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雙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學,福建莆田 351144)
原電池是高考的熱門考點,題型靈活多變,學生只有深入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掌握相關的應用技巧,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提高化學學習能力。因此,在高三化學一輪復習中,教師應制訂詳細的復習計劃,按部就班地開展復習,使學生在深入理解原電池工作原理的同時,積累應用原電池知識解題的思路與技巧。
原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其本質為氧化還原反應,并且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分開進行的。原電池由活潑性不同的金屬或非金屬構成電池的兩極。其中,活潑金屬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為負極;不活潑金屬作為正極,發(fā)生了電子的還原反應[1]。一輪復習時,教師應引導學生認真理解以下問題:①構成原電池的條件有哪些?②原電池兩極物質的金屬活動性強弱是怎樣的?③原電池中電子的流動與電流的流動方向是怎樣的?④原電池如何產(chǎn)生持續(xù)穩(wěn)定的電流?⑤書寫電極反應式時應注意哪些細節(jié)?
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是原電池應用的重要方向之一。根據(jù)原電池原理可知,負極的金屬活動性強于正極,其失去的電子通過導線流向正極,而電流方向是從正極經(jīng)導線流向負極的。在溶液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陰離子向負極移動。根據(jù)這些規(guī)律,學生很容易便可判斷金屬活性的強弱。
例如,將A、B、C、D 四塊金屬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導線兩兩連接可構成各種原電池,其中A、B 連接時,A為負極;C、D 連接時,電流由D 流向C;A、C 連接時C 極產(chǎn)生大量氣泡;B、D 連接時,D 極金屬部分溶解,則四塊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由強到弱為( )。
A.A >B >C > D B.A >C >D >B
C.C >A >B >D D.B >D >C >A
由原電池工作原理可知,A、B 相連時,A 為負極,表明金屬活動性A >B;C、D 連接時,電流由D 流向C,則電子由C 流向D,表明金屬活動性C >D;A、C 連接時,C 極產(chǎn)生大量氣泡,表明H+在C 極得電子被還原成H2,則C 為正極,A 為負極,金屬活動性A >C;B、D 連接時,D 極金屬部分溶解,金屬由單質被氧化成陽離子,則D 為負極,則金屬活動性D >B。綜上可知,B項正確。
運用原電池工作原理可判斷電極材料,根據(jù)電解質溶液的離子種類能夠判斷兩極發(fā)生的電極反應。一輪復習時,為使學生掌握相關的判斷技巧,教師應注重為學生創(chuàng)設如下習題情境,鍛煉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
例如,原電池電極名稱不僅和電極材料性質相關,還和電解質溶液有關,如圖1 所示的四個原電池裝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圖1
A.①②中Mg 為負極,③④中Fe 為負極
B.②中Al 為負極,電極反應為2Al-6e-=2Al3+
C.③中Fe 為負極,電極反應為Fe-2e-=Fe2+
D.④中Cu 為正極,電極反應為O2+4e-+2H2O=4OH-
判斷原電池正負極材料時,首先要注重對比兩極物質的活潑性強弱情況,分析哪一極與電解質溶液發(fā)生反應,而后運用所學的氧化還原反應知識,寫出電極反應式。解答該題需要認真觀察給出的原電池裝置,逐一分析給出的選項。其中,A 項,②中Al 失去電子為負極,錯誤;B 項,②中的電極反應方程式為Al-3e-+4OH-=AlO2-+2H2O,錯誤;C 項,F(xiàn)e 和冷的濃硝酸發(fā)生鈍化反應,Cu和濃硝酸發(fā)生反應失去電子,為負極,錯誤;D 項,鐵發(fā)生吸氧腐蝕為負極,Cu 為正極,正極上為氧氣得電子的還原反應,電極反應為O2+4e-+2H2O=4OH-,正確。
眾所周知,原電池工作中因電子、陰陽離子的移動會引起一些物質的變化。為使學生準確地掌握原電池中物質的變化規(guī)律,教師應注重優(yōu)選經(jīng)典的習題,在課堂上為學生預留時間,要求學生通過對反應過程的理解進行分析作答,更好地鞏固所學,深化理解。
例如,圖2 為鋅銅原電池裝置,其中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和水分子通過,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圖2
A.Zn 電極上發(fā)生氧化反應
B.甲池的SO42-微粒減少
C.甲池溶液的陽離子向乙池移動
D.乙池中的Cu 電極質量增加
該題目涉及離子交換膜,解答時需要把握離子交換膜的作用,可運用原電池工作原理進行解答。A 項,根據(jù)圖中內容可知該原電池的反應原理為Zn+Cu2+=Zn2++Cu,Zn 失去電子為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正確;B 項,因兩池之間存在陽離子交換膜,SO42-無法在兩池之間移動,甲池的SO42-保持不變,錯誤;C 項,原電池工作時,甲池中的Zn2+會通過陽離子交換膜進入乙池中,維持溶液電荷平衡,正確;D 項,乙池中Cu2+得電子被還原為單質Cu,促使電極質量增加,正確。
為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教師應注重給出反應原理及相關的化學試劑,要求學生自己進行原電池的設計,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應注重跟蹤學生原電池設計過程,通過給予學生引導與啟發(fā),幫助其尋找到正確的設計思路,同時設計相關的問題,進一步加深學生印象。
例如,已知FeCl3溶液、KI 溶液,兩極材料均使用石墨,其他材料任選,請根據(jù)2Fe3++2I-?2Fe2++I2設計成帶鹽橋的原電池,并回答問題。
①畫出設計的原電池裝置圖,并標出電極名稱及電解質溶液;②發(fā)生還原反應的電極為電池的___極,電極反應式為_____;③反應平衡時,外電路導線中_____(填“有”或“無”)電流通過。
原電池的設計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需要學生綜合考慮諸多細節(jié)。學生通過對給出的溶液及對原電池原理的分析,可知鐵離子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為正極,碘離子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為負極。顯然,正極使用FeCl3溶液,負極使用KI 溶液。原電池裝置圖如圖3 所示。
圖3
正極電極反應式為Fe3++e-=Fe2+。當反應達到平衡時,沒有電子轉移,因此,外電路導線中無電流。
在高中化學的原電池一輪復習中,教師要讓學生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尤其應深入理解原電池工作原理,在此基礎上構建系統(tǒng)的知識網(wǎng)絡。同時,教師也要為學生展示原電池工作原理在解題中的具體應用,進一步鞏固其所學,從而使學生掌握相關的應用思路與技巧,在解題中能夠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