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少沖
內(nèi)容提要:張愛玲與《傾城之戀》之間有一種奇特、復(fù)雜的關(guān)系。她與白流蘇、范柳原同樣被命運、家庭拋置在中西新舊交錯的“夾縫”之中,因而去尋求一個更為完整、成熟的“自我”,既是主觀需要,也是客觀必然。張愛玲將其本人的“自我”追尋,有意無意地投射在流蘇與柳原身上。然而,他們在《傾城之戀》結(jié)局中的那種相對的“自我”圓滿,張愛玲在現(xiàn)實世界中并未尋到。她太溺愛既定的自己,也太眷戀其所生活的殖民城市、畸形年代,情愿“困囿”于其中。故其“自我”形態(tài)中,充滿了殘缺、矛盾、執(zhí)拗與虛無,小處精致絢爛,大處支離茫然。
與張愛玲同期的另一部代表作《金鎖記》相比,《傾城之戀》寫得逼促緊迫,遠沒有前者那么從容,這或許和小說的取材有關(guān)?!督疰i記》的素材來自李鴻章孫輩中李國熊、李國煦一家①,距自己的家庭已經(jīng)較遠,由于痛癢的不相關(guān),《金鎖記》中便少有作者主觀的生硬介入與評論,任由人物自身的性格邏輯去演繹故事、雕鏤命運、鋪排結(jié)局。而《傾城之戀》中,不但“傾城”戰(zhàn)事為張愛玲親歷,且內(nèi)容上也多方滲透了其自身及家庭的影子。換言之,就《金鎖記》來說,張愛玲更多的是個旁觀者,但在《傾城之戀》的故事原型中,她是個被絲絲纏繞的局內(nèi)人。于是,作者之于《傾城之戀》的“介入感”相當(dāng)強,無論是小說里的多處議論,還是其后的回顧文章,都能看出這一點。
但這同時也說明,在張愛玲與《傾城之戀》之間,有一種特殊而復(fù)雜的關(guān)系。比如小說主人公白流蘇與范柳原,都帶著相當(dāng)明顯的“棄人”特征,而張愛玲本人也有曾被放逐、中斷學(xué)業(yè),涉世未深、自謀生路的經(jīng)歷。這種相似的人生境遇,使張愛玲本人的“自我”追尋,很可能有意無意地投射在《傾城之戀》之中,投射在小說主人公之上。如此,張愛玲的人生主題(追尋“自我”)就與《傾城之戀》的主題有了某種奇特的關(guān)聯(lián)。研究這種復(fù)雜聯(lián)系,既能對《傾城之戀》有更深入、豐富的理解,也能走進張愛玲幽深的內(nèi)心、探究她隱微的“自我”。
白流蘇與范柳原,皆被命運、家族放逐于動蕩、過渡的“夾縫”時代,都具有某種孤苦無依、無根流浪的特征。他們的人生境遇,決定了其對追尋、確證“自我”的本能性需要。②在這一點上,張愛玲與她筆下的人物境遇相通。她的“被拋”于“夾縫”也是雙重的:空間維度上被家庭棄逐于這“亂世”之一隅,時間維度上被命運拋置在這個“夾縫”般的年代。
張愛玲出生于傳統(tǒng)舊家族,隨著新時代的來臨已不斷落破,“從小就活在遺老、遺少的家庭陰影中,見到、聽到的,都是那些病態(tài)的人,病態(tài)的事”③。她的弟弟張子靜的總結(jié)是,“相對于我母親的西化,我父親是完全中國的”④。父親張志沂是畸形的舊人,“自私、專橫、又暴虐”⑤,施與她舊式教育⑥。另一面,漂亮、西洋范的母親與姑姑,則是洋派的新女性,為張愛玲請家教、學(xué)畫圖、學(xué)英文、學(xué)鋼琴,又進入貴族化的教會學(xué)校上海圣瑪利亞女中。所以,張愛玲父母分別代表中西不同的文化元素,通過類似拔河的方式,對她施加影響。父母離婚、父親再娶使張愛玲失去了往昔的優(yōu)越生活,她甚至差些因病喪命⑦,被迫逃去投靠生母。作為新女性的母親,自食其力尚且支絀,無力兼顧張愛玲,在經(jīng)濟的重壓下,母女親情也漸次淡漠、冰涼。⑧她只能拼命學(xué)習(xí),考上了倫敦大學(xué)卻因歐戰(zhàn)轉(zhuǎn)去港大。當(dāng)19歲的張愛玲奔赴香港之時,她就已訣別了家庭,拜別了親人,在這個“夾縫”式的時代,開始了離人般的流浪。
然而,香港陷落的“傾城”之戰(zhàn),又湮滅了她文憑的希望,命運捉弄其北上返滬,獨闖十里洋場。當(dāng)張愛玲以其見聞為背景創(chuàng)作《傾城之戀》的時候,在人物建構(gòu)上,她或多或少地將自己的人生體驗、求索,或直接或藝術(shù)化地投射到人物身上。⑨大體上說,張愛玲與白流蘇有更多的相似經(jīng)歷,而與范柳原的相似則更多是精神性的,如那種被放逐后的孤獨感、飄零感。這在《傾城之戀》的許多細節(jié)上都有體現(xiàn),試先論白流蘇。
流蘇及白公館有許多張愛玲及其家庭的影子。她說“流蘇與流蘇的家,那樣的古中國的碎片,現(xiàn)社會里還是到處有”⑩,又說自己“從小就活在遺老遺少的家庭陰影中,見到聽到的都是那些病態(tài)的人、病態(tài)的事”?。所謂“遺老遺少”與“病態(tài)”,很大程度上便是新舊交替時期古老傳統(tǒng)的“碎片”所致。白公館里三哥四嫂與流蘇反目,說白了主要緣于“錢”:哥嫂把流蘇的錢盤光后,“當(dāng)面鑼,對面鼓”地擠兌、驅(qū)逐她;其母亦從經(jīng)濟角度考慮讓她回去給前夫奔喪;金錢讓骨肉血親之間機關(guān)算盡、冷酷無情。與流蘇相類似的情形,張愛玲在自己家里早已見慣:金錢如何讓父母、父女反目成仇,又如何再讓母女情薄恩涼;其父母離婚便夾雜著許多“錢”的因素?,而張愛玲與母親的疏離,“錢”亦是主因。
