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綜合實踐活動是隨著課程改革深入進行提出的一種新型課程方式,其主要是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社會生活,帶給學生親身體驗,并讓學生的經(jīng)驗變得更加豐富,這樣便于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自身發(fā)展需求進行綜合考慮,構建開放式課堂活動,便于開闊學生視野,并促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綜合性的發(fā)展,本文就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放式課堂教學展開分析。
關鍵詞: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放式課堂;教學
一、 前言
對于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主要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其要求學生結合自身現(xiàn)有的經(jīng)驗,對相關知識進行探索。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較,開放式教學模式更加契合當代教育教學活動的發(fā)展需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地發(fā)表言論,教師不再是課堂的唯一主體,教師能指引學生從多個角度對知識進行思考、探究,促進了學生綜合發(fā)展。
二、 開放式課堂教學的內(nèi)涵
對于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是相對于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提出的教學方式,其以素質教育為基礎,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措施,也就是將封閉式的教師為主、學生為輔和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改變?yōu)殚_放式的教學模式。通過開放教育空間及設計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貼切自然生活、社會,并指引學生在相應的實踐平臺中進行體驗,促使學生可以將自身融入自然、生活、社會中,促進學生素質及個體綜合能力提升。開放式課堂的本質要求教師要將課堂教學看成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動態(tài)化的教學過程,要追求教學效益最大化、課改管理最優(yōu)化、教學輔助科學化,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應該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應科學合理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放式課堂教學的主要思想為“教學最優(yōu)”,教師要突出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開放性課堂的主體地位,設置開放性問題及解決方案,在充足的空間中對學生學習活動資源進行有效的拓展,在選擇學習材料和組織方式的時候,應充分考慮學生狀況和教學情境等,通過教學觀念開放、理論教學開放、課堂內(nèi)容開放、教學地位開放、教學評價開放等開放性體系,促使學生可以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得到提升。
三、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開放式教學的意義
開放式教學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應用體現(xiàn)出了現(xiàn)代小學教學改革的進步,也代表著我國基礎教育與國際教育的接軌。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實施開放式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主要表現(xiàn)在。
(一)滿足課程建設要求
新時期下,隨著教學改革的全面推進,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各種教學觀念都需要落實到實際教學活動中,特別是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更是要踐行各種新型教學思維。開放式教學是一種現(xiàn)代化、新型化教學方式,其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從書本中解放出來,教師要為學生營建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對相應知識進行積極的探索,在極大程度上充實了課堂教學內(nèi)容,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提升。
(二)促進師生共同發(fā)展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在實踐中獲取知識、能力,或者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使得學生的學習與日常生活更加融洽。開放式教學模式就是將學生學習經(jīng)驗作為奠基石,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便于學生對相關知識和技能等進行積極主動的探索,將所學知識落實到實踐中,最終使得學生各項水平均得到顯著提升。同時對教師而言,開放式教學屬于新興教學手法,教師要想更好地把握這種教學手段,還需要積極地對開放式教學進行研究,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教師教學思維的更新,提高了教師課堂教學質量。
(三)促進教學改革推進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全國各地都以新課標為基礎,開展了各項課程改革,并獲得了不錯的成果,但是在實踐中,已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教師進一步的探索。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構建開放式課堂,契合了新課改下的教育觀念,滿足了課改要求,可以為教學改革的推進提供良好保障。
四、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放式課堂教學的實施
(一)開放各種資源,深入學生實際生活
對于現(xiàn)代化開放教育活動涉及各個方面,包括社會生活與學生主體生活經(jīng)驗的相通、學校系統(tǒng)與社會生活系統(tǒng)、學生個體生活的相互開放。開放式課堂教學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使用,就是要以學生周圍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等為基礎,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教育引導。開放式課堂教學要求教學不能局限在封閉的課堂上,學校、家庭、社會、自然等都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平臺。教師應該對學生生活中的所有資源進行充分挖掘,讓學生可以在實踐中得到全面提升。如在“偵查家庭垃圾”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讓學生觀察家庭中的垃圾有哪些,并要求學生用拍攝出家庭垃圾,并嘗試對這些垃圾進行分類。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說說家庭中的垃圾都是如何處理的,甚至是引導學生參與到垃圾處理活動中,讓學生可以在實踐中加深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也促進學生環(huán)保觀念的形成。
(二)放手調查,促進自主探究
