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梅
重慶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幼兒園家長學校課程建設(shè)實踐研究(2019-31-812)"
摘要:幼兒園是教育發(fā)展的重要部分,也是教育啟蒙的階段。在幼兒的健康成長環(huán)境中,家庭教育和學校的教育都占據(jù)著重要的比例。隨著經(jīng)濟和文化的全面發(fā)展,對于幼兒園的教育,社會也有了新的思考個需求,“家園共育”便是新時代教育下的產(chǎn)物。本文主要闡述了當今社會環(huán)境下,幼兒成長中會遇到的一些教育問題,以及家園共育的一些途徑探索,希望給新一代幼兒工作者提供一些有效的借鑒。
關(guān)鍵詞:家園共育;幼兒成長;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7-0249-01
Abstract:kindergarte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he stage of educational enlightenment. In the healthy growth environment of young children, both family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occupy an important proportion. With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ulture, there is a new demand for the education of kindergarten ." Home education "is the product of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some educational problems that will be encountered in the growth of young children in today's social environment, and some ways to explore the common education of home, hoping to provide some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new generation of young children workers.
Key words:home co-education;child growth;effective strategies
近年來,幼兒的發(fā)展教育逐步成為社會關(guān)注的重點,文化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基礎(chǔ),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對于學生的教育,家長和學校越發(fā)重視。除了文化課的教育,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也開始關(guān)注起來。幼兒作為教育啟蒙的階段,對其教育,學校和家長主要關(guān)注的更傾向于學生的思想教育?!八刭|(zhì)教育”是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新教育理念,在這樣的發(fā)展前提下,幼兒園的教育理念逐步優(yōu)化,“家園共育”便是理念優(yōu)化下的進步發(fā)展?!凹覉@共育”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促進家長教育理念的改變和創(chuàng)新。在“家園共育”的過程中,家庭和學校都是相輔相成的,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雙方都要有參與,兩者之間更是相互配合相互協(xié)作的關(guān)系?!凹覉@共育”既可以推動學校的教育發(fā)展,也能為家庭的和諧鋪墊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1“家園共育”的基本現(xiàn)狀
1.1雙方地位不平等。
“家園共育”是新時代教育下的發(fā)展里面,雖然教育已經(jīng)面臨了全面的改革,但是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學校教師還是以自己的主觀意識為主,針對學校的教學活動,學校主要是組織者,提出者,家長更多是服務(wù)站,貢獻者[1]。近年來,家長不理解教師教育理念的新聞頻頻涌上熱搜,歸根結(jié)底,這都是雙方地位不平等的原因造成的。要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優(yōu)化“家園共育”的發(fā)展理念,教師要積極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方法。
1.2忽略了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三歲看到老”這是古人留下的警惕之言,其主要寓意講述的是一個人的品行和思想可以決定之后的發(fā)展,且習慣是從小養(yǎng)成的。隨著文化的進步發(fā)展,雖然很多家長開始注重對學生的教育,但是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還是有很多家長并不重視。我國的基本教育方向還是以應(yīng)試教育為主,在幼兒園沒有考試的壓力,也沒有成績衡量的標準,所以家長并不關(guān)注幼兒園的教育效果。幼兒的教育主要是針對幼兒習慣的養(yǎng)成,和思想觀念的形成,這對于學生之后的學習和成長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新時代教育的背景下,家長更要高度重視幼兒的教育環(huán)境。
1.3教育理念不夠深入。
好動是幼兒而對天性,幼兒園的教育也以游樂為主,在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 對于學生的教育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并沒有深入。哪怕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教育問題,也會下意識將其歸咎于學生年級還小。教育理念不能深入,就喪失了教育發(fā)展的最根本意義。年齡并不是阻礙教育發(fā)展的理由,在思想教育的建設(shè)中,幼兒是教育形成的最好階段。
2優(yōu)化“家園共育”的有效策略
2.1加強雙方的互動性。
“家園共育”最重要的點在于“共”字,這就說明了家庭和學校共同參與的重要性,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學??梢远ㄆ陂_展一些文化活動或是親自活動,針對這些活動,學校可以邀請家長共同參與。一方面可以讓家長參與到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家長更好的了解學校的教育環(huán)境,對之后的互助和寫作也是有幫助的。優(yōu)化“家園共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對于幼兒教育,學校主要的方向便是思想教育,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引導(dǎo)其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是所有家長和幼兒教師共同的責任。
2.2貼近學生的生活。
因為年齡比較小的客觀原因,幼兒的思想和認知能力都還處于一個初步發(fā)展的階段,其思維能力還比較低,相比較書本的理論知識,學生對于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會更容易接受和理解[2]。在幼兒的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以游戲的形式為主,結(jié)合幼兒的生活進行教育。“繪本”“動漫”“童話故事”都是教學的有力素材,且貼合幼兒的實際生活。利用動漫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短視頻,聲音,圖畫,色彩都是幼兒所熟悉和喜歡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還能加強教師對學生家庭的了解。熟悉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可以讓教師在之后的教學管理中,更好的展開工作,也是“家園共育”開展的基礎(chǔ)。
2.3加強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幼兒的認知和思想都還處于一個不成熟的階段,幼兒教師在學生思想形成和成長的過程中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3]。要保障幼兒在學校能健康成長,加強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是勢在必行的。教育面臨改革的同時,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和教學方法也面臨著改革。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緊跟時代,與時俱進是其不可推卸的責任,更是自己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工作。加強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一方面可以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提高。
3結(jié)語
綜上所述,“家園共育”在新時代幼兒的教育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要全面貫徹“家園共育”的思想理念,需要家長和學校共同努力和進步。在社會發(fā)展的歷程中,幼兒的成長是需要所有人共同維護的,為幼兒營造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也是社會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wù)。
參考文獻:
[1]屈月娟. 優(yōu)化家園共育途徑 促進幼兒健康成長[J]. 新課程研究(下旬刊), 2018, 000(003):117-118.
[2]裴改云. 家園共育,促進幼兒健康成長[J]. 教育實踐與研究, 2014, 000(028):72-74.
[3]李秀青. "家園共育"促進幼兒健康和諧成長[J]. 讀書文摘, 2016, 000(026):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