白流蘇被范柳原巧使手段調(diào)來香港,她雖然感受到柳原的真心,但為何遲遲不愿敞開自己呢?因為她看出,自己的境遇頂多是姘居的情婦。張愛玲熟悉這樣的姘居,說姘居的女人“只有一宗不足處:就是她們的地位始終是不確定的。疑忌與自危使她們漸漸變成自私者”?。白流蘇即是如此,她反抗的就是這種“不確定”的地位;她要找到“自我”,就不能接受這種“既不像愛,又不像嫖,不夠健康,又不夠病態(tài),缺乏主題的明朗性”?的關(guān)系狀態(tài);她對自己的固守、對柳原的疑忌,體現(xiàn)了張愛玲言及的“自私者”的一面。
《傾城之戀》中流蘇在向母親求助無果后,恍惚間有種奇特的感覺:“又是多年前,她還只十來歲的時候,看了戲出來,在傾盆大雨中和家人擠散了。她獨自站在人行道上,瞪著眼看人,人也瞪著眼看她,隔著雨淋淋的車窗,隔著一層無形的玻璃罩——無數(shù)的陌生人。”?這個細節(jié),明顯帶著張愛玲小時候“看了電影出來,像巡捕房招領(lǐng)的孩子一般,立在街沿上,等候家里的汽車夫把我認回去”?的個人體驗。象征白流蘇感悟人間心靈隔絕的這個場景,正是張愛玲曾經(jīng)孤零一人與陌生街道、陌生人相對時的惶惑、隔膜體驗的移植。
如果說張愛玲與白流蘇比較形似的話,那么與范柳原之間則頗多神似。
首先,就是他們觀察中國的視角。當(dāng)1943年6月張愛玲在《二十世紀》上投稿的時候,編者在按語中稱贊張愛玲,“正由于她對自己的民族有深邃的好奇,使她有能力向外國人詮釋中國人”?。張愛玲生于遺老家庭,有其舊的一面,但長期接受并心儀西式教育,是其新的一面;父親代表舊,母親代表新,自然容易讓張愛玲對舊的疏遠、新的(西式)親近,用較為新派、西化的眼光,轉(zhuǎn)而回看已經(jīng)陌生化的舊國家、舊社會、舊民族。這一點,和范柳原站在洋化立場上對“中國情調(diào)”的濃厚興趣,頗為相似。畢竟,每個人都有確證“自我”的本能需求,而無論張愛玲抑或范柳原,能確證他們的現(xiàn)實土壤也只有中國。對于從中國(文化)外部以一種陌生化的眼光觀察中國的效果,張愛玲有過評述,其間當(dāng)然也夾雜了她個人的經(jīng)驗:
多數(shù)的年輕人愛中國而不知道他們所愛的究竟是一些什么東西。無條件的愛是可欽佩的——唯一的危險就是:遲早理想要撞著了現(xiàn)實,每每使他們倒抽一口涼氣,把心漸漸冷了。我們不幸生活于中國人之間,比不得華僑,可以一輩子安全地隔著適當(dāng)?shù)木嚯x崇拜著神圣的祖國。那么,索性看個仔細罷!用洋人看京戲的眼光來觀光一番罷。有了驚訝與眩異,才有明了,才有靠得住的愛。?
范柳原顯然不是那種“一輩子安全地隔著適當(dāng)距離崇拜著神圣的祖國”的華僑,他“撞著了現(xiàn)實”,卻始終執(zhí)著地尋找屬于中國的“自我”。他如“我們”一樣,要去“明了”,要去尋覓真正讓自己“靠得住”的東西。
其次,《傾城之戀》還有兩個重要細節(jié),和張愛玲直接相關(guān)。其一,范柳原把流蘇從香港飯店領(lǐng)到淺水灣的一堵墻下,對流蘇說了這樣的話,“這堵墻,不知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類的話……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的毀掉了,什么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墻”?。此話明顯透露出,柳原對文明的幻滅感、危機感。而這一點,其實正是張愛玲本人感受的嫁接。她在《傳奇再版的話》中說,“時代是倉促的,已經(jīng)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論是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涼’,那是因為思想背景里有這惘惘的威脅”?。這里的“破壞”“浮華”“荒涼”“威脅”與柳原的感慨,遙相呼應(yīng)。
另外,在范柳原通過電話和流蘇夜談《詩經(jīng)》的時候,柳原講了他對“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看法——“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詩,生與死與離別,都是大事,不是由我們所支配的”?。其實,該詩句張愛玲最是喜歡,“柳原的話,其實是張愛玲對這首詩的又一解釋”?,體現(xiàn)著她自己對人世無常、身不由己的感懷。試想張愛玲的前半生,“逃離我父親的家,不能去倫敦大學(xué)入學(xué),香港大學(xué)輟學(xué),圣約翰大學(xué)輟學(xué),和胡蘭成的縹緲情緣……從她青春時代開始,每一階段的理想追求,幾乎都是‘未完成’”?。這種感悟,與范柳原長年孤獨漂泊于異國他鄉(xiāng)的“無?!斌w驗相通。
總之,張愛玲對那個舊物崩壞、新物滋生的“夾縫”時代有一定的自覺,她對這個時代的人們與民族傳統(tǒng)的關(guān)系,也有過自己的思考:“人是生活于一個時代里的,可是這時代卻在影子似地沉沒下去,人覺得自己是被拋棄了。為要證實自己的存在,抓住一點真實的,最基本的東西,不能不求助于古老的記憶,人類在一切時代之中生活過的記憶,這比了望將來要更明晰、親切?!?
