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今
摘 要:文本本身在讀者接受過程中也會造成損毀、遮蔽、失真、誤解、拔高等不可預測的遭遇。反思性闡釋的職責是如何去蔽。那些不被理解的部分,通過去蔽、重構、修復、調整,其真正的價值和意義逐一顯現(xiàn)出來。反思性闡釋除了反思文本傳播和接受過程中的外部環(huán)境的干擾,同時還要反思接受主體在理解時來自權威的引誘干擾和輕率的自我。闡釋者需要做到審美超越,在擁有知識的前提下再進行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擺脫權威,重視自我內心直接性和本能性的東西,同時還要將理性精神凌駕于直接性和本能性之上,撇開自己的本真看到某種普遍性。
關鍵詞:闡釋學;文學經(jīng)典化;文化傳播;反思性闡釋
文本本身在讀者接受過程中也會造成損毀、遮蔽、失真、誤解、拔高等不可預測的遭遇,對某一篇(章)作品的閱讀和闡釋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對于因文化背景、生活閱歷、情感、知識構成的不同,闡釋學把它稱之為“前見”。不同讀者對同一作品的感受往往有云泥之別,同一讀者對同一作品也因個人閱讀狀態(tài)、成長歷程而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扒耙姟惫倘皇抢斫馕谋镜囊淮笳系K,但伽達默爾認為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他人的權威、他人的威望誘使我們犯錯誤,或者是我們自己過分輕率?!眥1}他認為權威是前見的一個源泉。那么反思性闡釋除了反思文本傳播和接受過程中的外部環(huán)境的干擾,還要反思接受主體在理解時來自權威的引誘干擾和輕率的自我。那些不被理解的部分,通過去蔽、重構、修復、調整,其真正的價值和意義逐一顯現(xiàn)出來。
一、去蔽
經(jīng)典化過程中存在著心理因素、政治因素和地域文化偏見。一些非中心文化地區(qū)的文學常常被有意無意地疏忽。在中國文學史上,南北朝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自唐以后的文學理論家和批評家,似乎對北朝的文學持有偏見。北朝的文學家和作品數(shù)量屈指可數(shù),現(xiàn)當代文學史家在編纂文學史時把庾信、王褒、顏之推都算作北朝詩人。嚴格來說他們的教育和文學觀念在南朝已經(jīng)形成,成年以后才去北方。也有例外,唐初史學家李延壽所編的《南史·文學傳》的序論篇只有《北史·文苑傳》序論的十分之一,他是比較少見的重視北方文壇的文學史家。當時被稱為“北地三才”的溫子升、邢劭、魏收,曾留下豐碩的作品。溫子升文集有35卷之多,現(xiàn)存只有11首。邢劭有30卷文集,只有9首詩留存下來。魏收有70卷文集,有16首留存下來。那些留存下來的詩都得益于魏收編纂的《魏書》?!端鍟そ?jīng)籍志》只記錄八位北魏作家的別集,而在《文館詞林》中,北魏的詩只有2首,北齊和北周1首也沒有?!段簳肪幾胝叩膬A向性給后人造成一種錯覺,北方文學更注重政治性和實用性,除了詩以外,賦和其他文類都很盛行。編纂者魏收本人就重賦輕詩,他認為大作家必須是作賦的高手。盡管這樣,《魏書》還是保存了北魏王朝一百多年的文學作品目錄,成為考察佚失作品的重要文獻。初唐編纂史書、類書的文學史家的話語體系設置了一種曖昧的導向,即南方文學是“陰柔頹廢”的,北方文學是“樸拙粗糙”的。由于當時由北方軍閥統(tǒng)一南北而建立了隋朝,將南方陰柔艷麗文風與政治和軍隊的士氣進行聯(lián)想,南朝梁的宮體詩受到批判和唾棄。這一詩學思想延續(xù)至初唐。由唐代官方編寫的《隋書》把南北文風進行一種二元對立,即南方重文,北方尚質。重質者被暗示有粗糙之嫌?!端鍟酚幸欢沃脑u價:
然南北好尚,互有異同:江左宮商發(fā)越,貴于清綺;河朔詞義貞剛,重乎氣質。氣質則理勝其詞,清綺則文過其意。理深者便于時用,文華者宜于詠歌。此其南北詞人得失之大較也。若能掇彼清音,簡茲累句,各去所短,合其兩長,則文質斌斌、盡善盡美矣。{2}
