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融媒體時代的發(fā)展改變了傳統(tǒng)的信息傳播模式,各類通信技術的迅速迭代,讓人們可以便利地通過手機媒體來獲取信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接受者,這種傳播模式也給電視新聞直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本文針對當前電視新聞直播面臨的困境進行了闡述與分析,探討電視新聞直播與手機媒體的融合策略。
【關鍵詞】電視新聞直播;手機媒體;融合策略;影響
在過去的三十余年中,電視一直是我國傳媒的主流,人們已經習慣在電視中獲取新聞資訊,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興起,手機媒體得到了井噴式發(fā)展,在新聞傳播模式中,也掀起了新的革命。手機媒體的發(fā)展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給電視新聞媒體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為了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電視新聞與手機媒體的融合發(fā)展成為必然趨勢。
1. 當前電視新聞直播面臨的困境
移動媒體時代下,給電視新聞直播帶來了不小影響。一方面,手機媒體分流了電視媒體大量的受眾,如今,人們進入了以智能手機為主導的移動媒體時代,手機媒體具有內容豐富性、高度便捷性、強大的互動性,讓大量的電視媒體受眾流入了手機端,很多的年輕一族,已經基本上實現通過手機媒體來收看新聞,不再觀看電視,這也給傳統(tǒng)的電視新聞直播模式帶來了挑戰(zhàn)。對于電視媒體而言,必須要正視當前時代發(fā)展趨勢,與手機媒體相結合,才能吸引更多受眾的參與。正如丹·吉爾摩曾指出,網絡時代的媒體將永遠告別“你說我聽”的講座模式,而代之以“你說我說”的討論模式,彈幕文化、直播互動為網絡直播的雙向交流添磚加瓦,在討論中提高了用戶黏性;與此同時,作為單向發(fā)布的電視新聞直播缺少互動渠道,造成用戶流失。
另一方面,手機媒體的普及也消解了電視媒體的新聞公信力,如今,我們正處在關鍵的社會轉型時期,各類矛盾頻發(fā),公共新聞事件也是層出不窮,手機媒體打破了傳統(tǒng)的專業(yè)媒體主導新聞生產模式,平民大眾都可以參與到新聞的傳播中,這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電視媒體的話語權,當然,在網絡中也有大量的虛假信息、非理性言論,普通受眾對這類信息的鑒別能力較弱,這導致傳統(tǒng)電視媒體的公信力不斷下降。上述種種,均是電視媒體在新時代需要面對的挑戰(zhàn)之一。
2. 電視新聞直播與手機媒體的融合策略
直播是電視新聞報道的重要類型,具有不可預見性、同步性和完整性的特征,電視新聞的直播包括三類,即實況轉播、演播室直播、新聞現場直播,在直播環(huán)節(jié),各種突發(fā)狀況層出不窮,讓新聞直播有了更多的魅力。在直播模式下,受眾可以與主持人、記者同時獲取新聞素材,了解新聞全貌,通過電視媒體與手機媒體的融合,能夠借助手機媒體的信號傳播手段,實現同步播報,拓展新聞事件的傳輸空間。
隨著各類技術的成熟和發(fā)展,電視新聞的直播也有了廣泛的技術支持,如今,電視新聞直播已經可以實現電視平臺、網絡客戶端之間的同步,在經濟的發(fā)展下,人們的審美偏好、思想觀點也出現了變化,越來越多的受眾希望能夠有表達自己觀點和看法的機會,參與社會事件討論,因此,電視新聞直播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現有優(yōu)勢,與手機媒體融合,提高群眾的參與感和互動性,這能夠為電視新聞直播提供全新的發(fā)展路徑。
2.1 打造品牌團隊
在新媒體時代下,直播成為了一種風尚,各個傳媒平臺都開辟了直播版塊,如淘寶、抖音、微博等等,電視新聞直播不以營利為目的,具有社會性、人民性的重要特征,為了贏得更多受眾的關注和喜愛,那么,電視媒體需要走品牌發(fā)展路線,打造自有品牌,積累穩(wěn)定的受眾群體,在實踐環(huán)節(jié),要始終堅持真實、客觀的報道立場,關注新聞事件本身,杜絕嘩眾取寵、故弄玄虛,締造專業(yè)化的品牌團隊,更好的體現出作為權威媒體的屬性,打造正面形象,發(fā)揮出輿論的引領效應。全媒體時代使得更多多樣化的人才出現,電視臺不僅僅要在選人用人方面打破原有的體制機制模式,也需要培養(yǎng)更多復合型的人才,解決電視新聞直播在人才上的困境。
2.2 構建資源交換中心