可見,張愛玲在周圍的人身上,發(fā)現(xiàn)了普遍的“被拋棄”感,其中,亦包括她自己。但人性總不甘心于“被拋棄”,總想去“證實自己的存在”,去“抓住一點真實,最基本的東西”,而這些東西要求助于“新物”和“將來”便顯得虛幻縹緲,在“舊物”——古老的記憶——中去追尋可能更為實在。此言,包含著《傾城之戀》真正的、更深層的主題——“證實自己的存在”。該主題,從邏輯上說,先是張愛玲自己的,其后才通過有意無意的方式映射給范柳原和白流蘇。
那么,張愛玲如何來“證實自己”,且“證實”得如何呢?
張愛玲文字的一大獨異之處,在于書寫極端“大時代”里的凡人俗事,《傾城之戀》亦是如此。新時期以來張愛玲的地位擢升、聲名顯赫即與此密不可分,以至被不少方家抬到了生活哲學(xué)的高度。不過,在這種文學(xué)書寫的獨特視角、別樣魅力背后,是否折射著張愛玲自己思考人生、認識世界的重重魅惑,亦是個需要再探的話題。
張愛玲在《燼馀錄》中留下了這樣一段有名的文字:
戰(zhàn)爭開始的時候,港大的學(xué)生大都樂得歡蹦亂跳,因為十二月八日正是大考的第一天,平白地免考是千載難逢的盛事。那一冬天,我們總算吃夠了苦,比較知道輕重了??墒恰拜p重”這兩個字,也難講……去掉了一切的浮文,剩下的仿佛只有飲食男女這兩項。人類的文明努力要想跳出單純的獸性生活的圈子,幾千年來的努力竟是枉費精神幺?事實是如此。?
整段話的重心落在了“飲食男女”和“獸性生活”,似乎人生唯有這些才夠根本,即所謂人性真諦,其他的都成了“浮文”。張愛玲所經(jīng)歷的事件是真實的,但可惜其觀察對象僅僅是殖民地都市的部分小市民及一所殖民地高校的大學(xué)生。其視域所及,僅是完整事件中的一個碎片,且不免還被張愛玲獨特的眼光所“剪裁”。
這個典型的例子中,幾乎凝結(jié)著張愛玲一切值得肯定和質(zhì)疑的方面。俗話說“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個人的識見往往不過是“一葉”,是否能論定“天下”可謂難說。首先,“一葉”畢竟局限,所以要盡量擴展閱歷、經(jīng)驗與智識,從“一葉”到“多葉”,將加大其論定“天下秋”的砝碼,否則易犯“井底之蛙”式的謬誤。其次,每“一葉”都有其普遍的一面與特殊的一面。要一葉知秋,只能就其普遍的一面而言;若從其特殊、個別的方面著眼,大概只能論定此“一葉”或“數(shù)葉”而已。畢竟天下之大,“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亦是常態(tài)。
張愛玲生長、生活的上海與香港,是一個處于東方與西方、前現(xiàn)代社會與帝國主義之間極為特殊的“一葉”。此前的文學(xué)史由于凸顯大時代的“飛揚”,對這“一葉”的實景描摹得不夠周全。于是,張愛玲筆下所謂的凡人、飲食、安穩(wěn)、蒼涼,就構(gòu)成了對這“一葉”的新奇、鮮活的補充,并似乎也能折射動蕩亂世之中市民日常世界的一小段光譜。這已經(jīng)是張愛玲非凡的貢獻了,她用自己的天分才情,杰出地表現(xiàn)了這“一葉”的積極性可能。然而,她卻不滿足,她要跨過這“一葉”的邊界,偏要借此評說人類、論定文明、判別古往今來。如此,就不僅要吃力,而且會犯錯了。
正如上面的那段論述。人類身上的“飲食”“獸性”固然重要,然而:其一,它們基本但不根本,正如人要吃飯才能活著,但活著并不是為了吃飯。具體到香港陷落的歷史空間,“飲食”與“獸性”的凸顯,恰恰源于戰(zhàn)爭的壓榨,而戰(zhàn)爭絕非人們的生活日常,并且香港殖民地小市民的特性,也不能等同于國人或人類。因為,在張愛玲感慨“飲食男女”的同時、同地,多少進步文化人因為抗戰(zhàn)救亡而千里輾轉(zhuǎn)、驚險逃離。在他們的身上,不是沒有“飲食”“獸性”,而是沒有駐留于此。他們所承載著的民族、文化、家國的分量與意義,對于連西洋“壁畫,交響曲”都“覺得吃力”?的張愛玲而言,恐怕要沉重得喘不過氣了吧。因而,張愛玲所謂的這些“浮文”,恰恰可能是其自身理解力的界碑。畢竟,她的風(fēng)格是,對其興趣之外的事,一律漠不關(guān)心。?其二,“飲食”“獸性”的意義在鶯歌燕舞與虎狼成群的時代并不相同。歌舞升平的時候,大談“飲食”“獸性”在“民生”的大旗之下,似乎無傷大雅;但虎狼成群之時,更迫切、重要的似乎是那些為了更普遍、更高階的“民生”創(chuàng)造前提的抗爭,若此時還只盯著“飲食”“獸性”,只怕有淪亡之虞。不過,這對張愛玲來說也許無所謂,因為就算是被殖民,市民們還是會有“飲食”“獸性”——仍舊被她說中。其三,“飲食”“獸性”亦有其前提。家國不存,一己的“飲食”“獸性”只怕也難保;即便有之,主人與奴隸的“飲食”“獸性”也會迥然不同。