后世學者和批評家通過文獻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北方不僅文學作品貧乏,還缺乏文采。北方統(tǒng)治者長于軍事,對文化缺乏興趣和能力。南方文學的文風和文學傳統(tǒng)受到追捧,但其陰柔艷麗的做派不利于固國強軍。那么,在文學經(jīng)典化的過程中,北方文學顯然被遮蔽,盡管后世文學史較多關注文學在歷史長河中如何被過濾和重建,但在建立文學譜系,試圖將那些偶然性、邊緣性、非連續(xù)性因素納入進來的時候,會遇到障礙。一千多年來,文學史家在文獻和史料整理方面不斷地弱化,要還原其真實情況變得越來越困難。除了文學風格與文學品質的爭議,有一點讓南北文化人形成共識,即:文化統(tǒng)一。隋王朝的建立,迫切需要語言文字的統(tǒng)一,由陸法言執(zhí)筆,劉臻、顏之推、盧思道、李若、蕭該、辛德源、薛道衡、魏彥淵八位著名學者參與,于隋文帝仁壽元年(公元601年)編寫完成了《切韻》。文化統(tǒng)一并沒有有效解決南北文風的二元對立狀況。盡管南朝的陰柔艷麗的文風遭人詬病,唐朝初年,太宗皇帝及其君臣的詩作仍然沿襲南朝宮廷文風,如楊師道、上官儀、虞世南、禇遂良、許敬宗等,他們的詩沒有一首被作為經(jīng)典流傳下來。倒是王績擺脫了這種宮廷文風的話語體系,他受庾信的影響,把簡單明快的句法融入精工的對偶句里,留下了一些經(jīng)典名作。
關于這種經(jīng)典的遮蔽,南北朝文學是一個典型的個案,發(fā)生在當下的遮蔽情況照樣觸目驚心。西方中心主義對非西方文學遮蔽,如標榜世界性的諾貝爾文學獎一百多年來頒給亞洲作家的人數(shù)屈指可數(shù),總共5位,{3} 即印度的泰戈爾、以色列的阿格農(nóng)、日本的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中國的莫言;非洲、拉丁美洲的獲獎者比例也很低。這些地方難道就沒有世界級的文學作品?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一種文化對另一種文化的遮蔽,用薩義德的話說就是通過“知識和權力”。英國保守黨領袖、前首相貝爾福曾經(jīng)發(fā)問:“我們有什么權利以高人一等的姿態(tài)凌駕于所謂東方人的人民之上呢?”{4} 據(jù)薩義德說“東方的”一詞由來已久,“它曾經(jīng)出現(xiàn)在喬叟和曼德維爾、莎士比亞、德萊頓、蒲伯和拜倫等人筆下。從地域和道德及文化的角度而言,它指的是亞洲或者廣義的東方。在歐洲,人們可以使用像東方的性格、東方的氛圍、東方的故事、東方的專制主義、東方的生產(chǎn)方式這樣的說法而不會引起誤解。馬克思用過這個詞{5}。貝爾?,F(xiàn)在也在用這個詞,人們理解這個不會引起任何爭論的詞”{6}。需要說明的是,薩義德的《東方學》研究的主要是西亞地區(qū)。薩義德出生在巴勒斯坦的一個阿拉伯基督教家庭,他對這個問題格外敏感,道出了政治和東方學之間隱秘的關聯(lián),這一重要的極為敏感的事實,迫使人們思考這個由區(qū)位和民族及各種復雜的歷史關系造成的問題,其重要性不亞于黑人問題研究、女性問題研究。東方的或亞洲的輝煌文明引領人類走向更高層級的文明,中國文學、阿拉伯文學、印度文學在以世界性文學面目出現(xiàn)時嚴重缺位。文學經(jīng)典化中,由權力和知識構成的遮蔽最為嚴重。
反思性闡釋的職責是如何去蔽,將那些被遮蔽的文本的價值呈現(xiàn)出來。闡釋者需要做到審美超越,在擁有知識的前提下再進行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擺脫權威,重視自我內心直接性和本能性的東西,同時又要將理性精神凌駕于直接性和本能性之上,撇開自己的本真看到某種普遍性。教育和培訓可能會使人的判斷力和趣味趨向一致,構成理性的公共闡釋場域共通感,因此,闡釋的普遍性也是存在的。依照康德的忠告“大膽使用你自己的理智”,首先自我去蔽,去除由權威干擾和自我輕率造成的遮蔽,只有這樣,外在的遮蔽才能被有效解決。
二、重構