在電視新聞直播與手機媒體的融合過程中,還要解決各種客觀條件的影響,走融合化發(fā)展戰(zhàn)略,改變以往意義上單打獨斗的傳播模式。在這一方面,可以創(chuàng)設資源交換中心,為新聞資源的傳播、交換提供便利,解決電視新聞直播和手機媒體融合中到種種禁錮。在具體操作上,可以借鑒美國的經驗,美國的主流電視臺在發(fā)展過程中,都基于手機媒體的傳播特點構建了內部新聞資源交互網,讓新聞資源可以實現便利的共享,在出現新聞事件時,大家能夠相互分享、合作,既豐富了傳播內容,也提高了整體競爭力。此外,電視新聞媒體還要打破以往自產自銷生產模式,發(fā)揮手機媒體的優(yōu)勢,高效整合各家新聞資源,為觀眾呈現出多元化的新聞直播內容,充分滿足網絡時代下受眾對新聞盛宴的需求。
2.3 創(chuàng)新新聞直播形式
盡管如今受眾的注意力從電視轉向手機,但是,相較而言,手機媒體在信息深度的呈現上,比不上電視媒體,在媒介融合時代下,要對電視新聞直播的傳播渠道進行創(chuàng)新,推行大小屏幕聯(lián)動式的直播模式,構建融媒體中心,讓直播既涵蓋傳統(tǒng)的電視媒體,也能夠涵蓋線下。如:在2019年,央視少兒頻道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中,就采用了電視直播、微博直播相結合的模式,通過小記者現場連線,實現了移動小屏、大屏的聯(lián)動直播,提升了頻道的社會影響力,在2019年的兩會期間,央視新聞頻道同樣采用了聯(lián)動式直播模式,實現了“三微一端”直播投放,讓傳播效果實現了飛躍式的提升。
2.4 推行融合式直播
在媒介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單一的傳播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受眾的多元化需求,利用社交媒體來抓住受眾,是電視媒體直播中需要關注的重點,在這一方面,可以借助屏幕二維碼、彈幕等超文本形式,推動用戶參與直播互動,讓電視直播更有社交感和溫度感,從而提高受眾的黏性。以央視春晚為例,在直播中,就采用了創(chuàng)新的互動形式,利用微信搖一搖,大大提高了受眾的參與率,在2019年與百度的合作中,也讓收視率再攀高峰。如今,越來越多的主流電視媒體都在利用手機媒體直播來創(chuàng)新節(jié)目的發(fā)展形勢,借助電視媒體本身自有的品牌優(yōu)勢,利用手機媒體來開辟直播渠道,在立體化、融合性的受眾互動中,實現了新媒體品牌、電視直播收視率的相互共贏。
2.5 挖掘當地特色新聞
無論是對于電視媒體的受眾,還是手機媒體受眾而言,在當前信息琳瑯滿目的背景下,只有具備特色、具有吸引力的直播內容,才能吸引他們的關注。因此,電視媒體在與手機媒體的融合發(fā)展過程中,要辦出特色,挖掘當地的特色新聞,充分滿足不同受眾的新聞獲取需求,在直播上,利用大數據技術,掌握當地群眾對特色新聞的需求,制作出符合當地受眾接收習慣的新聞內容,讓新聞直播變得更加接地氣。從當地居民的文化、經濟、生活等多方面著手,共享地方文化傳播和信息資源,讓受眾可以在直播中感受當地具有特色的資源,提高其認同感和自豪感,以此來增加受眾的認可度。
結語:電視媒體與手機媒體之間的融合發(fā)展,創(chuàng)新了電視新聞直播模式,是電視媒體在發(fā)展中需要關注的重中之重,在這一方面,需要基于不同電視臺的需求,精準定位,構建資源交換中心,促進資源的傳播共享,開發(fā)出具有特色的新聞直播內容,從平臺技術、體制、思維等方面與手機媒體做到深度融合,生產出豐富的新聞內容,實現精準傳播,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的需求,真正吸引更多受眾的關注,從而在輿論中把握好話語權。傳統(tǒng)電視要打破固化思維,積極適應小屏觀看、社交傳播趨勢,全力拓展節(jié)目的播放平臺和收視入口。
參考文獻:
[1]賀書琛.試析傳統(tǒng)電視媒體與新興移動直播的融合發(fā)展[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4)
[2]張梓軒,李政,李倩.央視新聞移動網:主流媒體基于移動智能終端的融合創(chuàng)新實踐[J].中國記者.2017(06)
[3]楊繼紅.移動時代電視媒體的轉型突圍——央視新聞移動網的創(chuàng)新思考[J].傳媒.2017(05)
[4]林晶.媒體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發(fā)展新思路——以寧波新聞綜合頻道為例[J].聲屏世界.2016(11)
作者簡介:高潮洋(1974.09-),男,安徽省安慶市,學歷本科,職稱/職務:安徽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現主要從事的工作或研究的方向是民生新聞的轉型與融媒體新聞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