總之,張愛玲的問題就在于這種倔強的浮夸:總要把自己從特定時間、特定空間、特定對象那里的敏銳發(fā)現(xiàn)普遍化與恒久化。其結(jié)果,自然會出現(xiàn)種種以偏概全、偷換概念、邏輯扭曲、簡單武斷的弊病,只不過穿著華麗修辭、俏皮機智的外衣。又如那段關(guān)于“凡人”“蒼涼”的評說:
我的小說里,除了《金鎖記》里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徹底的人物。他們不是英雄,他們可是這時代的廣大的負荷者。因為他們雖然不徹底,但究竟是認真的。他們沒有悲壯,只有蒼涼。悲壯是一種完成,而蒼涼則是一種啟示。
……而且我相信,他們雖然不過是軟弱的凡人,不及英雄有力,但正是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這時代的總量。?
“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這時代的總量”,乍一看,似乎還有些群眾史觀的味道,關(guān)鍵在于,用誰來填充這個“凡人”。張愛玲用滬港小市民填充了“凡人”,這相較于“工農(nóng)兵”,實在只是中華民族極為特殊的一小撮,而且由于長期生活在列強殖民的橋頭堡,本身就是病態(tài)的?。張愛玲所把握的只是個別,卻總想把它美化成正道與真諦。而真正廣大、普遍地負荷著中國的農(nóng)村與農(nóng)民,她并不懂得,且畏于去懂。同樣,張愛玲關(guān)于人生“飛揚與安穩(wěn)”的議論,被無數(shù)人言傳樂道,還奉之為獨特的人生哲學(xué)。從細小處看,論述精致俏皮,思想上閃爍著犀利與智慧,但這些小機智何嘗經(jīng)得起大處的推敲?她站在滬港這樣一個畸形、浮華的“夾縫”場域,只能為同樣無根而小眾的市民描摹浮世悲歡。然而在這里,既沒有那個時代的本質(zhì),也不是鮮活中國的真相,仍舊犯了“咀嚼著身邊的小小的悲歡,而且就看這小悲歡為全世界”?的毛病。
當(dāng)然,年少成名是非多,在種種批評、指責(zé)和流言的旋渦中,張愛玲為自己辯護,亦是本能的需要。她要通過寫作及這些辯護來確證“自我”的存在與合理性。?不過,這樣的辯護,越辯越顯露其“自我”的羸弱。然而,她執(zhí)拗于此,并以之為剛強。
再如,張愛玲在《造人》中探討人性。她眼中的“人性”是反自然的,而所謂“自然”的定義源于她筆下某種特例。比如,她說自然作風(fēng)是驚人的浪費,一條魚產(chǎn)下的幾百萬魚子,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僥幸存活,借此來類比人,并發(fā)出這樣的質(zhì)疑,“為什么我們也要這樣地浪費我們的骨血呢?文明人是相當(dāng)值錢的動物,喂養(yǎng),教養(yǎng),處處需要巨大的耗費。我們的精力有限,在世的時間也有限,可做,該做的事又有那么多——憑什么我們要大量制造一批遲早要被淘汰的廢物?”?張愛玲慣用這種偷換概念的小聰明,用不失俏皮可愛而又溫雅含蓄的語言表達出來,很容易讓不較真的讀者麻痹。首先,魚的特例是否能真的類比于人?其次,自我犧牲的美德等于“本能的仁愛”,因而等于獸性,等于家畜,所以自我犧牲不值得稱道。反倒是自私、任性、個人主義,看起來好像缺乏“人性”,但因為它們“反自然”,是那種本能仁愛、獸性之善的反動,所以反而是比較“人性”的。在這種扭曲的邏輯下,張愛玲完成了對自私、放恣、拒絕自我犧牲的強辯。眾所周知,張愛玲不喜歡小孩,不愿生小孩,更懼怕養(yǎng)小孩,對人生的責(zé)任義務(wù)幾乎有本能地逃避,偏要用這些冠冕堂皇、牽強附會的說辭來辯解。又沒有直說,打著擦邊球,還帶著含蓄,給那些同情、寬宥或有著相近心思的人以充分的辯護空間——又是修辭的巧妙,又披著華麗魅惑的外衣。
從“傾城”的視角看張愛玲,在其人生的“文本”里,其實她也曾有著自己的“傾城之戀”,而且是兩重。
柯靈說,“偌大的文壇,哪個階段都安放不下一個張愛玲;上海淪陷,才給了她機會”?。上海徹底傾陷的幾年,反而是成全她的唯一窗口,看來,張愛玲和這個她生長于斯、樂居于斯、綻放于斯的大都市?之間,形成了某種類似“傾城之戀”的關(guān)系。如果說人是社會性的存在物,主觀的精神形態(tài)總要被他(她)能與之產(chǎn)生信息交換的客觀環(huán)境所雕鏤,那么張愛玲幾乎純?nèi)皇巧虾5?。這里有她最主要的人生經(jīng)驗,上海既豐富了她,也限定了她。