經(jīng)典的重構(reconstruction/renovation)有重建、修復、翻新、整修的意思。由于經(jīng)典的時間性特征使得經(jīng)典無法一勞永逸,它不得不面臨時間的考驗,不斷地被檢驗、質疑,在批評或贊揚中獲得新的意義。有些經(jīng)典甚至不能保留原樣,在流傳的過程中,按照歷史進程和新的歷史觀被刪減、增添、修訂、改編。這種通過重構與歷史同步的經(jīng)典化,實際上包含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比較常見的是經(jīng)典叢書規(guī)?;霭?,對篇目進行刪減和增添,體現(xiàn)出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家的權力。“帕爾雷夫(Francis Turner Palgrave)選編的《英詩金庫》(The Golden Treasury)被看成1本經(jīng)典詩歌選集,它的1861年的版本里有了新的增補,除了新增坎皮恩10首詩以外,錫德尼(Sidney)從一首詩增添到5首,赫尼克的詩在32首基礎上又增添了8首,馬維爾的詩從3首增加到4首,莎士比亞的詩從32首增加到34首。與之相比,奎勒庫奇(Quiller-Couch)于1951年編纂的《牛津英國詩集》(Oxford Book of English Verse),不僅篇幅已是前者的三倍,而且收錄了許多《英詩金庫》沒有收錄的作家的作品,如收錄了田園詩人布朗(William Browne)的7首詩。但是1978年出版的約翰·海華德選編的《企鵝英國詩選》(The Penguin Book of English Verse),除了刪減了一些詩歌外,基本上沒有大的更改。從中可以看出,經(jīng)典的確認受到文學傳統(tǒng)、文學流派、藝術風格、審美趣味等影響。”{7}第二個層次是作品本身的刪減和增添,章節(jié)和內容的調整,主要表現(xiàn)以古代文學作品為對象,版權意識還未建立起來的時期?!督鹌棵贰贰度龂萘x》《水滸傳》《紅樓夢》等經(jīng)典名著都經(jīng)歷過。經(jīng)典化過程伴隨作品的整個發(fā)育和成長過程。一開始就是經(jīng)典,調整后仍然是經(jīng)典,經(jīng)過評論家和讀者的共同創(chuàng)造,如《水滸傳》的后30回被金圣嘆刪除后變得更緊湊和完整。
魯迅曾感嘆“明人刻書而古書亡”,是指明代小說的刊刻??辈痪?。明清小說刊刻和傳播比較典型地反映出小說成書過程、經(jīng)典化過程,評論家、讀者特別樂于對文本進行干預,他們表現(xiàn)出極高的參與創(chuàng)作的熱情。添加、刪改、修訂,由此版本眾多,最終以質量最佳、學術權威最高者流傳下來。以《水滸傳》為例,版本之多令人難以辨別。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對《水滸傳》版本做過詳解:
現(xiàn)存之《水滸傳》則所知者有六本,而最要者四:
一曰一百十五回本《忠義水滸傳》。前署“東原羅貫中編輯”。明崇禎末與《三國演義》合刻為英雄譜,單行未見。其書始于洪太尉之誤走妖魔,而次以百八人漸聚山泊。已而受招安,破遼。又有一百十回之《忠義水滸傳》,亦《英雄譜》本,“內容與百十五回本略同”(《胡適文存》三)。別有一百二十四回之《水滸傳》,文詞脫略,往往難讀,亦此類。二曰一百回本《忠義水滸傳》。前署“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百川書志》六)。即明嘉靖時武定候郭勛家所傳之本,“前有汪太涵序,托名天都外臣者”(《野獲編》五)。今未見。別有本亦一百回,有李贄序及批點,殆及出郭氏本,而改題為“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然今亦難得,惟日本尚有享保戊申(一七二八)翻刻之前十四回及寶歷九年(一七五九)續(xù)翻之十一至二十回。三曰一百二十回本《忠義水滸全書》,亦題“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與李贄序百回本同。四曰七十回本《水滸傳》,正傳七十回,契子一回,實七十一回,有原序一篇,題“東都施耐庵撰”,為金人瑞字圣嘆所傳,自云得古本,止七十回。于宋江受天書之后,即以盧俊義夢全伙被縛于嵇叔夜終。{8}
