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桂香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性越來越被廣大的一線語文教師所關注。但是,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的發(fā)展仍然面臨著許多問題,導致了綜合性學習的效率低下,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本文著重就怎樣推進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發(fā)展策略進行探究,以期能夠為日后的發(fā)展做出一點貢獻。
關鍵詞: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推進;策略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綜合性學習既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語文作為人文性學科充分發(fā)掘其綜合運用能力的關鍵。因此,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綜合性學習的開展。但是,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由于綜合性學習的時日尚短,很多教師對其把握不到位,不知道該怎樣切實有效、穩(wěn)步有序地來引導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這就使得綜合性學習流于表面形式,對語文教學的整體發(fā)展十分不利。那么,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究竟該怎樣推進綜合性學習的發(fā)展呢?
一、明確教學目標,確保學習穩(wěn)步有序
教學目標是指導教學活動的方向。初中語文教師在制定和開展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很多教師在開展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背離了原來的初衷,使得學習過程出現(xiàn)了“跑偏”現(xiàn)象,究其根本在于本身對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目標把握不明確。在學習中單純地關注到了形式的豐富,而忽略了要達到的目的。對此,初中語文教師在組織綜合實踐課之前,應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從而圍繞這一主題來開展教學工作,進而促使學生的綜合性學習得以穩(wěn)步、有序地朝著既定方向邁進。
例如,在學習了《觀滄?!?、《聞王昌齡左遷遙有此寄》等詩歌后,我就借此開展了“走進詩人的世界”的“綜合性學習”,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介紹一位詩人。這樣的教學目標導向明確,促使學生圍繞著這一目標積極地展開了資料搜集、活動策劃等活動,為綜合性學習的開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前提條件。
二、開發(fā)課程資源,活化活動內(nèi)容形式
隨著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語文教材中將綜合性學習做為一個獨立的板塊來進行,構成了語文教材中相對獨立的實踐活動系統(tǒng)。但是,語文教材是一個前后銜接的系統(tǒng),各個板塊之間相互獨立又密切聯(lián)系。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時,不能只將目光停留在每個單獨的專題上,而應善于發(fā)掘?qū)n}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從語文教材中挖掘和開發(fā)課程資源,從而促使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的形式和內(nèi)容得以豐富。
例如,在進行“有朋自遠方來”這一綜合性學習的專題設計時,我就通過讓學生搜集古今中外關于“交友之道”的詩文材料,并開展探究活動:交流收獲,解讀“朋友”,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我還將《聞王昌齡左遷遙有此寄》、《陳太丘與友期行》、《(論語)十二章》等課文前后聯(lián)系起來,加深學生對“交友之道”的理解。這樣,我通過依托語文教材來開發(fā)課程資源,活躍了綜合性學習的內(nèi)容和形式。
三、保障自主空間,培養(yǎng)合作探究精神
當前的綜合性學習中,很多教師都會給學生固定的探究模板,提前告知學生課堂上需要做什么,久而久之,綜合實踐課程也失去了應有的神秘面孔,使得學生疲于應對。事實上,要想使綜合性學習獲得理想效果,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時,就必須給學生預留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間,不應該將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限制于課堂上,而應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廣闊的學習平臺,從盡可能多的方面展開,并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例如,在進行“孝親敬老,從我做起”這一綜合性學習的專題設計時,我就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平臺,讓學生擁有廣闊的自主探究空間。課上,我開展了“孝親敬老月”主動活動方案的征集活動。各小組紛紛提交了許多不錯的想法。比如,去到社會開展“感恩父母”的文藝演出,“孝文化”百家小講壇,評選“最美孝心”少年等活動。于是,我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節(jié)假日時間深入周邊社區(qū)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自主探究空間。同時,通過開展各種實踐活動,促使學生間的合作精神得到了培養(yǎng)。
四、著眼過程表現(xiàn),構建立體評價系統(tǒng)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注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高。因此,在進行綜合性學習評價時,教師也應該及時地轉(zhuǎn)變評價觀念,改變唯成績論的評價方法,著眼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綜合表現(xiàn),從多方面、多角度來構建立體的、動態(tài)的發(fā)展性和激勵性評價體系,以激勵、發(fā)展、全面和科學的評價觀來考察學生的綜合表現(xiàn),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進行綜合性學習過程的評價時,我首先明確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是否達成了這一目標。其次,在活動中,學生突出的表現(xiàn)有哪些?學生獲得了怎樣的成長?最后,活動過程中出現(xiàn)了哪些問題,學生在處理問題中的方法是否得當。針對以上問題,我通過自我評價、小組互評以及教師評價等幾個步驟來進行,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評價中的一言堂現(xiàn)象,促使學生積極參與綜合性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的綜合性學習著眼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和諧統(tǒng)一,是實現(xiàn)新課改理念和素質(zhì)教育的必要途徑。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積極地探索和完善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策略,從而有效推進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白雪.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15).
[2]林秀芝.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