1953年以前,張愛玲除了曾去天津小住和港大讀書外,都住在上海,并且“在張愛玲的記憶中,上海是永遠和平安定的一角”?。不過,上海的“和平安定”相對于整個中國的狼煙四起而言,具有極大的虛假性,正如別人質(zhì)問的那樣,“(張愛玲和蘇青)他們有沒有看到遍地烽火,大多數(shù)的人都不能聊生呢”?。其實,她知道一些上海近代高壓生活中的畸形。比如她觀察上海,“新舊思想交流,西方個人主義的影響頗占優(yōu)勢”?,這契合亂世的特征;越是亂世,倫理道德體系崩散,人性越趨于自然狀態(tài);越是亂世,生存環(huán)境愈加險惡,人們便只考慮自己,“起的都是下流的念頭,只顧一時”?。上海固然是中國近代最繁華的大都市,但從宏闊長遠的視野觀之,其存在不是為了促進國家的現(xiàn)代化,反倒是為了阻礙中國的現(xiàn)代化。因為,其一,它是作為殖民者剝削中國的“前哨”而存在的;其二,殖民地一旦現(xiàn)代化就會獲得抗拒殖民剝削的力量。研究者早已指出,對于廣大內(nèi)地及農(nóng)村而言,“大城市中心的發(fā)展像是一個腫瘤,中國正在吃它的苦”?。香港傾陷的經(jīng)歷,給張愛玲一個開闊自己的契機,可她的記憶卻偏偏拘囿于其固有視角的“剪裁”——“幾乎完全限于一些不相干的事”,因為她覺得“人生的所謂‘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
張愛玲的視域不僅被上海限制,還長期被其父母用半封閉式的閨秀生活圈在家中。她一直有專職保姆伺候,連一塊手帕都沒折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外出必有汽車接送,她卻不記得汽車和號碼,更不認識路。?張愛玲也在《天才夢》中,寫出了自己待人接物上的缺陷。?其實,對那些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大家小姐而言,此種情形不足為奇。但對于志在“描寫人類在一切時代之中生活下來的記憶”?的張愛玲而言,僅領(lǐng)略這一小部分的生活,大概是不夠的。比如,張愛玲曾與胡蘭成來到松臺山,看見新兵操練,她驚駭并扯胡蘭成衣袖回步,竟說:“他們都是大人呀,怎么在做這樣可怕的兒戲!”?總之,在有些方面,張愛玲對世事有深刻觀察、絕妙描寫,但在另一些方面,她又顯出令人訝異的幼稚天真,這不能不歸因于其狹窄的生活和貧乏的閱歷。
從上海給予她的生活經(jīng)驗中,張愛玲用自己的聰敏、早慧,很年輕就總結(jié)出一套感受世界、剪裁生活的認知方式。并且,經(jīng)歷上的不幸與“挫擊,使她的心靈很早就建立了一個自我封閉的世界:自衛(wèi),自私,自我耽溺”?。這樣的個性,更加強了她對既定認知方式的固守。認知內(nèi)容方面,張愛玲眼中的“凡人”,只限于這些病態(tài)半殖民都市里的小市民,她感知到的生活,也只是這一小撮市民的衣食住行、喜樂哀愁。?
這幾個方面的結(jié)合,似乎注定了她與上海之間有一種奇妙的共生關(guān)系,無論綻放還是凋零。對此,張子靜也深有體會,“我姐姐一生最重要的作品,大多完成于孤島時期的上海。她最燦爛、飽滿——創(chuàng)作上或感情上——的生活,也是在上海度過的。但是,讓她深受挫擊,終而心靈萎謝的,也是這個‘近代高壓生活’的大都會”?。
魯迅在《老調(diào)子已經(jīng)唱完》里說過,“一般以自己為中心的人們,卻決不肯以民眾為主體,而專圖自己的便利,總是三翻四復(fù)的唱不完。于是,自己的老調(diào)子固然唱不完,而國家卻已被唱完了”?。我不禁要想,一面是可以續(xù)唱市民傳奇的陳腔而國家被唱完了,一面是要把這些市民傳奇及其土壤一并摧毀的民族新生的洪流,張愛玲會怎么選?也許這樣的可能是有的:她會理直氣壯地選擇前者,因為,她聲稱只有在這里才有普通的“凡人”、才有放恣的愛情、才有人生的安穩(wěn)、才有生活的底子、才有“人類在一切時代之中生活下來的記憶”。更何況,在那個半殖民的亂世一隅,張愛玲卻“正在闊氣”之中。
不過,這種殖民地“毒瘤”型城市的存留與否,由不得個人來左右。哪些老調(diào)必須唱完,哪些新調(diào)必然來臨,自有其歷史的邏輯。但在另一面,面對舊調(diào)子不能再唱之時如何自處,張愛玲已經(jīng)做出了選擇——出走。只可惜,她與那片畸形的土壤已然共存共生:無論留下和出走都意味著失去“自我”(舊我);留下來就必須重建一個“新我”,她果斷拒斥;而漂流于異國他鄉(xiāng)也注定了“自我”的凋零。?
