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云
我在講授莊子《秋水》(節(jié)選)時,發(fā)現(xiàn)兩個有趣的問題。
選文中當洋洋自得的河伯見到北海,說了這樣一段話:
……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這段話是河伯在見識海的壯闊的局面之后,從自己的角度做的檢討,他為自己的之前的表現(xiàn)而慚愧,驕傲自滿“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河伯為了進一步說明自己已經醒悟到眼界窄,見識少,又舉了兩個實例加以深化,“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意思是河伯以前曾經聽說(有人)認為仲尼的學識不是最多的,伯夷的義行也不是世間最高典范。開始河伯還不敢相信,現(xiàn)在親眼目睹了大海那么大,大到難以窮盡,“今吾睹子之難窮也”,河伯由衷地發(fā)出一聲感嘆,如果沒有見識到大海,“來到您的身邊,那就很危險了,我將要永遠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
這段話中“少仲尼之聞”“輕伯夷之義者”有兩個邏輯層面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從莊子的角度來看,他假托河伯之口,認為孔子的見聞是不是最多的?伯夷叔齊是不是恪守節(jié)義的最高代表?
第二個問題,莊子是贊成“少仲尼之聞”“輕伯夷之義”?還是反對呢?
單從這一自然段是很難判斷了解莊子的思想傾向性的。我們可以通過拓展閱讀莊子的系列寓言,更能清晰地發(fā)現(xiàn):其實這句話很好地體現(xiàn)了莊子的相對主義思想和理論——“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此小大之辨也”。
先看“小年、大年”“小大之辨”概念的提出。這兩組詞語出《莊子·逍遙游》: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這段的意思說,小聰明不了解大智慧,小年指壽命短,壽命短的不了解壽命長的,怎么知道是這樣的呢?菌草的生長周期短,早上長出來,夜晚就凋零了,就這么長的周期,所以對于菌草來說,它是不知曉黎明與黑夜的。還有一種昆蟲,叫蟪蛄,生長周期要比菌草長一點,春天出生夏天死亡、夏天出生秋天死亡,活的非常短暫,只有不到一年時間。還有一種楚國南方一種靈龜,活的比蟪蛄長。這種靈龜以五百年為一季,五百年一春,五百年一秋。這還不是生命周期最長的,傳說上古時代有一種椿樹,以八千年為一個季節(jié),八千年一春,八千年為一秋。而在俗世間,一般人卻都只知道彭祖長壽,認為彭祖活了七百來歲就是長壽,但是彭祖與上述中的靈龜、椿樹比起來,生命是還很短暫的。只想和彭祖相比,見識就很短淺,太可悲了!
莊子是通過幾組事物的對比來體現(xiàn)他的哲學思想——相對主義,“小年、大年”“小大之辯”都是相對的。
它們的小大關系如下所示:
朝菌<蟪蛄<彭祖<靈龜<大椿<……
菌草朝生暮死,一天就是它的生命極限。彭祖活了九百多歲,是人類中最長壽的——“人瑞”,但彭祖對于一種“靈龜”來說,他是歲數小的。靈龜五百年為一個春天,五百年為一個秋天,有上千年的歲數,它的生命極限是上千年。我們看靈龜歲數很大,但還有一種大樹比它歲數還大,這種樹八千年為一春,八千年為一秋,有上萬年的歲數,它的生命極限上萬年。靈龜相比較大樹而言,它也是歲數小的。菌草之于蟪蛄,蟪蛄之于靈龜,靈龜之于大椿一樣。
莊子的意思很明確,所謂的大和小都是相對的,一個事物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看起來很大,但是它的環(huán)境拓展了,外延范圍大了,看起來又相對小了。
所以,回到開頭的兩個問題,莊子認為孔子的見聞是不是最多的?當然不是,在一定的范圍內相對來說是最多的,但一旦范圍擴大,他的見聞是相對小的。同理,伯夷叔齊也是在一定的范圍內是恪守節(jié)義的最高代表,但是不是絕對的。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此小大之辯也?!毙≈腔?、小生命永遠理解不了那個大智慧、大生命的境界是怎么樣的。這就是小境界和大境界的分別。其實那棵大樹也未必是最高的生命境界。茫茫宇宙肯定有比那萬年的大樹更長久的生命形態(tài)。
莊子的相對論觀點無處不在,比如談到“成材與不成材”的觀點。
莊子在山中,看見一棵十分茂盛的大樹,按照常理,伐木的人看到了,應該砍伐作為木材,但是這棵樹僥幸地被留下來了,問這些伐木人為什么不砍伐此樹的原因,對方回答:“無所可用”,莊子得出一個結論說:“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莊子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興,叫豎子殺鵝款待他。豎子問兩只鵝,一個能打鳴,一個不能打鳴,殺哪只?“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回答,殺不能打鳴的那只鵝,“殺不能鳴者?!?/p>
弟子拿這因為不成才而沒有被伐掉的大樹,和因為不成才被宰掉的大鵝的兩個例子,問莊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同樣是不成材,一個命運是“終其天年”“以不材得”,一個是“以不材死”,這顯然是很矛盾的。
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莊子的意思是成材與不成材之間沒有固定的標準, 要順應自然而自由自在,這樣才能免于拘束與勞累。在莊子的思想里,事物的標準也是相對的。
在探討第二個問題,莊子是贊成“少仲尼之聞”“輕伯夷之義”時,我們不禁要思考:人們?yōu)槭裁磿姓J識上的局限性呢?