這四種版本每一個修改都有質量上的提升。第一個版本即一百一十五回版本《忠義水滸傳》變動不大,第一次修改較為失敗,改為一百二十四回之《水滸傳》之后,反而“文詞脫略,往往難讀”。第二個版本即一百回《忠義水滸傳》在一百一十五回版本上質量大有提升。雖然少了十五回,除了結構上減去冗余、增添細節(jié)外,在文詞上改動很大。 第三個版本即一百二十回本, 文字上更注重敘事,去掉詩詞的繁蕪,另將燈花婆婆的情節(jié)刪除。第四個版本即金圣嘆刪節(jié)本。金評本書前冠三篇序言:“外加《<宋史綱><宋史目>批語》《續(xù)第五才子書法》及偽撰施序,總計近十萬言的回前評語及文中評點?!眥9}前七十回與百二十回無異,“惟刊去駢語特多”,百二十回有“舊本去詩詞這繁累”語。金圣嘆一口咬定他所得的七十回本是原本,招安以后乃羅貫中所續(xù),斥曰“惡札”,并“極口詆羅”。胡適認為金圣嘆做此修改,出于現(xiàn)實的考慮。金圣嘆生于流寇遍天下的時代,又有張獻忠、李自成一班強盜流毒全國,因此他認為對強盜應該口誅筆伐,到了清代,世異情遷,雖始行不端,能幡然悔悟,最后向善也是好的,他為了對先前刪減進行補救,又“截取百十五回本六十七回到結末,稱《后水滸傳》”{10}。關于《水滸傳》的祖本(最先版本),有學者考證,《京本忠義傳》為《水滸傳》的祖本。該版本“經(jīng)古籍版本專家顧廷龍先生鑒定,認為可能是‘正德、嘉靖間書坊的刻本”{11}。顧先生認為它是繁本系統(tǒng)中較早的一個本子。前幾個版本的改動大都出于無名之輩,且參與者眾多,作者不可考。在強大的版本證據(jù)面前,金圣嘆只能以托古作偽的方式對《水滸傳》進行干預。
文學觀念的轉變以及異文化的傳入,對經(jīng)典化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西方現(xiàn)代小說文類觀念,提高了以虛構為本質的舊小說的地位,影響到中國舊小說的經(jīng)典重構,改變了“小說乃文之末事”的看法。在古代,小說分“文人筆記小說”與“行于民間的小說”兩種,明清小說起于二者的綜合。在宋代,小說還屬于“說話”的技藝,沒有納入“文辭”之列。作者自己也有明確的定位,《都城紀事》作者認為說話有四家,“一者小說,謂之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說公案,皆是搏刀趕棒及發(fā)跡變態(tài)之事”{12},另外三者即“說經(jīng)”(演說佛書)、“講史書”(說前代書史文傳興廢爭戰(zhàn)之事)、“合生”(比來妖伎,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質,詠歌蹈舞,號曰合生)。說話者且用諢詞戲謔,或者就是說“諢話”。明清小說成書過程極其復雜,與詩歌散文等古老文體不同,小說發(fā)端比較晚,且被文人認為不務正業(yè)。小說既是虛構之作,不可太當真,大家都有參與的份。從宋末開始,文學作品的產(chǎn)權歸屬問題出現(xiàn)一種奇特的現(xiàn)象,即由作者和讀者共享。文本的創(chuàng)作既屬于作者,讀者也可以隨意介入,因此出現(xiàn)“才子書”現(xiàn)象,“白頭本”與“點評本”共存。這就極大地激勵了批評者的闡釋熱情和才情。點評家均以孔孟傳統(tǒng)儒學的“異端”自居,對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重農(nóng)抑商、假道學、社會腐敗、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張“革故鼎新”,反對思想禁錮。初期點評家為了讓讀者注意到他們的闡釋對象,不惜以驚世駭俗之論推介。李卓吾標舉“宇宙間五大部文章”。金圣嘆更是別出心裁,謂“天下之文章,無出《水滸》右者”。毛宗崗以《三國演義》為第一奇書。張竹坡謂《金瓶梅》為天下第一奇書。點評家開通讀者與作者心靈交流的通道,在中國闡釋學史上前所未有。這種“復式閱讀”(楊義)形成闡釋學奇特的現(xiàn)象,既有尊重作者意圖的本體闡釋,又有帶領讀者共享的認知闡釋,同時也開啟了另一種形式的“公共闡釋”的實踐。
三、修復
不止一個人發(fā)出這樣的感嘆:中國的詩歌闡釋和整個文學觀念的形成有可能起源于《詩經(jīng)》。至少從《毛詩序》對詩人的認知足以證明這一說明的可信性。《毛詩序·大序》: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發(fā)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詩大序》認為音樂與詩歌起源是人類敏感的心靈本能地需要與外部世界對接,將感官世界、超感官世界與外在的東西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人的知覺是一種感性事物,現(xiàn)象世界也有不確定性,通過內心與外部交互作用,只有以歌詠、舞蹈表達生命及其欲望。這是人類歌詠、舞蹈的生命沖動。這種生命沖動與外部世界對接以后出現(xiàn)不同風格的律動:太平時代是和諧之美;動蕩時期,暴戾的情緒表露無遺;國破家亡之時,其詩歌必是表達絕望與心碎。
