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平
摘 要 教材、教師、學生是教學的三大要素。而教學通常是以“課”的形式進行,才能完成教學任務。45分鐘的課堂教學如何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我認為應注意兩點:(一)科學合理配置教材、教師、學生與課堂的關系;(二)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以下是本人在教學中的一點體會。
關鍵詞 學生課堂;科學合理;教材教學
中圖分類號:O4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9-0145-01
一、科學合理配置教材、教師、學生與課堂
那么,究竟應該怎樣科學合理配置教材、教師、學生與課堂的關系呢?課堂教學中,這四個基本要素又分解成1、教學目標2、教學容量3、教學的度4、教學程序5、教學方法6、教學情境7、教學時間等若干具體要素,由它們再形成比較科學合理的配置。這些要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形成錯綜復雜的關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相互之間不斷產(chǎn)生正向的促進作用,乃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途徑。
1、任何一堂課必須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缺漏或者模糊,會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教學目標的確定,必須根據(jù)教學大綱和學生的基礎精心設計。教學目標一是知識點,是課堂教學的根本點,教學中應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圍繞知能的結合點。二是能力點,主要指掌握知識能力、應用知識能力、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三是非智力因素點。以上各點必須明確、到位。
2、課堂教學容量是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常數(shù),量過大,學生受不了;量過小,學生吃不飽。因此,在保證完成教材規(guī)定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出發(fā),隨時調控教學容量。課堂著重調控以下三量:一是授出量,即教師輸出的情息量應圍繞重點加以取舍,以保證重點信息足夠的教學時間;二是訓練量,即學生接受訓練的量,必須圍繞重點設計訓練的內(nèi)容和形式,注意典型性、類型性,避免重復。三是活動量,即學生的腦、手、口、眼、腳、身等各部位的活動量,包括師生雙邊活動,學生多邊活動。
3、教學的度。課堂教學必須注意以下三度:一是程度,內(nèi)含難易度、深廣度、靈活度,要體現(xiàn)大綱、教材習題反映的程度,考慮學生可能接受的程度。二是密度,容量大則密度大,反之則小,必須做到疏密有致。三是速度,教學點難而學生不易接受,速度應該放慢;反之,則應加快。教學過程應該快慢相間,要作“變速運動”。
4、教學程序。課堂教學必須遵循一定的程序,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智能的固有序列。任何缺漏、顛倒、重復都將影響學生認識整個智能體系。二是學生的認知程序,再由知識轉化為能力。三是課堂的結構程序,即根據(jù)不同課型而設計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5、教學方法包括教和學兩個方面的方法。教學方法著重在教師方面。從教學過程說,主要有三類方法:一是進行認知活動的方法,二是進行技能活動的方法,三是進行情感活動的方法。這三類方法都包括了教與學兩個方面的方法。其中一是教法,主要是教師教授、訓練、調動、檢測等方面的方法;二是學法,主要是教師對學生的學法進行指示、引導、糾正等方法。
6、教學情境。一是課堂氛圍。二是情感,即心理反應,是特定教學內(nèi)容和情境所引發(fā)的喜、怒、哀、樂的情感反應。三是情緒,即心理狀態(tài),是師生參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心理保證。
7、教學時間。課堂教學時間是固定的,而教學效率是不定的。提高課堂教學時間的利用率從三點入手:一是時間的分配;開課階段承上啟下5分鐘,結課階段畫龍點睛5分鐘,進行階段35分鐘,其中講解15分鐘,訓練15分鐘,強化鞏固5分鐘。兩個15分鐘最為關鍵。二是時段之間的銜接。三是時段的效率,要減少無謂的消耗。
二、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是一項復雜精細的腦力勞動。可以說,在整個教學工作中,教師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是花在了備課上。對初涉教壇的青年教師來說,辛苦的備課勞動卻常常得不到等值的教學效果。究其原因,除了教師本身素質的制約外,一個主要因素是:在備什么、怎樣備的問題上缺乏全面而明確的主攻方向。大體表現(xiàn)在:要么巨細不分,凡所必備;要么抓住了芝麻,丟掉了西瓜。那么,怎樣才能達到備必有用,勞必有獲呢?有效的做法是:備課要厚積薄發(fā),要善于抓牛鼻子。換言之,就是要努力備好“八個要點?!?/p>
1、備大綱要找準落腳點。備課首先必須備《教學大綱》,這是毫無疑問的。備大綱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明確教學目的和任務的過程。因此,對于教師來說,備大綱務必找準兩個落腳點:一是找準大綱確立的完成教學任務的實現(xiàn)程度,即不管是知識的積累,抑或技能的培養(yǎng),都要切實明確并準確把握大綱要求是“領會”“了解”,還是“熟記”“會用”等;二是找準完成大綱要求的教材載體。就是通過研究大綱,把總目標、總任務一一分解落實到每個單元和每一節(jié)課上,從而為整個教學活動找到一個準確的落腳點,確保教學的計劃性、系統(tǒng)性,避免盲目性和隨意性。
參考文獻:
[1]王靜.提升當前初中音樂課堂效益的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26):231.
[2]李虎.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效益[J].學周刊,2019(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