張愛玲是上海的,按理說也是中國的,但卻僅在上海屬于中國的邏輯上,她才是中國的。若把中國分為上海及上海之外,誰更能代表中國呢?這個歷史的叩問決定了張愛玲的尷尬和悲劇:她是中國(上海)的,然而她又懼怕和拒斥著更廣大的中國;她所堅守的只是一個畸形的、夾縫的、過渡的存在物,注定要被革除,可是她卻執(zhí)拗地將其視為歷史的真相。如此,豈能真正找到作為中國人的“自我”。所以創(chuàng)作上,她似乎注定了彼時彼刻的剎那光華,而在人生的漫漫旅途,又注定了恒久的無根漂泊與迷惘。我時常覺得,張愛玲是中西新舊“夾縫”時代里,畸形的半殖民地土壤上,滋養(yǎng)著的一朵行將絕跡的富貴蘭,在這三世十方的匆匆一瞬里盛開,綻放著她嬌嫩、精致、美幻、蠱惑的一抹艷色。她把“自我”融化進天地的一隅,然而這一隅既不是天地,也沒有“自我”。正如半殖民地終究要在歷史洪流中被明天的“自我”所替換一樣,張愛玲所要找尋的凡人、安穩(wěn)、廣大、素樸,在更為普遍真實的層面而言,本就不在這里——她把貧瘠鏡像為肥沃。
張愛玲在《傾城之戀》中為白流蘇、范柳原的“自我”追尋,通過婚姻給了一個較圓滿的結(jié)局。難道現(xiàn)實中的張愛玲就不需要“自我”安穩(wěn),不想要長相廝守的婚姻?張愛玲讓白流蘇在“傾城”中溶解了她與柳原之間的心墻,而她能否在大時代的“傾國傾城”中找到自己的柳原,尋到更高、更完整的“自我”。
張愛玲認準了胡蘭成,并締結(jié)了婚姻,出于她內(nèi)心的需要與渴望。她給胡蘭成的信中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婚書上,她寫下“胡蘭成張愛玲簽訂終身,結(jié)為夫婦”,他寫下“愿使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51,旁寫“炎櫻為媒證”52。只可惜,匆匆而至的結(jié)局,使所謂“懂得”“慈悲”“靜好”“安穩(wěn)”成了絕妙的諷刺。
他們的婚姻很奇特,奇特到連當(dāng)事人都覺得不像婚姻,“雖結(jié)了婚,亦仍像是沒有結(jié)過婚。我不肯使她的生活有一點因我之故而改變。兩人怎樣亦做不像夫妻的樣子”53。他們只有公寓沒有家,聚少離多,這種周期性的鵲橋相會,倒像是她筆下的“姘居生活”,從中國式的眼光來看,“既不像愛,又不像嫖,不夠健康,又不夠病態(tài)”54。姘居里有情感、有依戀、有需要、有愛悅,卻少有奉獻、遷就與犧牲。這樣的關(guān)系中,張愛玲固守著自己,“自己的存在分外分明”,改變反倒是罪過;契合她心思的,她喜悅而順從;不契合的,“她一點委屈受不得”。55總歸不大像真摯的婚戀那樣,在執(zhí)著地相互磨合、煎熬中改變著,把對方的韶華、個性鏤刻到自己的靈魂中。
真正的婚戀,當(dāng)然也是為了滿足自身的某種需要,經(jīng)濟方面的生存與溫飽,精神方面的信任、依靠以及心靈的交流、傾訴。如同“懂得”“慈悲”“靜好”“安穩(wěn)”一樣,人人都需要、想要。然而,太愛自己的人,已經(jīng)沒有多余的愛再給別人。自私到不愿“煎熬”“執(zhí)著”“磨合”“改變”,又怎能真的把兩顆心變成一顆,結(jié)出無限信任和靈魂欣悅的果實?偏偏在這一點上,胡蘭成更是猶有過之。張愛玲面臨的難題和她筆下的白流蘇一樣,卻比流蘇程度更深,其做派和其愿望分明是一對悖論。她對于胡蘭成,一方面自愿“低到塵埃”并歡喜到“從塵埃里開出花來”“對我這樣百依百順”,另一方面卻也并不因為胡蘭成的“緣故改變她的主意”56。其中,透著張愛玲特有的孩子般的執(zhí)拗。57張愛玲說自己“在大處是非常地自私”58,然而,恰恰正是自私,羈絆住了“自己(我)”。她在《傾城之戀》中的感慨,“兩方面都是精刮的人,算盤打得太仔細了”59,不就是張胡二人絕妙的寫照嗎?張愛玲說她喜歡寫男女之間的愛情,因為“人在戀愛的時候……更放恣”60,可能是“她覺得人在戀愛中最能流露真性”61吧,可惜這種真性流露的“放恣”不一定能讓愛情開花結(jié)果,過度了、任性了,反倒會成為自己的牢籠。
所以,張愛玲可以讓香港的陷落成全白流蘇、范柳原的“傾城之戀”,卻無法在茫茫的真實世界與現(xiàn)實歷史中認清自己、洞察別人。比如,汪偽政權(quán)的傾覆與抗戰(zhàn)的勝利,所造成的她與胡蘭成的“傾城(甚至是傾國)之戀”,卻只有苦澀的結(jié)局。因為,對于“自我封閉”“自衛(wèi)自私”“自我耽溺”62的張愛玲而言,對于她那脆弱、有限的“他者之愛”而言,更絕情寡義的胡蘭成,才是她致命且遙不可戀的“傾城”。果真,連張愛玲自己也說,“我將只是萎謝了”63。
張愛玲早年曾嘆息,她“最恨”的就是“一個有天才的女子忽然結(jié)了婚”64,對獨立的職業(yè)女性有種種向往,覺得自己就足以成就“自我”。實則,人既是社會的人,自身的需求都無法在自己之內(nèi)就全部獲取,一個完整的“自我”是堅持自己與放下自己的辯證,只能在與他者的交往、交換關(guān)系中完善和確證。彼時的張愛玲,正處于人生最春風(fēng)得意的歲月,對她僅有的那點人生經(jīng)驗有沉溺般的珍愛,并據(jù)此倔強地觀察社會、認識世界。她的矛盾在于:不是不想獲得愛情、婚姻和“自我”,但既無力拓寬、改變既定的自己,又無法認清哪個才是“對的人”!
