn)狀、成長需求,從身邊故事著手,進行繪本資源。教師甚至還可以從現(xiàn)有的教學繪本出發(fā),去深入挖掘其中的道德元素,對幼兒進行靈活引導。例如,《我媽媽》便是幼兒教師使用頻率較高的繪本,這一繪本是圍繞“媽媽”這一話題展開的,其目的是為了讓幼兒認識自己的媽媽,將自己的媽媽與繪本中的媽媽進行對比,在豐富的想象中去認識“不同形態(tài)的媽媽”,進而承認“我的媽媽真了不起”。而從要想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道理,幼兒教師就可以在講解這一繪本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思考:媽媽什么時候會像獅子一樣吼?媽媽什么時候會像蝴蝶一樣美?媽媽不管多累,都會第一時間陪伴你。媽媽不管多辛苦,只要為了你什么事都可以做……在這樣的引導后,幼兒教師再對孩子進行提問:你們最愛的人是誰?幼兒自然會說出:我最愛媽媽。而這樣關于“親情”的德育課,教學效果也就自然顯現(xiàn)出來了。
(二)多元聯(lián)系生活,融合德育理念
針對幼兒開展的道德教育工作(下轉第31版)(上接第26版)要比任何階段的德育工作都更具有難度,這是由于處于幼兒階段的個體,在認知方面、理解方面,能力都還十分薄弱。因此,將什么樣的德育道理引導給幼兒,以什么樣的方式讓幼兒接觸道德教育,是每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在開展道德教育工作時需要首先弄清楚的一件事。我們認為在幼兒階段的道德教育中,“生活”二字是極其重要的,尤其是“幼兒的生活”。因此,在繪本內容選取上,我們要緊密結合幼兒的生活,從生活視角,為幼兒尋找德育典范、德育老師。例如當幼兒教師將《大衛(wèi),不可以》的繪本帶到課堂上時,就可以以一邊講故事的形式,一邊建立德育與幼兒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如繪本中的第一個畫面是大衛(wèi)在墻上亂畫,并標有“大衛(wèi),不可以”,教師在將這一畫面展示給幼兒時,就可以從如下視角對幼兒進行引導“大衛(wèi)在干什么?”“大衛(wèi)在哪里畫畫?”“為什么不可以在墻上畫畫?”“為什么在墻上畫畫會被媽媽罵?”“那我們以后要在哪里畫畫?”“誰在墻上畫過畫?”“以后你在哪兒畫畫?”等,通過這一系列引導,幼兒不僅可以知道在墻上畫畫是不可以的,同時還可以結合自己以往的經歷,強化認識,明確“畫畫要在畫本上”的道理。再如,當教師將“大衛(wèi)玩弄食物”的畫面展示在幼兒面前時,也可以依照上述思考對幼兒進行引導,首先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用語言描述大衛(wèi)的行為,并對大衛(wèi)的行為進行判斷;然后,引導幼兒說出“為什么不可以玩食物”,進而延伸到“珍惜食物,愛護糧食”的德育話題。這種建立繪本與生活之間聯(lián)系的方式開展幼兒德育教學,將更容易發(fā)揮出德育效果。
(三)繪本聯(lián)系生活,達成德育目標
除了在繪本選取中,建立德育理念與幼兒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外,在日常生活中,幼兒教師也應該有意識地以繪本為指導,對幼兒的各種行為進行引導。讓德育繪本形成提醒幼兒規(guī)范自我行為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尤其是當幼兒已經接觸了足夠多的幼兒繪本,同時對幼兒繪本有著濃厚興趣的基礎上,從這一視角建立繪本與生活的聯(lián)系,可以給予幼兒更有效的指引。例如,上文中我們提到幼兒教師已經借助《大衛(wèi),不可以》的繪本,引導幼兒形成了“不可以玩食物”的認知,但在日常幼兒管理中,我們發(fā)現(xiàn)部分幼兒在用餐期間雖然沒有玩弄食物,但卻存在挑食、偏食的現(xiàn)象,即偷偷用紙巾將不愛吃的西藍花包裹起來,準備趁老師和同伴不注意的時候,丟進垃圾桶。如果幼兒教師直接對其行為采取強制態(tài)度,不僅會傷害幼兒的自尊心,同時也會極大地傷害幼兒與教師至今的情感。這時,我們建議幼兒教師以委婉的方式俯下身去,悄悄對該幼兒說“大衛(wèi)……”,并用手勢或微笑示意幼兒碗中準備用紙巾包好的西藍花,然后讓幼兒說出“不可以”。幼兒教師這種“點到而止”的德育方式,不僅可以很好地維護幼兒的“面子”,更可以使幼兒在正確與錯誤中,自主做出選擇,自主參與成長,更好地達成德育目標。因此,我們認為在新時期的幼兒德育工作中,充分挖掘繪本價值,不僅僅是要讓幼兒在繪本中有所收獲,更要讓幼兒在生活中得到繪本的指引與啟發(fā)。
四、總結
借助繪本開展德育工作更是十分必要的,它不僅可以使德育工作變得簡單高效,更可以使幼兒在參與的過程中收獲更多、成長更快。希望本文提出的活用繪本資源,深挖德育道理;多元聯(lián)系生活,融合德育理念;繪本聯(lián)系生活,達成德育目標;家校共同合作,助力幼兒成長等繪本德育指導策略能夠對廣大幼兒教師與家長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孫鳴陽.淺析學前教育階段影響幼兒德育教育發(fā)展的因素[J]. 基礎教育論壇, 2020(07).
[2]邢玉平.幼兒德育與動畫片觀賞相結合的心理學依據[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8).
[3]姚若云.重德育,傳文明——對幼兒德育與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相結合的教學思考[J]. 教師,2021(01).
(責任編輯:黃潔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