常言道,實踐出真知,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課程,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是無法在一朝一夕之間完成,需要教師長期不斷探索。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讓學生體驗到精彩紛呈的學習。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盡量組織學生開展調查、體驗活動,如在《一次性筷子使用情況調查》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走出校園,對自己生活周圍的飯店進行調查,了解到周邊飯店的一次性筷子使用情況,并做好相關記錄。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放式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指引學生到博物館、微機室收集相應的資料,徹底打破以往教室教學的局限,讓學生可以真正地走進社會、生活,體驗教材中無法學到的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開放課堂,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放式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該特別看重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探究,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讓學生組成相應的小組實施合作探索,并引導小組之間相互配合、相互信任,強化師生、生生交流效果。如在《陶瓷歷史展覽會》中,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與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共同查找陶瓷歷史的相關信息,并相互交流,而教師則可以適當?shù)亟o予學生幫助,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不能受課堂限制,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選擇是課內(nèi)教學,還是課外教學,在教學時間上也要盡量脫離課時限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開展針對性引導活動。如在《故事里的端午節(jié)》中,教師可以在端午節(jié)前引導學生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觀察一下社會上各個領域都是如何過端午節(jié)的,如果條件允許,教師還可以親自組織學生開展賽龍舟、包粽子等活動,促使學生可以對我國傳統(tǒng)優(yōu)秀節(jié)日端午節(jié)有深入的了解,同時也加深學生傳承我國優(yōu)秀節(jié)日的責任心。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實施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能全面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構建開放、交互、自由、主動的教學機制,促進了學生合作創(chuàng)新觀念形成,解放了學生思維,滿足了學生綜合發(fā)展需求。
(四)激發(fā)學生潛能,開闊學生視野
實踐中,通過一次次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帶給學生巨大的變化,每一個學生都會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得到提升。在實際教學中,小學教師必須借助綜合實踐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讓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得到全面發(fā)展。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節(jié)電小貼士》活動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出每一個學生的特長,讓平時喜歡說笑的學生給大家說一段關于節(jié)電的小相聲,讓喜歡動手的學生制作一份節(jié)電手抄報……每一個學生都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中發(fā)揮出了自己的特長,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綜合發(fā)展。
此外,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還可以將社會實踐看做是教學活動的基礎,指引學生可以靈活地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在增強理論教學效果的同時,促進學生各項素養(yǎng)提升。例如在《社區(qū)環(huán)境考察》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小區(qū)環(huán)境調查,在此過程中,教師能讓學生自己確定調查方式,如采訪居民、問卷調查等,學生調查結束后,教師指引學生結合調查結果來分析小區(qū)環(huán)境問題、引起原因,并要求學生在班級范圍內(nèi)開展相應的討論活動,制作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很容易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自身學習中的問題,這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有極大幫助。
(五)調動家長,拓寬渠道
在小學生發(fā)展中,家庭教育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長不僅是學生的監(jiān)護人,同時也是學生認知世界的第一位導師,能否調動家長的積極性,會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放式教學帶來極大影響。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家長的合作,引導家長配合教學活動,這樣不僅能讓教學活動內(nèi)容豐富多彩,還能消除學生恐懼感。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家庭情況,關注學生家庭背景,挖掘學生的家庭生活資源,并對其進行合理整合,靈活地將其應用到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滿足學生綜合發(fā)展需求。
五、 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采取開放式教學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助于學生各項水平發(fā)展,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必須靈活地組織學生開展開放式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可以在綜合實踐中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婷君.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放式課堂教學探究[J].新課程,2017(9):142.
[2]陳述.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策略探究[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17(9):29.
[3]彭志剛.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評價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20):247.
[4]桑伶俐.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探究性學習例談[J].學苑教育,2019(2):92.
[5]高生.淺議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探究性學習[J].基礎教育參考,2018(23):77-78.
[6]吳金鳳.開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意義及策略[J].甘肅教育,2017(21):88.
[7]周妹.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2018(21):87-88.
[8]賈東麗.小學綜合實踐課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11):241.
作者簡介:李誠,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區(q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