胡蘭成評范柳原,“世界是荒涼的,并且太沉重了,他的機智與風(fēng)趣只是螢火蟲的微藍的光,在黑暗中照亮自己”65。其實,拿此語來形容他們自己,豈非更為貼切?或者以小悲歡為全世界,或者投機并鼓吹、粉飾這投機,便是他們的微光。
也許,對于張愛玲這么復(fù)雜、微妙的對象,她自己的妙筆已經(jīng)頗為允洽了:
時代的車轟轟地往前開。我們坐在車上,經(jīng)過的也許不過是幾條熟悉的街筒,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驚心動魄。就可惜我們只顧忙著在一瞥即逝的店鋪的櫥窗里找尋我們自己的影子——我們只看見自己的臉,蒼白,渺?。何覀兊淖运脚c空虛,我們恬不知恥的愚蠢——誰都像我們一樣,然而我們每人都是孤獨的。66
現(xiàn)在我寄住在舊夢里,在舊夢里做著新的夢。67
張愛玲的“自我”被困囿在中西新舊之間的“夾縫”,既是造化弄人,也是自我選擇。她一方面愛讀西洋文學(xué),如“蕭伯納、赫克斯萊(赫胥黎)、桑茂戒芒(毛姆),及勞倫斯的作品”68;另一方面始終對中國的小說、戲曲保持濃厚的興趣,且能評判它們的精妙69,認為《紅樓夢》《西游記》當(dāng)然比《戰(zhàn)爭與和平》《浮士德》要好70。她一方面覺得漢民族的文化“壯闊無私,活潑喜樂”71,還說過“因為我是中國人,喜歡那種古中國的厚道含蓄”72;另一方面“愛玲論人,總是把聰明放在第一”73,這多少與中國的“三不朽”傳統(tǒng)相悖。
張愛玲看過朝鮮崔承喜的舞蹈,感慨道“倒底是我們東方的東西最基本”74?!白罨尽钡臇|西是什么?也許就是與生命進行溝通時的“隔”與“不隔”,“西洋人有一種阻隔,像月光下一只蝴蝶停在戴有白手套的手背上,真是隔得叫人難受……中國文明就是能直見性命,所以無隔”75。但在處世待人方面,她“卻頗合乎‘外國人’脾氣”76。對待人情、金錢,不像中國傳統(tǒng)那樣人人相欠,卻如AA制一般清楚明白:“愛玲卻是兩訖,凡事像刀截的分明,總不拖泥帶水。她與她姑姑分房同居,兩人錙銖必較……她與炎櫻難得一同上街去咖啡店吃點心,亦必先言明誰付賬。”77對待時間,也是“比飛機開航還要準確的。不能早一點,也不能晚一點,早晚都不會被她通融。所以雖然她是中國人,卻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標準的外國人脾氣”78。
張愛玲身上的“夾縫感”,也常常體現(xiàn)為許多不易調(diào)和的矛盾,比如與不可能決裂的過去相決裂。胡蘭成曾用過“蓮花身”來比喻她79。張愛玲不愛父母、不喜學(xué)校、不戀童年、不念舊情80,無慈悲心、無布施心、心狠手辣、自私計較81……以上這些特征,更加劇了張愛玲在中西新舊家庭、道德、為人處世方面的撕裂感、迷惘感。那些故作瀟灑,看似已與過去道別,實際上這些貧困、郁暗的閱歷經(jīng)驗卻如此的揮之不去。因為,這么決然地不愛父母、不喜學(xué)校、不戀童年、不念舊情,和眷戀它們在邏輯根柢上相通——為過去的時空所圍困。
綜上,少年張愛玲被家庭遺棄,好在還能赴港就學(xué),當(dāng)時代再次把她從香港放逐回滬之時,寫作,作為青年張愛玲幾乎唯一的特長,不僅是她“謀生的技能,更是她走出封閉心靈,與這個世界對話的最主要方式”82。所以,在自我封閉世界與外在世界的碰撞、激蕩(主要憑借寫作)中,張愛玲去追尋一個更為健全、成熟的“自我”,不僅僅是主觀的需要,也是客觀的必然。誕生于此背景之上的《傾城之戀》,也就成了一個奇特的文本:它成就了張愛玲,也畫下了她走不出的界限;它顯示了張愛玲思路的獨特、創(chuàng)作的優(yōu)長,也在有意無意間碰觸了她一生都難以突圍的主題。張愛玲與《傾城之戀》之間有一種意味深長又千絲萬縷的纏繞,這種纏繞,既增添了《傾城之戀》的魅力,也為走進張愛玲自身獨辟了一條“蹊徑”。通過這條“蹊徑”,我們可以看到,她是多么倔強地眷戀其內(nèi)心的封閉世界。為生存計,打開窗戶望一望,滿足于市民公寓生活的小景,那遠方世界的未知,她畏于洞曉;不早也不晚,只在約定的那一刻,打開一條門縫,把稿酬收進來,把稿子塞出去——這便是她與外在世界交往的典型象征。
