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重讀《登泰山記》兼及“三合一”理論

2020-04-08 09:28:54鮑駿
關(guān)鍵詞:辭章姚鼐考據(jù)

鮑駿

清代桐城派領(lǐng)袖姚鼐,師承劉大櫆,上溯方苞。他在方苞重義理、劉大櫆長于辭章的基礎(chǔ)上,倡導(dǎo)義理、考據(jù)、辭章三者合一,最終成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在姚鼐看來,義理、考據(jù)、辭章三者統(tǒng)一才是最高最美的境界。他特別強調(diào)要善用三者而使之“皆足以相濟”[1]。也就是說寫文章應(yīng)該既有雅潔而不單調(diào)的辭章,又有翔實而不煩瑣的考據(jù),且有精深而不蕪雜的義理。

乾隆三十九年,四庫館臣姚鼐辭官回歸鄉(xiāng)里。他從京師出發(fā),南下赴泰安與好友泰安知府朱子潁會合,于春節(jié)前兩日一起冬游泰山,寫下了《登泰山記》。歷來不少論者認為《登泰山記》是姚鼐“三合一”理論的典型實踐,筆者認為未必盡然,現(xiàn)將重讀感受以及對“三合一”理論的思考成文,以求教于方家。

一、辭章:雅潔有序

孔子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桐城派作家,尤其是姚鼐特別重視在語言修辭上下功夫。他的游記關(guān)注文采,避免了為追求謹嚴樸素而顯得板重的弊端。姚鼐的審美取向是追求文章言辭的“雅潔有序”?!把拧笔俏难?,雅致;“潔”是精練,簡潔;“有序”意為有條不紊?!兜翘┥接洝肪褪沁@方面的典范之作。

首先,表現(xiàn)手法豐富多樣,得一“雅”字?!兜翘┥接洝吩诿枥L泰山夕照圖景時,寫道“蒼山負雪”,“負”即“背”的意思,不僅精彩地選用了動詞,運用擬人手法將青山與雪的關(guān)系表達了出來,還暗示了泰山“陰陽割昏曉”的雄壯山脊猶如人之脊梁,泰山山脊的畫面宛在眼前。又比如,“明燭天南”中“燭”字,名詞用作動詞,即“照”的意思。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山水城郭相得益彰,一幅雪天晚晴圖完美呈現(xiàn)。

其次,遣詞造句精當(dāng)傳神,得一“潔”字?!兜翘┥接洝吩诮榻B旅途跋涉時言簡意賅,“自”“乘”“歷”“穿”“越”五個字,把作者從京師一路南下,頂風(fēng)冒雪趕赴泰安的風(fēng)塵仆仆傳達出來。這一路本不好走,路途遙遠又遇大風(fēng)雪,但姚鼐全用單個動詞一氣呵成,讓人感覺“道阻且長”的一段路竟是快速走完的,甚至還透出幾分快意。又比如寫登山之路時,“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一個“幾”字意味全出,讓人感到泰山的險峻陡峭,幾乎不可攀登,體現(xiàn)出登山人冰雪中登山的艱辛不易。更進一步說,“幾不可登”卻還是要登,可見登山人的精神毅力。

另外,敘述語言有條不紊,見得“有序”。“言有序”是方苞到姚鼐一脈相承的創(chuàng)作原則。方苞曾在《又書貨殖傳后》中說:“義,即《易》之所謂‘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謂‘言有序也。義以為經(jīng),而法緯之,然后為成體之文?!盵2]姚鼐秉持此道,《登泰山記》就以時間、游蹤為序。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抵達泰安;十二月二十八日(丁未日)與泰安知府朱孝純子潁一道由南麓登山。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二十九日(戊申晦),五鼓時分,與子潁坐在日觀峰上的日觀亭里,等待日出……到“觀道中石刻”而歸,脈絡(luò)清晰,循序漸進。除了“言有序”,對寫景記游的內(nèi)容,作者也是剪裁得當(dāng),主次相宜。如“蒼山負雪圖”和“泰山日出圖”是著重描繪,而岱祠、碧霞元君祠、古石刻以及山頂風(fēng)貌則一筆帶過。這些特點使全文有條不紊,結(jié)構(gòu)完整,渾然一體。

