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鵬
摘要:伴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科技技術的提升,推動教學事業(yè)更上一層樓。微課作為其中典型的代表,對于現(xiàn)代教育有著變革性的作用,其不僅推翻了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模式,還建立了新的教學形態(tài),為學生和教師打造了信息化的教學生態(tài),同時還有效提升了教學的品質與效率。本文即探求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策略。
關鍵詞:微課;微課程;初中生物教學;有效運用
引言
學生到了初中,學的科目日漸增多,生物就是眾多科目之一,雖然知識不是很難,但教學內容對學生而言是新奇的,對于剛接觸這類知識的學生還是有一定難度,此時,微課這種新型教學方式,開始進入老師們的視線,然而,對于微課的內容、使用方法、使用效果都是未知的,教師需要對其進行了解、掌握。微課與微課程作為這種方法的主要方式需要進行探究,分析在生物教學中對學生獲取知識的優(yōu)點,來保證教學有一定的成效。
1、微課”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1.1增加師生交流頻率
高效課堂的實驗需要教師、學生雙方面的努力。如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想要保障“微課”輔助教學有效性,就勢必要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而后以學生實際情況為依據(jù)選擇針對性的教學內容,提升當前課程針對性。此種教學方式有效提升了當前課程內容安排合理性,學生學習難度相對較小,且不管是課堂問題還是具體教學內容都是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的,在課堂提問中,教師設置的所有問題都是以以前所學知識為基礎的,這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有效激發(fā),為后續(xù)教學奠定了良好基礎。
1.2培養(yǎng)學生生物思維
初中階段的生物學習對于學生而言是生物學習的啟蒙階段,特別是對于剛剛步入初中的學生而言,這不單單是一門全新學科更是一門有“難度”的學科。在生物實驗教學中,不同生物實驗的側重點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師在微課制作中也會分外注意本節(jié)中的重難點內容,幫助學生以生物學科為出發(fā)點,從生物角度看待問題,利用生物角度解決問題,進而有效幫助學生形成生物思維,提升學生生物實驗素養(yǎng)。
2、微課與微課程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2.1立足教學內容,選取恰當?shù)奈⒄n與微課程內容
在選擇微課與微課程時,教師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因為微課與微課程的內容將會直接影響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學習質量,恰當?shù)膬热菘捎行У丶ぐl(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yǎng)學習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而不恰當?shù)膬热輰m得其反。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學習能力,制作或者選取恰當?shù)奈⒄n與微課程內容,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掌握生物學知識。在初中階段,生物學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和復雜,學習難度較大,易導致學生的恐懼與厭學情緒,教師將重點、難點和疑點挑選出來,并圍繞這些知識點進行深入講解,將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物的動力和信心。
2.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制作微課與微課程
在當今的學習教育中,在學習知識的條件下,還應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所以在生物知識教學中,學生作為課堂的核心,老師應當對其進行思維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還要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概括,在對內容進行了解分析,有序的排列整合,自主制作出視頻,在課堂上與同學進行分享講解,共同學習。這種課堂互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地自主學習能力與動手能力,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充分了解與整合,對以后學習具有奠基作用,同時對于同學之間交流感情有一定促進作用,課堂氛圍將會很活躍,學生們的課堂積極性將會提高。自主學習,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效率。
2.3注重引導學生的生物思維
在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下,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地學習,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思維。生物學中包含很多原理,很多疑難知識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思維的載體,結合微課與微課程,引導課堂教學集中于講解生物知識點,見微知著,使課堂教學具有啟發(fā)性和探究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思維。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在學生進行討論并且各抒己見的基礎上,教師可利用微課與微課程分析具體的知識點,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
2.4以微課巧妙設疑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
生物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學科,涉及的實驗非常多,在教學中很多學習習慣于單純依靠課本知識來學習,這樣記憶的過程非常生硬,而且知識遺忘的速度也比較快,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借助微課來巧妙設疑,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為學生參與學習實踐埋下伏筆。以“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這節(jié)課為例,在授課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制作一個前導性微課,狗媽媽跟小狗寶寶非常像,小羊的樣子跟羊媽媽也有諸多相似,這是為什么呢?同時我們還發(fā)現(xiàn)同一只貓媽媽所產(chǎn)的小貓在毛色等方面也會有不同,如白色毛的貓所產(chǎn)的后代也有可能是黑色的?這些現(xiàn)象都說明了什么問題呢?在這段微課中教師把鏡頭對準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xiàn)象,不同形態(tài)的小狗、小羊、小貓等,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非常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認真、細致觀察生活中的一些細節(jié),從而可以發(fā)現(xiàn)更多有趣的生物學知識。
2.5善用課后微課,鞏固習題拓展
課后微課是完善微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該環(huán)節(jié)主要有三項任務。第一,要鞏固課堂知識,微課教學的優(yōu)點在于快速集中地學習課程,但同樣可能會造成學生印象不足,通過課后鞏固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第二,要通過微課發(fā)布作業(yè),作業(yè)是檢測學生學習成果的過程,也是檢驗教師教學效果的過程,同樣擁有雙向的作用;第三,要進行知識擴展,讓學生擁有更廣闊的學科視野,從而拓寬他們的思維廣度。
結語
綜上所述,將微課與微課程應用于初中生物教學中,有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真正地感受到生物學習的樂趣。因此教師應選取恰當?shù)奈⒄n與微課程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制作微課與微課程,并且注重引導學生的生物思維,激發(fā)學生對于生物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潔.微課以及微課程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考試周刊,2019(77).
[2]楊婭.微課在初中生物課堂中的教學應用與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