《詩大序》這一段對詩歌的本體性闡釋,毫無疑問已經(jīng)成為偉大的經(jīng)典,它甚至影響了整個中國文學傳統(tǒng),以及人們對文學功能的認識?!睹娦颉愤€認為《詩經(jīng)》記載了政治文化的興廢盛衰,誦詩者只要做出恰當?shù)年U釋,便可以道德法官自居?!睹娦颉返男⌒驅γ恳皇自姷年U釋,都是一個典型的闡釋案例。如《關雎》后妃之德的闡釋??鬃訁s認為《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孔子詩論》有詳解:“《關雎》以色喻于禮?!绷碛凶C據(jù)發(fā)現(xiàn)1993年在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出土之《郭店楚墓竹簡》,以及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馬王堆帛書《五行》,均為孔子之語。國內有學者從出土的圖畫“鳥捕魚”得出男女性愛的結論?!蛾P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又有“發(fā)乎情、止乎禮”的含義。這與性愛場面是相矛盾的。與這類闡釋以及那些批評性的闡釋(淫詩)比較起來,《毛傳》毫無疑問引入了一種全新的闡釋,不僅涉及到《關雎》一詩,甚至包括整個《詩經(jīng)·國風》,定性的字句訓詁、音韻學的考證、語境、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創(chuàng)作意圖等?!睹娦颉吩陉U釋方法論上,創(chuàng)造了一套使《詩經(jīng)》經(jīng)典化的可操作的理論。問題出在經(jīng)典的隱喻所產(chǎn)生的多義性?!对娊?jīng)》中的《國風》似乎憑空而來,無法確指它的原始語境。它可以廣泛應用于各種不同的場合表達當時的想法。如果假定《漢廣》有青年男子向女子表達情愛的原始語境,引用者也可以脫離這一語境,表達求職的決心或者對對方的能力的一種夸耀。還有一些假定是表達青年男女愛情的原始語境的詩,被引征為君臣之間的信任和忠誠。在《左傳》和《國語》中可以看到大量地引用《詩經(jīng)》,除了篇幅較短的《頌》以外,沒有哪一首被全部引用,這種“斷章取義”的引用法正是《詩經(jīng)》闡釋的魅力。引用者和接受者都能從中得到他們想要的意思。社會上廣泛形成共識,把《詩經(jīng)》做為語料庫,隨手拿取,用于復雜微妙的政治、外交、唱酬等場合,往往在這種委婉迂回的較量中顯露才華、達到目的。
大部分詩歌都不會固定其所指,利用含混的意義靈活運用于各種場景。每首詩歌單一的本義與創(chuàng)作目的可以隨著語境的變化派生出新有含義,即后世所說的“詩無達詁”(董仲舒)。對訓詁、音韻、修辭的規(guī)定性描述又是必要的,它需要固本。在這個基礎之上的一切闡釋都是本體闡釋,而不是“強制闡釋”。
四 、調整
反思性闡釋在跨文化傳播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跨文化與比較文化對文學經(jīng)典化始終保持反思和調整狀態(tài)。在這種跨文化傳播中,可能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有價值的文本因某種原因被埋沒,在文化交往過程中被偶然發(fā)現(xiàn),迅速推向經(jīng)典的寶座——找到它舊有的位置;一種是在異域文化享有很高聲譽而在本土仍然不被看好。內部的原因是文本本身固有的價值決定了它的位置,外部原因是與翻譯策略有關。
