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鵬,肖華鳳,劉曉明,許抗抗,代群麗,高吉賢
(河北省滄州市人民醫(yī)院,河北 滄州 06100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常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釆用心電圖進行檢測,用于診斷下壁相關冠狀動脈的病變大多情況下采用的是影像學檢查方法。
選取某醫(yī)院2013年3月~2018年4月之間心內科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20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患者中男性患者為98例,女性患者為102例,患者中年齡最小的32歲,最大的79歲。所有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的心肌梗死標準。
(1)心電圖。患者入院首行心電圖檢查。將體表心電圖描記嚴格控制為標準的18導聯(lián)心電圖,將TP段作為等電位線,然后將ST段進行偏移至J點后,運用0.08s進行檢測,分別為I,II,III,avL,avF導聯(lián)ST段抬高或者壓低大于0.1 mV為有意義。(2)冠狀動脈造影?;颊甙l(fā)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四周以內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對梗死相關動脈進行判斷。當檢查中提示冠狀動脈處于完全閉塞的動脈,可判斷為相關動脈。如發(fā)現(xiàn)有閉塞再通現(xiàn)象,則應將最狹窄的部位作為閉塞部位。
20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梗塞相關動脈為右冠者有68例,患有左冠回旋支患者有45例,患有前降支遠段者12例,屬于正常冠脈者11例。6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電圖檢測結果與相關冠脈造影進行對比,見表1。當患者ST抬高III大于II,ST下降avL時,患者梗死相關動脈冠狀大部分屬于右冠。其中5例患者屬于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者,并且梗死相關動脈均為右冠。8例患者屬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傳導阻滯者,梗死相關動脈同樣也都為右冠。200例患者無ST抬高III大于II,及ST下降avL的患者發(fā)生梗死的相關動脈全部為左回旋支。
發(fā)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主要包括:右冠狀動脈堵塞;左回旋支閉塞。通常,有85%以上的患者屬于右冠優(yōu)勢,患者的左室后側支和后降支全都由右冠狀動脈進行供血。也有將近8%以上的患者屬于左冠優(yōu)勢,患者左室后側支和后降支全部由左回旋支供血。也有6%左右的患者屬于均衡型,患者的右冠狀動脈發(fā)出后降支,而左回旋支可為左室后支全部發(fā)出,與此同時,也可同時為另外一降支發(fā)出。心電圖用于診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方面具有方便、快捷、無創(chuàng)傷、無禁忌等優(yōu)點,并且操作比較簡單、安全而且可以重復檢查,適用于各大醫(yī)院的急診診斷中。冠狀動脈造影則作為臨床上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金標準,但是實際應用中,受環(huán)境、地區(qū)等因素的影響,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數(shù)據(jù)提示,急性下璧心肌梗死患者中相關動脈冠狀大多屬于右冠型。本研究3例患者溶栓成功,且冠狀造影正常,所以,考慮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可能因冠狀動脈痙攣導致。
隨著心電圖檢測與冠狀動脈造影術間的機互對應關系逐漸明朗化,并得到了相關技術人員的認可和廣泛應用,對于急診臨床介入治療的順利進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價值。
表1 心電圖檢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