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摘 ?要:數學文化既包含有數學理論思想,又包含有歷史文化思想。那么,數學教師就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深入數學文化,從而推動展開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數學文化;滲透研究
數學是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對數學是一種數學文化表示認同。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再是一個真空地帶,它已經引起了廣大教師的關注,特別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起著相當大的作用。如果從數學文化的范疇上看,數學文化不僅僅包括數學歷史的發(fā)展史,而且包含有數學思想、數學哲學、人文數學等多種內涵。而這些內涵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1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不注重學生主體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小學課堂內應將小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從小學生自身的角度出發(fā)思考教學方法。而在許多小學校園中,尤其到小學高年級時,大多數數學教師在講課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教授課本內容時也是挑重點講解,雖然這有利于為小學生做題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但往往使得小學生的思維總是跟不上教師的思維,使得逐漸地積累不懂、不會的知識點,從而沒有清楚理解課本內容,這樣就會導致這些學生不得不的花費額外的課余時間去請教同學或教師。而一般在小學中的課余時間為十分鐘或三十分鐘,因此這些學生只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尋找同學或教師請教。不過,由于同學和教師經常不在教室或辦公室內,這就使得這些問題一拖再拖,加之數學課的課堂推進速度又快,因此這些問題就在這些理解能力一般的學生中層層積壓,從而最終使得這些學生的數學成績逐漸下滑。
1.2應試教課離學生的需求遠
從我國高考制度建立后,我國的教育模式就一直處于應試教育的范圍內,學生們不僅僅從小學就開始接觸科目考試,而且直到大學也必須經過學位考試才能畢業(yè)。所以,小學生的家長都在在期盼著自己的兒女將來可以考到重點大學,這樣就可以擁有未來的工作保障。但是,隨著我國中考、高考試卷的難度逐漸提高,教師和家長們也在無時不刻地催促著小學生學習,從而導致小學生的精神壓力和身體壓力與日俱增,最終使得有些小學生會逐漸產生厭考情緒,還有些學生因過度疲勞留下病根。由此可見,多數小學校園給予小學生填壓式的學習理念和學習方法,而且沒有關注到小學各個學生的學生需求,這就使得應試教育的負面作用繼續(xù)擴散,從而影響小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最終降低小學生的學習效率。
2關于將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措施
2.1讓學生真正成為主,體展開學習
目前,新課改已提出相關要求,明確說明需要提高小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因此,從教師角度上講,首先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思路,要將數學文化中的核心價值提煉出來,并應用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使得正確的數學文化融入進小學生的價值觀中。其次,需要數學教師學會引導小學生自我認識問題、自我發(fā)現問題,這樣既會提高小學生的自我反省意識,又會提高小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2.2數學文化融入課堂教學內容中
雖然小學數學在教學內容上較為簡單,并且在學習深度上也較為淺薄,但是小學數學終究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數字語言,如果小學生在某一點理解不透徹,那么就會使得在學習后面相關聯的內容時感到吃力,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煩躁的情緒,從而會降低到小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如果將數學文化與數學教學方式融合起來,可以在講解數學內容的同時,向小學生介紹數學家的人物背景或該理論的理論價值等,以此來增強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積極性。比如,當小學生在學習關于圓的知識點時,教室可以給學生們講述關于圓形的歷史由來。如果從圓形的起源來看,早在18000多年前山頂洞人就已經利用礫石等石器就畫出了“類似圓”,而到了之后的陶器文明時代,人們開始學會利用轉動圓盤制造陶器,這就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圓形。而當小學生在枯燥的數學課堂中,在聽到這些歷史趣事時,對于小學生是具有放松提神的作用。由此可見,數學文化既有利于緩解小學數學課堂的課堂氛圍,又有利于增加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喜愛程度。
2.3數學思想融入到學生解題的過程中
由于數學教師總是習慣性地引導小學生通過一種固定地方式解題,這就使得漸漸地讓小學生在數學解題上形成定勢思維。而在新課改的應召下,要求小學數學應轉向以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為主的教學方式,要讓小學生通過大量的數學實踐,從而形成舉一反三的數學邏輯思維,進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比如,在學習平行和相交時,關于討論兩個平面是否存在平行關系的問題,一種方法可通過直線垂直方法證明,另一種可通過平面平行方法證明。但有的教師會因為自身習慣于用垂直來證明,會不自然地強制讓給小學生也習慣于用此定理證明,而這樣就會限制小學生形成完善的數學思想。因此,可以讓小學生在做相關習題時,至少使用其他三種方法證明平行,這樣就可以加深小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程度。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是新形勢下對于數學教學提出的新的要求和目標,它也不是一下就能使數學課堂得到改變的,這一切都需要通過不斷的數學教學實踐與理論探索才能得到實質性的改變。提高教師的思想意識和文化素養(yǎng)無疑是根本方法之一。同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對于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具有強大的推動力,相信不久的將來,數學這門學科會散發(fā)出獨特魅力。
3結束語
綜上述,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都是以教學、練題、解題為循環(huán)的固定教學模式,而這樣就會逐漸讓小學生疲憊于機械式地學習中。那么,在加入數學文化之后,既可以完善整個教學循環(huán),還可以拓展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蘇敏.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巧用生活素材之探索[J].才智,2019(26).
[2]賈麗新.論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8(01).
[3]潘道建.基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