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妹
摘? 要:在初中階段,閱讀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對于初中生來說,英語詞匯學習量增加,閱讀相應難度提升。因此,本文就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分析,希望其他教師能有所借鑒。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閱讀能力
引言:
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提升,有利于提升學生素質(zhì),一定程度上推進了素質(zhì)教育。教師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舉措,使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得到實用性的方法,增強自身閱讀能力。
一、注重基礎,助力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初中英語學習中,許多學生往往認為閱讀文章有很大的難度。一些學生在剛閱讀時就產(chǎn)生了退縮心理,另外一些學生在閱讀完整篇文章時,發(fā)現(xiàn)與教師所講解的文章內(nèi)容不同。前者是由于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就打了退堂鼓,后者是由于理解文章的意思與真正的文章大意大相徑庭。兩者都是學生的基礎不太牢固所導致的。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首先需注重學生的基礎,以此助力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1]。在教學中,教師重視學生的閱讀基礎,應從最基礎的單詞開始,再從單詞到固定搭配,再從固定搭配到一個完整的句子。學生在基礎教學中,應牢記每個單詞的意思,注重積累相關單詞的固定搭配,從而理解相關的句子。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七年級“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這一單元時,教師首先需讓學生牢記“l(fā)et”一詞的意思是“允許、讓”,之后教師在學生學習到“l(fā)et”的簡單搭配時,應給學生積累一些其他搭配。如“l(fā)et on”、“l(fā)et out”分別是假裝、泄露的意思。教師可以把這些搭配放置在句子中,從而使學生通過情境理解詞組的意思。在句子中,也可通過一些句型的變化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如“It is unsafe to let out the secret.”“Leting out the secret is unsafe.”通過這些教學方法,學生能夠在閱讀文章時,不會因詞匯量不夠而退縮,在文章中也不會因為基礎不牢固導致文章大意理解錯誤。
二、選擇閱讀材料,助力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對于閱讀英語十分抵觸,無任何興趣閱讀英語文章,閱讀能力自然無法培養(yǎng)。教師在鞏固學生基礎時,應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讓學生覺得閱讀文章不再枯燥。在教學中可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課本上的教學內(nèi)容較為興趣,上課較為積極,這是由于教材上的內(nèi)容都符合學生現(xiàn)階段的心理。但書上的閱讀材料無法滿足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日常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除了英語書上的閱讀材料,教師還應在課外為學生挑選既符合學生興趣又能訓練學生閱讀能力的材料[2]。教師可以在學生對閱讀材料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后,教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學生對于傳統(tǒng)節(jié)日都認識,但對于西方的節(jié)日了解甚少。教師在愚人節(jié)這天,可以為學生講解一個愚人的故事,從而切入愚人節(jié)。在學生對愚人節(jié)有興趣時,教師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為學生搜索一些愚人節(jié)的相關資料,讓學生主動去閱讀,對西方的文化有所了解。教師還可以找一些國外的比較經(jīng)典的愚人節(jié)故事,不僅使學生在閱讀時能夠積累新的詞匯,還能使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愉悅。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產(chǎn)生了動力,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推薦其他的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如《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he Love of a King》、《Five Children and it》等,通過讀這些書籍,學生可以從中感受到外語的魅力,從而提高閱讀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聯(lián)系文章內(nèi)容助力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在練習初中英語的閱讀時,要關注上下文的聯(lián)系點。如果一味的抓關鍵詞句,就會影響學生閱讀的實際效果。英語閱讀和語文的文章閱讀順序是一樣的,一篇完整的文章,開頭結尾必點題,內(nèi)容全面,情節(jié)故事發(fā)展脈絡普遍和題目息息相關。但是學生常常在閱讀時犯錯的一個大問題,就是在語句中出現(xiàn)生詞或語義模糊的詞語,學生沒有聯(lián)系下文的意識,將句子模糊翻譯或翻譯的不到位。在讀下一句時,又因為上文的翻譯不清,導致整篇文章內(nèi)容語義解釋不清,誤導自己的整體思路,同樣一段跟著一段,首段模糊解釋,只靠著后幾段,在做第一題閱讀時會十分艱難。接著,學生在連續(xù)的詞組中,連續(xù)不清楚翻譯,可能忽略關鍵信息地點、事件,理解模糊,思路模糊。所以,教師引導學生如何巧妙的結合當時閱讀情境去巧猜生詞,對于作者的思想表達能夠理解的更具體化。在學習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原來一個單詞也會應對多釋義,和語文閱讀一樣,我們要聯(lián)系具體的情境去思考模糊語義,通讀整句中清晰的單詞,多角度思考釋義,讓語句能夠通順的翻譯完整。例如,人教版八年級“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這一單元標題,我們知道“be going to”表示“要去哪兒”,一般是用現(xiàn)在進行時表將來,即“be doing”的形式,想到“be going to ”,學生最疑惑的是它和“will”區(qū)別。事實上這和情境有關,一般“be going to ”指的是我已經(jīng)計劃好但還沒做的事,近期要做的事,而“will”在時間上更遠。學生在了解具體的情境,理解的基礎,去詳讀文章內(nèi)容,自然能夠大幅度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在應對學生閱讀能力基礎差的問題上,應該提倡學生自主養(yǎng)成閱讀良好的習慣,讓學生提高基礎能力,尤其很多認識固定搭配,且面對模糊語義時能夠快速的聯(lián)系語境破詞,對初中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很有利。
參考文獻:
[1]陳杰.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探析[J].成才之路,2018(36):40.
[2]吳鳴夫.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探索[J].科技風,2018(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