文化傳播中的翻譯策略有“歸化翻譯”和“異化翻譯”,二者都涉及到對文本的理解問題?!皻w化翻譯”為了照顧目標語讀者,采用改寫、刪減、通俗化等方式,而“異化翻譯”盡可能做到原汁原味的轉換,使目標語讀者感受到異文化的本色。但由于文化和信仰的差異,譯者采取哪種方式依情況而定。方法上的問題容易解決,比較難的是觀念上的超越。文本在流傳過程中會促使其調整翻譯策略,這就是反思性闡釋在起作用。文化傳播過程中“交流”是前提,那么“公共闡釋與文本對話交流,在交流中求證文本意義,達成理解與融合”{13}。這種反思性體現(xiàn)的公共闡釋中,雙方或多方在“交流中不斷省思和修正自身,構成新的闡釋共同體”{14}。在各種質詢中發(fā)生多重反思,通過調整、補充、完善,達到最佳傳播狀態(tài)。
《論語》的早期傳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墩撜Z》在英語世界的傳播已有300多年,迄今為止,《論語》的英譯本約有50多個。據(jù)學者李冰梅考證,“從1691年第一個英譯本至今,期間形成了幾個翻譯高潮”{15}。16世紀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最早將《論語》粗略地翻譯成拉丁文帶到歐洲,在教會內部引起爭議。他們主要有兩個方面的擔心,一是認為儒家思想與基督教教義相悖,二是擔心譯者和接受者受儒家思想吸引而放棄自己的信仰。翻譯一度停滯。一個世紀以后才出現(xiàn)英語譯本,譯本的名稱費了一番腦筋,而且很長,有近50個字《中國哲學家孔子的道德箴言——孔子活躍于我們的救世主耶穌到來的500年前,本書是該國知識遺產(chǎn)的精華》(1691),內容也被壓縮成80條干巴巴的箴言。又過了100年,出現(xiàn)了第二個英語譯本,同樣是截取《論語》的片斷。之后又出現(xiàn)若干譯本。自理雅閣起,才出現(xiàn)規(guī)范的學術性譯本,他以“Analects”作為書名{16},在這本譯著上他花費了25年時間。理雅閣也因此獲得了牛津大學首任漢學教授的席位。韋利的《論語》翻譯也盡量采用異化翻譯,研究和吸收各派的學術成果,做了長長的注釋,旨在讓目的語讀者更深入地了解這部著作。
再比如,伊斯蘭教的廣泛擴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古蘭經(jīng)》,它在宗教方面有絕對權威,從文學的角度看是阿拉伯文學史上第一部最有影響的散文巨著,是全世界十多億穆斯林的經(jīng)典。這部經(jīng)典的權威性同一般文學作品不一樣,它管理統(tǒng)攝著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世俗生活和精神領域。這部經(jīng)典的流傳主要在特定群體,即伊斯蘭教信徒。除了學術研究,《古蘭經(jīng)》大多數(shù)情況下在信徒中流傳。宗教經(jīng)典的學術研究經(jīng)常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有意的“誤讀”。宗教經(jīng)典的“誤讀”或者曲解,通常發(fā)生在與之對立的另一派宗教那里。為了抨擊伊斯蘭教信仰,為第二次十字軍東征提供理論支持,12世紀初期,法國克呂尼修道院院長“尊者彼得”組織譯者,首次將《古蘭經(jīng)》完整地呈現(xiàn)在西方讀者面前。這個譯本被稱之為“羅伯特譯本”,“《偽先知穆罕默德的宗教》(Lex Mahumet pseudoprophete)由羅伯特執(zhí)筆翻譯,于1141至1143年間成書,是歐洲中世紀乃至早期現(xiàn)代影響最為深遠的《古蘭經(jīng)》西方語言譯本??陀^地講,這一最早的完整譯本翻譯質量超越了多數(shù)后來者,體現(xiàn)出歐洲基督教文化精英對東方文化認識的進步;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譯本中對于伊斯蘭教信仰及先知穆罕默德的肆意詆毀延續(xù)了中世紀宗教論戰(zhàn)(polemics)的一貫風格,主觀惡意絲毫未減”{17}。這種闡釋觀念背后包含了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之間長期的恩怨,在這種前提下,譯者更需要有超越性闡釋的理念,否則這種翻譯將經(jīng)不起歷史的檢驗。