看莊子在《秋水》(節(jié)選)后的論述里,“北海若曰:井蛙不可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語于冰者,篤于時也?!北焙:I袢襞e了幾個例子來說明人們?yōu)槭裁磿姓J識上的局限性,第一個例子是井底之蛙,從小活在水井底部的青蛙因為受其生存的空間限制,無法見識到水井之外更寬廣的天地,這是受到視野的限制;第二個例子,是夏蟲不知道冬季的樣子。夏天出生的蟲子,因為活的比較短暫,夏天生,夏天死,所以不知道冬季是什么樣子,受到生長時間的限制。這組排比句,以比喻的修辭手法,以井底之蛙和夏蟲作類比,闡述了人的見識也是會被空間、時間和所受教育的條件等受限制。海神若還具體指出河伯的自鳴得意的原因,是由于他所生活的黃河崖涘的環(huán)境制約等各種因素,因而肯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北海又進一步闡述自己也是如此,相比于河伯的管轄范圍是大的,但是北?!霸谔斓刂g,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個人與萬物相較,“似毫末之在馬體”。
如下所示:
河<北海<天地<陰陽<……
在《莊子·齊物論》中也提到了會產生“小大之辯”的緣由。事物不是作為認知主體的認知而存在的,所謂外物不過是主體的主觀感覺與思維,每個人因時空背景教育性格不同形成不同的思維模式,不同的人用這套構架、范疇,會產生了不同甚至對立的圖景。
在莊子看來,一方面,“人類的局限性阻礙了人類與萬物之間的相互交流,導致完整的溝通無法進行,無法獲得真知。作為具有一定遮蔽性的宇宙萬物,人類在對它的理解方面存在欠缺”。另一方面,作為經驗主體的人類也被自己所具有的后天性的知識所迷惑,人類對于生生不息、不斷變化的萬物進行的恣意判斷,會導致傳播或認識內容方面的缺陷和誤解。
莊子說:“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是則知之?!狈彩鞘挛锒加袑α⒌膬擅?,必須把事物的兩面都看到了你對這個事物的認識才會全面。
我們再看一個《莊子》里的經典例子。
惠子說了個故事,他家有五十斗大的葫蘆,超級葫蘆。說“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結論是這個葫蘆大而無用?;葑佑眠@個故事暗諷莊子的文章和理論是“大而無用”的。莊子以“不龜手之藥”的故事,反擊了惠子的“大瓠”的“大而無用”的論點,宋人有“不龜手之藥”,但是“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所以賣給客“百金”,但是,沒想到客用來在吳越戰(zhàn)爭中獲封,同樣的“不龜手之藥”,對于不同的人,不同的使用方法,得到的結果是迥然不同的。
莊子認為他的學說好比“不龜手之藥”,不是沒用或是小用,而只看到沒用的一面,否定了另一面。在莊子看來,“世間任何事物,無論大小、多少、長短、有無,或是非、真?zhèn)紊茞?、貴賤、得失、生死等,都是相對的、暫時的、不確定的、完全在于從什么角度去看”。
所以,第一個問題明確了,其實在回答第一個問題時,第二問題也滲透出來了。莊子是贊成“少仲尼之聞”“輕伯夷之義”?還是反對呢?
莊子認為孔子的見聞不是最多的,伯夷叔齊不是恪守節(jié)義的最高代表,他們都只是擁有相對多的見聞、擁有相對高的節(jié)義。
值得一提的是,儒家作為莊子批評的靶子,在《莊子》一書中出現(xiàn)過很多次,如:最辛辣的一段文字,《莊子·外物》中:
兩個儒生是按照《詩》《禮》盜墓。站在墓口的大儒對底下墓坑里的小儒生說:“東方作矣,事之若何?”墓坑里的小儒生說:“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詩》固有之曰:‘青青之麥,生于陵陂’。”上面的那個大儒生聽得不耐煩了,嘲諷道:“生前不給予別人施舍,死后還含著滿嘴的寶珠做什么呢?”大儒遂命令墓坑里的小儒生先固定住尸體的鬢角,然后手指按住尸體的胡須,金椎固定住尸體的面頰,最后慢慢撬開尸體的兩側嘴角,這樣就一點都不會損傷到尸體口中的珠子了……儒家的學說,儒生,在莊子看來,和盜墓之流的勾當沒什么大的區(qū)別。
所以從莊子對待儒家思想的態(tài)度,加之之前他的相對論一貫思路來看,回歸第二問題,莊子是贊成“少仲尼之聞”“輕伯夷之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