姚鼐最看重辭章,認為文章是“天地之精英”“文之至者,通乎神明”[3]。綜上所述,《登泰山記》完全可以說是一篇以“辭章”為特色的典范之作。

二、考據(jù):瑕瑜互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中國歷代知識分子所推崇的治學(xué)傳統(tǒng),姚鼐也不例外。他曾在《左仲郛浮渡詩序》中說自己向往有朝一日“北渡河,東上太山,觀乎滄海之外;循塞上而西,歷恒山、太行、大岳、嵩、華,而臨終南,以吊漢,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攬西極,浮江而下,出三峽,濟乎洞庭,窺乎廬、霍,循東海而歸,吾志畢矣”[4]。他還在為聶劍光《泰山道里記》寫序文時嘆惜天下地理名物的訛誤,強調(diào)實地考察,體現(xiàn)出一種嚴謹求實的可貴精神。

在《登泰山記》中,姚鼐表述自泰山南麓登山的歷程,介紹登山路徑,交代地名;結(jié)尾處涉及了古代遺跡等,不露痕跡地隨文加入考據(jù)。這些文字都是他的觀點、精神的反映??此菩攀帜閬?,實則精心構(gòu)思,都涉及切實的調(diào)查研究。

游記文字增加考證的內(nèi)容,往往容易使文意偏離主旨,有喧賓奪主的負面影響。而姚鼐行文善于把考證性的文字與辭章融為一體,不顯山不露水,不僅沒有“掉書袋”之感,反而增強了作品的文化厚重感。對“岱祠”“碧霞元君祠”的忠實記錄就是鮮明代表。姚鼐的《游靈巖記》《游故崇正書院記》也是記游中加入考據(jù),亦有這種特色。

但美中不足的是,姚鼐的考據(jù)并非毫無漏洞。比如車錫倫、蕭寶萬在《姚鼐〈登泰山記〉所述泰山南麓三谷訂正》一文中就指出姚鼐對“東谷”“西谷”的表述,與事實存在較大偏差。又比如,周振甫先生在《古代散文的特點與演變》一文中,還對考據(jù)有所界定。他認為講到西谷、東谷只是“說明”,因為這些地名,游人只要親臨實地則不證自明。而講到中谷即谷環(huán)水,需要調(diào)查研究,這才需要“考證”。

換言之,《登泰山記》有考據(jù)、重考據(jù),能把考據(jù)與辭章較好融合,但是有些地方也存在著考據(jù)差錯,或者其實并非考據(jù)的情況。所以說,這篇文章里的考據(jù)是“瑕瑜互見”。

三、義理:無跡可尋

“義理”一說源于桐城派始祖方苞,方氏的理論核心是所謂“義法”。姚鼐在方苞“義法”的基礎(chǔ)上,逐漸形成了桐城派的“義理”學(xué)說,并將義理、考據(jù)、辭章相統(tǒng)一,形成了他的“三合一”理論。

《登泰山記》被不少學(xué)者認為是義理、考據(jù)、辭章三者結(jié)合統(tǒng)一的作品,被視為姚鼐文論的理想實踐。蔣逸雪在《試論桐城文派》中寫道:“姚氏所謂‘義理、考據(jù)、辭章三者不可一缺,這并不是幌子,他是實在能夠做到的?!盵5]但文章論證僅限對于考據(jù)的關(guān)注,并未提及辭章、義理。吳孟復(fù)則認為,《登泰山記》“不涉神怪,不事阿諛,也不沾色情,既不是‘廟堂文學(xué),也不是‘山林文學(xué)‘清客文學(xué),就義理言,是純正的;其中說到泰山地理沿革,如‘環(huán)水‘古長城以目擊與古書相印證,是有所考據(jù)的;而且文字簡潔,描寫生動。這是他理想中的‘三者合一”[6]。文章涉及了“義理”,但沒有具體展開分析。王培軍在《義理考據(jù)出畫卷 格調(diào)高古待評說——〈登泰山記賞析〉》中說“文中的那種開闊、超純正、寧靜、高遠的景象,可能也正是作者人格與審美取向的反觀。這也是義理”[7]。他認為,“人格與審美取向”即是姚鼐本文的“義理”。

姚鼐所謂“義理”,其實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作品的主題思想,而是特指由宋代程朱派學(xué)者闡發(fā)的儒家哲理,尤其是倫理道德思想。姚鼐在漢宋之爭中所要堅持的要義,正是程朱之義理、程朱之學(xué),甚而桐城派諸家也自稱“學(xué)行繼程朱之后”[8]。姚鼐有著強烈的衛(wèi)道精神,如他在《答蘇園公書》中說“今世天下相率為漢學(xué)者,搜求瑣屑,征引猥雜,無研尋義理之味,多矜高自滿之氣,愚鄙竊不以為安”[9]。所以,上述學(xué)者中唯一具體闡釋《登泰山記》“義理”的王培軍,其實并沒有界定清楚姚鼐所謂“義理”的內(nèi)核,有自行擴大拔高之嫌。