而另一部著名的宗教經(jīng)典《圣經(jīng)》,其開放性的敘事、故事廣為人知,非信徒也把它作為文學和歷史書籍閱讀。這一方面與近代以來西方文化的強勢崛起有關,另一方面《圣經(jīng)》故事“成書”過程充分考慮到了傳播性?!妒ソ?jīng)》的經(jīng)典化過程很漫長。希伯萊經(jīng)典是猶太人在極其動蕩、顛沛流離的過程中完成的,其中優(yōu)秀作品被收入《圣經(jīng)·舊約》,也有相當一部分故事被排斥在外,列入次經(jīng)和偽經(jīng)。古猶太宗教從兩河流域、埃及、迦南地區(qū)的多神論中發(fā)育形成,自“巴比倫之囚”事件之后,猶太人在流亡動蕩中看到了更為廣闊的世界,看到了他人的富庶和安寧,由此不得不對自身民族命運進行深刻的思考。希伯萊文學經(jīng)典化過程是對整個民族神學、史學、文學的思考和反思。它濃縮了猶太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和社會變遷,出于傳播的目的,特別注重言說的技巧和敘事藝術。由于它本身的深刻性和復雜性,其文本具有很強的可闡釋性。它本身包含的三種本質性要素,需要從三個大的方向進行闡釋:神學闡釋、歷史闡釋和文學闡釋。經(jīng)典化過程的流變、錯位、游移和拓展不可避免。后來者不斷加工改造,形成最權威的行動綱領。印度佛經(jīng)的翻譯和傳播似乎不考慮影響力。對一種極其艱澀的文本,必然要適當采用歸化翻譯。中國對佛經(jīng)的引進和翻譯歷盡艱辛,比如采取“援儒入釋”“比附”“格義”“連理”等多種方法,文化經(jīng)典在異文化中的經(jīng)典化過程艱難而漫長,中途須經(jīng)過不斷地反思和調整。
注釋:
{1}[德]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詮釋學Ⅰ:真理與方法》,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第385頁。
{2}[唐]魏徵等: 《隋書·文學傳序》,中華書局2018年版,第 1163 頁。
{3}印度的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吉檀枷利》《飛鳥集》(1913年),以色列的薩繆爾·約瑟夫·阿格農(nóng)(Shmuel Yosef Agnon)《行為之書》(1966年),日本的川端康成《雪國·千只鶴·古都》(1968年)、大江健三郎《個人的體驗》(1994年),中國的莫言《紅高粱》《酒國》《豐乳肥臀》《生死疲勞》《蛙》(2012年)。
{4}{6}Edward.W.Said, Orientalism,Penguin Books,80 Strand, Lon
don WC2R ORL, England,2003,p31、p31~32.
{5}他指的是馬克思用過的“亞細亞生產(chǎn)方式”。
{7}參見聶珍釗:《文學經(jīng)典:閱讀、闡釋和價值發(fā)現(xiàn)》,摘自《文學經(jīng)典化問題研究》,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31頁。(注:此段重新查閱文獻,該作者也是引用的二手材料。但打開了一個思路,即文學史選編材料的引入可以證實經(jīng)典化過程這個“過程”的動態(tài)效果)。
{8}{10}{12}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86—90頁、第90頁、第234頁。
{9}崔茂新:《從金評本<水滸傳>看“腰斬”問題》,《齊魯學刊》2000年第5期。
{11}竺青、李永祜:《<水滸傳>祖本及“郭武定本”問題新議》,《文學遺產(chǎn)》1997年第5期。
{13}{14}張江:《公共闡釋論綱》,《學術研究》2017年第6期。
{15}李冰梅:《理雅各、辜鴻銘、韋利對<論語>在英語世界經(jīng)典化的貢獻》,摘自《文學經(jīng)典化問題研究》,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304頁。
{16}理雅閣第一個用“Analects”作《論語》譯本名稱的。自此,英語乃至許多西方語言中,Analects幾乎專指《論語》。
{17}劉旭:《<古蘭經(jīng)>的翻譯與誤讀——以12世紀的拉丁文譯本為例》,首都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作者單位:湖南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