在張愛玲的“自我”里,一面是機智聰敏、才情靈性、犀利精妙,同時又自我耽溺、自憐自賞、放恣任性、執(zhí)拗倔強,另一面是虛無、支離、錯雜、悖論、殘缺、迷惘與孤獨。在她身上,二者的關(guān)系:不是前者否定了后者,相反,恰恰是前者造就了后者。因而,張愛玲俏皮、精致、犀利,但無法真正的深邃、悠遠與闊大;她倔強而任性、幼稚而剛強、聰明而支離,小處嬌艷絢爛、大處困囿茫然。然而,對于張愛玲,對于被拋置在中西新舊、繁華蒼涼“夾縫”之中的張愛玲,那些她已呈現(xiàn)的——就足夠了!因為,她只可能這樣。
張愛玲尚且如此,世上才智、閱歷尚不及她的,更大有人在。在為革命洪流所沖刷干凈的土地上,重又建立的常態(tài)社會里,市民們是漸次加多的,到如今已成為主流。并且,要緊的是,知識分子也成了市民。83所以,張愛玲行情驟漲,大受歡迎,甚至被“偉大”了起來。原因可能是,她不僅專注寫飲食男女,而且站在“飲食”與“獸性”的立場上去寫他們。如今的和平年代,市民們都成了飲食男女,沉重的大敘事已經(jīng)面目可憎,“飲食”與“獸性”反倒親切、可愛。張愛玲的姑姑不是問過她嗎,“不知道你從哪里來的這一身俗骨”84。其實,要害就在這個“俗”字上,這是和平歲月現(xiàn)代市民生活的審美與圣言。當(dāng)知識者越來越市民化的今日,在“俗”的橋梁上,他們從張愛玲身上找到了自己:認同張愛玲就是認同自己,認同自己也就自然傾向于認同張愛玲。那些據(jù)此鼓吹其偉大或追認其為自身代言人的人,要么對那段痛徹偉大的歷史懵懂乏知,要么因某種意識形態(tài)的障目而痛癢無關(guān),要么在以今律古的怪誕邏輯中另陷囚牢。以今日常態(tài)歷史之安穩(wěn)非議昨日病態(tài)歷史之飛揚,亦是當(dāng)下某些人可悲的健忘癥與矯情?。灰只蛘?,張愛玲之名,已被他們盜用為自我庸俗的擋箭牌或護身符。這種矯情和盜用,不但暴露其自身的虛弱,也在捧殺中糟蹋了張愛玲。張愛玲這枚試金石,試出的是我們自己的成色。
張愛玲自有她獨特的價值與意義,這一點確切無疑。但越過了恰當(dāng)、貼切的邊界,摒除其時代的語境,過高地將其捧起(普遍化),甚至樹立為(市民化)蕓蕓眾生的當(dāng)代英雄。這種現(xiàn)象,只不過是時過境遷后,在戰(zhàn)爭、革命、抗爭、血火所開辟的土地上,鶯歌燕舞得久了,忘卻或不敢正視其實前者恰恰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礎(chǔ),開始變得撒嬌:小聰慧天然地欣賞小精致,把自己困囿于張愛玲。
注釋:
①參見張子靜、季季《我的姐姐張愛玲》一書第9章《〈金鎖記〉與〈花凋〉的真實人物》,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zé)任公司2009年版(版本信息后略)。
②關(guān)于白流蘇、范柳原的“棄人”形象,筆者擬另撰文《被拋置于中西新舊之間的“夾縫”時代——白流蘇范柳原人物形象新論》詳論。
⑦其實張志沂并沒對張愛玲完全棄之不顧,曾偷偷給她打抗生素針劑治療痢疾,不過,張愛玲后來在《私語》中對此只字不提。參見張子靜、季季的《我的姐姐張愛玲》,第75~76頁。
⑧參見張愛玲《私語》一文(《天地》1944年第10期,第12頁),以及《童言無忌》一文(《天地》1944年第7~8期,第16頁)。
⑨傅雷便注意到這一點,“至于《傾城之戀》也許因為作者身經(jīng)危城劫難的印象太強烈了。自己的感覺不知不覺過量地移注在人物身上,減少了客觀探索的機會”。參見迅雨(傅雷)《論張愛玲的小說》一文,《萬象》1944年第3卷第11期,第59頁。