其次,姚鼐完整論述“三合一”理論的文字主要見于《述庵文鈔序》《復(fù)秦小峴書》等書。當(dāng)代學(xué)者王達敏經(jīng)考證認為《述庵文鈔序》作于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復(fù)秦小峴書》則較為明確作于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而《登泰山記》則作于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10]可見姚鼐寫《登泰山記》在前,成熟完整提出“三合一”理論在后,時間跨度長達二十年。所以,僅從時間先后上,也可以做出明確的判斷。姚鼐的《登泰山記》怎么可能是他晚年提出的“三合一”理論的實踐呢?

傳統(tǒng)的主流文人游記,雖然以客觀景物的描繪為對象,但更重反映自然界蘊藏的美在作者心靈深處喚起的經(jīng)驗和感覺。也就是說,作者們一般以主觀的抒情為主,其重點是借自然景物抒發(fā)內(nèi)心的感受和情感,核心往往不在外界的景,而在自己的心。姚鼐的這篇《登泰山記》有的只是對壯麗山河的欣賞贊美,對泰山的熱烈向往,全無程朱之學(xué)的道理,也沒有任何語句直接表現(xiàn)復(fù)雜的社會內(nèi)容或者精神內(nèi)涵。從此意義上來看,姚鼐的這篇文章不像文人游記,而似地學(xué)游記,即只客觀敘寫景物,不涉及主觀抒情。

乾嘉之際,以戴震為代表的漢學(xué)派(重考據(jù))把握著話語權(quán),重視宋學(xué)(重義理)的姚鼐正是因這類紛爭而辭了官。我們是否可以這樣推論,在那樣的大環(huán)境下,姚鼐辭官后創(chuàng)作的《登泰山記》很有可能會主動地避免對“義理”的闡發(fā),以免給自己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義理”的無跡可尋才是符合邏輯的。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辭章”出彩,涉及“考據(jù)”,不談“義理”,正是這樣的特點,使《登泰山記》有別于歷來的主流傳統(tǒng),在文人游記之林獨樹一幟,成了廣為傳誦的名篇。

參考文獻:

[1][3][9]郭預(yù)衡.中國散文史(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482,483,482.

[2]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79.

[4]陳振鵬,章培恒.古文鑒賞辭典(新一版)[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1885.

[5]蔣逸雪.試論桐城文派[J].揚州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1961(11).

[6]吳孟復(fù).桐城文派述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101.

[7]王培軍.義理考據(jù)出畫卷 格調(diào)高古待評說——《登泰山記》賞析[J].呂梁高等專科學(xué)校學(xué)報,2002(3).

[8]陳平原.從文人之文到學(xué)者之文[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4:210.

[10]王達敏.《登泰山記》研究與詮釋界限[J].河南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6(1).

(作者單位:無錫市青山高級中學(xué))

猜你喜歡
辭章姚鼐考據(jù)
作為禮物的書籍:姚鼐贈書與桐城派的流傳
文獻考據(jù)與史詩研究路徑
——論《江格爾》重要問題的研究方法
乾嘉詩壇“混江龍”姚鼐
佛禪老莊思想與姚鼐文學(xué)創(chuàng)作
阿拉善博物館館藏內(nèi)畫鼻煙壺考據(jù)
收藏界(2019年4期)2019-10-14 00:30:54
詩詞解讀莫輕視考據(jù)
中華詩詞(2019年10期)2019-09-19 09:00:04
疏逸文氣 清雅超然
沉痛悼念鄭頤壽先生
考據(jù)之功與品鑒之美——萬經(jīng)的碑帖收藏及其碑學(xué)觀念
天一閣文叢(2013年1期)2013-11-06 10:01:17
鄭頤壽教授和他的“漢語辭章學(xué)”
北海市| 晋州市| 松原市| 江西省| 濮阳市| 林甸县| 古浪县| 顺昌县| 博湖县| 宣汉县| 高碑店市| 北碚区| 克东县| 鲁甸县| 贺兰县| 左云县| 松滋市| 噶尔县| 西畴县| 井研县| 罗平县| 德钦县| 遵义县| 无锡市| 本溪市| 台南县| 宕昌县| 忻城县| 枣阳市| 黄浦区| 色达县| 余江县| 壤塘县| 含山县| 万山特区| 博白县| 彰化县| 调兵山市| 内黄县| 云阳县| 陇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